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3696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考前必刷】全国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
展开姓 名: 考生考号: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真题必刷卷(全国通用)
地 理(三)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对应的位置。
- 一律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进行答题,否责作答无效;严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否责视为作弊。
- 考试范围:七下全册内容。
- 本试卷共两道大题,29道小题,共8页,如缺页、印刷不清,考生须声明。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2022年4月20-22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读亚洲地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4小题。
1.下列对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分配均匀 D.大陆性气候强
3.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东北平原 D.伊朗高原
4.图中B所代表的山脉是( )
A.乌拉尔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太行山脉 D.阿尔泰山脉
【答案】1.A 2.C 3.A 4.A
【解析】1.读图分析,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说法错误;亚洲具备寒、温、热三带,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说法正确;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亚洲也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CD说法正确。故选A。
2.读图分析,亚洲的季风气候显著。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气候复杂多样;冬温夏凉,降水分配比较均匀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亚洲的内陆面积广大,大陆性气候强。C符合题意,故选C。
3.读图分析,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A正确;亚洲第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俄罗斯境内,B错误;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C错误;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南部,D错误。故选A。
4.读图分析,图中B所代表的山脉是乌拉尔山脉,A正确;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B错误;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C错误;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北部,D错误。故选A。
读“俄罗斯与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5-8小题。
5.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6.俄罗斯与日本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都丰富 B.都是地狭人稠的国家
C.工业都集中在沿海地区 D.两国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7.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京位于莫斯科的西北方向 ②莫斯科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
③俄罗斯河流众多,亚洲部分内河航运价值高 ④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主要有玩具、服装和家具等生活用品,其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人口众多,增长快,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
B.和中国陆上相邻,进出口商品便利
C.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该国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D.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答案】5.B 6.D 7.C 8.D
【解析】5.读图分析,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北邻北冰洋,西接大西洋。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两国都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故选B,ACD错误。
6.读图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A错误;俄罗斯地域辽阔,日本地狭人稠,B错误;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俄罗斯工业接近原料产地。C错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也是俄罗斯的最大城市。日本首都是东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D正确。故选D。
7.读图分析,东京位于莫斯科的东南方向,①错误;莫斯科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低于东京,②正确;俄罗斯河流众多,亚洲部分内河航运价值低,河流结冰期长。③错误;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日本境内河流短小,水能资源丰富。④正确。故选C,ABD错误。
8.俄罗斯人口增长慢,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A错误;俄罗斯东南面与中国陆上相邻,这不是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生活用品的主要原因,B错误;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生活用品跟发展高新技术关系不大,C错误;俄罗斯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轻工业不发达,因此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主要有玩具、服装和家具等。D正确。故选D。
下图为印度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南亚一月、七月风向图。据此完成下列9-11小题。
9.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下面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C.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10.印度饭桌上经常见到咖哩饭和薄面饼,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青稞、玉米 B.青稞、小麦
C.水稻、小麦 D.水稻、青稞
11.频繁的水旱灾害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与印度水旱灾害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西风 D.东北季风
【答案】9.D 10.C 11.A
【解析】9.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所以D正确。故选D。
10.由咖哩饭和薄面饼的主食可以看出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而青稞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生长环境气温较低。所以排除青稞,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所以选A。
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2-15小题。
12.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 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13.对甲半岛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能资源 D.渔业资源
14.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 D.季风活动
15.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答案】12.B 13.A 14.D 15.D
【解析】12.读图可知,甲半岛为阿拉伯半岛,乙半岛为印度半岛,丙半岛为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主要是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印度半岛主要是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使用印度语和英语,中南半岛主要是黄色人种,各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排除A;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均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正确;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城市均沿河分布,阿拉伯半岛因为气候不适宜人居,人口稀疏,城市沿海分布,排除C;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体上西高东低,印度半岛以山地、平原、高原为主,南部为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平原,北部为山地,中南半岛以山地为主,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排除D;故选B。
