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2023年中考模拟考生物科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智能机器人 B. 珊瑚 C. 生石花 D. 钟乳石
【答案】C
【解析】
【分析】判断某种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就看该物体有无生命现象,生命现象通过生物的特征体现。生物的主要特征有:①生活需要营养;②能进行呼吸;③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能生长和繁殖;⑥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机器人虽然可以动,但是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珊瑚是珊瑚虫的排泄物和遗体残骸堆积而成的,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属全属植物的总称,具备生物的特征,有生命现象,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D.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是要能判断生物和非生物。
2. 红心火龙果汁多味甜,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食用时手指和舌头会被染成红色,这些红色的汁液来自火龙果细胞的(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
【详解】A.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红色的汁液来自火龙果细胞的液泡,A正确。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B错误。
C.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C错误。
D.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D错误。
故选A。
3. 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及其它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了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脏,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 过程②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C. 过程③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①②③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断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详解】A.①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正确。
B.过程②细胞数目增多,表示了细胞的分裂,B正确。
C.过程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①②③过程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D。
4. 下列依次属于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 )
A. 肝脏、叶脉、海带 B. 果实、表皮、噬菌体 C. 血管、血液、草履虫 D. 皮肤、萝卜、乳酸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器官: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一些器官进一步有序地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就构成了系统。
【详解】A.肝脏属于器官;叶脉属于输导组织;海带属于植物体,A符合题意。
B.果实属于器官,表皮属于组织,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B不符合题意。
C.血管属于器官,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C符合题意。
D.皮肤属于器官,萝卜属于植物体,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
A. 鹦鹉学舌 B. 公鸡报晓 C. 吃梅止渴 D. 蜜蜂采蜜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的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公鸡报晓、吃梅止渴、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所以,选项A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6. 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
B. ③为左心室,心肌壁最厚
C. ④为右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D. 图中房室瓣关闭,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片表示心脏工作示意图,其中①表示主动脉,②表示肺动脉,③表示左心室,④表示右心室。
【详解】A.②为肺动脉,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室到肺动脉中的血液。因此②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A正确。
B.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其中左心室内壁是最厚的,因此③的心肌壁最厚,为左心室,B正确。
C.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腔、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因此③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④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C错误。
D.图中的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和心脏的工作的原理。
7. “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
A. 温度和光照 B. 温度和水分 C. 水分和土壤 D. 光照和水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而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呼吸作用会减弱,降低温度,使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苹果中贮藏的有机物更多,味道甜美。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故选A。
8.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显微镜时只能通过①调节亮度 B. 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物镜②
C. ④所示的操作是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 要将⑤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反光镜,②低倍物镜,③高倍物镜,④滴加碘液的染色步骤,⑤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
【详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遮光器上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遮光器上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A错误。
B.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此,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应选物镜②低倍物镜,B正确。
C.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C错误。
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⑤细胞的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先开放气道再人工呼吸最后才胸外心脏按压 B. 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C. 连花清瘟胶囊药盒上的OTC表示处方药,必须凭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 D. 与艾滋病患者一般接触(如握手),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药品根据是否需要医师处方购买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Rx)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详解】A.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其步骤为: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010年国际上将心肺复苏的顺序调整为:胸外按压→打开患者气道→人工呼吸。可见,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先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最后是人工呼吸,A错误。
B.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因此,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连花清瘟胶囊药盒上的OTC表示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处方购买,但需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按医嘱服用,C错误。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播,一般的交往与交谈、握手、拥抱都不会被感染,D错误。
故选B。
10. 如果一株红果番茄(rr)的花,接受了一株黄果番茄(RR)的花粉,那么红果番茄结的是( )
A. 红果 B. 黄果 C. 绿果 D. 有红果,有黄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
