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3777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3777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展开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位时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造福后世;他好大喜功,役民过度,结果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位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永济渠连通了长江
B.涿郡是大运河中心
C.运河贯通南北地区
D.邗沟是运河最南段
3.(2021·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开创了“开元盛世”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4.(2021·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如下图所示,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余杭“南巡”,会经过哪几段运河( )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统治者贪图享乐 B.隋炀帝的暴政
C.大兴土木工程 D.连年的对外征战
6.(2018·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成语“金榜题名”“三元及第”“独占鳌头”所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2019·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请问这种机制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重文轻武
D.君主专制
8.(2019·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生活在今北京一带的考生要赴洛阳赶考,他们可能经过的运河路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9.(2019·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如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
A.西晋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10.(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11.(2018·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生活奢侈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崇尚节俭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汉武帝和隋文帝与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抓住题干的“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结合所学,隋炀帝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可以选择正确答案。
2.C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为巩固隋朝统冾,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由北到南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所以C符合题意;B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根据地图可知,永济渠连通了黄河,A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B正确;创立科举制、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是隋炀帝的贡献,排除AB;开创了“开元盛世”与唐玄宗有关,排除C。故选D。
4.C
【详解】
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涿郡到洛阳段为永济渠,洛阳到淮水段为通济渠,准水到江都段为邗沟,江都到余杭段为江南河,因此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余杭“南巡”,会经过②通济渠、③邗沟 、④江南河。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役民过度,他的暴政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隋朝被推翻,B项正确;统治者贪图享乐、大兴土木、连年的对外征战都属于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6.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三元及第”指科举时代从乡试到殿试都考中第一名。“独占鳌头”在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故成语“金榜题名”“三元及第”“独占鳌头”所反映的制度是科举制。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更替首领位置的方法,与科举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成语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主要看门第出身,与题干成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B
【详解】
根据“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才能是选拔官吏的标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其中从北京到洛阳要经过的是永济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581年、589年”是解题的关键,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杨坚灭掉了陈,成功地统一全国。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选项B符合题意;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618年唐朝建立;1271年元朝建立;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锐意改革、崇尚节俭、政绩卓著。依据题干“其自奉养,务为俭素”可知,隋文帝自己生活务求节俭朴素。D选项符合题意。由此,ABC可直接排除,故选D。
【点睛】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俭素”。“俭素”是俭省朴素的意思,采用排除法便可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直接排除。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元朝的统治: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元朝的统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宋代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宋代经济的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