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展开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图是赤小豆生命历程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说明①→②的过程只需要适宜的温度
B. ③是由①中的胚发育而来
C. 只要满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①→②的过程就可以发生
D. ④中的胚珠发育成⑤
2.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可以指所有生物的发育起点——受精卵
B. 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
C. 经Ⅱ过程产生的不同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量相同
D. 生物的细胞都能进行Ⅰ过程和Ⅱ过程
3. 中国科学院上海遗传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合作,培育出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转基因羊,在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转基因羊受精卵的形成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同试管婴儿一样,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
B.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代孕母羊的子宫内完成
C. 人体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均含有多个DNA分子和多个基因
D. 转基因母羊的乳汁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该药物的形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4. 下列实验中,实验器材与使用目的相匹配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湿棉絮
降低小鱼体温
B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酒精
溶解叶绿素,给叶片脱色
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放大镜
观察水蚤心跳
D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燃烧的蜡烛
检验氧气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有关农业生产中的做法或措施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给植物“打针输液”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
B. 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C. 午后揭开温棚主要是为了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D. 下雨后及时排涝的目的是保证根的吸收
6. 在学习了种子的结构后,小丽同学想了解水稻种子的结构,她将水稻种子浸软后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并和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水稻种子的胚和玉米种子的胚结构相同,包括胚芽、胚轴、胚根
B. 在水稻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②胚乳,说明胚乳中含淀粉
C. 菜豆种子储存营养的结构为④子叶,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叶
D. 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胚和胚乳
7.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以下实验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中叶片A遇碘变蓝
B. 乙装置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丙装置必须放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D. 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
8. 下列对如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图1可以看出,提高产量最佳的种植密度为m3
B. 图2中若Ⅰ为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Ⅲ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是氧气
C. 图3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甲乙分别是肾小管内尿素、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 图4中②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内含唾液、胆汁、肠液等多种消化液
9.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对4组实验分别进行了如下表设计,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实验设计
1粒玉米,不加水
1粒玉米,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1粒玉米,加水淹没种子
1粒种子,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
25℃
25℃
5℃
A. 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和温度两种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本实验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2号瓶里的种子一定会萌发
C. 1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以说明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每组实验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比较大,实验结论不科学
10.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B.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D. 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控制也能影响神经调节
11.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 B. 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
C. 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动脉血管 D. 若乙是胰岛,空腹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
12.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螳螂、蝉
B.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乙中的a点向下移动,b点向右移动
C. 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可表示脂肪
D. 从图丁可知,当用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用药时间增加,害虫群体中拥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增多
13. 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我们科学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大量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需要按压近心端止血
B. 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C. 急救时,O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D. 对心跳骤停的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14. 如图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②③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B. ①③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C. 固体氢氧化钠起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D. 如果将②用透明塑料袋罩起来并加入适量水,则②④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15. 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生物小组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 A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C. 光照强度增强时,A中产生的气泡一定会增加
D. B中会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 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结构示意图。关于生物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均有细胞壁
B. ③既可以寄生在人体的活细胞中,又能独立生活
C. ①在不良环境下会形成孢子
D. 除②⑤以外,其他生物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
17. 如图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甲、丁、戊
B. 图乙如果a接穗是水蜜桃,b是毛桃,则结出的果实一半为水蜜桃一半为毛桃
C. 图甲中③胎盘受精后可以发育为雏鸡
D. 图丁中蚊子的生殖发育方式为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18. 各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动物与其特征的匹配正确的是( )
A. 墨鱼——体内有脊椎骨 B. 蝾螈——只用肺呼吸
C. 海豚——胎生哺乳 D. 蝌蚪——皮肤辅助肺呼吸
19. 下列有关克隆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克隆牛培育使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B. 克隆牛的培育与牛的杂交育种过程相同
C. 克隆牛培育属于有性生殖 D. 克隆牛的培育属于体外受精
