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3992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3992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3992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2课时气候与自然景观,共9页。
第2课时 气候与自然景观基础过关练题组 气候与自然景观 (2023云南玉溪期中)图甲为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中的高大树木,俗称瓶子树。瓶子树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里面可以储存约2吨的水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瓶子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B.终年高温多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终年干旱少雨2.瓶子树在澳大利亚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⑥ 图示地区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有时可观赏到滚滚沙流飞泻入海的“倒沙入海”奇景。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与图中沙漠形成无关的是 ( )A.山脉对大西洋水汽的阻挡B.副热带高压的控制C.东南信风的背风坡D.洋流的影响4.图中“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是 ( )A.副热带高压 B.东南信风C.洋流 D.人类活动 (2023河北唐山期中)在非洲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地区的热带草原上,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食草动物大迁徙(路线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图示食草动物迁徙区 ( )A.常年受信风带的控制B.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C.气温南北差异比较大D.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6.导致该区域食草动物大规模迁徙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土壤能力提升练题组 气候与自然景观 在某国际夏令营活动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位同学介绍了家乡的自然景观。完成下题。 甲——“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 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 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 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色,河流水量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1.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家乡的气候相符的图(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是 ( )A.甲—a 乙—b B.乙—b 丙—cC.丙—c 丁—d D.甲—a 丁—d (2023广东肇庆一检)乞峰千里木生长在乞力马扎罗山主峰下海拔3 600~4 300米的地带,树高3~10米。其顶部的叶子白天张开,夜间闭合。枯萎的叶子凋而不落。根据材料,完成下面两题。2.推测乞峰千里木生长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干湿季分明C.炎热干燥 D.昼夜温差大3.乞峰千里木枯萎的叶子凋而不落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保湿 B.保温 C.防风 D.防晒 (2023黑龙江哈尔滨段考)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中记录:“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广布,蔚为壮观。穿越了南美洲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后,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关于甲航段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成因,判断正确的是 ( )A.板块张裂,隆起成山 B.夏季温暖,树木葱郁C.西风暖湿,绿树常青 D.高纬寒冷,雪峰连绵5.乙航段所穿越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 )A.气候湿冷 B.风力较大C.土壤贫瘠 D.光照不足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 气候与自然景观基础过关练1.A2.A3.A4.B5.B6.B 1.A 瓶子树树木高大、树干粗壮,说明其生长迅速,生长地区热量条件好,应位于热带;瓶子树树干粗壮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期内有气候干旱的时段。由此判断瓶子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A正确;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形成热带雨林植被,B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C错误;终年干旱少雨的气候,形成荒漠植被,D错误。2.A 由上题分析可知,瓶子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图甲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区的为②,A正确;③④⑥依次代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不符合题意,B、C、D错误。3.A 该地位于南纬20°—30°的大陆西岸,受副高和信风控制;沿岸有寒流经过,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该地形成沙漠。大西洋位于该大洲的西侧,而当地盛行的是东南信风,属于离岸风,所以该地几乎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4.B 通过该区域地理纬度,可以推知该地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使沙粒飘向海洋,B正确;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故副热带高压不是“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A错误;洋流和人类活动也不是“倒沙入海”现象产生的直接动力,C、D错误。5.B 据图可知,食草动物迁徙区大概位于1.5°S—3°S,会受到赤道低压带控制,并非常年受信风带的控制,A错误。该迁徙区主要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这两个国家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东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故形成了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存在明显的干湿两季,B正确。地理位置差别不大,气温南北差异小,C错误。植被多为热带草原,D错误。6.B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食草动物迁徙区存在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降水少,水分条件差,动物的食物较少,于是动物们迁徙到其他地区,B正确;由于该迁徙区内气候类型相同,纬度差异又小,所以热量、光照、土壤在图示范围内差异较小,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能力提升练1.B2.D3.B4.B5.B 1.B 读图可知,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b夏季(6、7、8月)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7月气温最低,最冷月均温大于15℃,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7月气温最低,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全年降水均匀,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干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说明甲地森林有茎花现象,为热带雨林,对应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a、b、c、d均不符合;“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说明乙地森林是典型的常绿硬叶林,对应气候为地中海气候,b符合;“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说明丙地气候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c符合;“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色”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秋季,“河流水量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说明降水比较均匀,因此丁地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d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b、c、d均不符合。B正确。2.D 根据材料可知,乞峰千里木生长在乞力马扎罗山主峰下海拔3 600~4 300米的地带,这里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太阳辐射较强,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比较弱,昼夜温差较大。乞峰千里木顶部的叶子白天张开、夜间闭合,也是为了白天散热、夜晚保温,以应对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故选D。3.B 乞峰千里木枯萎的叶子凋而不落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夜晚降温比较快,易产生低温冻害,乞峰千里木枯萎而不掉落的叶子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保护植株茎干不被冻伤。故选B。4.B 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山峰、植被、积雪形成原因分析。山峰的形成与板块构造有关,该地位于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形成高大山脉,A错误;2月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植被茂密,形成“青山”,B正确;甲航段虽盛行西风,但其沿线主要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且其沿线纬度较高,无常绿林木分布,C错误;该地在60°S以北,并不位于高纬度地区,D错误。5.B “微型森林”是植株相对较小的森林,乙航段处于西风带,且西侧没有高山遮挡,受西风影响大,树木长不高,所以成为南美洲最大的微型森林所在地,B正确;气候湿冷、土壤贫瘠、光照不足不是微型森林的主要成因,A、C、D错误。归纳提升 风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一般来说,随着风速的加大,植物的叶面积会减小、节间会缩短、茎的总量会减少,植物也会矮化。强风还能造成畸形树冠。在盛行一个方向强风的地带,植物常常都长成畸形:乔木树干向背风方向弯曲,树冠也向背风方向倾斜,形成所谓的“旗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