![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4212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4212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全册课后习题
高中人教统编版2 烛之武退秦师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2 烛之武退秦师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B.敢以烦执事 烦:麻烦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D.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B.吾其还也 共其乏困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5.下列对有关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C.“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外交使者”,今天的意思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相同。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城濮之战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①次于城濮。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晋车七百乘,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②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有删改)注①晋侯:晋文公重耳。宋公:宋成公,襄公之子。国归父、崔夭:均为齐国大夫。秦小子慭:秦穆公之子。②子人九:郑国大夫,姓子人,名九。行成:休战讲和。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B.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C.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D.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戊辰”是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方法,“戊”为天干第五位,“辰”为地支第五位,文中就是用其来纪年。B.“汉阳”即汉水的北面,我国古代有“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C.“寡君闻命矣”中的“寡君”即“我的君主”,是古代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称。D.“三军”有不同称谓,“下军”“中军”以及“子西将左,子上将右”中的“左”“右”都是指部队。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了城濮之战的时间和地点,并且着重介绍了参战的双方:一方是晋国率领的宋国、齐国、秦国,一方是独立作战的楚国。B.在城濮之战开始前,晋侯对这场战争能否取胜并没有充分的把握,尤其是在听到士兵的歌谣后,更产生了怀疑,而子犯和栾贞子却积极促战。C.楚国的大将子玉派斗勃请战,晋侯派栾枝应战,两军约定第二天一早开战。此时,晋军有战车七百辆,军队整齐,又临时增加了武器。D.在这场战争中,晋军的主将有胥臣、狐毛、栾枝、原轸、郤溱、狐偃,楚军的主将有子玉、子西、子上。晋军采用了一定的疑兵之计。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2)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 10.根据文章来看,郑国为何会向晋国求和? 答案:1.D 解析 D项,“肆”,延伸、扩张。2.A 解析 B项,“东道主”的古义是“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项,“行李”的古义是“外交使者”;D项,“夫人”的古义是“那个人”。3.A 解析 A项,“于”,都是介词,表对象。B项,“其”,前者表示祈使,相当于“当”“可”;后者是代词,代指外交使者。C项,“为”,前者是动词,做;后者是动词,给予。D项,“与”,前者是介词,和;后者是动词,结交、同盟。4.A 解析 ①③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⑥结构助词“的”;⑤代词,这件事。5.D 解析 D项,《左传》中的“传”不同于“志”“记”,是解说经义的文字。6.D 解析 这段话的意思是: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对大夫子玉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贵国不退兵,那就劳您转告贵国将领。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虚词即可断开。7.A 解析 “戊辰”是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方法,但文中是用来纪日,不是纪年。8.A 解析 A项,“一方是独立作战的楚国”理解错误,从下文看,楚国与陈国、蔡国、郑国是同盟。9.(1)如果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2)晋将胥臣用虎皮把战马蒙上,首先攻打陈、蔡联军。陈、蔡联军逃奔,楚国的右军溃败了。解析 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注意文言实词、虚词。“而”,表假设,如果。“表里山河”,表,外;里,内;山,指太行山;河,指黄河。形容边境稳固。“蒙马以虎皮”,介词结构后置。“犯”,攻打。“溃”,败退。10.参考答案 在城濮之战前的三个月,郑国曾把军队交给楚国指挥,现在楚国在城濮之战中打了败仗,郑文公害怕了,于是就派人向晋国求和。参考译文 夏天四月初一,晋文公、宋成公、齐国大夫国归父、崔夭、秦国公子小子慭带领军队进驻城濮。楚军背靠着险要的名叫酅的丘陵扎营,晋文公对此很忧虑。他听到士兵们唱道:“原野上青草多茂盛,除掉旧根播新种。”晋文公心中疑虑。子犯说:“打吧!如果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晋文公说:“楚国从前对我们的恩惠怎么办呢?”栾贞子说:“汉水北面那些姬姓的诸侯国,全被楚国吞并了。想着过去的小恩小惠,会忘记这个奇耻大辱,不如同楚国打一仗。”晋文公夜里梦见同楚成王格斗,楚成王把他打倒,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脑汁,因此有些害怕。子犯说:“这是吉利的征兆。我们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服罪,我们会使他驯服的!”子玉派斗勃来请战,对晋文公说:“我请求同您的士兵们较量一番,您可以靠着车前的横木观看,我也借您的光看一看。”晋文公让栾枝回答说:“我们的国君领教了。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对大夫子玉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贵国不退兵,那就劳您转告贵国将领:准备好你们的战车,认真对待贵君交付的任务,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晋军有七百辆战车,晋文公登上古莘旧城的遗址检阅了军队,说:“年轻人和年长者的行为都合于礼,我们可以用来作战了。”于是晋军砍伐当地树木,作为补充作战的器械。四月初二,晋军在莘北摆好阵势,下军副将胥臣领兵抵挡陈、蔡两国军队。楚国主将子玉用宗族亲兵指挥控制中军,说:“今天必定将晋国消灭了!”子西统率楚国左军,子上统率楚国右军。晋将胥臣用虎皮把战马蒙上,首先攻打陈、蔡联军。陈、蔡联军逃奔,楚国的右军溃败了。晋国上军主将狐毛竖起两面大旗假装撤退,晋国下军主将栾枝让战车拖着树枝假装逃跑,楚军受骗追击他,原轸和郤溱率领晋军中军精锐兵力从楚军侧面进攻。狐毛和狐偃指挥上军从两边夹击子西,楚国的左军也溃败了。结果楚军大败。子玉及早收兵不动,所以他的直属部队没有溃败。在城濮之战前的三个月,郑文公曾到楚国去把郑国军队交给楚国指挥。现在郑文公因为楚军打了败仗而感到害怕,便派子人九去向晋国求和。晋国的栾枝去郑国与郑文公议盟。五月初九,晋文公和郑文公在衡雍订立了盟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