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考压轴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考压轴卷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市考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海产经济虾类。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但因苗种来源范围小、近亲繁殖普遍,种质退化现象较严重,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是( )
A.生长更快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品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如果人工种群个体持续大量地逃逸到野外,会增加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C.野生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D.近亲繁殖会使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个体增加
2.随着2023新年的到来,好像就在一夜之间新冠疫情消失的无影无踪。对此,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群中的抗体彻底消失
B.我国并没有出现新型变异病株
C.疫苗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
D.新冠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
3.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许多诗词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是对动植物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大自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4.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移动到淡水时,生理调节机制会改变水和盐的摄入和排出以维持水盐平衡。下列关于洄游鱼类进入淡水后发生的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饮水量明显增加 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C.Na+和Cl-排出量减少 D.从淡水中主动吸收Na+和Cl-
5.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加法原理”是( )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B.验证Mg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C.验证过氧化氢酶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D.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6.春季是野生大熊猫的发情期,雌性撒尿释放出特殊的信息信号,雄性收到这样的信息之后,就会赶过来,雄性之间就会通过嚎叫、扭打、撕咬等进行激烈的打斗,最终的胜利者就会跟雌性进行交配。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熊猫的“求偶”中没有体现出来的是(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捕食信息 D.行为信息
7.2023年4月22日,大熊猫阿宝通过护栏找七仔玩,一直挑衅它,随后熊猫阿宝耳朵被七仔咬成V形。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工作人员回应表示,七仔是雄性,旁边如果是雌性,可能会比较兴奋,上半年是繁殖期,熊猫情绪也比较激动。出现这种伤熊事件的根本原因是( )
A.捕食行为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种间竞争 D.基因突变
8.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9.我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继培育出杂交水稻之后又成功培育出“海水稻”。“海水稻”的氨基酸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特点,可使用半咸水进行灌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稻”细胞液的浓度比淡水稻低
B.“海水稻”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C.“海水稻”能抗盐的根本原因是具有抗盐基因
D.“海水稻”在半咸水中生长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10.很多土地因土壤中有大量的废聚乙烯塑料地膜碎片而荒弃。有人用麦秆、芦苇浆、甘蔗渣浆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再生纤维素共混膜”来代替塑料地膜,效果很好。它不仅能使农作物增产,而且废弃后其成分的30%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只需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可自动降解,对土壤无污染。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焚烧的方法处理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比用微生物降解更环保
B.微生物降解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不易造成大气污染
C.微生物降解塑料地膜废片充分利用麦秆、蔗渣等农田废弃物,能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
D.若分离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应在培养基中只加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为唯一的碳源
11.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③⑤
12.据人民网报道,“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B.基因编辑技术,可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有利于人类的进化
C.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使人类进化成新物种
D.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
13.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15000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ATP可作为信息分子,引起K+通道关闭
B.葡萄糖主要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使ATP升高
C.胰岛B细胞中K+外流和Ca2+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胰岛素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需要消耗ATP
14.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Aβ“漏出”神经细胞,会引起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以下叙述错误是( )
A.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
B.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引起的
C.Aβ以主动运输“漏出”神经细胞
D.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