20.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是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进行传播。甲流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在我国现已得到有效控制。据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H1N1流感病毒为该病的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
B. 对患有甲流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方面分析,属于控制传染源
C. 接种甲流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的淋巴细胞参与反应
D. 甲流患者可以自行前往药店购买抗生素服用,必要时可以加大抗生素的服用剂量
21. 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B. 亲代的紫花和子一代的紫花的基因型相同
C. 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 亲代形成子一代的过程需要人工授粉
22.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蚊子为了适应蚊香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 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昆虫的残翅是有利变异
C. 抗生素的选择和细菌的变异都是定向的
D. 箭毒蛙的警戒色使其容易被天敌发现,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3. 微生物世界太神奇了,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三种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痢疾杆菌的结构可以用图A表示,生殖靠芽孢
B. 蒸馒头用的酵母菌的结构可以用图B表示,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C. 能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生物可以用C表示,根据寄主分类它属于动物病毒,又叫噬菌体
D. 图B和图C的生物最大的不同是:图C中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细胞核
24. 如图表示的是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1、2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B. 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1、2两端的肌腱连接起来
C. 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D. 在屈肘动作中,3起到杠杆的作用
25. 下面四组概念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6.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马铃薯块茎上长出的芽体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B. 大量繁殖人参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时,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C. 试管婴儿虽然最初的胚胎生长发育在体外进行,但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D. 苹果和桃等果树大都通过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这种技术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27. 如果儿童患苯丙酮尿症(由基因B、b控制),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迫与很多“人间美味”划清了界线。如图是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的遗传系谱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
B. 若11号是男孩,那么他白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1号
C. 4号、8号、10号的基因组成肯定都是Bb,6号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 8号产生的卵细胞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3号
28. 下表中关于甲和乙两类动物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共同特征
A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两侧对称
B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身体分节
C
鱼
两栖动物
变态发育
D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用肺呼吸
A. A B. B C. C D. D
29.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米勒实验的结果推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将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
B. 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
C. 由水生到陆生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
D. 害虫产生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同变异类型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30.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根据前期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研究,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3周后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冠肺炎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属于传染源
B. 第一次接种后,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原因是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是产生的抗体较少
C.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戴口罩也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1.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图1表示珠山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不同成分。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的动物所属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序为 ______ 。
(2)图2中的甲对应的生物与蜘蛛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 ,与以上关系相同的两种生物还有 ______ 。
(3)根据图3,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参与循环,有机物的最终来源为[ ______ ] ______ 。
(4)珠山上的所有生物要想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图3中的 ______ (填字母)。该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原因是 ______ 。
(5)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同时产生的大量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的发生,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身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______ (写1条)。
32.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中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图四表示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使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保持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图一实验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步骤一:取多套相同的装置,分别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将灯泡分别置于距装置10厘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50厘米、6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每套装置指针偏转格数;
步骤三:绘制如图二所示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1)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在大棚种植调控中,应当选用图二中点 ______ 对应的参数。
(2)f点与d点的指针偏转方向 ______ (填“相同”或“相反”)。
(3)在a点处,图三细胞内不存在的来源和去路是 ______ 。此时,通过气孔向外界释放的气体为 ______ 。
(4)观察图四,对我们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的启示为 ______ 。
33. 2023年4月22日,青岛马拉松在五四广场鸣枪起跑。初一年级的小林同学与父母报名参加了迷你家庭跑。在此过程中,他体内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如图甲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⑤代表生理过程,abc代表相关物质:图乙表示心脏结构;图丙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丁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图戊是关节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的消化过程对应图丁中的曲线 ______ ,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丙中的 ______ (填数字)分泌的。
