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5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展开练案[5]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北斗七星几乎是夜空中最亮、最容易识别的恒星。我国古代先民不仅用它来指示方向,还能用它区分季节。下图为一年内四个日期的同一时刻看到的北斗七星位置的合成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北斗七星斗柄的朝向变化是由于地球的( D )
A.顺时针自转 B.逆时针自转
C.顺时针公转 D.逆时针公转
2.我们观察到一天内北斗七星的位置( B )
A.固定不变
B.逆时针旋转每小时约15度
C.顺时针旋转每小时约15度
D.逆时针旋转每小时约30度
[解析] 第1题,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斗柄指向上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地球的公转形成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是逆时针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北斗七星是恒星,地球上观察恒星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恒星日,大致是23时56分4秒。以北极星为参照物,地球是顺时针旋转,由于恒星不动,我们观察到一天内北斗七星的位置是逆时针旋转每小时约15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江苏高三专题)某探测器在火星附近拍摄到火星与地球的合影(图1),可看到较远处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图2示意火星与地球、太阳位置关系。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若探测器拍照时地球位于图2中所示位置,则火星可能位于( D )
A.“合”附近 B.“东方照”附近
C.“冲”附近 D.“西方照”附近
4.该日地球上人们可观察到火星比太阳( B )
A.早升晚落 B.早升早落
C.晚升早落 D.晚升晚落
[解析] 第3题,读图结合材料“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可知,此时在火星上看来,太阳在图示合照照片的偏右侧,结合图2火星与地球、太阳位置信息,此时火星应位于“西方照”附近,D正确。如果火星位于“东方照”附近,图中地球应是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B错误。火星位于“合”附近,则火星和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火星上无法看到地球,A错误。火星位于“冲”附近,地球则位于火星与太阳之间,地球的夜半球朝向火星,与图示信息不符,C错误。故选D。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火星位于“西方照”附近,可结合下图理解(忽略图中星体大小差异):
A点处于黑夜且即将过渡到白天,此时东方地平面上火星已经升起,而太阳尚未升起,火星比太阳早升;在地球上人们看到火星和太阳一起自东向西运动,运动的速度即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由于火星比太阳早升起,所以火星比太阳早落下西方地平面,所以火星比太阳早升早落,B正确。故选B。
(2023·河南省商丘名校联考)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期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落户珠峰小镇(28°N,87°E)。下图为珠峰小镇边防战士当地正午时刻经过“冰墩墩”时的照片。据此完成5~7题。
5.冬奥会期间,下列现象成立的是( A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北京的白昼长于黑夜
C.珠峰小镇的白昼变短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6.照片中边防战士行进的方向是( B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7.照片拍摄时当地钟表时间最接近( D )
A.9:48 B.10:50
C.12:00 D.14:12
[解析] 第5题,时间2月4日到20日,地球公转过了近日点,冬奥会期间,地球向远日点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正确;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B、C、D错误。故选A。第6题,珠峰小镇的纬度是28°N,其正午日影指向正北,边防战士行进的方向大致与日影指向垂直,而且影子朝向边防战士右手侧,故边防战士行进的方向大致向西,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照片拍摄于当地正午,即87°E的地方时为12:00,但是当地钟表时间为北京时间,此时北京(120°E)时间为14:12。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原创题)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据此完成8~9题。
8.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S,43°W)的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应为( C )
A.11月29日1200 B.11月28日1208
C.11月29日1208 D.11月29日1108
9.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航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B.北京昼短夜长
C.南阳地区小麦正值播种期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解析] 第8题,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为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北京时间使用东八区区时,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22°S,43°W)处于西三区,西三区比东八区晚11个小时,因此当地的观众要收看电视转播实况,当地的区时应为11月29日12时08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9题,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5月返航,此时地球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变慢,A正确;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B错误;南阳地区小麦播种期在秋末,而此时为5月份,C错误;5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极地区大部分出现极夜,不会出现极昼,D错误。故选A。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某日世界局部地区光照示意图,其中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经度数相等。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 A )
A.O<P<M B.M>N>O
C.P=O<N D.N<P<O
11.此时Q点的地方时是( D )
A.4时 B.10时
C.16时 D.22时
12.图示该日昼长为16小时的地点是( C )
A.M B.O
C.P D.Q
[解析] 第10题,根据题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M、N位于赤道上,P、Q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且P的纬度低于Q的纬度。O位于80°上,因此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M=N<P<Q<O,因此各点的自传线速度排序为M=N>P>Q>O,A对,B、C、D错误。故选A。第11题,根据题意,从图中信息可知,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所以O点所在经线为0时(24时)或12时,又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可知O点所在经线为日界线,即0时(24时)或180°经线,综合两个条件,O点所在经线为0时。由此可推断该图为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自左向右,即左为西方向,右为东方向。又因MO、NO分别为昏线、晨线,且M、N都在赤道上,所以MN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材料指出“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经度数相等。”可见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角度差为30°,时差为2小时,Q点所在经线在O点所在经线西边,因此Q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时-2小时=22时,D对,A、B、C错,故选D。第12题,根据题意,由上题的分析,相邻两条经线的时差为2小时,P点所在纬线与晨线NO的交点与O点所在经线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即P点日出时刻为0时+4小时=4时;P点所在纬线与昏线MO的交点与O点所在经线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即P点日落时间为24时-4小时=20时,P点的昼长时间为20时-4时=16时,C对。M点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为12小时。O点出现极昼现象,昼长24小时。Q地昼长为20小时。A、B、D错误。故选C。
(2022·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2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完成13~14题。
13.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A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14.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C )
A.2013年1月6日16时
B.2013年1月5日8时
C.2013年1月5日16时
D.2013年1月6日8时
[解析] 第1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A点位于180°经线上,结合材料,A与D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则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对,故全球两个日期约各占一半。因此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1/2,故选A。第14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从A地出发,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60°,即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地航行到C地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3年1月5日16时。C正确,故选C。
二、综合题
15.(2023·全国专题测试)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选择恰当符号并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出图示所在半球的极点。
(2)判断CE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明它的移动方向。
(3)分别判断图示A、B、D、E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4)计算A、C两点的地方时。
(5)若A点所在的经线为120°E,计算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
[答案] (1)用“S”在图示顶点(90°附近)标注出来即可。
(2)晨线。自东向西。
(3)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
(4)A点的地方时为4时,C点的地方时为6时。
(5)1/3
[解析] 本题以光照图为情境,考查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和意义,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学科素养。第(1)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其绕转中心为南极点,用符号“S”表示。第(2)题,晨昏线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E为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故为晨线,其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第(3)题,结合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线速度:A>B>D>E;角速度:A=B=D=E。第(4)题,C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则C为6时,A点在C点以西相差30°的地方,时间晚2个小时,为4时。第(5)题,结合上题,A点的地方时为4时,即120°E为4时,则此时180°为8时,60°E为0时,从60°E向东到180°,经度差120°,占全球的1/3,则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为1/3。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时跟踪练5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时跟踪练5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航班航线最可能途经,测出图2数据的学校,最可能位于,返回舱着陆时当地的风向最接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含详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