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1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2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期以来,散文的文体地位得以提升,但“散文美学”体系中有不少问题雷要厘清,其中关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就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话题。散文在强调抒情之外,应有更开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表达。
    现代散文诞生以来,“抒情性”“自叙传”等文体特征在散文创作和理论表述中得以确立。“抒情散文”成为散文的核心部分,并得到了散文创作者及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如散文研究学者林非所言:“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但是,过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质疑。作家汪曾祺曾经写道:“二三十年来的散文的一个特点,是过分重视抒情。散文的天地本来很广阔,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我觉得感伤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这个观点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新时期至今,散文创作总体上逐步摆脱过度抒情的弊病,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经历了“独语体”散文重现、文化散文繁荣,还出现“新散文”“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文学”等或长或短的创作潮流。其中,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散文与新世纪的非虚构文学拓宽了散文的主题表达和艺术空间。前者在个人话语与公共领域之间找到衔接点,扩大写作领域;后者寻求散文与其他文体技巧之间的沟通,开阔了艺术视野。
    不过,散文的艺术规范是作家劳动与读者阅读共同达成的,散文的变革应致力于完善、深化散文的艺术表达,营造出纯正的“散文味”。散文创作要有未来,创新是生命力。需要警惕的是在创新的氛围下出现瓦解现当代散文基本艺术规则的倾向,比如破坏散文的“真实性”原则,这就等于动摇了散文文体的根基,将让读者对这个文体失去信心。
    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节制,理性思考始终在场,有着哲学沉思的气质,在宁静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出作者对天地、世界、人性的观察、感悟与思索。
    (摘编自于祎《“挺大的人,何必说小姑娘似的话”——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的散文在写作实践、传播、接受、批评等环节皆产生重要变化,散文的航道拥有了明显的转折曲线。“思潮的弱化”与“叙事的转向”构成新世纪以来散文的两个关键词。
    21世纪以来,散文在总体走向上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潮,这在作家队伍的多样性、作品数量的丰富性、图书市场上的热点持续等方面皆有所体现。而在具体弧度上,则呈现出由“山地”向“丘陵”过渡的形态,决定这一走向的主要因素在于思潮的弱化。散文思潮的弱化,是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而言的。那个时期,对于三文来说是一个触底反弹的历史时期,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学者随笔、女性散文等思潮接踵而至。其中有的在思潮的纵深性上,比如历史散文与女性散文,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依然持续深入。只不过,21世纪以来的散文思潮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在思潮的延展和深化方面,皆存在不足。
    理论界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完成了对诗化模式及“形散神不散”观念的清算和整理,不过,空洞的抒情在当代散文的退场,则是在新世纪之后完成的。“叙事的转向”在乡土散文、历史散文等题材领域中普遍确立,叙事成为当下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作为跨世纪的散文思潮,肇始于1998年的“新散文”在推动散文整体性的叙事转向上开启了先河。作家将经验叙事推向某种极致,这也是一种文体实验过程中矫枉过正的必然结果。他们在强调个人化的叙事过程中,借鉴了小说的复调手法、电影的镜头化叙事方式、现代话剧中语言传达的动作性,以繁复的场景化叙事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总体而言,经验和事件的叙述取代了片段化、印象化的处理方式并成为主流。
    “新散文”的叙事转向,在实践层面全面铺开。在更多的新锐奖项中,叙事作品占有绝对的比例。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散文为历史材料与个人感悟的结合体,那么,21世纪的历史散文有了明显去个人感悟化倾向。他们在甄别历史材料和处理历史细节上更加用心。王开岭的《一个守墓家族的背影》、王充闾的《用破一生心》等作品,叙事方面的感染力明显加强。而在乡土散文类别中,知识性、感悟性的散文随笔尽管普遍存在,但业已偏居一隅。一批乡土散文作者,对于各自故土的书写大多以系列形式展现出来,而场景叙事也成为这批作家常用的手段。
    (摘编自刘军《叙事性赶走了空洞的抒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散文中的“抒情性”,散文创作者和研究者都无异议,但过分倚重抒情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它把散文的范围弄狭窄了。
    B. 新时期至今的散文创作成果突出,不仅拓展了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还出现了多种散文创作潮流。
    C. 21世纪以来的散文创作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散文“思潮的弱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D. 21世纪的历史散文加强了叙事方面的感染力,涌现了王开岭、王充闾等优秀作者,而乡土散文走向衰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期以来,虽然散文的文体地位有了提升,但是有许多问题并没弄清楚,而过度抒情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之一。