(2)心脏跳动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当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图乙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______ 。
(3)奔跑过程中,当小林同学从外界获取氧气时,他的肋间肌和膈肌分别处于 ______ 状态。氧气进入循环系统后,会依次经过图乙中的心脏各腔和血管 ______ (用数字、字母和“→”填写)最终送达到组织细胞。
(4)在赛事饮水站,小林同学补充的水分主要在图丙中的 ______ 处(填数字)被吸收。人体内的多余水分除了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还可以经由图甲中所示的 ______ (填序号)途径排出。
(5)顺畅完成跑步动作,离不开图戊中的[ ______ ] ______ 与[ ______ ] ______ 分泌的滑液,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为了避免在运动中受伤,你可以为小林同学提供一条建议: ______ 。
34. 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见的胃肠道致病细菌(如图1所示),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其感染人体后,能附着在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层中生活,引起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
请分析回答:
(1)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杆菌的生活方式为 ______ 。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后,可以依靠其 ______ (填结构名称)在胃内自由运动。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旋杆菌有 ______ ,没有 ______ 。
(2)医学上常用“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2),胸廓容积 ______ 。
(3)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杆菌称为 ______ 。感染者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时,往往需要连续服药10~14天,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形成 ______ ,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4)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培育过程如图3所示,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细菌感染。该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科学技术称为 ______ ,根据图示情况,黄色丙牛产下的“牛牛”,其毛色性状表现应该是 ______ 。
35. 小豪是人们所说的“左撇子”,吃饭、做作业等均惯用左手,但是小豪的父母却都是惯用右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豪通过深入调查后,发现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又称左利手和右利手,小豪绘制了自家三代人的遗传图解(如图1),他想结合遗传图解以及学习过的染色体结构(如图2),了解更多关于人类遗传的奥秘。
(1)在图1中,可以判断 ______ 为显性性状。如果分别用B、b表示控制惯用手的基因,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控制“左利手”的基因是图2中[ ______ ] ______ 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小豪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来自图1中的Ⅰ代 ______ 号个体。
(2)小豪通过调查发现,同为左利手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 ______ 的(填“可遗传”或“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性状表现是 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父母积极响应“二孩”政策,小豪一直希望能有个和自己一样的“左利手”的妹妹,请问他的父母生出这样一个孩子的概率是 ______ 。小豪和他的这个妹妹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是图3中的 ______ (填数字)。
36.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传染病,蛔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消化道内。患者常出现厌食、营养不良、贫血和腹泻等现象。为预防蛔虫病,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一般抵抗力偏低的人群( 5岁以下的婴幼儿、60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力缺陷的人群均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1)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资料一中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 ______ 。
依据传播途径分类,蛔虫病属于 ______ 传染病。
(2)请写出一条蛔虫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 ______ 。
(3)如图表示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图中的甲表示 ______ 细胞,乙表示 ______ 细胞的作用。
(4)如今甲流又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于是有同学提出:甲型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能否用现阶段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呢?同学们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①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甲组注射 ______ ,乙组不做处理。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入 ______ ,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若两组小白鼠 ______ ,说明流感疫苗可以用来预防甲流。若两组小白鼠 ______ ,则说明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甲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①→②的过程是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A错误。
B、③是植物的幼体,由①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来,B正确。
C、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C错误。
D、④中的胚珠发育成的是种子,⑤指的是赤小豆的果实,D错误。
故选:B。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子萌发的条件: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通常情况下,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无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起点不是受精卵,A错误。
B.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受吸收营养面积的影响,不能无限制的生长,B错误。
C.经Ⅱ细胞分化过程产生的是不同细胞群,细胞内所含有染色体相同,有利于保持遗传的稳定性,C正确。
D.单细胞的生物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化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Ⅰ表示细胞分裂、Ⅱ表示细胞分化。
掌握细胞分裂、分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所以,转基因羊受精卵的形成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过程同试管婴儿一样,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故A正确。
B、卵细胞的个体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的细胞质,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代孕母羊的子宫里完成,故B正确。
C、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人体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均包含1个DNA分子和多个基因,故C错误。
D、转基因母羊的乳汁中含有能够治疗血友病的药物,该药物的形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因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故D正确。
故选:C。
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答案】B
【解析】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错误。
B、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给叶片脱色,B正确。
C、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需要用显微镜,放大镜放大倍数过低,观察不到心脏的跳动,C错误。
D、氧气有助燃的性质,高浓度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用燃烧的蜡烛可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D错误。
故选:B。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有关实验的步骤及目的。
5.【答案】A
【解析】解:A.通过导管给植物“打针输液”可以为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A正确。
B.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B错误。
C.午后揭开温棚主要是为了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错误。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D错误。
故选:A。