【详解】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这一对基因都是隐性的时,才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如,红果皮由显性基因(r)控制,黄色果皮由隐性基因(R)控制,则其红色果的基因可能是rr,黄色果的基因是RR或Rr,植物的果实是由母本雌蕊的子房发育来的,基因与母体相同,所用将一株黄果番茄的花粉(RR)授到红色番茄(rr)的柱头上,果实基因为母体基因rr,呈现为红色,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 图中①~④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是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由外界气体压力变化引起的 B. ②过程气体由肺泡进入血液需要穿过一层细胞
C. 若人体长期缺铁不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 ④过程气体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的运输、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A.①过程是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呼吸运动包含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A错误。
B.②过程是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进入血管需要穿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两层细胞,B错误。
C.③过程是指气体在血液的运输,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元素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与氧分离,有运输氧的功能,则人体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C错误。
D.②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 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通过筛管输送水和无机盐
C. 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 D.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详解】A.“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正确。
B.桫椤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导管(不是筛管)输送水和无机盐,B错误。
C.金鱼藻是金鱼藻科金鱼藻属水生植物,无根,茎细柔、漂浮、有分枝,花小,结卵圆形小坚果。所以,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C错误。
D.银杏是一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发达的输导组织,没有果实,通常提到的“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D错误。
故选A。
13. 如图是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都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 乙是青霉可以产生抗生素
C. 丙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来酿酒或制作面包 D. 丁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甲是细菌,乙的青霉菌,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
【详解】A.有的细菌营寄生生活,如大肠杆菌,属于消费者;有的细菌营腐生生活,如枯草杆菌,属于分解者;有的细菌营自养生活,如硫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可见,并非所有的甲(细菌)都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A错误。
B.乙是青霉菌,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B正确。
C.丙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丁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用孢子繁殖,D正确。
故选A。
14. 以下生物的培育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 )
A. 高产奶牛的培育 B. “多莉”羊的培育 C. 利用大肠杆菌制造胰岛素 D. 杂交水稻的培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详解】A.对普通奶牛进行多代人工选择,得到高产奶牛,属于人工选择培育,利用了杂交育种技术,A错误。
B.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可见,“多莉”羊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B错误。
C.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使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C正确。
D.杂交育种技术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杂交育种技术,D错误。
故选C。
15. 图中,甲、丙代表血管,乙代表器官。若甲内流静脉血,丙内流动脉血,则乙是( )
A. 肺 B. 大脑 C. 小肠 D. 肾脏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流经各器官后,血液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变化是:① 当血液流过肾脏后尿素减少,流过其他各器官后,尿素等废物增加。 ② 当血液流过肺后(肺循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③ 当血液流过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流过其他各器官后,营养物质减少。
【详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若甲(肺动脉)内流静脉血,丙(肺静脉)内流动脉血,则乙是肺,A正确。
BCD.结合分析可知,血液经过脑、小肠、肾脏时,血液中的含氧量都降低,都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CD错误。
故选A。
16. 某同学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为测定该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1
0.1克
淀粉酶溶液4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2
a克
蛋白酶溶液b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变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处数值分别为0.1和4 B. 将淀粉酶溶液跟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C. 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 D. 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解】A.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因此除了酶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所以表中a是0.1克,b是4毫升,A正确。
B.胰液中既有淀粉酶又有蛋白酶,因此不能得出该实验结果,B错误。
C.将温度调整为0℃,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能得出实验结果,C错误。
D.加入淀粉酶以后,食物块无明显变化;加入蛋白酶后食物块变小,说明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不是淀粉而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17. 图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B. 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
C. 实验现象中,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甲叶片 D. 用氢氧化钠的目的是提供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的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本题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乙组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A.本题的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A正确。
B.叶片原有的淀粉会影响实验结构,所以实验前要暗处理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
C.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C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18.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共同特征越少
C. 亚门介于门和纲之间 D. 界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答案】C
【解析】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详解】A.生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错误。
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B错误。
C.“亚门”这一分类单位,比门小,比纲大,因此分类地位应处于门与纲之间,C正确。
D.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D错误。
故选C。
19. 美国的科学家利用中国的野生大豆与美国当地大豆品种杂交,成功地对大豆品种进行了品质改良,其原理实际是利用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美国科学家利用我国野生大豆,培养出大豆优良品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 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 B. 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 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丁是青蛙,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答案】C