    B. “抒情性”是散文的文体特征之一,但抒情无法表达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让散文创作的空间受到了影响。
    C. 21世纪以来,“思潮的弱化”使散文作家队伍、作品数量在具体发展弧度上呈现出由“山地”向“丘陵”过渡的形态。
    D. 21世纪后,散文空洞的抒情状态得到解决,而叙事成为“新散文”的显著特点,这是散文发展的必然结果。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21世纪以来散文“叙事的转向”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散文创作者强调个人化叙事,借鉴小说复调手法、电影镜头化叙事方式来写作。
    B. 21世纪以来的散文在写作实践、传播、接受、批评等环节皆产生了重要变化。
    C. 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学者随笔、女性散文等在进入21世纪以后依然持续深入。
    D. 在21世纪的乡土散文类别中,各类知识性、感悟性的散文随笔仍然普遍存在。
    4. “挺大人,何必说小姑娘似的话。”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散文创作应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答案】1. D 2. B 3. A
    4. ①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散文创作者比喻为“挺大的人”,将散文过度抒情比喻为“说小姑娘似的话”。②意思是散文创作不要过度抒情,要在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意思答对即可)
    5. ①要不断拓展散文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②要完善、深化散文的艺术表达。③要在遵守现当代散文基本艺术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意思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而乡土散文走向衰弱”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二第四自然段内容可知,原文是说乡土散文“知识性、感悟性的散文随笔尽管普遍存在,但业已偏居一隅”。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但抒情无法表达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可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经历、体验仅仅依存于抒情表达,难以得到更深入的开掘”。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所述的是21世纪以来的散文产生了很多重要变化,但没有提到“叙事的转向”。
    C.所述的是有些思潮在21世纪之后依然持续深入发展,与题干的观点没有关系。
    D.所述的是21世纪乡土散文中知识性、感悟性的散文随笔普遍存在,而这些是不具有叙事性的,不能证明观点。
    因此,B、C、D三项不能体现“21世纪以来散文‘叙事的转向’”,而A项主要叙述了散文创作者叙事方式的情况,能体现“叙事的转向”的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挺大的人,何必说小姑娘似的话”,结合语境“因为强调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围弄得狭窄。我觉得感伤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可知,这里把散文创作者比喻为“挺大的人”,将散文过度抒情比喻为“说小姑娘似的话”,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阐述出散文创作不要过度抒情的观点,即“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材料一“散文世界欠缺进一步开掘,需要在通过写人记事、写景咏物表现情感、情趣、意境之外,获得更开阔的空间”“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散文与新世纪的非虚构文学拓宽了散文的主题表达和艺术空间”概括出:要不断拓展散文题材内容的选择与艺术技巧的运用。
    结合材料一“散文的艺术规范是作家劳动与读者阅读共同达成的,散文的变革应致力于完善、深化散文的艺术表达,营造出纯正的‘散文味’”概括出:要完善、深化散文的艺术表达。
    结合材料一“散文创作要有未来,创新是生命力。需要警惕的是在创新的氛围下出现瓦解现当代散文基本艺术规则的倾向”概括出:要在遵守现当代散文基本艺术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①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走得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②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
    ③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
    ④他走进屋,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⑤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了又幸福地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
    ⑥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⑦“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⑧“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⑨“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
    ⑩“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⑪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⑫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地流,她只说了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地喘了两口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鬼子,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⑬“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
