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8小题,共19分,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 文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一年365天,我们为什么要把归乡的日子选择在春节?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时间的秘密。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中节日的排列。最后我发现了中国古代人时间生活的秘密:一年之中,前半年为重;半年之中,前三个月为重;12个月当中,奇数月份为重;一月之中,前半月为重。这个排列有两个变例:一是八月份,宋代开始,中秋节成长为大节;另一个变例就是十二月,十二月是偶数月,但节日分量很重,并且集中在后半月,这和来年一月份的前半月结合在一起,构成中国古代时间生活最大的一个节期。
    中国古人依照 的原则,给自己的时间生活划分出了鲜明的节奏。当这一原则具体展开于一年的农业生活中时,我们会看到,中国古代节日具有怎样鲜明的内在节奏!一月之中,当人们为前半月的节日忙碌过后,后半月的平静生活显得非常可贵。当后半月的生活显得过于平静,下一个月新的节日期已经来临。当一个节日较多的月份结束后,到来的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少的月份。然后到来的又是一个节日相对较多的月份。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年之中,当万物萌生的春季这样一个节日繁多的季节结束后,是稳定的成长,是夏季这样一个节日相对减少的季节。而当收获的金秋来临,同时到来的是又一个节日的盛季。而那之后是冬季,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节日排列由相对减少到伴随着新年即将来临而转入迎新的准备期。一年中节日的最高潮将在这之后如期到来。这一切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节日生活的内在节奏。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这一内在节奏,与大自然的四季变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日传说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先民的时间轨迹雕上了美丽的刻度。这一内在节奏,有如万象喧然与处子般宁静的契合,有如一曲美丽的乐曲。八月中秋是中间华美的变奏,而十二月后半的节日集中期与来年正月前半月合而为一,构成一年中澎湃激扬的节日高潮。
    这就是中国时间的乐章。而“年”是我们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它占有绝对性地位。而这个地位,是千百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人文化积累的结果。早在殷商代,已经有了近似于“年”的观念。人们在年终会开展大型祭祀活动,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灵。到了周代,尽管“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过法已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年虽说已不像从前那样隆重,但是从那个时代起,年已经是一家人、一族人欢聚一起共度良辰的日子。
    两千年多少朝代兴替,两千年多少世事沧桑;“年”却一直留下来,并且不断生长,成为民族的传统被继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的节日传统。它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传统。
    (取材于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
    1.下列最适合填在第三段划线位置的一项是(2分)
    A.轻重相宜
    B.阴阳交替
    C.动静交替
    D.四季更迭
    2.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时间乐章特点的一项是(2分)
    A.它逐月恒定更替,乐调平稳流畅。
    B.它演进有序又不缺乏变奏。
    C.它与大自然四季的变迁息息相关。
    D.它合乎先民时间生活的内在旋律。
    3.下列不属于把归乡的日子选在春节的原因的一项是(2分)
    A.年是一年时间生活的顶点和高潮。
    B.人们要在一年之初为这一年做打算。
    C.年是家人、族人欢聚一堂的日子。
    D.年作为节日传统已渗透进国人的血脉。
    材料二
    《红楼梦》里,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哪个节日都过得神采飞扬,唯独说到过年,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就写得很无聊。
    前八十回里,两处写到过年,一处是元春省亲前,“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一句话就把个新年打发掉了。到了五十三回,曹公正儿八经要写一回过年了,细细地写贾府里祭祀、焚香、吃年酒、进宫朝贺,写得排场极大,像一幅画儿,画上的每一个人,做的都是规定动作,不像其他节日里,欢声笑语间,便凸显了各自的性情。
    两处描写加起来,可以凑成曹公对于过年的感觉,这是一个既乏味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节日。假如我们认同《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话,这也基本上是贾宝玉的春节印象,他是不喜欢过年的。
    贾府里其他节日大都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饭,贾宝玉深受宠爱而如鱼得水,但除夕就不一样了,他要见到的人不只是亲人,还有亲戚。
    一些老妯娌,是贾府旁支亲眷,宝玉也该上前喊一声奶奶。她们坐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呢?书里没说,二十九回里,倒有个样本。那个无聊的张道士,见了贾母,先是夸老太太气色好,又赞宝玉发福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说到宝玉的婚事上,提起前日在哪个人家见到一位小姐生得好模样,要给宝玉做个媒。大年下,与贾母握手相见的老太太们,大抵也是按照这个格式走。
    提亲话题之外,她们还喜欢问你在社会上的定位、现状和前程;还有那些来拜年的叔伯,他们会问得更仔细。这让逃避学堂成天跟姊妹们混得不亦乐乎的“无业游民”贾宝玉情何以勘?贾政在家的日子,虽时常把宝玉骂个狗血喷头,但亦有当父亲的虚荣心,没准儿会像某些章节里曾有过的那样,把他拎出来,让他当众做首诗什么的。总而言之,那些不快乐的记忆,贾宝玉或者说曹公都曾体验过,让他懒得再提。
