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C.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 着丝粒(点)分裂
2. 对于同一物种的受精卵内遗传物质的下列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A. 不同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
B. 不同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组成是不同的
C. 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母方,一半来自于父方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3. 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
A. 受精卵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B. 精子和次级精母细胞
C. 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D. 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4. 下列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或染色质、46个核DNA分子的是( )
A. 初级卵母细胞 B. 次级卵母细胞
C. 卵细胞 D. 成熟的红细胞
5. 下列生物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0型血与A型血 B. 果蝇的棒状眼与红眼
C. 豌豆豆荚的饱满与籽粒不饱满 D. 玉米的高秆与水稻的矮秆
6.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在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 甲 B. 乙和丁 C. 丙 D. 甲和丁
7.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豌豆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依据
B.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
C.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成功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从而证明假说正确
D. 亲本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8.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 荚膜 B. 蛋白质 C. R型的RNA D. S型的DNA
9. 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10. 下列物质层次关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11. 下图能正确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子染色体平配分配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2. 基因型为AaBbCc的一个精原细胞(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
A.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C. 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13. 如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 ①②③中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 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14.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表示有丝分裂,④表示减数分裂
B.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C. 图③表示发生了基因自由组合现象
D. 上述细胞中含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5. 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基因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图1现象是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16. 萨顿假说认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下列关于此推测的依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B.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C. 基因和染色体数目相等
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17.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 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D. 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
18.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 250、500、0
B. 250、500、250
C. 500、250、0
D. 750、250、0
19. 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为野生型,野生型果蝇的各种性状均为显性,②③④3种纯系果蝇的特殊性状为隐性,其它性状与野生型果蝇相同。各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隐性性状
-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II、III
II
II
III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20.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21.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22. 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 a B. b C. c D. d
23. 下列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色盲的双亲生出的儿子一定色盲
B. 两个正常的双亲生出的儿子一定正常
C. 两个色盲的双亲生出的女儿一定色盲
D. 两个正常的双亲生出的女儿一定正常
24. 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2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D.
25. 若下图中III6与患同种遗传病女性结婚,生育患病女孩的几率是( )
A. 1/8 B. 1/6 C. 1/4 D. 1/3
26.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果离心前未充分搅拌,对沉淀放射性无影响
B.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离心前充分搅拌,上清放射性会降低
C. 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2P和35S
27. 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4%和18% B. 34%和16% C. 16%和34% D. 32%和18%
28.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衣壳蛋白等(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M的合成过程还需要其他RNA
B. 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物质N一定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全部过程受细胞核DNA分子的控制
29.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 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 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 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30. 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均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B. ②③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C. 细胞中的tRNA通过④过程复制
D. ⑤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
二、非选择题
31. 研究者选用不同毛色的水貂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亲本
F1
F2
I
黑色×铂灰色
黑色
18黑色,5铂灰色
II
黑色×银灰色
黑色
27黑色,10银灰色
III
铂灰色×银灰色
黑色
133黑色,41铂灰色,46银灰色,15宝石蓝色
请回答问题:
(1)实验I和实验II中,F1黑色水貂是____________(纯合体、单杂合体、双杂合体)。
(2)实验III的F1均为黑色,F2出现________现象,根据表现型及比例可推断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实验III的F2黑色个体中杂合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
(3)若实验III的F2中宝石蓝色水貂与纯合铂灰色水貂杂交,则其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__。
32.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________个染色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________段。
(3)若丙图细胞中同时含有B和b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
33.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
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理论上F1个体中雌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雄禽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选用的杂交亲本中父本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母本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4. 大肠杆菌是研究DNA的复制特点的理想材料,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细菌
培养及取样
操作