    ⑭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⑮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1946年,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辨别自己的村庄”“走得很慢”“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表现水生“近乡情更怯”的复杂心理。
    B. 小说第⑤段写孩子“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丢鞋甩袜抱养大的”,目的是表现出水生嫂养育孩子的不易。
    C. 小说生动描写了水生嫂撑冰床子送丈夫上路的场景,其中水生对水生嫂说的“慢些”,表现了水生对妻子的依依不舍。
    D. 小说借助水生嫂的叙述,呈现出水生爹生前的嘱咐,塑造了一位理解革命、支持亲人投身革命、期盼胜利的老人形象。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不仅写出了人物美、人情美,而且情节曲折离奇。这也符合孙犁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的一贯文风。
    B. 小说多采用人物对话的叙述方式,既呈现了八年来水生在外打仗和女人在家的生活情况,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C. 文中描写了冰床在水淀上飞行和太阳光冲开浓雾的场景,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富有象征意蕴。
    D. 结尾两段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塑造了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战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8. 夫妻二人短暂相见又匆匆别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水生嫂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9. 请结合文本谈谈小说以“嘱托”为题的作用。
    【答案】6. C 7. A
    8. ①短暂相见:丈夫突然至家,水生嫂初见水生,喜极而泣;孩子熟睡后,水生嫂心中既涌起养育孩子的不易之感,又满怀幸福和欣慰,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
    ②匆匆别离:当听到水生说第二天早晨还要参加战斗时,水生嫂先是惊讶,但还是用她的行动表现了对水生回到部队继续参加战斗的理解与支持。
    9. ①人物塑造:在嘱咐之中凸显了人物彼此的爱和关心,又彰显了他们爱国爱家的革命人物形象。
    ②情节设置:故事的高潮部分围绕“嘱咐”展开。
    ③主题思想:突出主题,“嘱咐”中体现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支持、患难与共、同仇敌忾的精神。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表现了水生对妻子的依依不舍”错误,应为表现水生对安全的考虑。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情节曲折离奇”错误,小说叙述水生请假回家,夫妻二人说话,女人送水生走的情节,情节缓和,没有起伏跌宕。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
    分析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即可。
    从“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中可见,八年未曾见到水生,此刻为重逢而喜悦;“抽抽搭搭地哭了”则是为自己这么多年的不容易而委屈哭泣,可以说内心是百感交集,十分复杂;
    从“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了又幸福地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中可见,她为水生的回来幸福得如同在梦中一般,连生孩子的不易也恍如隔梦,而且对未来可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期待,满心欢喜;
    “‘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然而水生只是回来一晚,第二天仍要去参加战斗,她听了之后“呆了”,可见,对于水生回来却立即又要走这个结果是有些惊讶与失望的,但她立即就说“送你”,又反映出她希望水生能尽早打走日本鬼子的愿望,对水生满是支持与理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
    人物上,女人嘱托水生“小心”,水生嘱托女人“慢些”,女人嘱托水生“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打仗”,从中可以看出水生夫妻彼此关心,关爱彼此,并且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让水生去打鬼子,彰显了他们爱国爱家的革命人物形象。
    情节上,⑫—⑮段是小说的高潮部分,这部分叙述了水生夫妻二人对彼此的嘱咐,因此标题揭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主旨上,尽管生活非常艰难,但是女人依然毅然送走丈夫,“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村里去暖和暖和吧”等句子写夫妻二人的相互嘱托,体现了根据地人民互相理解支持、患难与共、同仇敌忾的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既平蜀,蜀宫人有入掖庭者,帝阅其奁具,得旧鉴,其背有“乾德四年铸”字,帝大惊,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乃召学士陶谷、窦仪问之,仪曰:“此必蜀物。昔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岁所铸也。”帝乃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是益重儒臣。赵普初以吏道闻,寡学术,帝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
    开宝五年,皇女永庆公主出降。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帝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又尝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帝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贯,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帝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军校史王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累迁马军都军头,渐肆威福。时德州刺史郭贵权知邢州,国子监丞梁梦升知德州。贵之族人亲吏,在德州颜为奸利,梦升以法绳之。贵素与珪善,遣亲信至都,以其事告珪,图去梦升,珪悉记于纸,将伺便言之。六年,二月甲中,帝从客言:“迩来中外所任,皆得其人。”珪曰:“今之文臣,不必皆善。”乃搜怀中所记以进,曰:“只如梁梦升权知德州,欺蔑刺史郭贵,几至于死。”帝曰:“此必刺史所为不法,梦升真清强吏也。”取所记纸,召一黄门令责付中书曰:“即以梦升为赞善大夫。”既行,又召还,曰:“与左赞善大夫,仍知德州。”珪乃不敢言。