    说到底,是新年这节日太主流,跟非主流的贾宝玉犯呛。
    最初,“年”是个吃人的怪物,人们要用鞭炮、用喧天锣鼓去驱逐它。这也许可以说明,年,原本自恐惧而来,来自对生命与岁月的恐惧,所以,人们要用狂欢把那恐惧压下去。驱逐恐惧的另外一种做法,是确定自己的坐标,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会让人觉得把握住了光阴,心里踏实。所以,在新年的各种仪式里,人的自我被抽离,变成一个个符号:在祖宗灵牌前虔敬的后代,与鬼神巧妙周旋的凡人,必须融入欢乐海洋的一分子;还有,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在生命坐标上不偏不倚稳稳立住的那个点。
    可是,对于曹公来说,哪有什么适当与不适当,只有我想与我不想。家财万贯可能瞬间成空,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举案齐眉又如何?新年只是时间的节点,而非人生的节点,何必这样欢天喜地又禁忌重重地去制造噪声、垃圾和狂欢后的虚空呢?
    清清静静地过自在流年。这样的新年,想来才能让宝玉心生欢喜。
    (取材于闫红《我们就是那个不爱过年的宝玉》)
    4.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宝玉“不喜欢过年”原因的一项是(2分)
    A.过年充满繁文缛节和重重禁忌,很是乏味。
    B.过年时可能会被提亲,被问及功名和前程。
    C.过年可能与被父亲拎出来当众作诗等记忆相关。
    D.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对岁月的流逝心怀恐惧。
    5.材料二引用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说亲的例子。下列选项中的内容适合填空处的一项是(2分)
    张道士捧了一盘子贺物,其中有一块赤金点翠的麒麟,贾母忘掉是谁带的,宝钗急忙笑告 (人物)有这样的物件,因此引起了 (人物)的冷嘲热讽:“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红楼梦》中两个经典的“姻缘配”:一个前世的 ,一个现实的 。
    A.林黛玉 史湘云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B.史湘云 林黛玉 木石前盟 金玉良缘
    C.林黛玉 史湘云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D.史湘云 林黛玉 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
    6.以下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说曹雪芹等同于宝玉,是建立在《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的假设上的。
    B.贾政有时会把宝玉拎出来,让他当众作诗,是为了满足自己作为父亲的虚荣心。
    C.文中所说的“主流”,指的是在过年时遵从习俗礼法,在“适当”的年龄做“适当”的事。
    D.宝玉喜欢清静度日,不喜欢热闹,因而在过年的欢乐的海洋中,会显得“非主流”。
    材料三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年味只是一种存在于记忆中的味道。
    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原本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需,那么“年”这样的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现在的人们对于过年,似乎只剩下了回家、团聚、吃饭,然后就是离家、工作。回家过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完全没有小时候那种望眼欲穿的过年心情了。就是相聚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不看电视,和家人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呢?
    年还没完,该走的就踏上归程。过年,很多时候不过是回家的一个必要理由而已。
    因为很多原因,过年时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整。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给年味变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取材于赵晓林《过年成为一种形式:年味不知“味”》)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省亲(xǐng) 繁文缛节(rǔ) 共度良辰(时光)
    B. 祭祀(sì) 狗血喷头(xuè) 情何以勘(承受)
    C. 横幅(fú) 澎湃激扬(pài) 不亦乐乎(也)
    D. 契合(qiè) 唠唠家常(lào) 举案齐眉(擎举几案)
    8. 过年是中国人不肯放弃的传统,可是,当下“年味”却越来越淡。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括说明“年味”变淡的原因。(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待漏院记①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相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乃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②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③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在方,漏,古代计时器。②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③眚(shěng):原义为日食或月食,后引申为灾异。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其教矣 张:推广
    B.金门未辟 辟:打开
    C.何以弭之 弭:消除
    D.旅进旅退 旅:军队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圣人不言而百姓亲 窃位而苟禄
    B.以事一人 愿避位以禳之
    C.是不独有其德 其或兆民未安
    D.于焉以息 亦无所取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B.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会想些什么吧?