15.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②基因诊断③染色体分析④B超检查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6.假设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胡言乱语症”的儿子(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可由单对碱基突变产生)。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受检测者DNA与已知序列进行杂交,产生互补双链则为阳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父母基因型不同的女儿,绝不可能生出“胡言乱语”的病娃
B.若父母生育了第三胎,则此娃携带有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C.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
D.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3
二、综合题
17.海水稻可在海边滩涂或盐碱地种植,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粮食危机。增加海水稻的产量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某科研机构将玉米的高产基因导入海水稻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和海水中种植,原因是盐碱地土壤溶液和海水的_____高于水稻根细胞,在这样的地方,水稻会过度_____死亡。
(2)从图上看,与原海水稻相比,转基因海水稻在_____(填“高强度”“低强度”或“各种强度”)光照条件有增强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在光照为1000 Lux时,转基因海水稻的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速率是原海水稻的_____倍,此时限制转基因海水稻光合作用主要的环境因素有_____。
(3)研究者提取并用纸析法分离了这两种植株的等质量的叶片的光合色素,比较两种水稻的色素带的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可能是通过促进_____来提高光合速率的。
18.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即产热速率,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___________,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___________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图2中,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皮肤中的___________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通常通过检测尿液中类固醇类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评估动物园圈养小熊猫的福利情况。皮质醇的分泌是由___________轴调节的。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是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入尿液,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19.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市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考察红树林保护情况。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洋卫士”之称。红树林是海南的一道靓丽风景,既可防风护堤,也可为鱼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岸到外滩,由于不同树种之间的_______(种间关系),红树林在不同的潮位线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类(如图甲),这主要体现了群落______的结构。由于过度开发及环境污染,目前许多地区的红树林群落正在迅速退化成荒滩,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
(2)图乙为红树林群落中处于不同营养级的5种生物体内两种污染物的相对含量,请写出生物A-E所构成的链:______。汞进入人体后,可诱导人体的______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3)若杀虫剂X长期存在,抗X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的种群最可能是图乙中的物种_____。若想从红树林底泥中筛选出能分解杀虫剂X的细菌,以便用于生态修复,筛选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应为:牛肉膏、蛋白陈、_____、NaCl、水和琼脂。
(4)对红树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防风固堤、改善海湾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20.普通棉花中含β甘露糖苷酶基因(ChMmaA2),能在纤维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产生的β甘露糖苷酶催化半纤维素降解,棉纤维长度变短。为了培育新的棉花品种,科研人员构建了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棉花细胞,成功获得转基因棉花品种,具体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纤维细胞E6启动子的元素组成为_____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外,至少还有_____等(至少答两个),不能使用质粒1中花椰菜病毒启动子的原因是________
(2)PCR技术扩增β-甘露糖苷酶基因需要根据______,设计特异性引物序列,假设开始时模板DNA数量为m个,PCR扩增5个循环,理论上需要的引物数量________,为保证ChMnaA2能插入到质粒2中,还需要在引物的______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
(3)③过程中用酶切法可鉴定正、反义表达载体。用SmaI酶和NotI酶切割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1kb、3.2kb、5.8kb、8.6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I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_____和_____。
(4)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能阻止β-甘露糖甘酶合成,使棉纤维变长的原理是____
21.某种鸟类(2N=7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雌鸟羽毛的颜色有__种,其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___个四分体。
②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代基因型为_____,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____。
(2)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基因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基因存在而A基因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已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
②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F1雄果蝇能产生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③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1、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详解】A、为获得更大收益,养殖户不断筛选生长更快的品种,是为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属于人工选择,A正确;
B、遗传多样性的本质是遗传变异,人工种群大量逃逸到野外,不会使野生种群发生遗传变异,故其遗传多样性不会改变,B错误;
C、人工养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野生种群,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正确;
