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778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77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3778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7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一、单选题1.(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2.(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紫色石蕊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 B.小烧杯中a溶液可能是浓氨水C.可证明分子在大烧杯内不断地运动 D.小烧杯中a溶液浓度大、有挥发性3.(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氧气加压液化装入钢瓶中: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花园里,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D.敞口放置的溶液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4.(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分子破裂成原子 B.分子的质量变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5.(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下列物质的粒子构成与硫酸铜的粒子构成类型相同的是A.氦气 B.水 C.氯化钠 D.氨气6.(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7.(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花香四溢 B.酒精挥发C.大雪纷飞 D.湿衣服晾干8.(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夏天路面会拱起开裂,这是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该现象体现了微粒的A.性质发生改变 B.大小发生改变C.间隔发生改变 D.质量发生改变9.(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 B.金刚石、氧化汞C.水、干冰 D.铁、氨气10.(2023·河南·统考三模)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原子学说”进行解释的是A.柳絮飞扬 B.夏荷飘香 C.秋雨连绵 D.冬雪飘飘11.(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碳原子结构不同B.稀硫酸溶液均一稳定—硫酸在溶液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12.(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胎。其爆胎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数量变多 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质量变大13.(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氧气瓶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该现象说明A.分子数目减少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4.(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春季,北方大风天气,尘土飞扬——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酒精溶液不能导电——酒精溶液中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C.夏季炎炎烈日下轮胎爆炸——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D.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可以防钙——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15.(2023·河南三门峡·统考一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迎来2023年第一场雪,漫山银装素裹,美不胜收。下列有关雪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片雪花由一个水分子构成B.在雪花形成后,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C.在每一片雪花中,水分子的数量都是巨大的D.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质量保持不变16.(2023·河南安阳·统考二模)宏观、微观相结合是化学重要的思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空气可以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可以再分D.水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17.(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NH3 B.Hg C.O2 D.NaCl18.(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石墨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湿衣服变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D.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19.(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原子的质量变小 B.氧分子的数目变少C.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氧分子的体积变小20.(2023·河南安阳·统考二模)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21.(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参考答案:1.B【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2.B【详解】A、小花变成红色,说明遇到酸性物质,则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分子不断运动到小花上,使小花变红,选项正确;B、小烧杯中a溶液不可能是浓氨水,因为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小花变蓝,选项错误;C、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分子不断运动到小花上,使小花变红,可证明分子在大烧杯内不断地运动,选项正确;D、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说明小烧杯中a溶液浓度大、有挥发性,能短时间内使小花变色,选项正确。故选B。3.D【详解】A.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两者分子构成不同,正确;B.氧气加压液化装入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C.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花园里可以闻到花香,正确; D.敞口放置的溶液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是因为分子在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错误。故选:D。4.C【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闻到气味是氯化氢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C。5.C【分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详解】A、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正确;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7.C【详解】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B、酒精挥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C、大雪纷飞,属于宏观物体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D、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答案:C。8.C【详解】A、受热膨胀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错误;B、受热膨胀微粒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错误;C、受热膨胀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正确;D、受热膨胀微粒本身质量不变,错误。故选:C。9.C【详解】A、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氧化汞由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D、铁由铁原子构成,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A、柳絮飞扬是描述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可以用“分子——原子学说”进行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B、夏荷飘香,是因为香气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可以用“分子——原子学说”进行解释,故B符合题意;C、秋雨连绵是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可以用“分子——原子学说”进行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D、冬雪飘飘是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可以用“分子——原子学说”进行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故A错误;B、硫酸在溶液中以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均匀的分散在水,形成均一稳定的硫酸溶液,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D错误。故选C。12.C【详解】夏季气温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C。13.D【详解】氧气是氧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缩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D。 14.B【详解】A、尘土是宏观物质,尘土飞扬,是宏观物质的机械运动,不能用分子的性质解释,A选项错误;B、酒精以分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酒精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酒精溶液中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B选项正确;C、夏季炎炎烈日下,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发生爆炸,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而分子的体积不变,C选项错误;D、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利用的隔绝氧气和水的原理,而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D选项错误。故选B。15.A【详解】A、分子是很小的,一片雪花由多个水分子构成,说法错误;B、微粒是运动的,在雪花形成后,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说法正确;C、分子是很小的,在每一片雪花中,水分子的数量都是巨大的,说法正确;D、雪花融化时,发生了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质量保持不变,说法正确。故选A。16.C【详解】A、夏天气温高,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由于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叙述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叙述正确;C、空气可以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利用两物质沸点不同而分离,此过程中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叙述错误;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叙述正确。故选C。17.D【详解】A、NH3由氨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Hg由汞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O2由氧气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D。18.D【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A正确;B、湿衣服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故C正确;D、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D。19.C【详解】A、降温过程中,氧原子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降温过程中,氧分子的大小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C、降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符合题意;D、降温过程中,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20.A【详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A。21.D【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西专用)-22构成物质的微粒,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西专用)-17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河南专用)-16物质分类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