    C.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贤人尚未得以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处于朝中,我将贬斥他们。
    D.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请把我的志向写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以规范执政大臣。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②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13.文章提及了贤相、奸相、庸相三类宰相,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奸相和庸相的特点。(2分)
    奸相: ; 庸相 。
    14.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贤相在待漏时思考的内容。(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京城燕
    迺贤①
    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②却向檐间飞。
    托巢未稳井桐坠,翩翩又向天南归。
    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③无尘卷珠箔④。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注]①迺贤:元代文学家,曾流连京城十年,有从政的愿望却终无所遇,只能南归。②芹,指芹泥,即燕子筑巢用的草泥。③青琐:富贵人家雕镂成格的窗户。④珠箔:珠帘。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几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来表现初春之寒意,细致入微。
    B.主人家的帘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间避风处做窝,可是居留时日不多,又翩然南飞了。
    C.诗中写王谢的富贵繁华,这与燕子暂居京城的处境形成反差,是为了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本诗以景作结,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两相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16.下列诗句中,与“燕子初来怯清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乌衣巷》中也写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请比较《京城燕》与《乌衣巷》两首诗歌在手法和情感上的不同点。(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入唐后沦为废墟。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12分)
    ①“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描摹对象。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 , ”表达诗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②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 , ”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
    ③中国优秀诗文中不乏表现家国情怀的名篇。《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在国家倾覆之时,“ , ”,自此走上了长达二十年的担当尽忠之路;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书愤》中“ , ”写出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面,忆及当年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让诗人依然怀有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3题。
    亲 近
    韩少功
      我在大学里最崇敬的一个老师不久前去世了,我很想悲痛却悲痛不起来。我曾经最喜欢听他的课,其实那不是听课,而是享受,是沉醉,是入梦,梦在他的妙语连珠和手舞足蹈里,梦在他激情之下无意间喷出的唾沫星子里。他也不是在讲课,他本身就是《红楼梦》,就是杜工部和辛稼轩,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大神附体,讲到动心之处完全是目中无人,所向皆空,有一次老泪横流竟用袖口擦鼻涕。
      我上他的课不多,但算是他宠爱的学生之一。毕业后十多年以来,常听到同学们说,他多次打听我的情况。他还给我寄过他的新著,在他病重的时候。
      我本应该为他的去世流泪,为他的才华和性情,为他的殷切关注。我其实是一个容易流泪的人,有时看一个并不出色的电影,明明知道导演在下一步要煽情了,明明知道煽情之技有些可恶和可笑,还是忍不住被电影煽出泪来,哭得自己又伤心又惭愧,像刚才大冒了一次傻气。我没有想到,我可以为一部通俗电影流泪却居然无法为自己最为崇敬的一位老师流泪,眼窝子干得像枯井,只能在电话里夸张地向某些同学表示震惊、惋惜、痛悼以及怀念,只能折腾一些公文悼词里常见的辞藻。我对自己感到羞耻甚至害怕,一张即将寄出的捐款汇票,在我看来是骗子向死者的行贿。
      也是向自己不安的内心行贿。
      我不想去参加追悼会,缺席的理由总是很容易找到。我怕我的无情会在追悼会上暴露无遗,怕自己无法及时履行悲痛的责任。是的,眼泪常常成为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是对一切伟人、恩人、亲人、友人应有的情感回报——无论他们与我们是近处还是远离,是过从密切还是音讯渺茫,是一种具象性的日常存在还是抽象性的理念存在。与其说这是他们所需,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要求。
      其实,细想一下,这种要求对于人们来说都稍嫌苛刻。崇敬是一种情感,不一定比亲情低级。我们崇敬爱因斯坦一类伟人,但这些人如果没有以一种实象或媒象打动我们,我们是无法为他们流出眼泪的。感激也是一种情感,同样不一定比亲情低级。我们感激众多公正的法官、高明的医生、慷慨的慈善家,但这些恩人如果没有以一种实象或媒象打动我们,我们也是无法为他们流出眼泪的。我们的泪水被生活境遇所分配,并不完全属于我们。相反,如果我们强制自己用泪水证明一切情感,用泪水偿付一切情感,有时就不免装模作样,而这种矫情比无泪的崇敬和感激更糟糕。
      矫情是无情中最糟糕的无情。