13.读图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其沿波斯湾处,石油资源丰富,故对甲半岛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石油资源,A正确;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森林资源、水能资源缺乏,排除B、C;渔业资源不是阿拉伯半岛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排除D。故选A。
14.乙半岛为印度半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季风不稳定,当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时,该半岛会形成水灾,当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时,该半岛会形成旱灾;故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季风活动,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5.①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候干热,降水较少,传统民居呈堡垒状主要是为了隔热,保持室内凉爽;②地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传统民居以尖顶、离地的木结构房屋为主,主要是为了及时排水和防止洪涝灾害,两地都属于热带气候,但降水差异大,故两地传统民居反映出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就是降水,排除A、B、C;D正确,故选D。
读“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关于意大利、摩纳哥、法国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官方语言为英语 B.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D.属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17.图示区域国际旅游业发达,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居民多信奉佛教,乐善好施 ②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物产丰富
③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6.D 17.D
【解析】16.读图分析,意大利的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摩纳哥和法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A错误;三个国家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B错误;法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意大利和摩纳哥以地中海气候为主,C错误;三个国家都位于地中海沿岸,D正确,故选D。
17.读图分析,图示区域为欧洲西部,居民多信奉基督教,①错误;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②错误;该区域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曲折幽深。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还有各种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③正确;该区域经济非常发达,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④正确。故选D。
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自然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18-21小题。
18.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范围广
C.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以温带气候为主 D.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19.甲地自然景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乙地人口稀疏,其原因是( )
A.雨林地区,过于湿热 B.高原山区,地势高峻
C.沙漠地区,极端干旱 D.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
2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中①表示( )
A.采矿修路 B.植树种草 C.开垦草原 D.封山育林
【答案】18.B 19.B 20.C 21.C
【解析】18.由图可知,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气候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没有季风气候的分布,ACD错,B对,故选B。
19.由图可知,甲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①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景观,②是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观,③是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④是山地景观。故选B。
20.由图可知,乙地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极少,不适宜人类的居住,故选C。
21.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导致粮食不足,为提高粮食产量,非洲当地人选择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方式进行种植粮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选C。
下是美国工业区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美国新兴的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 )
A.甲 B.乙 C.丙 D.乙、丙
23.下列号码与农业带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乳畜带 B.②-棉花带 C.③-玉米带 D.④-小麦区
【答案】22.B 23.A
【解析】22.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率先发展的地区,南部地区是新兴的石油、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基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新兴工业的集中地,由图可知,乙位于南部地区,故选B。
23.美国的农业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由图可知,①是东北部的乳畜带,②是玉米带,③是小麦带,④是棉花带,BCD错;A对;故选A。
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称为“越冬”。下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昆仑站纬度最低
C.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25.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越冬队员能在家过春节
【答案】24.A 25.C
【解析】24.南极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被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所环绕。由图可知,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故A正确;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其他站位于北极圈内,长城站纬度最低,故BC错误;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大陆的内陆地区,故D错误。故选A。
25.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适合南极科考,考查结束后的过程被称为“越冬”,此时南极气温很低,有极夜现象,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读图甲“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图乙“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丙“亚洲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亚洲位于太平洋的________岸,亚欧大陆的东部,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西南隔________运河与非洲为邻。
(2)图甲中②③④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________气候显著的气候特征。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序号和气候类型名称)。②地气候类型与气候资料中________(填字母)相符合,夏季该地盛行________季风。
(3)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小明发现③、⑦两地洪涝的多发季节不同,两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分别是________。
(4)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________(稀疏/稠密),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从气候角度分析,这里降水较少,这可以从_______(纬度/海陆)位置找到原因。
(5)亚洲人文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显著,暑假里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地点旅行,下列旅行见闻中可信的是( )
①在世界最大的半岛上,我乘着雪橇看风景
②我坐在去蒙古乌拉巴托的火车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③我在北亚地区,种植业、畜牧业比较发达
④在中东地区,看到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26.(1)西 苏伊士
