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普通用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707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普通用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707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普通用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707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普通用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普通用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质检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蚯蚓是一种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蚯蚓的特征的是( )A. 身体呈圆筒形 B. 由许多体节组成 C. 用鳃呼吸 D. 靠刚毛辅助运动2.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A. “我”指的是卵细胞 B. “我的搭档”指的是受精卵
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卵巢3. 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B.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C.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4.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⑤可以是内分泌腺
B. 若该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该反射是简单的反射
C. 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无感觉也不能运动
D.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5.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家蚕、蝗虫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B. 家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C.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D. 扦插、嫁接、试管婴儿都属于无性生殖6.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罐头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封盖前进行灭菌,封盖后细菌无法进入
B. 利用甲烷菌可将秸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合成甲烷
C. 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D. 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可用来治疗新冠肺炎7.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数不清的细菌等微生物。如图为几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①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
B. ②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C. ③和②生殖方式都是分裂生殖
D. ③、④和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8.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是一个永恒主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它的病原体是狂犬
B. 戴口罩可以有效防范新冠肺炎,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简称“OTC”
D.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9.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 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C.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10.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许多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B.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
C. c代表的是植物体,d代表的是动物体
D. 叶表皮属于a层次,与皮肤一样属于保护组织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11. 大豆是我市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主要是由大豆植株根尖的 ______ 从土壤中吸收而来,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______ 。图乙中 ______ (填图中标号)有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结构。
(2)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乙的 ______ (填图乙中的标号)中进行的,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 ______ ;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 ______ (填图中标号)。
(3)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细胞的 ______ 。大豆叶片是由种子胚中的 ______ 发育而来,大豆开花后,通过传粉和受精,由 ______ 发育成种子。12. 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共有 ______ 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一中的生物成分以外,还有 ______ 和它们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蛇和猫头鹰的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关系。
(2)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三种不同的生物组成分,则乙代表的是 ______ ,该图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代表 ______ 。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13. 2022年11月21日,来自32个国家的球队齐聚卡塔尔,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拉开揭幕战。比赛过程中,球员们的各个器官、系统需要相互协调才能满足身体最基本的需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食谱中有卡塔尔烤羊肉,羊肉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图一中的 ______ (填图一中的代号),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在到达心脏的过程中,最先进入心脏的 ______ 。
(2)卡塔尔的椰枣被誉为“沙漠面包”,入口甜糯,其富含的营养物质—— ______ 是运动员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图二中的a所代表的生理功能主要由图一的 ______ (填图一中的代号)完成,该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特点有 ______ (答两点)。
(3)图三的曲线Ⅲ代表的是营养物质—— ______ 的消化过程,图一中 ______ (填图一中的代号)分泌的消化液可促进该物质的消化。
(4)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骨骼肌的活动加强,肌细胞会产生较多的代谢废物,图二中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______ (填数字)。14.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大脑发育障碍等症状。如图是某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家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遗传图谱分析可知,苯丙酮尿症是 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3号与1号和2号的性状表现相同,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联系亲代和子代的桥梁是 ______ 。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则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
(3)如果已经确定3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那么8号个体患病的比例是 ______ 。所以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B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ABD正确;
C、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呼吸器官不是鳃,C错误;
故选:C。
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AB.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卵巢产生的卵细胞,A错误;B错误。
C.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C正确。
D.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就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里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胎儿。因此“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D错误。
故选:C。
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人的生殖的发育过程。
3.【答案】B 【解析】解:A、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A错误。
B、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B正确。
C、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C错误。
D、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D错误。
故选:B。
(1)昆虫的口器有多种,有刺吸式口器、肛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
(2)软体动物不能主动捕食,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食。
(3)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4)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
明确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捕获食物的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4.【答案】C 【解析】解:A、内分泌腺分泌激素,⑤效应器可以是内分泌腺,A正确。
B、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因此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B正确。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D正确。
故选: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功能是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A错误。