    八年春,正月乙酉,帝御长春殿,谓宰相曰:“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证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
    (节选自《续資治通鉴·宋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B.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C.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D.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为肘腋之意,故宫廷里的旁舍可称掖庭。
    B. 出降,专指帝王的子女迎娶或出嫁。因为帝王位处至尊,所以皇室子女结婚称降。
    C. 中书,官名,中书舍人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掌管撰拟、缮写之事。
    D. 谏疏,条陈得失的奏章。疏本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引申为进献帝王的奏疏、奏章。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太祖在宫里发现一面“乾德四年铸”的旧镜子,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只有学士窦仪道破了“乾德”年号的来历,让太祖对儒臣更为器重。
    B. 赵普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听从太祖的劝告,勤奋读书。在处理立功者升迁一事时,能够义正词严,犯颜直谏,最终太祖放弃个人嫌恶,接受了劝谏。
    C. 宋太祖虽贵为天子,但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格。永庆公主穿着贴绣铺翠襦进宫,他当即命令她交回衣服,并且从今以后不要再穿这样的服饰。
    D. 王珪倚仗太祖信任伺机中伤梁梦升,太祖不为所动,赞赏梁梦升的作为并擢升他至左赞善大夫,且继续担任德州知州,因而郭贵的阴谋没有得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珪廉得数事,白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
    (2)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
    14. 宋太祖有那些可贵的品质?请根据材料概括。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王珪查访到几件事,向皇帝禀告,查验都是事实,从此皇帝信任他。
    (2)我常常日夜害怕,防止犯错,抑制欲望,希望通过德行来感化人民。
    14. (1)重视读书,唯才是举;(2)严格要求子女,提倡简朴;(3)善于听取大臣进谏,且能明辨是非;(4)善于向古代明君学习治国之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理天下,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下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何能拥戴啊?
    “宫殿悉饰金银”中省略了介词“以”,“宫殿悉饰(以)金银”,“(以)金银”作后置状语,正常语序“宫殿悉(以)金银饰”,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
    “不以天下奉一人”中“一人”作“奉”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B.“出降,专指帝王的子女迎娶或出嫁”说法错误,还可以指宫女出嫁。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说法错误,原文为“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不是“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而是拿给宰相看,宰相不能回答。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廉”,查访;“白”,告诉,禀告;“按验”,查验;“由是”:从此,自此。
    (2)“夙夜”日夜;“防非”,防止犯错;“窒欲”抑制欲望;“庶几”,希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由是益重儒臣。赵普初以吏道闻,寡学术,帝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可知,宋太祖重视读书,唯才是举;
    由原文“开宝五年,皇女永庆公主出降。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帝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可知,宋太祖严格要求子女,提倡简朴;
    由原文“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贯,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可知,宋太祖善于听取大臣进谏,且能明辨是非;
    由原文“帝御长春殿,谓宰相曰:‘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证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可知,宋太祖善于向古代明君学习治国之道。
    参考译文:
    当初,平定蜀国后,蜀国有进入太祖内宫的宫人,皇帝看她们的梳妆用品,得到一个旧的铜镜,它的背后铸有“乾德四年铸”这样的文字,太祖大惊,拿出铜镜给宰相看,都不能回答。于是把学士陶伴、窦仪等人召来查问这件事,窦仪回答说:“这一定是前蜀的东西,以前前蜀皇帝王衍曾经使用过这个年号,应该是那些年所铸造的。”太祖于是很感慨地说:“担任宰相的还应该是读书人。”自此以后越发器重读书人。赵普最初是因为熟悉官吏的事务闻名,但学问很少,太祖经常用读书去劝告他,赵普于是手中总是拿著书卷,非常勤奋好学。
    开宝五年,宋太祖的女儿永庆公主出嫁。公主曾穿着衣领贴金铺翠的外套入宫,宋太祖看见了,对她说:“你应当将外套给我,以后不要再用这样装饰。”曾经公主陪着坐,和皇后一起说:“官家做天子时间很长了,怎么不用黄金装饰小轿,乘坐出入。”太祖笑着说:“我凭四海(天下)的财富,(就是)宫殿都用金银来装饰,也有力量可以办到。只是考虑到我是为天下人守财罢了!怎么能妄自享用。古人说做皇帝要自己治理天下,而不是被天下人所奉养。如果拿天下的财富来供自己一人享乐,让天下百姓如何能拥戴啊?”
