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共5页。
第2课时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础过关练题组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与岩石特征 (2022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期中)下图为贵州布依族石板房建筑,多“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石板房用当地广泛分布的某种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作瓦,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袭,但多年后瓦片仍需要更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当地广泛分布的用于石板房建筑的优质石料属于 ( )A.页岩 B.大理岩C.板岩 D.石灰岩2.瓦片多年后仍需要更换,主要原因是该岩石 ( )A.吸水性强,易软化B.抗风化能力弱C.不耐高温,易破碎D.易被流水侵蚀 (2023河北沧州期中)岩石圈物质循环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图中序号代表变质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4.④作用的结果是塑造了 ( )A.喀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C.雅丹地貌 D.火山地貌5.属于丁类岩石的是 ( )A.石灰岩、砂岩B.玄武岩、安山岩C.花岗岩、砾岩D.大理岩、片麻岩 (2023天津蓟州期中改编)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蘑菇石”上部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7.“蘑菇石”下部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沉积作用—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作用C.地壳抬升—沉积作用—火山喷发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基础过关练1.A2.B3.B4.D5.A6.B7.D8.A1.A 根据材料可知,该优质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是页岩的典型特点,A正确;大理岩、板岩属于变质岩,不具备该特点,B、C错;石灰岩虽属于沉积岩,但不具备“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的特点,D错。2.B 石料具有薄层状页理构造,易剥离成片,表明其抗风化能力较弱,故多年后仍需要更换,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石板能够有效阻挡雨水侵袭,表明该石材吸水性不强,不易软化,不易被流水侵蚀,A、D错误。岩石比热容相对较小,升温快,一般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同时该地以石头为墙、石片为瓦修建房屋,如果岩石易破碎,则当地村民不可能将该岩石作为建筑材料,C错误。规律总结 不同岩石特点①侵入型岩浆岩(侵入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3.B 由图可知,岩浆指出的箭头指向甲和乙,故甲、乙均为岩浆岩,而甲的位置比乙高,故甲应在地表,乙在地下,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沉积物指向丁,故丁为沉积岩,所以丙为变质岩,则代表变质作用的是指向丙的箭头②,B符合题意。4.D 由上题可知,甲为喷出岩,故指向甲的箭头④应为岩浆喷出地表后的冷却凝固作用,该作用下,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堆积形成火山地貌,D符合题意。5.A 由前面分析可知,丁为沉积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属于沉积岩,A正确;玄武岩、安山岩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C错误;大理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D错误。6.B 由材料“‘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可知,其属于典型的喷出型岩浆岩,即喷出岩。7.D 由材料可知,“蘑菇石”下部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因此其属于典型的沉积岩,D正确。8.A “蘑菇石”上部岩石为喷出型岩浆岩,说明这里曾经出现过火山喷发;由上题可知,“蘑菇石”下部岩石属于沉积岩,说明这里曾经发生沉积作用。喷出岩覆盖在沉积岩之上,说明火山喷发发生在沉积作用之后。所以是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之后火山喷发,在沉积岩之上形成喷出岩,之后地壳抬升,岩层出露,接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该景观。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