      中文词“亲近”,显示了“亲”与“近”之间的密切关联,显示了亲情对具象示现和感官活动的依存。即便有血缘的联系,当亲人之间也虽“亲”难“近”的时候,当亲人因种种原因而天南地北动若参商的时候,随着时间数年、数十年地消逝,亲情也就逐渐变得微弱而空洞,就“远亲不如近邻”了。此时的亲情,如果没有深刻的童年记忆打底,可能更多地表现为贺卡、礼品、汇票、合影照片、电话问候、法定义务的承担等等,更多地表现为理智和逻辑的认定,而不是一听到病情通报就忍不住的心酸泪涌。
      “近”物不一定都值得崇敬和感激,却可能有“亲”情相系。一条狗就是这样,只因为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近”,它们的死就可能让我们伤心。一部煽情的通俗电影也是这样,只因为它声象感染的“近”,也可能让我们湿了眼眶。我当过一段时期的代课老师,知道校园里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经验,即坏学生常常比好学生对老师更有感情,一旦毕业离校,坏学生比好学生更常来母校看望老师。可见亲情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不一定是和睦近处的结果,也可以是冲突近处的结果——“近”才是关键。好学生们成绩太好了,太让老师们省心了,于是没有留校、补课、训斥、谈心、逐出课堂、频繁家访一类事情的发生,更没有与老师骂完了又哭甚至打完了又同桌吃饭的故事。倒是学生中那些捣蛋大王,与老师们“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相近以及不打不相亲,错误不断所以更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胡作非为所以更多获取老师们的声音和表情,即便一直心怀怨恨,但也是一份情感的额外收入,是一种记忆中更为深入的镂刻。一旦怨恨被岁月稀释,或者被成年的见识化解,深刻记忆便完全可能转化为一份温柔。
      从另一方面说,坏学生不一定是坏人,只是不大安分,不见容于管理秩序,不大适应课堂、作业、行为守则等现代的理性成规。在这个意义上,坏学生常常就是一些更多关注近物的人,一些更亲近具象而疏远文词的人,比如觉得一只活鼠比数学测量题更重要,一条活鱼比语法运用题更重要,一次打架复仇比将来揣着毕业证为国立功更为他娘的大快人心。他们还更喜欢美术、体育、劳动之类“玩”的课而不喜欢各种主课,更喜欢课本里的插图而不是意义解说。如果说他们日后可能对老师有更多的人情味,那不过是他们本来就有更多的感性记忆,本来就有更强的感性记忆力。或者说,他们的随心所欲和无法无天,多少保护了他们的情感生活,还没有被管理秩序斩削一尽。他们不像我这样的所谓好学生,在规行矩步的校园里,已如期让文字接管了心智,如期学会了封闭感官和冷却情感,虽然比那些捣蛋大王早一点学会数学和语法,却可能比他们少了许多亲近事物的能力。
      人的成熟就是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就是学会所谓分寸感以及对周围很多事物保持距离的过程——这正是文明教育的目的。葡萄牙作家佩索阿说:“永远不要靠得太近——这就是高贵。”甚至说:“真正的贵族从来不触摸任何东西。”(见《惶然录》)在这里,一条“不太近”原则,意味着人们的感情有更多的礼貌形态,更多的理智含量,使人们更容易成为控制着各种分寸的崇敬者、感激者一类人物,而不是亲近者。然而无可奈何的是,社会规范仍需征收眼泪,当哀乐响起,人们必须以泪水履行一切情感回报的道德责任:对任何去世的伟人、恩人、亲人、友人,无法悲痛也一定要悲痛起来——你不能成为一个没心没肺的小人。
      于是,成熟还意味着另一条规则:在失却亲近以后要善于伪作亲近。
    我终于哭了。哭泣的原因恰恰是想到自己不再能够哭泣,恰恰是自己不再能够哭泣的时候还负有哭不出来的罪疚感——我就是这样在老师的葬礼上鼻酸。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在接到自己最崇敬的大学老师不幸逝世的消息时并未感到悲痛,希望借汇款来消除自己内心之中的不安,但是这样做却并未奏效。
    B.时间可能帮助坏学生淡化掉当初老师批评所可能带来的怨恨,而使之更多地记取那些因受到格外关注而拥有的彼此密切相处的时光。
    C.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在崇敬者、感激者离世时表示悲痛,这是在履行道德责任,给予一切伟人、恩人、亲人、友人以应有的情感回报。
    D.作者认为即使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也不一定就有亲近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也会使亲情疏远,而更多表现为理智或逻辑的认定。
    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我对自己感到羞耻甚至害怕”?(5分)
    21.为什么作者说眼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道德要求”?作者对此有怎样的评价?(6分)
    22.文中提到了哪些成熟的规则?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7分)
    23.本文的题目叫“亲近”,在文中谈及了“亲”与“近”的几种关系?试分条概括一下。(每条不超过15个字)(3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陈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②电影《阿Q正传》在结束前增加了画外音:“阿Q死了,阿Q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小尼姑骂得断子绝孙了。据考据家的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③请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
    25.写作(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有人说:格局反映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有人说:格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气度与胸怀。
    有人说:格局有大有小,有新有旧,可葆有亦可突破。
    请以“格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②“慕”,可以是羡慕、爱慕、仰慕……慕的对象可是人,可为物,可以是一种文化。
    请以“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草 稿 纸
    答案
    1.C 2.A 3.B 4.D 5.B 6.D 7.C
    8.(5分)参考答案:
    ①从生产方式的变化来看,“年”的绝对性地位缘于中国人千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文化积累,而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文化逐渐淡化,人们对“年”不像以前那么重视。
    ②从仪式的负面作用来看,过于注重外在仪式的过年方式,使人感觉自我被抽离,变成了生命坐标上的符号,这样的“过年”让重视自我的人感到乏味厌倦。