【解析】
【分析】孔雀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甲有齿,体温恒定应是蝙蝠;乙无齿,体温恒定,应属于孔雀;丙体温不恒定,肺发达,应是蛇;丁的体温不恒定,肺不发达,应是青蛙。
【详解】A.乙是孔雀,孔雀属于鸟类,无齿,体温恒定,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A错误。
B.甲是蝙蝠,蝙蝠的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有齿,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丙是蛇,属于爬行动物,有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C正确。
D.丁青蛙,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C。
21. 下列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低温储藏粮食——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 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 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低温储藏粮食,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
B. 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B正确。
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所以施肥的目的就是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C错误。
D.环境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并且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育苗时,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持土壤湿度,D正确。
故选C。
22. 如图是人体部分运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①②③组成 B. 双臂自然下垂时①④都舒张
C. ②在运动过程中起杠杆的作用 D. 肌肉④的两端都附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①是肱二头肌,②是骨,③是关节,④是肱三头肌。
【详解】A.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可见,人体的运动系统由①骨骼肌、②骨、③关节组成,A正确。
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上肢自然下垂时,二者同时舒张;垂提重物时,二者同时收缩。可见,双臂自然下垂时①肱二头肌、④肱三头肌都舒张,B正确。
C.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②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C正确。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④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D错误。
故选D。
23. 下列疾病中,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当代主要疾病是
A 心脑血管疾病 B. 水痘 C. 坏血病 D. 色盲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会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和糖尿病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1.不合理的膳食;2.吸烟酗酒; 3.心理紧张和压力; 4.缺少运动。A、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正确;B、水痘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所引起来的疾病,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错误;C、坏血病又称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或长期维生素c摄入不足引起的疾病,错误;D、色盲,大多数是基因遗传改变所造成的疾病,错误。故选A。
考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4.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血糖含量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传入神经 B. 神经中枢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是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反射过程,胰腺中的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故选D。
25. 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②鲍鱼③海马④甲鱼⑤鲨鱼⑥中华鲟⑦鲸鱼⑧带鱼
A. ②④⑤⑧ B. ①②⑤⑧ C. ③⑤⑥⑧ D. ③④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以辅助呼吸。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①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②鲍鱼属于软体动物;③海马属于鱼类动物;④甲鱼属于爬行动物;⑤鲨鱼属于鱼类动物;⑥中华鲟属于鱼类动物;⑦鲸鱼属于哺乳动物;⑧带鱼属于鱼类动物,故③海马、⑤鲨鱼、⑥中华鲟和⑧带鱼一组是真正的鱼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 如图是豌豆的花和果实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能产生精子 B. ⑥内有卵细胞 C. ⑤将发育成果实 D. ⑧是种皮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⑤子房,⑥花药,⑦花丝;⑧种子,⑨果皮。
【详解】A.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⑥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能产生精子,A错误。
B.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④胚珠里面有卵细胞,B错误。
C.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可见,⑤子房将发育成果实,C正确。
D.通常,果实包含了⑨果皮及⑧种子两个部分,D错误。
故选C。
27. 如图模型表示的是“两母一父”的“三亲”婴儿的体外培育过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为有性生殖 B. 该婴儿的大部分遗传物质来自捐献者
C. 如果在人体内,图中①发生在输卵管 D. 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来自捐献者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
【详解】A.从图中看出,“三亲婴儿”的生殖过程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三亲婴儿”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从图中看出,“三亲婴儿”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该婴儿的大部分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亲,B错误。
C.图中①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发生在输卵管,C正确。
D.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从图中看出,利用的是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所以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来自捐献者卵细胞,D正确。
故选B。
28.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解: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因此这一事实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D。
【点睛】注意区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9. 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指( )
A. 角膜 B. 晶状体 C. 睫状体 D. 视网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中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
故选B。
30. 岭南特产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A. 蒸腾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提高结果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据此解答。
【详解】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所以岭南特产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蒸腾作用的意义,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31. 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检测洗手前后细菌数量,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
起到对照作用
B
观察酵母菌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
避免杂菌干扰
C
观察小鱼尾鳍血流时,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
便于辨别血管
D
观察蚯蚓运动时,用湿棉球不时轻擦蚯蚓体表
保持体壁呼吸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酵母菌:
