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高考考前保温卷生物试题(一)(含解析)
展开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高考考前保温卷生物试题(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B.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C.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酯草醚抑制了纺锤丝的形成
D.对根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酯草醚
2.当同时给予植物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光合作用的效率大于分开给光的效率,这一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如左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存在两个串联的光系统,即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其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系统I位于叶绿体类囊体,光系统Ⅱ位于叶绿体基质
B.双光增益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内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量来实现的
C.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通过电子传递链串联起来,最终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D.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产生的氧化剂都可以氧化水,从而生成氧气
3.大豆疫霉菌在侵染大豆过程中分泌的水解酶XEC1可降解细胞壁,破坏植物的抗病性。植物通过分泌蛋白GIP1与XEC1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达到干扰XEC1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豆疫霉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异出XEG1酶活性丧失的突变体,该突变体可产生XLP1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豆疫霉菌为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XEG1可能破坏植物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和果胶,使其丧失对细胞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C.突变体的形成说明大豆疫霉菌的遗传物质为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D.XLP1可能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
4.受体调节是指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发生改变,这种调节与受体能够在细胞膜自身作用下内、外移动有关。神经递质释放不足时,受体的数量逐渐增加,亲和力逐渐升高,称之为受体的上调,反之则称为受体的下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关键因素只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B.受体调节通过胞吞、胞吐实现,兴奋传递通过被动运输实现
C.长期滥用可卡因会使多巴胺受体上调,出现过度兴奋、愉悦
D.受体调节的意义在于调节突触后神经元对递质的敏感性和反应强度
5.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种植生长,是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一类特殊水稻品种。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8:00~10:00时净光合速率升高与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等有关
B.12:00时净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主要外因是外界CO2进入胞间的量减少
C.若光照强度由14:00时瞬间变化成16:00时的光照强度,C3含量会增加
D.16:00后胞间CO2浓度快速上升是呼吸作用增强释放CO2进入胞间所致
6.LicV单体是由LicT蛋白与光敏蛋白(VVD)构成的融合蛋白。用不同的连接子蛋白连接LicT与VVD,形成的LicV存在差异,在黑暗和蓝光照射下检测,可筛选出调控效果最佳的LicV。该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RAT由终止子转录而来,可以使转录终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RAT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
B.图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用于检测转录是否继续进行
C.LicT蛋白合成时核糖体沿着mRNA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
D.黑暗条件下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连接LicT与VVD的最佳连接子蛋白
7.科研人员利用三种动物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遗传学实验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它们的两对相对性状均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组别
亲本
选择F1中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
F2性状分离比
甲
A×B
4:2:2:1
乙
C×D
5:3:3:1
丙
E×F
6:3:2:1
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甲组可能是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均使胚胎致死,则亲本A和亲本B一定为杂合子
C.乙组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丙组可能是其中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胚胎致死,则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
8.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杂合二倍体中,等位基因有相同的概率遗传到下一代,而某类基因(又称“配子杀手”)可以改变这一比例关系,通过三种模型增加自身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模型一通过影响染色体的分配,使配子杀手进入卵细胞,而不进入极体;模型二为杀手-目标模型,配子杀手表达产物会杀伤带有目标基因的配子;模型三为毒药与解药模型,配子杀手产生毒药和解药两种产物,毒药在所有配子中均发挥作用,解药在携带配子杀手的配子中起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模型一的实现可能依赖于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不对称分裂
B.模型二中配子杀手和目标基因需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模型三中在减数分裂完成之前可能已经开始进行毒药的合成
D.配子杀手可在没有任何环境选择压力的情况下推动生物进化
9.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位于下丘脑的PO/AH区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相等时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如37℃,体温整合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调定点来调节体温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体温维持在调定点,机体产热与散热量相等
B.若体温低于调定点,会有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速度减缓
C.在致热源作用下,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
D.人体在发热初期,达到调定点之前,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
10.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
B.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D.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11.“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工匠”四小农场是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4 kJ),请根据图和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0
21
58
鸡
8
10
2
3
A.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及它们之间形成的营养结构
B.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1.7×105 kJ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7.2%
D.与常规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12.我国的淡水养殖鱼,银鲫采用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如下图)。雌核生殖是需要有性亲缘种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导致卵子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当有性亲缘种的精子进入卵子后,仅起激活作用,而不与卵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不具有父本的遗传因子,因而形成单性的雌性群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具有3条染色体,6个核DNA分子
B.杂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D.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纯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有2种类型
二、综合题