B、家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使它更加适于陆地生活。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C错误。
D、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的产物,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B。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它多了蛹期。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鸟卵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6.【答案】D 【解析】解:A、罐藏法是食品保存的一种方法,即将食物加热后立即封藏在玻璃瓶中,能够隔绝空气,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可见,罐头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封盖前进行灭菌,封盖后细菌无法进入,A正确;
B、在无氧的环境中,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动物的粪便、玉米秸秆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甲烷可以燃烧,能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B正确;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优质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可见,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C正确;
D、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但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青霉素对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无效,D错误。
故选:D。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本题考查了食品的保存、生物技术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因此不能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A错误。
B、②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③酵母菌属于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②是细菌,靠分裂繁殖后代,C错误。
D、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都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但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
本题考查各种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明确各微生物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狂犬属于传染源,A错误。
B、切断传播途径包括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消除各种媒介生物。所以,戴口罩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
C、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C正确。
D、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了疑似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防止出现严重后果,D正确。
故选:A。
(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2)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掌握安全用药和有关传染病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A错误;
B、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C、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
D、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D正确。
故选:D。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熟练掌握生物学的基础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DNA属于主要的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正确。
C、图中a代表组织、b代表器官、c代表植物体、d代表动物体,C正确。
D、叶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属于a层次,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属于b层次,D错误。
故选:D。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a组织→b器官→c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a组织→b器官→系统→d动物体。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同学们要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11.【答案】成熟区 蒸腾作用 ③ ② 氧气 ④ 线粒体 胚芽 胚珠 【解析】解:(1)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主要是由大豆植株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而来,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图乙中③叶脉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2)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所以,光合作用主要在图乙的②叶肉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氧气;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④气孔。
(3)大豆种子萌发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细胞的线粒体。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大豆叶片是由种子胚中的胚芽发育而来,大豆开花后,通过传粉和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答案为:(1)成熟区;蒸腾作用; ③
(2)②;氧气; ④
(3)线粒体;胚芽;胚珠
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乙中,①表皮、②叶肉、③叶脉、④气孔。
2、在叶片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掌握叶片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4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 猫头鹰 自动调节 【解析】解:(1)图一中有“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鼠→猫头鹰”和“草→鼠→蛇→猫头鹰”共4条食物链。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一中的生物成分以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它们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蛇和猫头鹰都以鼠为食,猫头鹰又捕食蛇,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2)若图二中乙代表的是生产者,该图中的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它们所处的食物链为:乙→c→a→b,对应图中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或“草→鼠→蛇→猫头鹰”,则b为第四营养级,所以代表猫头鹰。
(3)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4;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捕食和竞争
(2)生产者;猫头鹰
(3)自动调节
(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3)图二中的甲分解者、乙生产者、丙消费者;a次级消费者、b三级消费者、c初级消费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13.【答案】丙 右心房 糖类 乙 小肠很长;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等) 脂肪 丁 ④⑤⑥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丙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通过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因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图二中的a代表的是运动员的吸收生理功能,该功能主要由图一的小肠完成,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Ⅲ在小肠内开始消化,因此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
(4)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④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⑤皮肤排出汗液、⑥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故答案为:(1)丙;右心房;
(2)糖类;乙;小肠最长,小肠很长;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等);
(3)脂肪;甲;
(4)④⑤⑥。
图一中甲肝脏、乙小肠、丙胃、丁胰腺。
图二中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a吸收、②排便、③吸气、④呼气、⑤排汗、⑥是排尿,⑦是滤过作用,⑧是重吸收作用。
(3)图三中:Ⅰ是淀粉、Ⅱ是蛋白质、Ⅲ是脂肪;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
掌握食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隐性 遗传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Aa Aa 【解析】解:(1)由遗传图谱分析父母都正常,孩子有苯丙酮尿症可知,苯丙酮尿症是隐性遗传病。亲子间的相似性叫遗传,3号与1号和2号的性状表现相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正常人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都是正常,子代出现患者,则亲代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Aa,则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5号与7号都是正常,子代出现苯丙酮尿症,则5号个体的基因组也是是杂合的,即Aa。
(3)如果已经确定3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Aa),6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8号个体患病的比例是。所以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故答案为:(1)隐性;遗传;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2)Aa;Aa;
(3)。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八年(下)质检生物试卷(4月份)(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二模生物试卷-普通用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生物试卷+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