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物质的分类寒假作业提升篇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15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物质的分类寒假作业提升篇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154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物质的分类寒假作业提升篇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154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1物质的分类寒假作业提升篇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展开1.1.1物质的分类 寒假作业提升篇 高一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2022秋·福建厦门·高一厦门双十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
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
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
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
2.(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宏观上的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都是电中性的原子和分子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原子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分子中,显正价的是正离子,显负价的是负离子
3.(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①
②
③
④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不是二氧化碳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4.(【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经分析,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5.(2022秋·上海嘉定·高一上海市育才中学校考期末)根据某种共性,将CO2、P2O5、Si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符合此共性而被归为一类的是
A.SO2 B.CaO C.H2O D.CO
6.(2021秋·上海·高一南洋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A.固态物质 B.含多种元素的物质 C.液态物质 D.没有颜色的溶液
7.(2023秋·陕西西安·高一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期末)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8.(2022秋·上海金山·高一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NaCl、KCl、HClO3、BaCl2:盐类
B.NaClO、KClO3、Cl2、HClO:含氯化合物
C.空气、Fe(OH)3胶体、CuSO4•5H2O:混合物
D.H3PO4、HNO3、HCl、H2SO4:酸类
9.(2022秋·吉林辽源·高一校考阶段练习)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其他三种物质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CuO B.H2SO4 C.HCl D.HNO3
10.(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常用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是战胜病毒的重要武器,按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11.(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一石家庄精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为了保证峰会有关活动的正常进行,一直做好“驱雨”准备。催雨剂的主要成分可以是干冰、液氮、碘化银(AgI)等,它们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和盐,下列物质与上述三种类别完全不同的是( )
A.I2 B.K2SO4 C.P2O5 D.HNO3
12.(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分子的体积增大
B.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臭氧——氧原子的组合方式改变
C.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3.(2021秋·江西南昌·高一校考阶段练习)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
14.(2021秋·上海松江·高一校考期中)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15.(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概念关系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
A.A B.B C.C D.D
16.(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中分子大小相同 B.构成液氧和氧气的分子相同,性质相同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相同 D.液氧和氧气中的氧分子间的间隙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7.(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有关物质分类空格:_______。
(2)把“物质”与“物质类别”连接起来:_______。
物质
物质类别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18.(2022秋·安徽六安·高一校考阶段练习)根据物质的类别,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19.(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把下列氧化物填入相应的空格:BaO、CO2、CO、Na2O、Mn2O7、H2O、NO、N2O5(同一物质可能填在多处)。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1)从K、H、O、C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列表格的横线上。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Ca(OH)2
⑤CaCO3
⑥_______
⑦CO
⑧Fe2O3
(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其生成物分别属于_______(填物质类别)。
(3)写出利用(1)表格中的物质制备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1.(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CO②空气③MgCl2④CaO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⑧碘酒⑨NaHCO3,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
(3)属于盐的是___;
(4)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
22.(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
(1)图为一“铁链”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O、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一种是碱性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根据分类的方法和知识,将(Ⅰ)中的反应与(Ⅱ)中的反应类型用短线连接起来( )。
(Ⅰ) (Ⅱ)
A.CuO+H2Cu+H2O ①置换反应
B.CaCO3CaO+CO2↑ ②复分解反应
C.AgNO3+HCl=AgCl↓+HNO3 ③分解反应
D.Na2O+H2O=2NaOH ④化合反应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故A正确;B. 化学可以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如合成橡胶,故B正确;C. 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如合成塑料,故C正确;D.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不涉及原子核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D。
2.C
【详解】A.组成物质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原子或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故B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故C正确;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分子中不存在离子,如HCl是电解质,其中H显正价,Cl显负价,但HCl气体中只存在HCl分子,不存在正、负离子,故D错误;
答案为C。
3.A
【详解】实验①,左边的木条先熄灭,可证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高,实验①的结论正确;
实验②,火柴能点燃白烟,证明白烟的成分不是CO2,实验②的结论正确;
实验③,A烧杯中溶液变红,可证明氨水具有挥发性,但酚酞分子在溶液中也是运动的,实验③的结论错误;
实验④,试管内的水受热汽化,水蒸气在冷的玻璃片上又聚成水珠,实现了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相互转化,实验④的结论正确;
故选A。
4.D
【详解】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例如含有氧元素,则此物质可能为纯净物O2,也可能为O2、O3组成的混合物。答案选D。
5.A
【分析】CO2、P2O5、SiO2既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详解】A.SO2既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CaO为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CO是非金属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D
【详解】A.固体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故A不符合;
B.含多种元素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如H2O,也可以是混合物如空气,故B不符合;
C.液态物质可以是纯净物或混合物,如水为纯净物,溶液为混合物,故C不符合;
D.没有颜色的溶液是不同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D符合;
故选:D。
7.A
【详解】A.Na2CO3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是,并不是OH-,因此不属于碱,A错误;
B.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盐,B正确;
C.Na2CO3属于盐,由于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的Na+,所以根据阳离子进行分类,Na2CO3是钠盐,C正确;
