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01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02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 (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选精练检测卷(部编版)

    一、选择题

    1.(2022·福建·中考真题)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2.(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局面,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发达,中外交流活跃,在当时世界上有巨大影响力。材料描述的是(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归纳,符合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A.钟繇、胡昭 B.颜真卿、柳公权 C.王羲之、怀素 D.赵孟頫、欧阳询

    5.(2022·天津·中考真题)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6.(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       

    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

    7.(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A.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

    8.(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9.(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文物承载灿烂中华文化。以下图片中的文物按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10.(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辽 B.北宋 C.金 D.元朝

    11.(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设立(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2.(2022·湖北黄冈·中考真题)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13.(2022·河南·中考真题)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 B.印刷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

    14.(2022·江西·中考真题)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15.(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王同学在整理明代的学习资料,其目录中有红海沿岸”“戚继光三宝等关键词,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应当是明代的(      

    A.经济发展 B.文学繁荣 C.对外关系 D.科技成就

    16.(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17.(2021·青海·中考真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黄巾起义       大泽乡起义       黄巢起义       李自成起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18.(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清朝建立台湾省

    19.(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1571-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白银共计4亿比索,其中二分之一或者更多一些通过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流入了中国。这种被称为丝一银"贸易的全球化贸易

    A.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导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C.为海上丝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D.表明当时中国已经步入近代

    20.(2022·甘肃天水·中考真题)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这主要是因为清朝

    A.强化君主专制 B.实行闭关锁国

    C.大兴文字狱 D.实行文化专制

    二、综合题

    2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分封制与宗法制》

    材料二   贞观六年,太宗对大臣们说:“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魏征答道:“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摘编自《贞观政要》译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是谁?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良好社会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2.(2021·广西梧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

     

     

     

     

    23.(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24.(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博物馆承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某班开展跟着我打卡博物馆的主题活动,请你来参与。

    (1)写出图一文物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概括图二中孔子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措施。

     

     

     

    (3)图四是哪部科技巨著?据图三、四、五概括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说运输工具的改进、计算能力的提高,排除BD项。故选C项。

    2C

    【解析】

    根据材料创立的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可得出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了科举制度,通过学识选拔人才,C项正确;秦汉时期没有创立科举制,排除A项;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解析】

    结合所学,隋唐时期,我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C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唐代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诸遂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 大书法家是颜真卿,自创颜体,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滑,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心裁,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力,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B项正确;钟繇、胡昭是三国魏初时期,二人皆以工书擅名,世谓胡肥钟瘦,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圣之称,排除C项;赵孟頰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军阀混战是导致东汉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流徙,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6D

    【解析】

    根据材料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表明宋朝战斗力弱,结合所学可知,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表明宋朝军人地位的低下,也就是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D项正确;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意思是,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意思是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B项;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反映的是意思是文官廉洁奉公,武将不怕牺牲,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解析】

    根据材料“1040······范仲淹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再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战爆发,北宋与西夏的大战拉开帷幕,B项正确;契丹、 大金和 蒙古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俘后宁死不屈,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C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

    根据图①“秦始皇兵马俑(秦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秦朝。根据图②“大同云冈石窟(魏晋南北朝)根据图③“摩岩造像乐山大佛(唐)根据图④“大足石刻养鸡女(宋)综上所述文物按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是秦魏晋南北朝宋,①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顺序排列不正确,排除。故选B项。

    10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蒙古族建立,D项正确;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排除A项;北宋是汉族并且不是统一王朝,排除B项;金是女真族,但不是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创立于隋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解析】

    根据材料宋代市民的娱乐方式增多,正好适应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市民的娱乐方式增多,没有反映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排除B项;材料是宋代商业的繁荣,不是政治,排除C项;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材料中没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和广泛运用为出版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北宋国子监刻书一枝独秀,到南宋书坊刻书的全面兴盛,宋代的印刷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壮大,B项正确;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宋词的繁荣与出版事业的兴盛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解析】

    根据创立进士科创立殿试制度提高仅是地位等信息可知这都与科举制有关,明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在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D项正确;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和设立锦衣卫都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C

    【解析】

    根据材料红海沿岸”“戚继光三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人三宝命名的,充分说明了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明代的对外关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代经济发展、文学繁荣、科技成就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C

    【解析】

    依据题干幻灯片内容和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本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著作,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主要生活在明朝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

    17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末年,按照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故C符合题意;ABD排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A

    【解析】

    【考查点】郑成功收复台湾。【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赶走了荷兰者,成功收复了台湾,A项正确;康熙帝统一台湾时打败的是郑氏集团,而不是针对荷兰殖民者,排除B项;清朝设置台湾府,建立台湾省是加强边疆管理的表现,但与进军台湾”“正告荷兰殖民者等信息不同,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9A

    【解析】

    明清时期是1368-1912年,根据材料中商品”“贸易等词语,说明这一贸易有利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在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解析】

    根据所学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时的清朝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中外之间的交往,即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该政策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的对外政策,其他三项均是对内政策,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依据: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作用:促进了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建立了一整套治国体系。

    (2)太宗:李世民。局面:贞观之治(可以不用引号)。原因: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太宗虚心纳谏;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革新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分封的主要依据是血缘亲疏关系和功劳大小;第三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可知,分封制的作用是促进了交流,有助于民族团结;根据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可归纳出建立了一整套治国体系。

    2)根据材料二贞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宗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二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可知,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虚心纳谏,重视人民,减轻人民负担。

    22.(1)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2)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公平,促进了阶层的崛起。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据宋代重视文治得出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据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得出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据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得出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

    3)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和材料二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

    23.(1)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

    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

    3)行省制度;宣政院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郡县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归纳出影响是加强中央集权。根据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可知,郡县制的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2)根据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削弱。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巩固了统一。

    3)根据甘肃行省等可知,元朝在地方上推行的行省制度,A处是西藏,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4(1)司母戊鼎迄今为止所有出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为政以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天工开物》注重实用,为农业服务。大多是经验的总结。原因:注重实践,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可知孔子的主张是为政以德。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四的科技巨著是《天工开物》。综合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是注重实用,为农业服务。大多是经验的总结。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践,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不重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片所反映内容的共同之处是,下面诗句反映出唐朝,975年,宋太祖下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A卷•基础过关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 期末质量检测(A卷•基础过关卷)(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精选精练二(含解析):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精选精练二(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