1.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2)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延长应的目的。(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4)其他方面。植物光合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对水、无机盐、温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农业生产就能获得丰收。
2.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①促进呼吸作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等,使土壤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②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保持干燥和低温;储存水果、蔬菜降低温度或氧。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水稻和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都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A错误。
B、遇碘液成蓝色的物质是淀粉,然而作为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在水稻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①胚乳,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B错误。
C、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的④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中发育成新植物叶的是胚芽,C错误。
D、水稻和玉米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是种子最主要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幼体,D正确。
故选:D。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的还有胚乳。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图中,①是胚乳,②是胚,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胚乳,⑥是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7.【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叶片A能得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叶片A遇碘变蓝,A正确。
B.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不能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错误。
C.丙装置用来探究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不需放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错误。
D.遮光(黑暗)条件下。新鲜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压力下降,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不是向左运动,D错误。
故选:A。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图1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m2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故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m2,A错误。
B、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所以,图2中若Ⅰ为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Ⅲ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是氧气,B正确。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内的葡萄糖含量下降至零(图3乙曲线),尿素含量上升(图3甲曲线),C错误。
D、图4中,②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小肠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管输送胆汁,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因此,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D错误。
故选:B。
(1)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
9.【答案】D
【解析】解:AB.1号瓶和2号瓶只有水分不同,因此1号瓶和2号瓶能构成了以水分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号瓶和4号瓶只有温度的量不同,因此,构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号瓶和3号瓶只有空气不同,因此2号瓶和3号瓶构成以空气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在本实验中可构成3组对照实验。2号瓶里的种子具有种子萌发的全部外界条件,但是如果自身条件不符合的话2号瓶里的种子也不能萌发,A、B错误。
C.1号瓶和3号瓶有两个变量:水和空气,因此1号瓶和3号瓶不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不能说明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为变量不唯一,C错误。
D.每组实验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比较大,实验结论不科学,应选用多粒种子进行实验,D正确。
故选:D。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0.【答案】D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来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A错误;
B、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错误;
C、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C错误;
D、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D正确。
故选:D。
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掌握内、外分泌腺的区别以及的激素作用即可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A、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如果乙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甲是动脉血管,流动脉血,丙是静脉血管,丙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A错误。
B、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B错误。
C、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正确。
D、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处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空腹时胰岛素会分泌会减少,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根据与之相连的血管或血液成分的变化,判断器官名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器官的功能。
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需要灵活解答。
12.【答案】D
【解析】解:A、观察图甲可知,当曲线n数量增加时,曲线m的数量在下降,这代表捕食关系,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A错误。
B、图乙中,氧气的吸收相对值代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减弱,吸收氧气减少,a点下移,b点向左移动,B错误。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所以,X表示淀粉,Y表示蛋白质,Z表示脂肪,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随着药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使抗药性强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D正确。
故选:D。
害虫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杀虫剂使抗药性强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
13.【答案】C
【解析】解:A、大量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可以判断为动脉出血,需要按压近心端止血,A不符合题意。
B、移植到人体内组织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所以,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最好用自身的皮肤,这样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的皮肤易于成活,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急救时,O型血的病人原则上只能接受O型血,C符合题意。
D、心肺复苏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施救,其步骤为:①打开患者气道;②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为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010年国际上将心肺复苏的顺序①胸外按压、②打开患者气道;③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通气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个周期,约2分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安全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急救方法。
14.【答案】C
【解析】解:A.②③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错误。
B.①③有两个变量——叶绿体、光,不能形成对照实验,B错误。