    ③从过年内涵的变化来看,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人的必需,“过年”的传统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有以前的“年味”。
    ④从庆祝形式的变化来看,为适应社会变化,人们过年时减少了鞭炮的燃放以及横幅、灯笼等的张挂,使得“年”节缺乏喜庆的颜色和气氛,减少了年味。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分条罗列、语言表述1分】
    9.D(旅:共同)
    10.B(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连词,来;C项:代词,他的/代词,他;D项:代词,相当于“之”/语气词,无实义)
    11.D(请允许我把这些文字记录在待漏院的墙壁上,用于规劝执政的大臣。)
    12. ①这就可以知道,君主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辛勤劳苦,这就是效法天道。
    ②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
    13.文章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请用三个成语分别概括这三类宰相。(3分)
    奸相: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谄词令色、巧言令色、阿谀奉承、阿谀逢迎、
    庸相:随波逐流,尸位素餐、明哲保身
    14.①关心百姓:他想到百姓尚未安定,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
    ②担忧边患: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
    ③关注平乱: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
    ④关怀民生:想到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
    ⑤亲贤远佞: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
    ⑥关注气候:气候反常,天时不正,灾害一次次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
    ⑦注重教化: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人。
    答对6点得6分,只有概括没有分析,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们使风雨调畅的结果。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贤相名臣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当朝见之所的门楼上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仪仗队的灯笼火把照耀全城。宰相驾到,马车铃声铃铛富有节奏。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侍从撩开车上帷盖,主人下车到待漏院暂息。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他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定,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气候反常,天时不正,灾害一次次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人。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宫门开后,善听各方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世风清明安定,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优厚的俸禄,那就不是侥幸而得,而是完全应该的。
    他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考虑着金钱美女,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怎样罢斥他们。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我便考虑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他为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宫门开了,金殿上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15.C,“是为了表达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有误,两相对比是侧重表现京城燕处境的凄凉。
    16.D,与题干中的诗句都是拟人。
    17.评分要点:每首诗3个评分点,手法1分,分析诗句1分,情感1分。
    《京城燕》借物喻人,借写京城燕在檐间辛勤筑巢,托巢未稳又匆匆南归的形象,表达作者京城求官,想施展一番抱负却终无所成的辛酸无奈。
    《乌衣巷》运用对比(寓情于景,怀古抒怀),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屋檐之上的燕子,如今却是栖息在普通百姓的屋檐之上,以燕子作为见证,表达了对繁华不再、昔盛今衰的慨叹。
    18.①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②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19、C
    20、羞耻于:多情的自己可以为通俗的电影桥段落泪,却无法对自己崇敬的老师的离开拥有真诚的悲痛。(2分)
    害怕于:发现了自己的冷漠无情,以及为掩饰无情而展现的虚伪。(2分)
    表达(1分)
    21、我们的文化习惯里要求人们对崇敬者或感激者的离世要借流泪的方式来表达悲痛,这是人有情有义的标志,人们为了标榜自己的情义,会在并不悲痛的时候为符合社会期待而表现悲痛。作者认为这是矫情,比无情更无情。
    22、成熟的规则:不太近原则和伪作亲近的规则。(2分)作者一方面觉得“不太近”规则是接受社会规范、把握得体分寸、走向文明理性应有的过程;(2分)另一方面又无奈甚至厌恶于不亲近而伪作亲近所拥有的矫情。(2分)表达(1分)
    23、在亲情中,有可能虽亲难近;对近物,有可能因近而亲。
    24、略
    25、略



    相关试卷

    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古诗文[来源^#,默写,课外文言,诗歌鉴赏,实用文本阅读,微写作,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解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2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