D.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盐;由于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是,因此碳酸钠属于碳酸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8.D
【分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含氯化合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氯元素的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
【详解】A.HClO3属于酸,故A错误;
B.Cl2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H3PO4、HNO3、HCl、H2SO4均属于酸,故D正确;
答案选D。
9.A
【分析】从选项可知,B、C、D均为酸类,A为金属氧化物。
【详解】A.CuO是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酸,A错误;
B.硫酸属于酸类,B正确;
C.HCl属于酸类,C正确;
D.硝酸属于酸类,D正确;
故答案选A。
10.A
【详解】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A。
11.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干冰、液氮、碘化银(AgI)等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盐。
【详解】干冰、液氮、碘化银(AgI)等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盐。
A.I2属于由碘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K2SO4属于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故B不符合题意;
C.P2O5属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硝酸属于酸,与其它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类别的判断,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题关键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12.A
【详解】A.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由于气压降低,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所以包装袋鼓起,但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A错误;
B.氧气为双原子分子,臭氧为三原子分子,氧气转化为臭氧时氧原子的组合方式改变,B正确;
C.水由H2O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H2O2分子构成,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为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C正确;
D.通过气味可以辨别酒精和水,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NaHCO3为酸式盐,不属于正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Cu2(OH)2CO3为碱式盐、铜盐,选项B不符合题意;
C.NaCl为盐酸盐,不属于碳酸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Na2CO3属于正盐、钠盐、碳酸盐,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4.C
【详解】从摆放规律看,中间是酸碱指示剂,左边是酸,右边分别是盐和碱,所以C处一定是盐,氯化钡属于盐,用完放回C处,故选C。
15.A
【详解】A.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是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种元素,图示概念关系正确,A正确;
B.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为氧、硅、铝、铁、其他,C错误;
D.金属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与酸反应得到盐,D错误;
故选A。
16.B
【详解】A.液氧和氧气均又氧气分子构成,分子大小相同,分子间距离不同,A正确;
B.构成液氧和氧气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B错误;
C.液氧和氧气均由氧元素构成,C正确;
D.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隙不同,D正确;
故选B。
17.(1)(自上而下依次为)纯净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或氢化物)
(2)
【解析】(1)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或氢化物)。
(2)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Na2SO4属于钠盐、硫酸盐;K2SO4属于钾盐、硫酸盐;K2CO3属于钾盐、碳酸盐。
18.CaCl2 Ca(NO3)2 NH4NO3 NH4Cl
【详解】同时属于钙盐和盐酸盐:CaCl2;同时属于钙盐和硝酸盐:Ca(NO3)2;同时属于铵盐和硝酸盐:NH4NO3;同时属于铵盐和盐酸盐:NH4Cl。
19. BaO、Na2O、Mn2O7 CO2、CO、H2O、NO、N2O5 CO、H2O、NO CO2、Mn2O7、N2O5 BaO、Na2O
【分析】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根据组成元素,氧化物分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性质,可以对氧化物再分类: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CuO。
【详解】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BaO、Na2O、Mn2O7;
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CO2、CO、H2O、NO、N2O5;
不成盐氧化物是不与酸和碱反应的氧化物:CO、H2O、NO;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Mn2O7、N2O5;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BaO、Na2O。
故答案为:BaO、Na2O、Mn2O7;CO2、CO、H2O、NO、N2O5;CO、H2O、NO;CO2、Mn2O7、N2O5;BaO、Na2O。
20.(1) H2CO3 KOH K2CO3
(2)单质、氧化物
(3)K2CO3+Ca(OH)2=CaCO3↓+2KOH
【解析】(1)K、H、O、C可组成的酸为H2CO3;碱为KOH;盐为K2CO3,故答案为:H2CO3;KOH;K2CO3;
(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Fe属于单质,CO2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 单质、氧化物;
(3)③为KOH,K2CO3和Ca(OH)2反应可得到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故答案为:K2CO3+Ca(OH)2=CaCO3↓+2KOH。
21.(1)②⑧
(2)①④
(3)③⑦⑨
(4)③④⑤⑥⑦⑨
【分析】混合物: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氧化物: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与酸根离子组成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导电的化合物,以此来解析;
[详解]
①CO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属于氧化物;
②空气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③MgCl2电离生成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④CaO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属于氧化物,能电离出钙离子和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⑤H2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属于酸,属于电解质;
⑥Ca(OH)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属于碱,属于电解质;
⑦CuSO4·5H2O是由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属于电解质;
⑧碘酒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⑨NaHCO3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电解质;
(1)根据以上分析,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⑧;
(2)根据以上分析,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④;
(3)根据以上分析,属于盐的是③⑦⑨;
(4)根据以上分析,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⑤⑥⑦⑨;
22.(1) A C B D
(2)A-①,B-③,C-②,D-④
【解析】(1)H和C属于非金属元素,所以水、二氧化碳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故A的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钠的化合物为氧化钠和氯化钠,故C的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的两种物质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一种是碱性氧化物;含有酸根离子和阳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满足条件的为氯化铁和氯化钠,故D的两种物质都是盐;故答案为A;C;B;D;
(2)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CuO+H2Cu+H2O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AgNO3+HCl=AgCl↓+HNO3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为分解反应,CaCO3CaO+CO2↑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Na2O+H2O=2NaOH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故答案为A-①,B-③,C-②,D-④。
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类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类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类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分类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111物质的分类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111物质的分类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沪科技版(2020)物质的分类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技版(2020)物质的分类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111物质的分类教师版-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111物质的分类学生版-2023-2024学年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