C.固体氢氧化钠起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C正确。
D.②④的变量是二氧化碳,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即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15.【答案】C
【解析】解:A含叶绿体的悬液不遮光,B含叶绿体的悬液遮光,特定化学试剂检测发现B不变蓝,原因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A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蓝色,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条件,A正确。
B.A有叶绿体滤液,C无叶绿体滤液,A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但是达到光饱和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C错误。
D.B中遮光处理,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A、①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细胞壁;⑤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A正确;
B、③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内,B错误;
C、①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能形成芽孢而不是孢子,C错误;
D、⑤是植物细胞,体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自养生活,其他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②酵母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也是异养生物,D错误。
故选:A。
图中①是细菌,②是酵母菌,③是病毒,④是动物细胞,⑤是植物细胞,据此分析解答。
记住各种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图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甲鸟类的生殖、丙植物用种子繁殖、丁蚊子的生殖,A错误。
B、图乙如果a接穗是水蜜桃,b是毛桃,则结出的果实全为水蜜桃,B错误。
C、图甲中③胚盘,受精后可以发育为雏鸡,C错误。
D、图丁中,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D。
(1)题图甲中:①是气室,②是卵黄,③是胚盘,④是卵白,⑤是系带。
(2)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明确各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殖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18.【答案】C
【解析】解:A.墨鱼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无脊椎骨,A错误。
B.蝾螈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海豚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生活的适应能力,C正确。
D.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C。
(1)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乌贼。
(2)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中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此题熟练掌握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中各动物的特点,即可正确解答。
19.【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克隆牛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A正确。
BC.根据分析可知,克隆牛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杂交技术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C错误。
D.克隆牛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没有进行体外受精过程,D错误。
故选:A。
克隆技术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牛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原来个体的基因基本完全相同。
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
20.【答案】D
【解析】解:A、H1N1病毒能使人患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紧急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此措施属于防治传染病中的控制传染源,B正确。
C、注射甲流疫苗,疫苗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是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故接种相关疫苗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第三道防线的淋巴细胞参与反应,C正确。
D、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甲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治疗无效。D错误。
故选: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病原体是能传染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相关的基础知识。
21.【答案】B
【解析】解:A.从图中看出子一代将两株紫花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二代子代出现了白花豌豆。因此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A正确。
B.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亲代白花的基因一定是aa,紫花的基因是AA或Aa,而子一代紫花的基因是Aa,子一代Aa自交,子二代紫花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所以子一代与子二代紫花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子一代细胞中的基因分别由亲代紫花和白花一个,C正确。
D.人工辅助授粉能够更好地控制花粉的种类和数量;豌豆杂交试验中,母本在雄蕊成熟之前去雄,并对其雌蕊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亲代形成子一代需要人工授粉,D正确。
故选:B。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2.【答案】B
【解析】解:A、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蚊子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A错误;
B、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利变异;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有利变异,B正确;
C、细菌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抗生素的选择是定向的,C错误;
D、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箭毒蛙色彩绚丽夺目,对敌害是一种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生物的生活环境。
23.【答案】B
【解析】解:A、痢疾杆菌的结构可以用图A表示,属于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A错误。
B、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它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繁殖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B正确。
C、根据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C错误。
D、图B和图C的生物最大的不同是:图B中的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图C病毒结构是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D错误。
故选:B。
图甲是细菌,①是DNA(遗传物质);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
图乙是酵母菌,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液泡;⑤细胞膜。
图丙是病毒①蛋白质外壳,②遗传物质。
掌握了三类微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可正确解答。
24.【答案】C
【解析】解:A、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在结构层次上,它们都属于器官,A错误。
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3关节连结在一起,B错误。
C、1肱二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同时②肱三头肌舒张,完成屈肘动作,C正确。
D、屈肘时,3关节起支点作用,D错误。
故选:C。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3是关节。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即可解答。
25.【答案】C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错误。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B错误。
C.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体内有退化的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C正确。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很多个蛋白质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D错误。
故选:C。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图中概念的逻辑关系。
26.【答案】A
