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富贵不能淫》,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2.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理解“妾妇之道”和“大丈夫”的内涵。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地大丈夫呢?伟大的思想孟子在《富贵不能淫》这篇文章中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自主学习
1、了解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张仪、公孙衍、苏秦、甘茂、司马错、乐毅、蔡泽、毛遂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曾佩五国佩印。
张仪提出“连横”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惠王赏识,被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
2、读准字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女家rǔ
3、理解重点字词。
①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②古今异义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有作为的人或男子
今义:结婚后女子的配偶
③一词多义
居: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
居天下之广居(名词,居所、住宅。)
戒:必敬必戒(形容词,小心谨慎。)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动词,能够 )
得志,与民由之(动词,实现。)
道:行天下之大道(名词,这里指“义”)
妾妇之道也(名词,原则、行为准则。)
④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使动用法,使......改变)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⑤特殊句式
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
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难句理解
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理解:(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上。
句子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理解:(大丈夫)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侯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句子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比以下的两种理解你觉得哪种更为准确?为什么?
理解一:不因为富贵改变自己,不因为贫贱改变自己,在威武的的敌人面前也不会屈服。(改变了主语,同时也没有把词类活用的意思翻译出来。)
理解二: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三、诵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难读的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尝试画出节奏。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一段:以一种肯定、赞叹并试图得到听话人认可的语气来读。
第二段: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第二层,提出何谓大丈夫,读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3、指名读第1段和第2段,读准节奏,读出语气。
四、问题探究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预设1: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肯定不是大丈夫,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他们只知道讨好君主。因此,大丈夫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人格。
预设2:大丈夫不仅要有独立的人格,,还应该符合仁、礼、义方面的要求。
预设3: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应该该是无论贫穷和富贵,无论顺境和逆境,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的人。
预设4:大丈夫应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应该能经受得住糖衣炮弹、功名富贵的诱惑,也应该能经受得住贫穷困苦的考验……
补充资料:
“大丈夫”之道的现实意义:孟子的“大丈夫”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对道德的坚守,是一种独立人格。他坚信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正是这种坚守和坚信让孟子的浩然正气形象屹立于世。当我们每每去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时候,我们既能感受到孟子的伟大,亦能受到其深邃思想的洗礼要行正义,走大道,坚守仁礼义;不因外在而改变,坚守自己的内心和独立人格。只有这样不断地切磋琢磨,反求诸己,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丈夫目标。孟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什么样的人受人尊重,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什么样的人是有骨气的,孟子通过他短短的阐述让我们明白了浩然正气,明白了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的这种道德的追求。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
4、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
明确: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
五、课堂小结
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年年再读《孟子》一遍。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于青年人之立志淬砺工夫,是一种补剂。孟子专言养志养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是积极的。
——林语堂《孟子说才志气欲》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推荐阅读:林语堂《孟子说才志气欲》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富贵不能淫,类比说理,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处事原则,提出观点,分析论述,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初识“大丈夫”,景春曰,孟子曰,品读“大丈夫”,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追本探义,补充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够可以,听读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感知课文要点,资料链接,分析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