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01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02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教案: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Word版含解析,共11页。

    www.ks5u.com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唯物史观角度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居民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通过史料探究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居民,正确认识居住条件和环境与居民的关系,增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3.运用时空观念认识中西方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中西方古代城市的特点及原因。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图展示的是兴隆洼遗址,它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是距今8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这里发掘出170余座半穴居房址,最大的房址面积达140平方米。该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新课讲授】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史料阅读”的内容。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师】上述材料描绘了远古时期人类的居住方式和环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4页学习村落的产生和居住形式的演变。

    一、村落的产生

     

    【师】以上图片展示的是原始人类的几种居住方式。同学们观察图片学习居住形式的演变。

    1.居住形式的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

    【师】上图展示的半坡村落遗址,同学们观察村落有什么特点。

    2.村落

    (1)含义: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2)产生前提:农业定居地的出现。

    (3)原始村落分布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此外还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

    (4)构成: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5)影响: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需求增大,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场所聚集,这就形成了集镇的雏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5页学习集镇的产生以及形成。

    二、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产生

    (1)前提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

    (2)雏形的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3)集镇的形成

    ①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②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集镇形成。

    2.集镇的发展

    (1)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以及常住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这种集镇吸引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2)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3)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师】同学们还记得明清四大名镇是哪四个吗?

    教师提示:

    河南省朱仙镇、湖北省汉口镇、广东省佛山镇、江西省景德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古代北方地区水陆交通和商贸重地,以民间传统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闻名;湖北汉口镇是水陆交通枢纽,明清商贾繁荣,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之美誉;广东佛山镇明清时为南方手工业重镇;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器闻名,号称“瓷都”

    这就是明清四大名镇,代表了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景象。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村落和集镇的产生与发展,同学们知道城市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古代中国的城市和西方的城市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5页和56页的内容学习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的概念: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早期的城市

    (1)两河流域的城市: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2)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相继产生了批早期城市。

    【师】上图展示的是汉代长安城市分布图,同学们观察图片,找出中国古代城市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3.中国古代的城市

    (1)构成: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

    (2)发展

    ①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选址、面积,以及城墙高度等都有规定;城邑大

    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57页“雅典城是平面示意图”观察雅典城市布局特点。

    4.西方古代的城市

    (1)典型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①古希腊的城市: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②古罗马的城市:其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2)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师】请同学们思考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老师总结

    (1)城市的产生和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其对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商品贸易的发展,易于实现资源的高度集中。

    (2)城市的防御性设施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保护性场所,水利工程、道路等的完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师】请同学们阅读史料分析中西方传统城市的特点及原因。

    史料一中国古代的城市 多是通过行政命令兴建并发展起来的①。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②。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城市不仅缺少促使发展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积极因素,甚至还是封建保守势力的核心堡垒③,因为封建帝王、官僚、世家大族、富商豪绅等特权阶层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城市中的居民由上至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④,与广大村庄中的农民依存共处,使中国封建制度异常稳固。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小,没有大的变迁,从中几乎找不到现代文明的因素⑤。

    史料二西方的城市起源于古希腊城邦文明。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中世纪后期的复兴,西方的城市几乎都是商品经济的载体⑥。因此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经济结构分解的开始,这不仅使具有商业精神的新兴的市民阶级代表了一种进步的、革命的社会力量⑦,而且使以市场为中心、以契约为纽带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城市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本身的繁荣并开拓了市民阶级从卑微地位上升为资产阶级的道路,商业精神孕育了政治意义上的平等自由观念⑧。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城市就是现代民权的摇篮,是引领西方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桥头堡和主要阵地⑨。

    ——以上史料均摘编自唐巍人《统治堡垒与民权摇篮——浅析中西方古代城市文化的异同》

    答案:

    特点:中国的传统城市注重政治职能、主要是贵族富商的聚居地、是封建统治的堡垒;

    西方的传统城市与商品经济联系密切、主要是市民和商人的聚居地孕育了自由平等观念、是现代民权的摇篮。

    原因: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文化专制

    西方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力量强大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

    【师】各地居民的居住有哪些不同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有什么?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1.世界各地民居特点不同的原因

    (1)居住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2)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3)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关。

    2.早期文明地区的居民

     

    两河流域的居民

    古代埃及的居民

    地理环境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干燥少雨,气候干热

    建筑材料

    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等

    泥,木材和椰子叶等

    基本结构

    前庭、前室与主室

    庭院、柱廊等

    3.中国古代的民居

    (1)远古时期的民居

    ①两大类型:巢居和穴居。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

    ②发展: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2)先秦以来的民居

    ①特点: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②结构: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3)明清的民居

    ①结构: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四合院

    福建永定土楼

    吊脚楼

    窑洞

     

    【师】请同学们探讨四合院的构成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合院的构成与文化内涵

    (1)构成:①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连接,可避风雨。

    ②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是一家之主或长辈居住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地方。

    (2)文化内涵:四合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族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反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这些观念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古希腊罗马的民居

    (1)结构:中庭、凹室、正屋等

    ①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②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人口相对的是正屋。

    ③罗马后期的建筑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更多的房间和列柱庭院。

    (2)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材料和主要特征

    ①主要材料: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②主要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3)古罗马建筑的发展

    ①集体住宅:3世纪,为了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

    ②复合式公寓: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许多复合式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

    印度安人居住的圆锥形帐篷

    5.美洲的民居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2)亚马孙雨林中处于刀耕火种阶段的印第安人,在一块地方耕作两三年后便会迁徙到别处,他们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时期,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不仅有王室宫殿和祖庙,还有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更有学校等教育设施,产生了一批分属不同学派的古典哲学思想家。城市的首要功能显然是政治性的,其政治性主要表现为这种城市是政权首脑机关、军事防御要塞、大型祭祀中心、手工业制作中心——主要是为王室服务的。祭祀和军事作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无疑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城市面貌。

    ——摘编自段宏振《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

    材料二 宋代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促使一些无地的客户和少地的主户,或是在农村中做雇工,或是涌入城市,寻找谋生的机会。而政府的财税政策导致地方的赋税征收相当繁重,民间规避重役、土地不敢多耕、避户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脆“举户鬻产徙京城,以避徭役”。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商业开始“溢出”城市,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许多“草市”和“市镇”,有些市镇还因贸易发达和人口增加而出现郊区城市化趋势。宋代社会救济系统发达,但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因而每逢灾荒之年,涌入城市的流民都非常可观。其中一些流民在灾后滞留在城市和市郊,成为新的城市居民。

    ——摘编自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城市功能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先秦城市相比,宋代城市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

    (1)政治、军事功能突出;是地方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文化教育发达且资源较集中;发挥宗族凝聚作用。

    (2)变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周边地区商业发展;功能更加完善,具有社会救济功能。原因: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繁荣;政府政策影响;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1)根据“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政权首脑机关、军事防御要塞”“学校等教育设施”“王室宫殿和祖庙”结合所学,概括得出。(2)“变化”对比两则材料,从城市规模、功能等方面概括;“原因”,根据“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赋税征收相当繁重”“赈济范围往往限于城市”等分析作答。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一、村落的产生

    1.村落的演变

    2.村落的含义、构成、分布及影响

    二、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产生

    2.集镇的发展(两宋到明清)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的概念

    2.古代中国和西方城市的分布、构成和发展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1.世界各地民居不同特点的原因

    2.早期文明地区的民居

    3.中国古代的民居

    4.古希腊罗马的民居

    5.美洲的民居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