D、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D正确;
故选B。
2.A
【分析】B、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抗体能在体内存活一段时间,我国人群中的抗体没有彻底消失,A错误;
B、随着2023新年的到来,我国并没有出现新型变异病株,B正确;
C、截至3月24日,全程接种疫苗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01%,疫苗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C正确;
D、新冠病毒的进化经历了自然选择的过程,且与人类相互选择、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A。
3.D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山上的温度一般比山下的温度要低,所以山上的桃花开得比山下晚,故导致山寺桃花比山下地区开花晚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A正确;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草原被烧毁后又恢复到原状的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正确;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在具有一定土壤条件的地区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红杏出墙”是单侧光导致杏枝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速度更快从而导致向光生长,并没有体现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特点,D错误。
故选D。
4.A
【分析】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详解】A、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移动到淡水时,外界环境渗透压降低,鱼为了维持水盐平衡,会减少水的摄入,A错误;
B、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移动到淡水时,鱼的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B正确;
C、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移动到淡水时,外界环境渗透压降低,为了适应环境,会通过减少Na+和Cl-排出量减少以维持水盐平衡,C正确;
D、洄游鱼类在从海水环境移动到淡水时,外界环境渗透压降低,为了适应环境,会通过减少Na+和Cl-排出量减少,同时也会从淡水中主动吸收Na+和Cl-,D正确。
故选A。
5.C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几个实验组分别添加蛋白酶、酯酶、RNA酶、DNA酶的目的是除去相应的成分,采用的是“减法原理”,A错误;
B、验证Mg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实验中,应在常态条件下,除去Mg元素,采用了“减法原理”,B错误;
C、验证过氧化氢酶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应进行有无过氧化氢酶的对照实验,采用了“加法原理”,C正确;
D、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中,对照组在光下进行实验,实验组做遮光处理,采用的是“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C。
6.C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分析题意,“雌性撒尿释放出特殊的信息信号”属于化学信息,“雄性之间就会通过嚎叫、扭打、撕咬等进行激烈的打斗”属于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该过程中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而捕食行为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C符合题意。
故选C。
7.B
【分析】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指在细胞分化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表达的现象。
【详解】大熊猫阿宝和七仔是同种生物,排除种间竞争和捕食行为。由于是繁殖期,与繁殖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七仔可能比较兴奋,情绪激动,出现伤熊事件,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C
【详解】考查物质合成的有关知识和推理能力。由题干可知,该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抑制DNA的复制而抑制细胞分裂,神经递质、胰岛素和脂肪的合成均与细胞分裂无关,因此该药物对它们的合成均没有副作用。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因此该药物对它们的形成有影响。
9.C
【分析】题意分析:海水稻吸收无机盐的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借助于载体和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
【详解】A、“海水稻”细胞液的浓度比淡水稻高,故海水稻可以使用半咸水进行灌溉,A错误;
B、“海水稻”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主动运输,B错误;
C、基因决定性状,“海水稻”能抗盐的根本原因是具有抗盐基因,C正确;
D、“海水稻”在半咸水中生长主要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可分解聚乙烯塑料,故在用聚乙烯塑料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详解】A、用焚烧的方法处理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容易造成大气污染,微生物降解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不易造成大气污染,更环保,A错误,B正确;
C、微生物降解麦秆、蔗渣等农田废弃物产生的无机物可提供给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增产,故微生物降解塑料地膜废片充分利用麦秆、蔗渣等农田废弃物,不仅能改善农村环境,也能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C正确;
D、若分离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应在培养基中只加聚乙烯塑料地膜废片为唯一的碳源,这样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能生长得很好,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从而分离出高效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微生物,D正确。
故选A。
11.D
【分析】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详解】根据试管动物技术的定义可知,试管动物需要经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其中不涉及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以及体细胞克隆技术。
故选D。
12.D
【分析】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敲除,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但这项研究也引起了争议,具体表现在:伦理上的担忧;基因编辑技术存在潜在脱靶效应;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基因后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有可能存在影响。
【详解】基因编辑制造人类的行为不符合伦理道德,A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只是对个别人个别基因进行编辑,不一定改变人类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人类的遗传物质,但并没有出现生殖隔离,即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研究,但不能用于编辑婴儿,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13.B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A、由题图可知,当ATP含量升高时,会导致K+通道关闭,此时ATP作为信息分子,A正确;
