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牡丹江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6月月考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3。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自然资源作用强度与社会发展关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A.气候资源、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C.生物资源、地热资源 D.劳动力资源、科技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C.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D.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体现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结合所学知识,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问题不需要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会自己扭转
B.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排放废弃物总量就越多,环境问题就越突出
C.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出现环境污染程度拐点的重要因素
D.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突出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水平落后
4.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在新技术革命后开始降低,其原因是
①增加了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速度迅速减慢 ⑤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如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5~7题。
5.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保护土壤肥力 B.减少粮食需求量 C.保障粮食供给 D.增加农药使用量
6.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
A.复种指数 B.垦殖指数 C.耕地质量 D.农业科技
7.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精耕细作 B.采取耕地轮作休耕
C.种植绿肥作物 D.发展鱼塘台田农业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8.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A.西北、东北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
9.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A.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发展快 C.耕地数量少 D.耕地质量差
10.专家警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②大面积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小灾害对耕地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11~12题。
1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12.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如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14.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2016~2020年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期,我国需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显著提高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加快推进主体能源由油气替代煤炭、由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实现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图示意2016年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2016~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比重变化最小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核能
16.造成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禀赋 B.科学技术 C.交通运输条件 D.国家政策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特殊交接地带。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地压力陡增的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经济开发利用活动使海岸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下表为1990—2014年我国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7~19题。
类型 | 淤积 | 蚀退 | 建设用地 | 农业用地 | 港口用地 | 未利用土地 | 围海养殖 | 待利用水面 |
面积/km2 | 0.25 | 1.51 | 20.94 | 1.34 | 3.89 | 7.3 | 4 | 28.79 |
比例/% | 0.36 | 2.23 | 30.78 | 1.97 | 5.72 | 10.74 | 5.88 | 42.32 |
注:除蚀退表示海域面积增加外,其他利用类型均表示海域面积减少。
17.数据显示泉州港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
A.海岸线长度基本稳定 B.海岸线长度增加
C.海岸线长度先增后缩 D.海岸线长度缩短
18.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状况是
A.土地利用率低 B.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C.土地集约 D.土地规划合理
19.泉州港海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海岸带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A.扩大滨海湿地面积 B.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C.加剧生态的脆弱性 D.减缓海岸侵蚀
“海油陆采”是开发水深不足3米、距离陆地较近的极浅海油藏的有效方式。近年来,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建设自海岸向海中延伸的道路,在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如图为胜利油田人工采油岛景观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与海上钻井平台相比,“海油陆采”
A.技术难度大 B.环保要求高 C.安全风险高 D.运行费用低
21.实施“海油陆采”可以
①拓展生产空间,保障能源安全 ②宣誓国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③破坏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 ④避免海洋灾害,保障生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据此完成22~23题。
22.下列关于“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强调的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只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3.下列经济活动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②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③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收益
④砍伐森林出售林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由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三类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固存的碳被称为蓝碳,它们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如图为我国沿海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三类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单位:万吨)统计。据此完成24~25题。
24.图示我国沿海各省区的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
A.多数以盐沼固碳为主 B.构成比例都较为均衡
C.取决于省区岸线长度 D.北方省区均低于南方
25.挖掘我国沿海各省区蓝碳资源的意义重在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
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
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2011年11月联合发布《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到80~130毫米。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据此完成26~27题。
26.气候变化威胁我国的国土安全,主要表现在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 B.极端天气增多,旱涝灾害增多
C.冻土快速融化,影响青藏铁路运行安全 D.加剧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27.气候变化威胁中国的生态安全,主要表现在
A.引发冰川扩张,加剧水资源短缺 B.海洋赤潮灾害频发,影响养殖业
C.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功能衰退 D.生态移民增加,影响社会稳定
海南长臂猿(如图所示)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为保护海南长臂猿,海南于1980年建立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海南长臂猿得到有力保护,现有5个家庭群,总数超过30只。据此完成28~29题。
28.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最可能是因为
A.水土流失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 C.遭遇病毒感染 D.雨林遭到砍伐
29.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A.种群数量增加,已摆脱灭绝风险 B.进行人工繁殖,丰富物种基因库
C.保护雨林系统,改善栖息地环境 D.维护生态安全,限制天敌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轮胎报废数量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报废轮胎重量超过2000万吨。因国内外轮胎在制造工艺方面的差别,国产轮胎普遍偏重。大量的货车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长期超载超速,并且会使用一些价低质劣、非“三包”的轮胎,加速了轮胎报废。废旧轮胎是一种强抗热、抗机械、难降解的有机高分子弹性体,被称为“黑色污染”。目前废旧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放、焚烧、翻新等。据此完成30~31题。
30.我国报废轮胎总量大的原因主要是
①制造工艺存在不足 ②汽车使用数量大
③货物生产水平提升 ④道路监测不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现有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①增加行车安全隐患 ②降低轮胎生产质量标准
③破坏城市道路 ④占用大量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如图为某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据此完成32~33题。
32.该园区从国外引入废弃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企业收益 B.增加就业机会 C.促进国际合作 D.减轻环境污染
33.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A.产品利用前的环境污染 B.产品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产品运输中的环境污染 D.产品利用后的环境污染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内部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的冷凉环境。2021年,中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中西部建立数据中心,承接东部乃至全国范围的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运算任务。报道,同年12月,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海底,通过光缆供电和传输数据)选址三亚南部海域,着力实现“东数海算”。据此完成34~35题。
34.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建立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A.清洁能源丰富 B.全年气候冷凉 C.基础设施完善 D.同类产业集聚
35.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海底数据中心
A.运营能耗较高 B.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
C.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较快 D.对建设技术的要求较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36.(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都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都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 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 如图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4分)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4分)
(3)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2分)
37.(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的美誉,从传统冶炼到航空航天均有应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
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下图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与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1)简述我国稀土矿矿址点的分布特征。(2分)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3分)
(3)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3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海洋牧场是指通过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渤海渔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因过度捕捞及受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渔业资源衰退明显。新时代以来,环渤海地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采取先建牧场再牧渔的做法,海洋牧场发展迅猛。如图示意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示意图。
(1)简述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分布特点。(3分)
(2)分析环渤海地区“先场后牧”做法的必要性。(3分)
(3)山东省率先推出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分析该模式对国家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牡丹江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6月月考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A 3.C 4.B 5.A 6.C 7.D 8.A 9.B 10.C 11.C 12.B 13.B 14.A
15.C 16.A 17.B 18.A 19.C 20.D 21.A 22.D 23.C 24.A 25.D 26.A 27.C
28.D 29.C 30.A 31.D 32.A 33. D 34.A 35.D
36.(1)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4分)
(2)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做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4分)
(3)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2分)
37.(1)稀土矿分布不均,南多北少;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2分)
(2)稀土矿为非可再生资源;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本国稀土资源,有利于保障本国的资源战略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低格进口之后在本国深加工,可提高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3分)
(3)问题: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急剧下降,需求量却高速增长;中国缺乏核心的高精尖稀土技术;(或中低端稀土产品占比大);(2分)建议:启动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计划,建立战略储备体系;(减少出口,限制出口量;增加进口,增加储备)对稀土产业实施总量控制;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3分)
38.(1)分布不均衡;环渤海湾、广东省沿海地区最为集中;其余沿海相对较少。(3分)
(2)利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减少海洋污染);规划(开发)适宜的海洋牧场空间;利于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3分)
(3)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提供优质的水产品;减轻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温室气体排放,利于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保障环境安全。(4分)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 黄山怪石形成的地质基础是, 塑造黄山怪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