【解析】解:A、利用马铃薯块茎上长出的芽体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营养生殖,A错误;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因此大量繁殖人参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时,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B正确;
C、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在试管中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
D、苹果和桃等果树大都通过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A。
(1)无性生殖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7.【答案】D
【解析】解: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通过1号、2号和7号,可以判断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A正确。
B.11号是男孩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的X来自于他母亲8,Y来自于他父亲7,7号的来自于1号,B正确。
C.3号患者(bb)和4号的后代中有正常和患病两种性状,可以判断4号(Bb);8号表现正常(B_),3号又传给8号b,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是Bb;10号同理,8号、10号的基因组成都是Bb,C正确。
D.8号是女性,性染色体是XX,其中的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卵细胞中的一条来自3号或4号,D错误。
故选:D。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3)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故男性能够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只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一种类型的卵细胞。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的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8.【答案】D
【解析】解:A、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A错误;
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有辅助运动的结构,B错误;
C、两栖动物变态发育,而鱼类的发育不变态,C错误;
D、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D正确。
故选:D。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这几种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9.【答案】B
【解析】解:A、米勒实验的结果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有机物,A正确。
B、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图中的①②,B错误。
C、生物进化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正确。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这是自然选择,D正确。
故选:B。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30.【答案】B
【解析】解:A.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同时新冠肺炎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而新冠肺炎患者或携带者才是传染源,A错误。
B.根据题干提供的图片可知,第一次接种后,虽然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但是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数量过少,甚至可能消失,抵抗该病的能力弱,因此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B正确。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它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是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戴口罩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新冠肺炎通过飞沫传播,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B。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的流行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它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抗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实际传染病的例子来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知识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31.【答案】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捕食与竞争 蜘蛛与青蛙 二氧化碳 B 生产者 C 生物种类多或食物链结构复杂等 多植树、种草(或绿色出行等)
【解析】解:(1)图1中的动物鹰、植食性鸟和食虫鸟属于都鸟类,蛇属于爬行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蜘蛛和食草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它们的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序为: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图2中的丙代表鹰,甲代表食虫鸟,乙代表食草昆虫,丁代表青草,图2中的甲对应的食虫鸟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两者都以食草昆虫为食物,因此它们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以上关系相同的两种生物还有青蛙与蜘蛛。
(3)图3中,B有三个箭头指出,可见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D消费者,A分解者,C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循环,有机物的最终来源于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是图中B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4)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珠山上的所有生物要想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是图3中的C;该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原因是生物种类多或食物链结构复杂等。
(5)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可以,多植树、种草;绿色出行等。
故答案为:(1)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
(2)捕食与竞争;青蛙与蜘蛛;
(3)二氧化碳;B生产者;
(4)C;生物种类多或食物链结构复杂等;
(5)多植树、种草(或绿色出行等)。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物质循环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实现物质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循环,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有机环境中伴随着食物链、分解链物质从有机环境又回到无机环境。
(4)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其进化的大致过程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进化的历程(脊椎动物):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掌握生物的进化历程、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光照强度 c 不相同 3、4 氧气、水蒸气 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可提高产量
【解析】解:(1)本实验是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小组的同学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将灯泡分别置于距装置10厘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50厘米、60厘米处。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水稻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向右的偏转。图二中点c位于曲线的最高点,说明c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释放的氧气最多。因此,若其他条件不变,在大棚种植调控中,应当选用图二中点c对应的参数。
(2)图二中,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图二中,e点指针的偏转格数为零,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e段,光照较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释放氧气,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向右的偏转;相反,在e~f阶段,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被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可使浮力减小,使天平指针发生向左的偏转。可见,f点与d点的指针偏转方向不相同。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线粒体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无光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弱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光强在某程度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较强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可见,在a点处,光照较强,植物细胞表现为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图三细胞内不存在的来源和去路是3释放二氧化碳、4吸收氧气。此时,植物也能进行蒸腾作用,因此通过气孔向外界释放的气体为氧气、水蒸气。