    又有一个凭借立功应当升级官职的人,皇帝向来讨厌这个人,不赞同。普极力请求授予他官职,皇帝就生气地说:“我就是不给他加官,你能把我怎么样吧?”普说:“用律法来惩戒罪恶,用酬劳来奖赏有功。惩罚与奖赏是为天下百姓制定的,不是为陛下您一个人而定的,怎么能够以您自己的喜好与憎恶来专用呢!”皇帝不听,走了,赵普就跟随着他。皇帝进入大殿中,普就立在宫门外(等待),很久也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太祖登上皇位之初,想详细知道宫廷外的事,任命军校史王珪广泛查访,王珪查访到几件事,向皇帝禀告,查验都是事实,从此皇帝信任他。接连升迁为马军都军头,后来王珪渐渐作威作福。当时德州刺史郭贵为刑州知州,国子监丞梁梦升为德州知州,郭贵在德州的家族亲人属吏,在德州颇为做奸谋利,梁梦升绳之以法。郭贵平时与王珪友善,派人到都城,把这些事告诉王珪,企图除去梁梦升。王珪全部记在纸上,将等候时机上奏。六年,二月甲申,皇上不慌不忙地说:“近来中央与地方任命的人,都得到合适人选。”王珪说:“如今的文臣,也未必都是好的。”于是伸手取出怀中所记的纸递呈说:“好像德州知州梁梦升欺负蔑视刺史郭贵,几乎置于死地。”皇上说:“这必定是刺史所做的事违法。梁梦升是清廉强干的官吏。”于是,把所记的纸叫一个中级宦官跑去交给中书说:“立即任命梁梦升为赞善大夫。”宦官已经走了,又召他回来说:“授予他左赞善大夫,仍然执掌德州。”王珪从此不再敢上奏。
    八年春,正月乙酉,宋太祖在长春殿,对宰相说:“古代做君主的,很少能没有过错。我常常日夜害怕,防止犯错,抑制欲望,希望通过德行来感化人民。像唐太宗接受臣子的劝谏,直接指出他的过失,竟然不羞愧耻辱;与其犯了错误接受批评,还不如不犯错误自己好好做,从而使天下没有非议的话!”