实验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和放射自显影
1
大肠杆菌
含3H标记的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0秒取样
分离DNA,碱性条件变性(双链分开)
被3H标记的片段,一半是1000~2000个碱基的DNA小片段,而另一半则是长很
多的DNA大片段。
2
大肠杆菌
含3H标记的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分钟取样
同上
被3H标记的片段大多数是DNA大片段。
3
DNA连接酶突变型大肠杆菌
含3H标记的dTTP(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液体培养基,3分钟取样
同上
同实验1
(1)科学家用碱变性方法让新合成的单链和模板链分开,即________键断裂,在大肠杆菌体内该过程在____________作用下完成。
(2)实验2实验结果表明,一半DNA大片段具有放射性,一半DNA大片段无放射性,(能或否)________说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实验1结果表明,被3H标记的DNA片段,一半是1000~2000个碱基的小片段,另一半是大片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实验_____比较表明,大肠杆菌所形成的1000~2000个碱基的小片段子链需要________进一步催化连接成新链。
35.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ABO血型,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IAIA、IAi,B血型的基因型有IBIB、I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图,II-3和II-5均为AB血型,II-4和II-6均为O血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是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II-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________。
(2)如果III-1与III-2婚配,则后代为B血型概率为____________。
(3)I-5个体有____种可能的血型。III-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________。
2021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生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能会发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而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
故选D。
【点睛】
2.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2、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对于同一物种的不同受精卵来说,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A正确;
B、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多种多样,则受精之后不同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组成是不同的,B正确;
C、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正确。
故选C。
3. 【答案】D
【解析】
【分析】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或XX,雄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均为XY,初级精母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Y;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含X或Y,即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的比例是1/2;同理,精子中含Y的比例也是1/2。
【详解】A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不一定含Y,AC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精子和次级精母细胞含Y染色体的概率均为1/2,即精子和次级精母细胞不一定含Y染色体,B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肯定含有Y染色体,雄猴的上皮细胞是体细胞,也含有Y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所以体细胞含有46个核DNA分子。
【详解】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等,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进行复制,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92个核DNA分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减半,核DNA随之减半,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46个核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核DNA平分,所以卵细胞含有23个核DNA分子,23条染色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无核DNA分子。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A型血和O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果蝇的棒状眼属于眼的形状,红眼属于眼的颜色,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豌豆豆荚的饱满与籽粒不饱满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玉米的高秆与水稻的矮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组合①的后代中黑∶黄=3∶1,可推测黄色为隐性纯合子;根据组合③的后代全为黑色,可推测丁为显性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
7.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内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各自进入配子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孟德尔年代还未出现基因一词,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来的,并由摩尔根证明的,A错误;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
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成功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但这不能证明假说正确,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C错误;
D、亲本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数量不相等,雄配子数量要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的假说内容,识记并理解假说的内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弗里通过分别研究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作用,确定了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详解】艾弗里及同事将S型菌的DNA、蛋白质、多糖荚膜和S型菌的DNA+DNA酶分别和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加入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会出现S型菌,证明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
故选D。
9.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详解】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由大到小排列为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
B、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后期,属于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
C、图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后期,属于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
D、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后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D错误。
故选B。
【点睛】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基因型。
【详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3种基因型,A错误;
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3种基因型,B错误;
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可能为AbC、aBc、aBc、AbC,C正确;
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3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C。
【点睛】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故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4n,DNA分子数为4a,A错误;
B、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①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的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②为初级精母细胞,DNA已经复制完成,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正确;
D、③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2n,D错误。
故选C。
14.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③表示有丝分裂,②④表示减数分裂,A错误;
B、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B正确;
C、图③细胞表示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C错误;
