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天门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天门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天门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名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符号,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是中华历史的活化石。华北平原北部以海河流域为主,下图示意海河流域近2000年来旱涝等级变化。旱涝等级数大于30,表示干旱;小于30,表示湿润;等于30,表示基本正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秦汉时代,华北平原北部的地名多以“丘”、“陵”、“阜”命名。推测当时人们聚居在这些地方的主要目的是(   A. 躲避洪水 B. 选择墓址 C. 利用光照 D. 抵御外敌2. 当前,华北平原北部的“丘”、“陵”、“阜”多已消逝,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城市扩张 B. 泥沙淤积 C. 风力侵蚀 D. 盗墓破坏3. “阴”、“阳”在我国地名中非常常见,一般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湖北汉阳却在汉江南面,推测其原因是(   A. 海拔较高,光照充足 B. 纬度较低,气候炎热C. 北有高山,取名为阳 D. 汉江改道,城未改名【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名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是中华历史的活化石。题干信息中,华北平原北部的地名多以”“”“命名,说明当时地点选择在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华北平原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为了躲避洪水所以选择海拔较高的地方,因此A符合题意;选择墓址不一定选择地势较高之处,抵御外敌应选择在易守难攻之处,利用光照不是选择较高海拔的主要目的,排除BCD。故选A2题详解】目前,华北平原北部”“”“多已消逝,说明当地海拔较高的优势已经消失。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河流下游河段,泥沙淤积较为严重,整体海拔升高,可能导致原本的优势消失,B正确;城市扩张会使城市用地增加,农村用地减少,但不会使”“”“消逝,排除A;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主要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较弱,排除C;盗墓破坏对其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B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名选址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湖北汉阳取名也与历史时期位于水北位置有关,而如今,汉阳却在汉江南面,推测汉江可能发生改道,导致城市由水北变为汉江南面,而城市却一直沿用原名,没有改名,D正确;湖北汉阳位于平原地区,海拔较低,附近没有高山,排除AC;湖北汉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较低,气候炎热,但与地名命名无关,排除B。故选D【点睛】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五个方面,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于本地,影响本地区自然环境以及人文要素。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动时,其他要素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022年7月初,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雅加达——万隆)开始铺轨工作。该项目建成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旅行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万隆位火山群峰环抱的高原盆地。图示意雅万高铁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雅万高铁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科技 C. 政策 D. 社会经济5. 雅万高铁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①降水频繁且强度大②地表土层过厚③地势落差大④火山喷发剧烈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6. 修建雅万高铁的主要影响是(   A. 优化雅加达的居住环境 B. 提高雅加达的城市化水平C. 促进沿线地区货运发展 D. 缩短两城市的通勤距离【答案】4 D    5. C    6. B【解析】4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D正确;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而非决定因素,科技是条件和保证,政策一般是引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第一步,获取图示区域的位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气候类型及特点;第二步,读图,获知线路沿线的地势变化状况;第三步,从板块分布及特点方面分析该岛的地质条件,再结合高铁选线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强降水天气不利于高铁线路的铺设,正确;该岛全年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土层较薄,错误;结合图中海拔分布可知,该铁路沿线地势落差较大,正确;虽然印度尼西亚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但铁路在选线时会尽量避开火山多发区,因此火山喷发对高铁修建的影响不大,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修建雅万高铁与优化雅加达的居住环境关系不大,A错误;修建雅万高铁能够促进沿线地区居民向雅加达流动,使雅加达常住人口增加,进而提高雅加达的城市化水平,B正确;当前高铁线路主要功能是运送旅客,货运方面的发展的相对较弱,因此该高铁线路对促进沿线地区货运发展的作用较小,C错误;修建雅万高铁能够缩短万隆至雅加达的通勤时间,但不会缩短两城市的通勤距离,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按照布局的原则,综合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适用范围,在合理确定交通运输需求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和运输网层次、密度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确定合理的交通运输结构,制定合理的布局。云南省普洱市拥有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咖啡种植历史,素有“中国咖啡之都”的美誉。