    (二)古代诗歌阅读
    早寒
    白居易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和乐天早寒
    刘禹锡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
    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
    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诗第三句写到被子在经受霜冻后显得单薄,诗人由此感到“寒”。
    B. 白诗以北方初冬时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心境。
    C. 刘诗颔联写到诗人与客人闲聊,请老僧留宿,生活十分闲适。
    D. 白诗与刘诗首联都写到初冬的“青苔”,这对推断两位诗人所处的地域有所帮助。
    16. 同样是吟咏深秋,刘禹锡的用笔总体上比白居易明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白诗选用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的帘幕、“斜开”的阁门等意象,烘托了凄凉、冷落的氛围;“迎冬兼送老”,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惶。
    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藓、满阶黄叶等意象,意境同样萧瑟,但诗人接下去却以待客、请僧、饮酒、读书等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翛然自有处”,从容若素。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由此可见,刘诗用笔比白居易明朗。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C.“请老僧留宿”理解错误。“宿请老僧斋”的意思是“晚上请老和尚吃斋饭”。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白诗中,诗人连用了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帘幕、“斜开”的阁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给读者以阴冷、破败的感觉,营造了凄凉、冷落的氛围,从心理上给读者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迎冬兼送老”一句中,是描写诗人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惶。所以,这首诗总体上是压抑和阴冷的基调。
    与白诗不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其中的首联“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中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藓、满阶黄叶等意象,也透露出萧瑟的意境。但诗人并没有一味的消沉,而是笔锋一转,在接下来写到“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诗人用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无论是待客请僧或者饮酒读书,都透露出诗人闲淡从容之气,与白诗中的情调完全不同。而尾联则更是加强了这一效果,“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表明诗人完全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所以,从诗的感情基调上,刘诗用笔明显比白居易明朗。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时,初闻江面上传来的琵琶声便被深深吸引而致“____________”,欣赏琵琶女的演奏后更是以“____________”来赞美琵琶女的演奏是“词曲只应天上有”。
    (2)《小石潭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见底。
    (3)“酒”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酒引发了范仲淹的思乡之愁;《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酒让苏轼胸怀更加开阔。
    【答案】 ①. 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 如听仙乐耳暂明 ③.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⑤.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⑥. 酒酣胸胆尚开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暂,依,浊,酣。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北京冬奥会惊艳开场。看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 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看由91朵小雪花构成的“大如席”的雪花璀璨升空,在折柳送别中道尽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情怀,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期待中一起向未来……冬奥会开幕式的浪漫,延续到了闭幕式上。这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的巧思得以落地,冬天的凛寒变成冰雪的盛宴。
    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对“中国式浪漫”的理解最深刻。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用自己的方式深刻地理解和 着“中国式浪漫”,他们凭着 的创意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蕴,让本次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载入史册。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幻化 天马行空 诠释 独具匠心
    B. 幻化 行云流水 阐释 独具匠心
    C. 变化 天马行空 诠释 独树一帜
    D. 变化 行云流水 阐释 独树一帜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B. 这贯穿始终的“浪漫”背后,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C. 支撑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的,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D. 支撑这贯穿始终的“浪漫”的,正是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20. 下面图一是中国队引导牌,图二是由91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引导牌组成的“大雪花”。请结合材料内容和构图要素、寓意,说明“雪花”设计中蕴含的“中国式浪漫”。

    【答案】18. A 19. D
    20. ①图一引导牌雪花外形融入“中国结”元素,寓意团结吉祥;②图二大雪花设计创意来自“燕山雪花大如席”诗句,体现中国诗词的浪漫;③91朵小雪花组成大雪花,体现“天下大同”的思想。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幻化:动词,奇异地变化。变化: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语境讲“冰蓝色水墨”从天而降,变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强调变化的奇异,选用“幻化”。
    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也比喻思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语境修饰“巧思”,讲的是冬奥会闭幕式的构思巧妙,不受约束等,选用“天马行空”。
    诠释:说明,解释。阐释:阐述并解释。与“中国式浪漫”搭配,此处应该是侧重解释说明,选用“诠释”。
    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修饰“创意”,突出创意的与众不同,选用“独具匠心”。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主要存在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语病。