D、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不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B。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图中①和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
B、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基因B与b的分离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
D、图1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这是配子多样性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B。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萨顿是美国的著名遗传学家,他曾 经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萨顿发现,有一种蝗虫 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 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形成的受精卵,又具有了 24条染色体。 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 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 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 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因此, 他推断: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 传递给下一代的。
【详解】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基因数目多于染色体数目,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所以A、B、D选项正确,C错误。
故选C。
17. 【答案】BD
【解析】
【分析】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基因也随之加倍,有2个A和2个a、2个B和2个b,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若2对等位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每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
【详解】AB、 A、a被标记为黄色,B、b被标记为绿色,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同时有黄色和绿色荧光,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A错误;B正确;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个四分体中只出现一种荧光,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C错误;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黄色和绿色荧光分别位于2个四分体中,一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D正确。
故选BD。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
【详解】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1/4BB、1/2Bb、1/4bb,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1个受精卵,1000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1000个,且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4×1000=250个,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2×1000=500个,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获得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0。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能够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前提条件是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果蝇品系中只有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为显性;又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详解】A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要选择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②、①×④都只涉及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的基因型中只有一对杂合子,A、B不符合题意;
C、②与③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C不符合题意;
D、②与④的基因分别位于Ⅱ、Ⅲ号染色体,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通过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即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答案】C
【解析】
【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 _,褐色的基因型为A_bbdd,据此分析。
【详解】由题意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9/(52+3+9)=9/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要出现9/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3/4×1/4,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 _,要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Dd,再结合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杂交亲本的组合可以为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正确。
故选C。
22.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a(甲)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b(乙)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根据c(丙)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根据d(丁)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但是第二代女患者的父亲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23. 【答案】B
【解析】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类疾病的特点是:(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A、色盲的双亲的基因型是XaXa×XaY,则后代的儿子的基因型是XaY,必患病,A正确;
B、两个正常的双亲基因型是XAX_×XAY,则所生的儿子的基因型是XAY或XaY,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B错误;
C、色盲的双亲的基因型是XaXa×XaY,则后代的女儿的基因型是XaXa,必患病,C正确;
D、两个正常的双亲基因型是XAX_×XAY,则所生的女儿的基因型是XAX_,一定不患病,D正确。
故选B。
【点睛】
24. 【答案】C
【解析】
【分析】要验证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通常可采用子一代杂合子自交,若后代出现9:3:3:1及其变式,则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分析题干可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的基因型为GgHh,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5.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Ⅲ5,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根据Ⅲ5号患病(aa)可知Ⅱ3号和Ⅱ4号的基因型为Aa,则Ⅲ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他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aa)结婚,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是2/3×1/2×1/2=1/6,B正确。
故选B
26. 【答案】A
【解析】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由于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进入了大肠杆菌,所以即使在离心前未充分搅拌,对沉淀放射性也无影响,A正确;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S只标记蛋白质,所以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离心前充分搅拌,上清放射性不会降低,B错误;
C、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噬菌体不能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错误;
D、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只能在核酸中可检测到32P,D错误。
故选A。
【点睛】
27. 【答案】B
【解析】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则C=G=17%,A=T=50%-17%=33%,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即T1=32%、C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4%,同理,C2=16%,B正确。
故选B。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翻译,②③表示RNA自我复制,合成的N能反过来催化②③过程,合成的衣壳蛋白和RNA组合成寨卡病毒。
【详解】A、物质M的合成过程需要模板mRNA,场所是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工具需要tRNA,A正确;
B、①②③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U、C-G配对,B正确;