普洱咖啡种植面积、产量、总产值均居全国之首,80%远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但集多种资源优势于一身的普洱咖啡却由于“大资源、小产业、弱品牌”,陷入“1公斤咖啡豆难换1杯咖啡”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本土品牌+”“品质化+”的普洱咖啡,“大山咖啡香飘更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图为普洱市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普洱咖啡树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A. 昼夜温差较小 B. 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C. 纬度低海拔高 D. 相对坡度较大8. 普洱咖啡陷入“1公斤咖啡豆难换1杯咖啡”的困境是由于(   A.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B. 缺乏精品咖啡C. 咖啡产业没有形成合力 D. 咖啡种植技术落后9. 中国咖啡市场日益庞大,但由国内生产的咖啡数量只占消费总数的10%,当地政府为扭转这一局面做了许多工作,以下有哪些可行措施(   ①引进优良品种②精细化加工③与外商合作④扩大生产规模⑤转出口内需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答案】7. C    8. C    9. A【解析】7题详解】要求分析有利于普洱咖啡树种植的有利条件,应注意分析图例所提供的信息。普洱市整体海拔较高,山地地形广布,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A错误。普洱市位于滇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B错误。由图例分析可得,普洱市纬度低海拔高,适合种植咖啡,C正确。D选项相对坡度较大描述无误,但不符合题意,不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咖啡应该种植于坡度较缓,地形开阔的区域,D错误。故选C8题详解】“1公斤咖啡豆难换1杯咖啡说明普洱咖啡卖不出好价格,结合材料分析大资源、小产业、弱品牌,说明咖啡的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小产业说明普洱咖啡以多而小的产业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咖啡质量一般;弱品牌揭示了普洱咖啡没有形成著名咖啡品牌,知名度小。深居内陆,交通不便”“缺乏精品咖啡”“咖啡种植技术落后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但描述片面,ABD错误。咖啡产业没有形成合力指第一、第二、第三咖啡产业联系较少,第一产业生产品种单一,精品咖啡少,第二产业咖啡产业链短深加工产品少,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C正确。故选C9题详解】国内生产的咖啡数量只占消费总数的10%”说明普洱咖啡的国内市场较小,国内认可度低。主要原因是普洱咖啡品质一般,没有知名咖啡品牌。引进优良品种、精细化加工、与外商合作分别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采取措施来扩大国内市场,①②③正确。易错项与外商合作指加强与饮料巨头合作,推出即饮咖啡等,通过与可口可乐等外商饮料巨头的合作,利用其生产规模、品牌、销售渠道等优势,拓宽普洱咖啡销售渠道,A正确。材料中普洱咖啡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说明其生产规模不小,故扩大生产规模错误,错误。转出口为内需与题干所表达意思相同,即扭转这一局面的结果,而非措施,错误,BCD错误。故选A【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的冻土带内。苔原带植物种类少、结构简单,多数为常绿植物,且为长日照植物。有观测显示,北极苔原带的生态系统正因全球变暖而变化,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森林,这种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图示意北半球苔原带的南界。完成下面小题。  10. 影响图示苔原带南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地形地势 C. 海陆分布 D. 大气环流11. 北极地区环境对苔原带影响表现为(   A. 光照较弱,植被多常绿 B. 地形平坦,植被结构简单C. 土壤贫瘠,植被根系较深 D. 蒸发量大,植被低矮12. 苔原变森林会加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   A. 呼吸作用较苔原强 B. 吸收的太阳辐射多C. 根系破坏深层冻土 D. 增加了太阳辐射量【答案】10. C    11. A    12. B【解析】10题详解】若主要是受太阳辐射影响,苔原带南界走向应与纬线平行,而图中苔原带南界并不与纬线平行,A错误;图中苔原带的南界分布与地形地势分布无直接关系,B错误;图中苔原带南界分布与海岸线分布较一致,说明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点拔:海陆分布影响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C正确;苔原带南界主要分布在极圈附近,这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北极地区光照较弱,为了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多数植物常绿,A正确;苔原带植被结构简单主要与气候严寒有关,与地形平坦与否的关系不大,B错误;苔原带多冻土,土壤贫瘠,苔原带植被根系较浅(点拨:与气候寒冷、冻土厚度大等关系较大),C错误;苔原带所处地区纬度高,蒸发量小,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森林虽然呼吸作用较苔原强,但光合作用也强,因此呼吸作用较苔原强不是森林加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A错误;相比低矮的苔原,植株高大的森林增加,会使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吸收增多,增加了地表的温度,进而促使全球变暖,B正确;森林根系会对深层冻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森林加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C错误;太阳辐射量由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决定,其增加与否与植被类型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一)影响植被的因素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气候、地形、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如下:1.热量:影响植被的分布,生长速度和植物形态(低热量区的垫状植被)。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光照:有机质的积累有关。3.降水:迎风坡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坡度(坡度越大,面积越小,植被越少)。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5.水源:山麓地区水资源丰富。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6.土壤:陡坡土壤侵蚀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7.风力:使植被矮化,倾倒和旗形。8.人类活动:城市化占用耕地;自然保护区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GEO,定点于赤道上空3.6万千米)、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轨道高度3.6万千米、轨道倾角为55°、周期24小时)、中圆地球轨道(MEO,轨道高度2万千米、轨道倾角为55°、周期12小时)三种轨道卫星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卫星轨道高度、仰角(卫星与观察者所在处的地平线之间的夹角),会对其覆盖区域的定位精度造成影响。