    “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句式杂糅,可以改为“离不开新时代中国强大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搭配不当,“‘浪漫’背后……离不开……服务体系”搭配不当。
    需要注意C项,搭配不当,“支撑……的……离不开”搭配不当,可将“离不开”改为“正是”。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图一引导牌雪花外形,以中国结元素为雪花分支进行创作,中国结象征吉祥如意;各分支连接处有连接感,寓意团结吉祥。
    图二采用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为创意精心设计,每一朵雪花、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小雪花汇聚在北京,最后汇成一朵“大如席”的雪花,体现中国诗词的浪漫。
    冬奥雪花,96片“小雪花”组成“大雪花”,橄榄枝周围环绕着“银丝带”,体现“天下大同”的思想。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此次任务中,( )。

    返回舱的整个飞行过程都离不开惯性导航设备。该设备精准测量飞船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为宇航员准确返回着陆场提供关键数据信息,助力飞船成功进入返回轨道,确保飞船精准落地。

    护航返回舱主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主伞生产过程复杂,加工要求极为严苛。“航天绣娘”们“用心缝好每一针”,确保了96根径向带长度一致、线迹松紧度一致,保障航天员安全落地。

    返回舱接近地面时,仍以近9米/秒的速度下降。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必须进一步降低冲击,而这一关键的“刹车”过程由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完成。在返回舱距地面1米时,着陆反推发动机10毫秒内同时自动点火,以极强的缓冲力助其平稳落地。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飞船顺利返航的科技“硬支撑”,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
    B. 为保障飞船顺利返航,我国自主研制生产了作为科技“硬支撑”的多项技术产品。
    C. 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为飞船顺利返航提供了科技“硬支撑”。
    D. 作为科技“硬支撑”的多项技术产品,是我国为飞船顺利返航自主研制生产的。
    22. 请结合材料,为第二、三、四段各拟写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C 22. ①惯性导航设备确保精准落地②最大环帆伞保障安全落地③着陆反推发动机助力平稳落地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由下文可知,材料的陈述对象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此处句子主体也应为“多项技术产品”,排除AB;
    D项强调“我国自主研制”,不符合语境。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小标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筛选关键信息提取关键词句即可。
    ①结合“返回舱的整个飞行过程都离不开惯性导航设备……确保飞船精准落地”可提取整合出 “惯性导航设备确保精准落地”;
    ②结合“护航返回舱主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保障航天员安全落地”可提取整合出“最大环帆伞保障安全落地”;
    ③结合“着陆反推发动机10毫秒内同时自动点火,以极强的缓冲力助其平稳落地”可提取整合出“着陆反推发动机助力平稳落地”。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人认为应负重前行,也有人认为应轻装上阵。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有这样一幅漫画: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都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轻装上阵;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轻装上阵;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最终,只有负重者才能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到达人生对岸。
    一个人始终将肩上的重担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而有的人嫌弃这担子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无能为力。
    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压在我们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着我们。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后就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而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就是最后的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胜者。虽然负重前行和轻装上阵的人在人生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只有负重前行的人,才能实现胜利。
    刘禅肩负父王和国家的重托,却将泰山之重责变得轻如鸿毛,于是,留下了乐不思蜀的笑柄;唐玄宗贵为君王,在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下,让自己肩上的行囊空空,在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中,险些丢掉江山。没有负重的生命如同一片枯叶,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就会随风而逝,负重的生命则坚如磐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也会稳如泰山。
    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指冻僵也要继续读书;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中,又有谁是一帆风顺地度过人生的呢?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松松垮垮,无所事事,就会在闲散中慢慢磨去棱角,钝化志趣,这样的人生,只会与空虚、寂寞、孤独和忧愁相伴。
    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是前提条件,“负重前行”与“轻装上阵”是两种不同的选择。“负重前行”指承担着压力、责任等前行,“轻装上阵”指放下需要承担的负重而前行。负重前行时,有压力、有责任,会让我们有意识地前进,而不是漫无目的、掉以轻心,但有时候,过重的担子,也会压垮一个人。轻装上阵,也许会让一个人松懈,但当实在无法承担肩上的重负时,适当地减负,也不失为一种重新开始的好选择。
    写作时,针对应该负重前行还是轻装上阵,可以各执一词,如强调负重前行好于轻装上阵, 则应指出负重前行能让我们具备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更足够的动力,让我们有更多勇气与能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也可以强调轻装上阵好于负重前行,指出轻装上阵,卸掉的是冗杂流程的束缚、卸掉的是固守本位的思想,身上不必要的负担卸掉了,即使继续负重前行,心里也是轻快的。当然,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指出人生道路多崎岖,就像西游记取经路上多妖魔,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在人生路上负重前行,才能让你走得更稳;轻装上阵,才能让你走得更快。谈认识与思考时,注意一定不能脱离“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这一前提条件,论述时应二者兼顾,可有所侧重,但不可只写一个方面。
    立意:
    1.生命因负重而精彩。
    2.负国家之重担,扬青春之风采。
    3.无需负重,轻松前行。
    4.适合最重要。
    相关试卷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石竹实验学校、常平中学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石竹实验学校、常平中学高三第三次联合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