①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详解】A.检测洗手前后细菌数量,一般设置三组:洗手前用无菌的棉棒擦取手心,在1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洗手后用无菌的棉棒擦取手心,在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设置3号的目的是设置空白对照,以检测培养基是否灭菌完全,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B错误。
C.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果选择色素多的小鱼,就不容易观察血流情况;选择色素少的小鱼,血流情况观察得就非常清楚,C正确。
D.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D正确。
故选B。
32. “冰墩墩”是以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大熊猫灭绝受威胁程度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它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的结构体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大熊猫
B. 雌性大熊猫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1对+XX
C. 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X或20条+Y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动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女不同,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详解】A.大熊猫属于多细胞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大熊猫,故A正确。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则雌性大熊猫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染色体,故B错误。
C.雄性人类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XY,根据题文可知,雄性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常染色体+XY,则结合分析可知,雄性大熊猫的精子中染色体组成为20条常染色体+X或20条常染色体+Y,故C正确。
D.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故D正确。
故选B。
33.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中必须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的上下面遮盖起来 B. 乙实验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丙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D. 丁实验说明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图甲中,叶片可以从上表面和下表面接受光照,因此在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是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这样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可起到对照作用,A正确。
B.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错误。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故选A。
34. 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生物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B. 图乙所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紧密结合
C. 图丙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a提供 D. 图丁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①胎盘,其内含有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是昆虫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乙图是嫁接的生殖方式,丙中a子宫内壁,b是胎盘,d脐带,丁中①是胚盘。
【详解】A.图甲所示生物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A错误。
B.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图乙来繁育优良品种,又能加快开花结实,B正确。
C.丙图中的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错误。
D.图丁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①胚盘,其内含有细胞核 ,D错误。
故选B。
35. 神舟飞船的太空之旅常会搭载多种种子,科研人员将“历练归来”的种子种植,选育出优良的品种用于生产。下列对带回种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状一定发生了变化 B. 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
C. 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 D. 发生的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详解】A.从太空带回种子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变化,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故种子不一定会产生有利变异,也可能产生不利变异,错误。
C.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太空微重力、高真空、强宇宙辐射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改变,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基因重新组合,故遗传物质可能发生了变化,正确。
D.由于太空育种是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故发生的变化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错误。
故选C。
二、非选题
36. 我们共同生活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近几十年,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
(2)图一中的生物通过图二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其中草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三所示的______(填字母)。
(3)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图二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植树造林有效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4)资料中跟合成乙酸不同的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______(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5)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______(请至少写出一种做法)。
【答案】(1) ①. 草→鼠→蛇→鹰 ②. 鹰
(2) ①. ③④ ②. b
(3) ①. ② ②. 碳—氧平衡
(4) ①. 醋酸杆菌 ②.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5)低碳出行、节能减排等
【解析】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2.图二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A之间是双箭头,故A是生产者;生物体的遗体和排泄物有指向D的箭头,故D是分解者;A指向B,B指向C,因此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①分解作用,②光合作用,③④呼吸作用。
3.图三中:①氧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a叶绿体,b线粒体。
【小问1详解】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食物链“草→鼠→蛇→鹰”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鹰,其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小问2详解】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可见,图一中:生物通过图二中的③④(呼吸作用)过程,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其中草进行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三所示的b(线粒体)。
【小问3详解】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可见,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图二中的②(光合作用)过程,消耗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量植树造林有效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平衡。
【小问4详解】
氧气充足时,醋酸杆菌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故可用醋酸杆菌制作食醋。醋酸杆菌等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酵母菌等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可见,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5详解】
为了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