下图示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GEO、IGSO、MEO卫星运行轨迹在地球上的投影依次为(   A. 一个点、“8”字形、波浪形 B. 一个点、波浪形、“8”字形C. “8”字形、一个点、波浪形 D. 波浪形、一个点、“8”字形14. 与IGSO卫星和MEO卫星相比,GEO卫星在北京的最大仰角(   A. 更小,信号受大气影响更小 B. 更小,信号受地面反射更多C. 更大,信号受大气影响更大 D. 更大,信号受地面反射更少15. 巴基斯坦、印尼、柬埔寨等国率先使用了我国的北斗系统是因为,在亚太地区北斗卫星(   A. 定位性能更优 B. 轨道倾角较大 C. 覆盖区域最广 D. 轨道高度较低【答案】13. A    14. B    15. A【解析】13题详解】GEO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理论上星下点轨迹(即卫星运行轨迹在地球上的投影)是一个点,因其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所以称作地球静止轨道卫星。IGSO卫星,与GEO卫星轨道高度相同,运行周期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但其运行轨道面与赤道面有一定夹角,所以称作倾斜同步轨道卫星。IGSO卫星星下点轨迹呈现“8”字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多由MEO卫星组成,运行轨道在约2万公里高度轨道。MEO卫星像极了不知疲倦的小萌娃,在自己的跑道上绕着地球一圈又一圈地奔跑,星下点轨迹不停地画着波浪线,以便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A正确,排除BCD。故选A14题详解】GEO卫星为定点于赤道上空的静止卫星,GEO卫星在北京的仰角不变,小于90°IGSO卫星和MEO卫星在北京的仰角不断变化,因其能从北京上空越过,所以在北京最大的仰角可达90°。因此GEO卫星在北京的最大仰角偏小,信号穿过大气层的路程更长,被大气削弱得越多,同时信号受地面反射更多,B符合题意。故选B15题详解】三种轨道卫星在巴基斯坦、印尼、柬埔寨等国的仰角均较大,且有卫星轨道高度较低的MEO越过其上空,接收到的信号更强,定位性能更优,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北斗卫星GEO卫星IGSO卫星MEO卫星名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轨道卫星昵称吉星爱星萌星轨道高度3.6万公里左右3.6万公里左右2万公里左右星下点轨迹投影一个点锁定区域画8绕着地球画波浪个性特点深情专一:始终定点凝望善于协作:覆盖区域的中坚灵活多动:环绕全球运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的海域内,建设适应海洋渔业生态的人工生息场所。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培育、增殖和放流的方法,利用海洋自然的微生物饵料和微量投饵养育,从而达到提高海洋渔业生产能力的目的。海南省蜈支洲岛是近海珊瑚岛,该岛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曾面临萎缩,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已建成国家热带海洋牧场示范区。图为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示意图。1分析海南省建设热带海洋牧场示范区的优势自然条件。2从环境角度分析蜈支洲岛海域渔业资源曾面临菱缩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渔业养殖相比,说明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优点。【答案】1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众多;海域面积广阔;热带生物种类丰富;多珊瑚礁、海草床等,鱼类生长环境良好。    2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珊瑚死亡,鱼类栖息环境恶化;生活、生产污染物排放入海,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导致海洋鱼类大量死亡。    3依托自然生态生产,污染较小;陆地水域养殖空间有限,海洋牧场可以更好地拓展养殖空间;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解析】【分析】本题以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海洋牧场建设的优势自然条件、渔业资源萎缩的原因、海洋牧场的优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点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海南省建设热带海洋牧场示范区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海域条件、鱼类生存条件分析。海南省处在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地区,海水温度较高;海南省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众多,海域面积广阔,海域条件良好,适宜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热带生物种类丰富,海洋生物资源多样,当地多珊瑚礁、海草床等,鱼类饵料丰富,鱼类生长环境良好,便于建设海洋牧场。【小问2详解】蜈支洲岛海域渔业资源曾面临菱缩的主要原因从海洋环境变化、人类污染等角度分析。受人类活动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变化,大量珊瑚死亡,鱼类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鱼类栖息环境恶化,使得鱼类资源出现萎缩;人类生活、生产污染物排放入海,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受影响,导致海洋鱼类大量死亡,海洋生物资源面临萎缩。【小问3详解】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优点主要从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品质角度分析。海洋牧场是在一定的海域内,建设适应海洋渔业生态的人工生息场所,依托自然生态生产,污染较小;海洋牧场可以较好的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陆地水域养殖空间有限,海洋牧场可以更好地拓展养殖空间,受自然、人工影响,海洋生物资源自然生长,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于元代的姜席堰水利工程(下图)位于钱塘江支流灵山江下游河流出山口处,工程由姜堰(上堰)、沙洲、席堰(下堰)、泄洪冲沙闸和渠首分水闸等部分组成。其中,姜堰位于沙洲头部,堰体两侧水位落差约2.3米;席堰紧接沙洲尾部,堰体设计为弧形,可改变过堰水流的流向和流量;姜席两堰堰顶高差仅10厘米。姜席堰水利工程能够根据灵山江水位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利用出山口处天然的地形地貌等,实现对河流水沙的调节,满足了当地灌区用水需求。姜席堰水利工程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已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1说明姜席堰选择建在河流出山口处的主要原因。2洪水期,姜席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排泄上游来沙,试分析其原理。