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1课文08烛之武退秦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1课文08烛之武退秦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51] 课文08 烛之武退秦师一、重点词句梳理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②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2.解释加点多义词语的含义。(1)封①既东封郑( 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②又欲肆其西封( 疆界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封赏 )④籍吏民,封府库( 封闭,查封 )⑤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密封 )(2)鄙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把……当作边邑 )②蜀之鄙有二僧( 边邑,边境,边疆 )③孔子鄙其小器( 看不起,轻视 )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见识浅 )⑤北蛮夷之鄙人( 粗鄙,未开化 )⑥鄙人、鄙见( 用在名词前,用以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①越国以鄙远古义:越过别国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②行李之往来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4.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①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作名词,恩惠 )③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④共其乏困( 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容词作动词,厚,变厚/薄,变薄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越国以鄙远( 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5.判断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①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之 )二、文化常识识记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B.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秦始皇以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古代君王的自谦词还有“孤”“不谷”等。D.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还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解析】 被封爵者并非都有封地且可世袭。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烛之武”的“之”一般认为是助词,可删。春秋时期在人名中加“之”字的现象较普遍,如介之推、舟之侨、宫之奇等。因古人为文喜用助词,以使文章委婉曲折,避免单调,这一现象也自然延伸到人名中。B.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D.“秦晋之好”代表的是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秦晋之好”。【解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4课文11与妻书,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65课文22兼爱,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5课文12促织,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