B、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分解成产物丙酮酸和[H],而不是在线粒体中,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胰岛B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Ca2+浓度低于细胞外,胰岛B细胞中K+外流和Ca2+内流、均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均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
D、胰岛素是大分子分泌蛋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此过程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14.C
【分析】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小分子物质一般是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方式,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
【详解】A、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故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A正确;
B、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
C、Aβ是大分子物质,以胞吐“漏出”神经细胞,C错误;
D、抗体具有特异性,即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相结合,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所注射得Aβ的抗体可与Aβ结合,从而降低Aβ对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破坏性,这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D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由图可知,母亲年龄越大,所生小孩患该病的概率越高。
【详解】①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随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大而呈指数级增加,因此适龄生育能预防该遗传病,①正确;
②③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不能基因诊断,能进行染色体分析,②错误;③正确;
④B超检查不了染色体数目,④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A
【分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夫妇表现型正常,儿子患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由基因检测结果可知,双亲均既含有正常基因,也含有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夫妇表现型正常,儿子患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由基因检测结果可知,双亲均既含有正常基因,也含有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父亲、母亲的基因型都是Aa,与父母基因型不同的女儿的基因型为AA或aa,若为前者则绝不可能生出“胡言乱语”的病娃,若为后者,且与携带者婚配则有可能生成患病孩子,A错误;
B、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所生孩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4AA、1/2Aa、1/4aa,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4=3/4,B正确;
C、父亲、母亲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女儿的基因型是1/3AA、2/3A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C正确;
D、女孩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其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2/3×1/2=1/3,D正确。
故选A。
17. 渗透压 失水(脱水) 高强度 1.2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宽度 酶的活性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1)盐碱地土壤溶液和海水的渗透压高于水稻根细胞,会导致水稻过度失水死亡,因此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和海水中种植。
(2)从图上看,光照强度低时两条曲线重合,光照强度大于400 Lux时,相同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海水稻光合作用速率高于原海水稻,说明与原海水稻相比,转基因海水稻在高强度光照条件有增强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在光照为1000 Lux时,转基因海水稻的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速率是原海水稻的(25+5)÷(20+5)=1.2倍,由于此时还没有达到光饱和点,又因为曲线为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所以此时限制转基因海水稻光合作用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3)影响光合速率的内因包括色素和酶,研究者提取并用纸析法分离了这两种植株的等质量的叶片的光合色素,比较两种水稻的色素带的宽度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转基因水稻不是通过增加色素含量来提高光合速率的,则可推断可能是通过促进酶的活性来提高光合速率的。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回答问题。
18.(1) 保持恒定 神经-体液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2)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交感神经
(3)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分析】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1)由图1可见,在环境温度0~30℃范围内,小熊猫的体温处于32℃~33℃之间,保持恒定,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这是在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下,平衡产热与散热的结果。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
(2)在环境温度由20℃降至10℃的过程中,小熊猫代谢率下降,其中散热的神经调节路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寒冷环境中,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环境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
(3)分析题意可知,从激素调节角度分析当环境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小熊猫产热剧增的原因,所以考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寒冷环境中,小熊猫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4)皮质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即是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的。因为血液中的皮质醇可以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尿液,故使用尿液而不用血液检测皮质醇,而且也能避免取血对小熊猫的伤害。