3分别说明席堰的弧形堰体在枯水期和洪水期发挥的作用。【答案】1位于灌区上游,能实现对下游农田的自流灌溉;出山口处地势落差较小,河水流速慢,对堰体冲刷破坏较小(延长使用年限);两岸为山体,限制河流摆动,利于河床稳固和堰坝稳定;借助天然沙洲,实现自动分水。    2洪水期,洪水先到达姜堰,姜堰两侧水位高差大且河道宽,高含沙水流主要通过姜堰进入灵山江排泄;引水渠较窄且上下游水位落差小,洪水期进入引水渠的洪水水量少、流速慢,引水渠内水流含沙量相对较小;洪水期可打开泄洪冲沙闸,实现引水渠自动排沙。    3枯水期,弧形堰体能拦截更多上游来水;且更利于水流进入灌溉干渠,保障灌区用水。洪水期,弧形堰体可减小洪水过堰的单宽流量,缓解对下游的冲刷。【解析】【分析】本题以姜席堰水利工程为背景设置试题,主要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水利过程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小问1详解】姜席堰的修建要满足满足了当地灌区用水需求,位于灌区上游,能实现对下游农田的自流灌溉;河流流出出山口处,地势降低,落差较小,河水流速慢,对堰体冲刷破坏较小(延长使用年限);出山口处两岸仍然为山体,限制河流摆动,利于河床稳固和堰坝稳定;下游为沙洲,借助天然沙洲,实现自动分水。【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姜堰位于河流右侧,河道较宽,洪水先到达姜堰,姜堰两侧水位高差大且河道宽,高含沙水流主要通过姜堰进入灵山江排泄;引水渠较窄且与上游落差小,洪水期进入引水渠的洪水水量少、流速慢,引水渠内水流含沙量相对较小;洪水期可打开泄洪冲沙闸,实现引水渠自动排沙。【小问3详解】枯水期弧形堰体能拦截更多上游来水,引灵山江水进入引水渠,保障灌区用水;洪水期,弧形堰体加宽河道,可减小洪水过堰的单宽流量,降低流速,缓解对下游的冲刷。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套平原是农业发展的的富庶之地,被喻为“塞北江南”。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影响,该地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与其一河之隔的库布齐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葱郁、水草肥美之地,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该地曾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2020年9月,我国最大的沙漠集中连片式光伏治沙工程在库布齐沙漠中完工。该工程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于一体,是我国第一座因治沙而建的大型生态光伏电站。     
     1据图判断该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并说明判断理由。2从人类活动的角度,说明库布齐地区荒漠化的过程。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光伏治沙工程对库布齐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1最严重的时段为5、6月份。该时段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地下水埋藏较浅,有利于地下水蒸发;降水较少,盐分易留在地表。    2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②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③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①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②通过获得清洁能源,增加经济收入;③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④板下植被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实现生态修复;⑤获得清洁能源,减少樵采导致的生态破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河套平原和光伏发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地盐碱化的原因、荒漠化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可知,根据河套平原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藏季节变化图判断可知,该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为春季(56月份)。56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大,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地下水蒸发旺盛;图中显示地下水埋藏较浅(小于2米),有利于地下水蒸发;56月份雨季还没有来,降水较少,盐分易留在地表。虽然1011月的埋藏深度也较浅,但是此时的气温低,蒸发弱,所以不是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库布齐地区由于人口增多,对于食物的需求量增加,出现了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行为,导致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表土裸露;读图一可知,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雨季时流水的侵蚀使其沙化,旱季时,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沙化明显。【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光伏治沙工程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于一体,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板上发电”获得清洁能源,可以将当地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可以发展当地的产业活动,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板下种植的植被起到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作用,实现生态修复;“板上发电”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获得清洁能源,减少过度樵采导致的生态破坏。
     

    相关试卷

    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pdf、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答案pdf、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地理5月适应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地理5月适应性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天门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天门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pdf、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答案pdf、2023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