C、物质N具有催化作用,属于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受细胞核DNA分子的控制,D错误。
故选D。
29.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并以其中一条链作模板合成RNA,故A 对。在图中的DNA—RNA杂交区域中,碱基配对是A—U,B错。图中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2个核糖体,可得到两条肽链,C错。由于图中表示的基因表达过程中,是边转录边翻译,所以该基因应该是原核细胞中的基因,D错。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0.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①表示DNA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RNA的自我复制,⑤表示逆转录过程,其中④和⑤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 ③是翻译,场所在细胞质的核糖体,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A错误;
B. ②表示转录,其配对方式有A-U、T-A、G-C、C-G,③表示翻译,其配对方式有A-U、U-A、G-C、C-G,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
C. 细胞中的tRNA来自基因的转录,C错误;
D. ⑤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D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 【答案】 ①. 单杂合体 ②. 性状分离 ③. 自由组合 ④. 8/9 ⑤. 铂灰色
【解析】
【分析】实验Ⅲ的F1均为黑色,F2出现四种表型,称为性状分离现象,又因为四种表型比例接近9:3:3:1,可推测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黑色为A_B_,铂灰色为A_bb(或aaB_),银灰色aaB_(或A_bb),宝石蓝色aabb。本题以铂灰色为A_bb,银灰色为aaB_为例。
【详解】(1)由分析可知,黑色的基因型是A_B_,铂灰色的基因型是A_bb,F1都为黑色A_Bb,又F2后代只有黑色和铂灰色,说明F1的基因型是AABb,为单杂合体。
(2)实验Ⅲ的F1均为黑色,F2出现四种表现型,称为性状分离现象,又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9:3:3:1,可推测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设基因为A和B,F1基因型是AaBb,F2中黑色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2:2:4,则杂合体的概率是8/9。
(3)实验Ⅲ的F2中宝石蓝色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bb,纯合铂灰色水貂基因型是aaBB,所以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为铂灰色。
【点睛】本题通过一对性状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根据F2中表现型比例判断,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32. 【答案】 ①. 8 ②. AaBb ③.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④. de ⑤.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或者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移向细胞两极的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着丝点分裂,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丁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a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1)细胞内着丝点数=染色体数,由图可知甲细胞内有8个着丝点,故有8个染色体。甲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产生的细胞为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
(2)图丙细胞着丝点分裂,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分裂是均等分裂,所以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体。由分析可知,丁图中de段的染色体数目暂时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所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丙图细胞对应丁图的de段。
(3)B和b基因是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应该存在同源染色体。若B和b同时出现,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该动物个体基因型为AaBb,也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B和b到了一条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3. 【答案】 ①. ZAW、正常眼 ②. ZAZa、正常眼 ③. 1/2 ④. 豁眼、ZaZa ⑤. 正常眼、ZAW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
【详解】(1)依题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ZAZa、ZAW,F1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 ∶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
(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_),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ZW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根据子代表现型设计相应的杂交实验。
34. 【答案】 ①. 氢键 ②. 解旋酶 ③. 否 ④. 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 ⑤. 2、3 ⑥. DNA连接酶
【解析】
【分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
【详解】(1)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所以用碱变性方法让新合成的单链和模板链分开,即氢键断裂,在大肠杆菌体内解旋酶将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所以该过程在解旋酶作用下完成。
(2)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每条子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而实验2实验结果表明,一半DNA大片段具有放射性,一半DNA大片段无放射性,不能体现每条子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即不能说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实验1结果表明,被3H标记的DNA片段,一半是1000~2000个碱基的小片段,另一半是大片段,DNA复制是以两条链为模板,并有两个相反的方向,DNA复制是双向的,因为它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起点处两条链解开时,一条链是5´到3´方向,一条是3´到5´方向,但是酶的识别方向都是5´到3´,所以引导链合成的新的DNA是连续的,随从链合成是不连续的,所以说明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另一条是不连续的。
(4)实验3中,DNA连接酶突变型大肠杆菌缺乏DNA连接酶,实验结果和实验一相同即被3H标记的片段,一半是1000~2000个碱基的DNA小片段,说明这些小片段不能形成大片段,所以分析实验2、3结果,则说明大肠杆菌所形成的1000~2000个碱基的小片段子链需要DNA连接酶进一步催化连接成新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DNA分子复制方式,能够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分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35. 【答案】 ①. 常 ②. 隐性 ③. 2/3 ④. 5/16 ⑤. 3 ⑥. 3/1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控制ABO血型的基因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Ⅱ-1女孩患该遗传病,而其父母正常,所以可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I-1、I-2正常,而II-1为女性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就该病而言,II-1患病,则I-1、I-2都是杂合子Tt,所以II-2的基因型为TT或Tt,比例为1:2。因此,II-2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2/3。
(2)就血型而言,II-3为AB血型(IAIB),II-4为O血型(ii),故III-1的基因型为1/2 IAi和1/2 IBi,由于II-5为AB型(IAIB),II-6为O型(ii),则III-2的基因型为1/2 IAi和1/2IBi。III-1与III-2产生的配子均为IA:IB:i=1:1:2,二者婚配,则后代为B型(IBIB、IBI)的概率为1/4×1/4+2×1/4×2/4=5/16。
(3)由于II-5为AB血型,基因型为IAIB,则I-5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IBIB、IBi、IAIB,共有A型、B型、AB型共3种血型。I-1、I-2都是杂合体Tt,又II-3为AB型,则II-3的基因型为1/3 TTIAIB、2/3TtIAIB,由于I-3患病,又II-4为O血型,则II-4的基因型为Ttii。单独分析该遗传病,II-3(1/3 TT、2/3Tt)产生的雌配子T:t=2:1,II-4(Tt)产生的雄配子T:t=1:1,III-1正常,因此III-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2:3,则Tt占3/5;单独分析血型,II-3(IAIB)产生的雌配子IA:IB=1:1,II-4(ii)产生的雄配子全为i,因此III-1的血型为A型(IAi)的概率为1/2,故III-1为Tt且表现A血型的概率为3/5×1/2=3/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判断后代患病的概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8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生物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房山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番茄的红果色, 某种动物的直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