13.研究表明,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与细胞中合成代谢不足,缺乏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如ATP等)有关。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纳米级植物光合系统(NTU),并将其植入关节炎模型鼠体内,以期减缓小鼠骨关节炎疾病发展进程。下图是本研究的主要路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可利用______技术分离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利用______(“低渗”或“等渗”或“高渗”)溶液使叶绿体破裂,释放出类囊体,进一步分离获得纳米级光合系统(NTU)。
(2)下图是过程②功能检测的实验结果,实验中红光照射的目的是______,结果表明制备的类囊体基本保持完整,其主要依据是______。
(3)为实现跨物种的应用,过程③中研究人员选用同种小鼠软骨细胞膜封装的NTU,一方面可有效地逃避小鼠______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另一方面可被病变的软骨细胞______,进而改善病变的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
(4)为测试CM-NTUs对小鼠骨关节炎的体内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开展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过程
关节炎模型鼠分组
①______
设计实验组
和对照组
对健康鼠(a组)和上述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②______,其中③______两组用红光照射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
实验结果记录
并统计
治疗后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如下图。
结果分析及结论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④______。
14.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用A/a表示),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用B/b表示)。某研究小组让一长翅灰体雌果蝇与一残翅黑体雄果蝇交配,子一代(数量足够多)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1:1:1:1。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以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不能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长翅与残翅的显隐性关系,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请从子一代中选择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两种实验方案的杂交性状组合: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若已确定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上述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根据上述实验可知,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图中相应染色体上标记出该种情况的亲本长翅灰体雌果蝇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A、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 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A正确;
B、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B错误;
C、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可推测丙酯草醚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
D、对根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酯草醚没有效果,无法达到探究的目的,因为此时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故两个光系统位于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
BC、单位时间内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量取决于光照强度、光合色素的量等,由图可知,双光增益现象得益于PSI和PSII之间形成电子传递链,相互促进,最终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B错误,C正确;
D、由图可知,只有光系统Ⅱ可以氧化水,D错误。
故选C。
3.D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发生的突变叫做自然突变(自发突变),这种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由外界因素因素诱发而导致的突变叫做诱发突变。
【详解】A、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错误;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
C、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C错误;
D、由于突变体可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推测突变体产生的XLP1可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D正确。
故选D。
4.D
【分析】1、神经冲动的含义: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传导是双向的。
【详解】A、影响神经元间兴奋传递的关键因素不仅有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还有神经递质释放的数量,A错误;
B、由于膜的流动性,储存于突触后神经元内膜结构上的受体蛋白可通过胞吐融合于细胞膜上,使发挥作用的受体数量增多,而细胞膜上的受体也可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减少膜上发挥作用的受体数量,实现受体调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被动运输,B错误;
C、长期滥用可卡因会使多巴胺受体下调,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症状,C错误;
D、受体调节的意义在于使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及亲和力与神经递质的数量相适应,从而调节突触后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和反应强度,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是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温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等,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图中8:00-10:00光合速率升高,可能的原因有:①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②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促进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A正确;
B、据图可知,12:00时净光合速率出现了低谷,可能是因为此时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外界CO2进入胞间的量减少,B正确;
C、若光照强度由14:00时瞬间变化成16:00时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变慢,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C3还原变慢,C3积累多,而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C3生成继续,故综上可知,C3含量会增加,C正确;
D、16:00后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光合速率降低,利用的CO2减少,且气温降低,气孔打开,有利于CO2进入,D错误。
故选D。
6.D
【分析】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详解】A、由图可知RAT是位于mRNA上,mRNA是转录而来的,因此图中RAT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A正确;
B、由图可知,如果转录在终止子以后正常进行,就会转录并进而翻译出红色荧光蛋白,因此图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用于检测转录是否继续进行,B正确;
C、LicT蛋白属于蛋白质,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C正确;
D、由图可知,黑暗条件下,转录会在遇到终止子时停止,因此并不会转录和翻译红色荧光蛋白,因此无法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连接LicT与VVD的最佳连接子蛋白,D错误。
故选D。
7.B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三对杂交组合中,F1自交后代均出现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用A、a和B、b表示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
【详解】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在F2中均出现了类似于9:3:3:1的变式的分离比,故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甲组的性状分离比4:2:2:l=(2:1)×(2: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由于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均使胚胎致死,即AA和BB致死,F1基因型是AaBb,亲本基因型可以是AaBb和aabb,不一定是杂合子,B错误;
C、如果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即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后代会出现5:3:3:1的比例,F1基因型是AaBb,F2中纯合子有AAbb、aaBB和aabb,比例为3/12=1/4,C正确;
D、丙组出现6:3:2:1=(3:1)×(2:1),是一对基因纯合致死所致,即AA或BB致死,假设AA致死,F2中纯合子有aaBB和aabb,比例为2/12=1/6,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D正确。
故选B。
8.B
【分析】由题意可知,配子杀手是某类基因,模型一通过影响染色体的分配,使配子杀手进入卵细胞,而不进入极体;模型二为杀手-目标模型,配子杀手表达产物会杀伤带有目标基因的配子;模型三为毒药与解药模型,配子杀手产生毒药和解药两种产物,毒药在所有配子中均发挥作用,解药在携带配子杀手的配子中起作用。
【详解】A、配子杀手是某类基因,模型一通过影响染色体的分配,使配子杀手进入卵细胞,而不进入极体,那么模型一的实现可能依赖于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不对称分裂 ,使配子杀手进入大的子细胞(卵细胞)而不进入小的子细胞(极体),A正确;