19.(1) 种间竞争 水平 方向和速度
(2) C→E→D→B→A 浆
(3) A 杀虫剂X
(4)整体
【分析】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2、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详解】(1)由于不同树种之间中间竞争,则从海岸到外滩,红树林在不同的潮位线上分布着不同的种类(如图甲)这主要体现了群落水平的结构。由于过度开发及环境污染,目前许多地区的红树林群落正在迅速退化成荒滩,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随着营养级升高,毒素积累越来越多,即生物富集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食物链:C→E→D→B→A。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抗体,则汞进入人体后,可诱导人体的浆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3)A物种体内含有最高浓度的杀虫剂X,说明该种群长期处于最高浓度杀虫剂X作用下,通过自然选择,种群向着抗X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方向进化。从红树林底泥中筛选出能分解杀虫剂X的细菌,筛选培养基必须含有杀虫剂X。
(4)整体性原理是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对红树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防风固堤、改善海湾生态环境,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即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20.(1) C、H、O、N、P 复制原点、终止子、标记基因 纤维细胞中的RNA聚合酶不能识别和结合花椰菜病毒启动子,反义GhMnaA2不能转录产生mRNA
(2) GhMnaA2两端部分核苷酸序列 62m 5′
(3) 5.9kb 11.8kb
(4)反义GhMnaA2转录的反义RNA能与棉花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分析】分析题图:①和②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在②过程中,纤维细胞E6启动子前后含有限制酶Hind II和BamHl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这两种酶切割;②是构建反义GhMnaA2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反义GhMnaA2基因前后有限制酶Sma I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该酶切割获取目的基因;③是扩增、鉴定、筛选反义表达载体;④是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最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形成植物体。
【详解】(1)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一段特殊的DNA序列,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元素组成为C、H、O、N、P。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图示组成(启动子和目的基因)外,还应包括复制原点、终止子、标记基因。纤维细胞中的RNA聚合酶不能识别和结合花椰菜病毒启动子,反义GhMnaA2不能转录产生mRNA,不能阻止β-甘露糖甘酶合成,使棉纤维变长,故不能使用质粒1中花椰菜病毒启动子。
(2)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DNA复制,该过程需要根据目的基因(GhMnaA2)两端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序列。 扩增1个DNA需要2个引物,若将1个DNA分子扩增5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2+4+8+16+32=62个引物;开始时模板DNA数量为m个,则扩增5个循环,理论上需要的引物数量为62m。DNA聚合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子链从5′-3′方向延伸,故为保证GhMnaA2能插入到质粒2中,还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
(3)③过程中,用SmaI酶和NotI酶切正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0.1kb、3.2kb、5.8kb、8.6kb四种长度的DNA片段,则用NotI酶切反义基因表达载体获得DNA片段的长度应是0.1kb+5.8kb=5.9kb、3.2kb+8.6kb=11.8kb。
(4)由于反义GhMnaA2转录的mRNA能与棉花细胞内的GhMnaA2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翻译),故导入细胞内的反义GhMnaA2能阻止β-甘露糖甘酶合成,使棉纤维更长。
21.(1) 2 38 ZAW和ZAZa 1∶2∶1
(2) AaXBXb AaXBY 3/4 6 7/72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①由题可知:鸟类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故雌鸟的基因型只有两种即ZAW或ZaW,故雌鸟的颜色也只有灰色和白色。该鸟2N=76,故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38个四分体。
②雄鸟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Za,分别为黑色、灰色、白色,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若选择白色,ZaZa×ZaW,子代均表现白色,没有性状分离。故符合条件的杂交只有灰色,即ZAW×ZAZA,后代为ZAZA(黑):ZAW(灰)、ZAZa(灰)、ZaW(白)、,因此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1:2:1。
(2)①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图2显示子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与性别相关联,推知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亲本都是红眼,即雄果蝇为A XBY、雌果蝇为A XBX ,而后代雌雄均出现粉红眼(即aaXBX 或aaXBY),说明亲本均为Aa;又由于后代中雄性出现白眼(A XbY或aaXbY),由此可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②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1/2=1/4,杂合子所占的比例=1-1/4=3/4,F1雄果蝇的基因型共6种,AAXBY、AaXBY、aaXBY、AAXbY、AaXbY、aaXbY,共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AXB、AY、aXB、AXb、aY、aXb。
③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以判断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6AAXBXB、1/6AAXBXb、2/6AaXBXB、2/6AaXBXb,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这些红眼果蝇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aaXBX 或aaXBY)果蝇出现的概率=2/3×2/3×1/4×1/2+2/3×2/3×1/4×3/4×1/2=7/72。
2023届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海南省2019年高考生物压轴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海南省2019年高考生物压轴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KS5U海南省高考压轴卷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KS5U海南省高考压轴卷生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