(4)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结合题图四可知,我们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的方法可以是: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光照强度 c
(2)不相同
(3)3、4;氧气、水蒸气
(4)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可提高产量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4)图三中:1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2表示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供叶绿体利用;3表示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4表示大中的氧供线粒体呼吸作用利用;5表示叶片内叶绿体产生的氧直接供线粒体利用;6表示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叶绿体利用。
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Y 4、5、6 房室瓣 收缩 3→C→D→1 4 ②③ ⑤ 关节软骨 ② 关节囊 做热身运动或佩戴护具等
【解析】解:(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蛋白质的消化最初是在胃中开始的,因此对应图丁中的曲线Y,所需要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是由图丙中的4、5、(6分)泌的。
(2)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功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了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当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因此图乙中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
(3)从外界获取氧气时为吸气,他的肋间肌和膈肌分别处于收缩状态。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氧气,经3肺静脉流回C左心房,由左心房流入D左心室,进行体循环,进入1主动脉,到达组织细胞,所以经过图乙中心脏各腔和血管的途径是3→C→D→1。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人体吸收的水分的主要器官是4小肠。人体内的多余水分除了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还可以经由图甲中所示的②呼气和③排汗途径排出。
(5)在运动中关节起支点作用,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②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为了避免在运动中受伤,可以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或者佩戴专业的护具等。
故答案为:(1)Y;4、5、6
(2)房室瓣
(3)收缩;3→C→D→1
(4)4;②③
(5)⑤关节软骨;②关节囊;做热身运动或佩戴护具等
图甲中①吸气,②呼气,③排汗,④排遗,⑤排尿。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图乙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图丙中1肝脏、2胆囊、3十二指肠、4小肠、5胃、6胰腺、7大肠。图丁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W表示脂肪的消化。图戊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以及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4.【答案】寄生 鞭毛 细胞壁 成形的细胞核 缩小 病原体 芽孢 转基因技术 黑花
【解析】解:(1)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幽门螺旋杆菌依靠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生活,因此幽门螺旋杆菌的生活方式为寄生;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从图中可以看出,幽门螺旋杆菌有鞭毛,是它的运动结构;根据分析可知,在细胞结构上,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幽门螺旋杆菌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当人体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因此受测者向专用的集气袋中吹气时(图2),胸廓容积缩小。
(3)根据分析可知,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杆菌称为病原体;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4)观察图3可知,“牛牛”的培育过程属于转基因技术;根据图示情况,“牛牛”的父方白花乙牛(dd),母方黑花甲牛(DD),“牛牛”受精卵的基因型为Dd,其毛色性状表现应该是黑花。
故答案为:(1)寄生;鞭毛;细胞壁;成形的细胞核
(2)缩小
(3)病原体;芽孢
(4)转基因技术;黑花
(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4)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5.【答案】右利手 Bb、Bb ③ DNA 2 不遗传 遗传物质和环境 12.5% ⑤
【解析】解:(1)图可知,Ⅱ7和Ⅱ8是右利手,而子代小豪表现左利手,说明“左撇子”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右利手是显性性状;则Ⅱ7和Ⅱ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图2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③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小豪是男孩,性染色体的组成是XY,其中的Y来自父方Ⅱ7,Ⅱ7的Y染色体来自他的父方Ⅰ代2号个体。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Ⅲ9号经过后期训练后矫正为右利手,这种变异是不遗传变异。由此可见,生物体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小豪的性状表现是左利手,由基因bb组成,分别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b,而亲代的均表现右手利,必有一个基因B控制,说明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他的父母生出一个“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25%,生一个“左利手”的妹妹的概率又占一半,因此是25%÷2=12.5%;小豪(bb)和他的这个妹妹(bb)从父亲Ⅱ7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为b,因此⑤图符合题意,故选⑤。
故答案为:(1)右利手;Bb、Bb;③DNA;2
(2)不遗传;遗传物质和环境
(3)12.5%;⑤
(1)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别遗传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36.【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消化道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等 淋巴 吞噬 流感疫苗 甲型流感病毒 甲组小白鼠没有感染甲流 都感染甲流
【解析】解:(1)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由资料“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可知,这是预防蛔虫病的方法均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分析可知,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2)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特征有: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等。
(3)接种流感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在体内和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或促使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病原体,从而达到免疫的作用,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4)同学要探究“用现阶段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呢?”要设置对照实验甲组和乙组,并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变量为流感疫苗,②甲组注射流感疫苗,乙组不做处理;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入甲型流感病毒,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若甲组小白鼠不感染甲流,说明流感疫苗可以用来预防甲流。若两组小白鼠都感染甲流,则说明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甲流。
故答案为:(1)切断传播途径;消化道
(2)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等
(3)淋巴;吞噬
(4)流感疫苗;甲型流感病毒;甲组小白鼠没有感染甲流;都感染甲流
(1)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类:消化道传染病(伤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猩红热、白喉等)、虫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动物源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属于蛋白质,能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它主要存在于血液的血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及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19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共40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