B、如果配子杀手和目标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那么就必然被分配到同一个配子里,在配子致死时,配子杀手本身也就不可能被遗传给子代,不符合题目的“增加自身遗传给子代的概率”,B错误;
C、模型三中在减数分裂完成之前可能已经开始进行毒药的合成,如果是在减数分裂完成之后合成那么毒药就不会在所有配子中发挥作用了,C正确;
D、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配子杀手可以让自身被传递给子代的概率增加,必然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即使此时没有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B。
9.C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A、B两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为37℃,调定点调高后“正常”体温为39℃。
【详解】A、若体温维持在某一固定值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A正确;
B、若体温低于调定点,冷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增多,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散热速度减缓,B正确;
C、在致热源作用下,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C错误;
D、人体在发热初期,没有达到新的调定点之前,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从而感到寒冷,D正确。
故选C。
10.A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所以存在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两条食物链。
【详解】A、瓢虫捕食寄生蜂是第四营养级,而捕食蚜虫是第三营养级,由于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越多,所以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少,A错误;
B、瓢虫与寄生蜂都捕食蚜虫,且瓢虫捕食寄生蜂,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存在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两条食物链,植物是第一营养级,瓢虫属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正确;
D、瓢虫和寄生蜂都以蚜虫为食,同时寄生蜂被瓢虫捕食,所以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D正确。
故选A。
11.C
【分析】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3、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A错误;
B、据表分析,农作物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10-21-58=31×104 kJ,鸡的同化量为10+8=18×104 kJ,所以农作物流向人的能量是13×104 kJ,鸡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8-2-3=3×104 kJ,所以人通过食物网获得的能量为1.6×105 kJ,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1×104 kJ)÷[(110+70)×104 kJ]=17.2%,C正确;
D、生态农场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C。
12.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有3个着丝粒),此时每个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核DNA分子,A正确;
B、杂合二倍体雌核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经冷休克后,抑制第二极体的形成和排出而形成的,由于复制后的基因组成相同,则经该过程本应形成纯合子,杂合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出现,而形成杂合子,B正确;
C、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图示淡水鱼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
D、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精核退化,此后的相当于卵细胞激活后进行减数分裂,此后经冷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能得到只有卵细胞染色体的纯合二倍体,其个体类型只有1种,D错误。
故选D。
13.(1) 差速离心 低渗
(2) 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类囊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反应合成了ATP和NADPH
(3) 巨噬(吞噬) 摄取
(4) 选取年龄、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关节炎模型鼠若干,将它们随机均分为4组 d、e组注射等量的CM-NTUs c、e组 植入CM-NTUs并辅以光照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I (NADP+) 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 (NADPH) 。还原型辅酶I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 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
【详解】(1)可利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再利用低渗溶液使叶绿体吸水破裂,释放出类囊体,进一步分离获得纳米级光合系统(NTU)。
(2)红光照射的目的是提供类囊体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图中显示类囊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反应合成了ATP和NADPH,说明制备的类囊体基本保持完整。
(3)选用同种小鼠软骨细胞膜封装的NTU,一方面可有效地逃避小鼠巨噬(吞噬)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另一方面可被病变的软骨细胞摄取,进而改善病变的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
(4)本实验中选取年龄、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关节炎模型鼠若干,将它们随机均分为4组,对健康鼠(a组)和上述4组模型鼠(b~e组)进行如下主要操作:a组不做处理,b、c组注射空囊泡,d、e组注射等量的CM-NTUs,其中c、e组两组用红光照射小鼠骨关节部位,各组小鼠均正常饲喂。治疗后12周,测定5组小鼠右后肢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结果显示e组即植入CM-NTUs并辅以光照后,最大爬地力量相对值恢复最好,说明本实验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关节炎症状。
14.(1)让子代中的长(残)翅雌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是否会出现性状分离。
(2) 灰体♂×黑体♀ 灰体♂×灰体♀ 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
(3) 可能
【分析】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时常用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通常采用正反交或隐雌和显雄的杂交组合。2、根据后代判断基因型,特别是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对后代雌雄性状分别进行分析,雌雄中性状分离比相同的,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中性状分离比不相同的,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详解】(1)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不能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如果长翅为显性性状,则亲本长翅雌果蝇和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或XAXa×XaY,子代中的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即Aa×Aa或XAXa×XAY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若残翅为显性遗传,子代中的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即aa×aa或XaXa×XaY,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反之亦然。
(2)根据题干中的实验,不能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子代显性性状个体均为杂合子,隐性性状个体均为纯合子,从子一代中选择灰体♂×黑体♀(或灰体♂×灰体♀)作为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若子代雌雄表现不一致,则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已确定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亲本杂交后,子代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1∶1∶1∶1,故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性状为测交,即Aa×aa,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子代雄性表现型比例也为1:1,所以亲本雌性个体为杂合子,杂交组合为XBXb×XbY,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
(3)子代出现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1∶1∶1∶1,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时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aaBb,由于基因的显隐性未知,其基因的位置应该是下图中的一种: 。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生物-1pdf、长郡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长郡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一)生物: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一)生物,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