37.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他研究的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并且营养丰富。其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200
1200
3
无芒×无芒
600
1800
(1)我们食用的大米是来自水稻种子结构中的______。
(2)水稻稻壳顶端具有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3)根据第______组亲本组合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______是显性性状。
(4)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______株。
【答案】(1)胚乳 (2)相对性状
(3) ①. 3 ②. 无芒
(4) ①. Tt ②. 1200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小问1详解】
水稻加工成大米的过程中将种皮和果皮及胚都破坏掉了除去了。只剩下了胚乳。所以我们食用的大米是来自水稻种子结构中的胚乳。
【小问2详解】
有芒和无芒是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小问3详解】
根据表格中第3组,亲代都是无芒,而后代出现了有芒,表明新出现的有芒是隐性性状,无芒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无芒是显性性状,有芒是隐性性状。
小问4详解】
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第2组子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第2组亲代无芒的基因组成是Tt。在第3组后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双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后代出现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1800×2/3=1200(株)。
38.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新冠病毒传染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冠病毒怎样侵入人体细胞呢?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以和细胞膜表面一种叫ACE-2的物质相结合,然后促使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与其他生物一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
资料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新冠病毒传染病确诊的首要标准。抗原检测简便、快捷,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抗原检测卡如图1所示。在检测卡特定的位置上,附着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将样本液滴入样本孔内,样本液会从样本孔流向检测线(T)和质控线(C)。如果样本液中含有与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就可以观察到T线和C线均显示出红色条带。
(1)根据资料一,可知引起新冠病毒传染病的病原体是______。如果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影响到______与ACE-2的结合能力,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2)甲、乙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条带颜色实际为红色)。根据资料二,可以判断出样本______为阳性。这是因为______和______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二者的结合引起检测卡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
(3)图3是新冠病毒的结构图,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3中的______(填序号)。
(4)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新冠疫苗可以保护______,是防控新冠病毒传染病的有效方法。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答案】(1) ①. 新型冠状病毒 ②. S蛋白
(2) ①. 甲 ②. 抗原 ③. 抗体
(3)② (4) ①. 易感人群 ②. 特异性
【解析】
【分析】1.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等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2.图3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内部的遗传物质。
【小问1详解】
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资料一可知:引起新冠病毒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根据题干信息“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以和细胞膜表面一种叫ACE-2的物质相结合,然后促使病毒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可知,如果新冠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影响到S蛋白与ACE-2的结合能力,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能力会发生变化。
【小问2详解】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一种简便方法。在人体内,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可见,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二者的结合会引起抗原检测卡出现特定的颜色变化。当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检测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内,说明检测结果是阳性;当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检测区(T)内无条带出现,说明检测结果是阴性。所以,甲、乙两份样本的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判断出样本甲出现了两条红色条带,为阳性,而乙为阴性。
【小问3详解】
核酸检测是针对病毒的一种检测方式,其原理是:每种病毒都有独特的核酸序列。如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即检测出某人体内有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说明受检者被新冠病毒感染,需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所以,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图3中的②(遗传物质)。
【小问4详解】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能与新冠病毒的结合,可以促使新冠病毒被吞噬细胞清除或使它失去致病性。但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给人群进行接种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9. 跳绳是初中学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序号表示器官或结构,字母表示系统)
(1)同学们听到下课铃声,纷纷拿着跳绳来到操场。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反射。
(2)食物中的_______是跳绳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该物质在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被最终消化。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通过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3)图中②是______,它能够缓冲跳绳时产生的震动,避免运动损伤。
(4)同学们在运动后及时补充的水分,有一部分在⑤内参与形成原尿,原尿再通过⑥的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
(5)跳绳活动是人体各系统在神经调节和_______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的。
【答案】(1)复杂(条件)
(2) ①. 淀粉 (糖类) ②. ⑩ ③. B
(3)关节软骨 (4)重吸收
(5)激素(体液)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关节头、②关节软骨、③关节窝、④肾小球、⑤肾小囊、⑥肾小管、⑦肝脏、⑧胃、⑨胰腺、⑩小肠;A为呼吸系统、B为循环系统。
【小问1详解】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同学们听到下课铃声,纷纷拿着跳绳来到操场,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小问2详解】
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因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所以跳绳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该物质最终在⑩小肠被消化。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由B循环系统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小问3详解】
图中的②是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
【小问4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
【小问5详解】
人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样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精品解析: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十四中集团中考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十四中集团中考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