(2)季风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 D 西南
(3)③地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③夏季),⑦地洪涝灾害多发生冬季(⑦冬季)
(4)稀疏 (较)高 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流(地形图上中部多山地) 海陆
(5)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大郜分位于北温带,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2)读图可知,图中的②处为热带季风气候,③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这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体现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三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泛。②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与气候资料图中D相符合,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但由于该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3)前面分析可知,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小明发现③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夏季多雨,夏季多旱涝灾害;⑦地为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冬季多雨,冬季多旱涝灾,③地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③夏季),⑦地洪涝灾害多发生冬季(⑦冬季)。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稀疏。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高,是根据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的。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这里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大,海陆因素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5)在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会出现雪橇,排除①;②蒙古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②正确,北亚地区,种植业、畜牧业不发达,排除③;在沙特阿拉伯,因为降水稀少,气温高,会看到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④正确;②④是正确的,故选D。
27.2021年12月3 日,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这是中国和老挝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老铁路全线共建有167 座隧道,301 座桥梁,桥梁和隧道比例高达87.3%。中老铁路桥梁遂道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铁路终点万象临近的河流 M是本区最大的河流________,该河流流经六个国家,是本区最大的河流
(3)不止万象,中南半岛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铁路通车前,M河是联系中国和半岛各国的主要交通线,但该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影响通航能力。M河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列商品是我国进口量较大的农产品,其中可能经中老铁路或 M 河航道运往中国的有________(填代号)
①玉米 ②大豆 ③花生 ④大米 ⑤奶制品 ⑥肉禽 ⑦天然橡胶 ⑧棕油
A.①②⑧ B.③④⑤ C.④⑦⑧ D.⑤⑥⑦
【答案】27.(1)沿线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河流众多
(2)湄公河
(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生产生活用水方便
(4)流域内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差异大
(5)C
【解析】(1)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经过云南的喀斯特地貌区、中南半岛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区,沿线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河流众多,故桥梁遂道多。
(2)M河流经中国和5个东南亚国家,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流经六个国家。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且为城市建设提供场地,气候湿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适宜居住,利于经济发展。
(4)M河流域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丰水期,旱季降水稀少,河流进入枯水期,故M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5)经中老铁路或 M 河航道运往中国的农产品主要为中南半岛的特产,中南半岛纬度低,以热带及其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喜湿喜热的水稻,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油等,故④⑦⑧符合题意;玉米、大豆、花生耐低温,属于温带作物,中南半岛主要的农业部门为种植业,而非畜牧业,故奶制品、肉禽不是主要出口商品,故①②③⑤⑥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故选C。
28.美国是农业和工业发达的国家,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玉米属于喜温喜湿作物,其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适量的水分。
材料二:美国本土示意图、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1)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带。
(2)美国是世界玉米最大生产国,图中①、②农业带中___________是玉米带。
(3)由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见,美国降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洋。
(4)美国东北部形成工业区的优势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_。
(5)美国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_______________产业中心。
(6)美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答案】28.(1)北温
(2)②
(3)大西
(4)煤、铁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5)高新技术
(6)东西高,中间低
【解析】(1)读图可知,美国本土绝大部分在北纬30° ~ 50°之间,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一部分位于北寒带, 夏威夷洲群岛部分位于热带,所以美国是跨寒、温、热三个带的国家。
(2)根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可知,图中②是玉米带,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耕作,①是乳蓄带。
(3)读美国本士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美国的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美国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流。美国东部临大西洋,所以降水主要来源于大西洋。
(4)读图可知,美国东北部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五大湖区及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6)读图可知,美国的地形分为南北纵列的三大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因此美国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间低。
29.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__________方向自转。
(2)乌斯怀亚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该城市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__________洲。
(3)图中五个科考站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______方向,没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_站。
(4)小明的爸爸计划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间上看,你觉得合适吗?__________(合适/不合适)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29.(1)顺时针
(2)南美
(3)长城站 西北 长城
(4)不合适
(5)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被破坏和污染
【解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读图可知,乌斯怀亚与长城站只有一海之隔,说明该城市位于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洲的最南端。
(3)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区域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的区域是西半球,读图可知,长城站大致位于60°W经线上,中山站大致位于75°E经线上,泰山站大致位于80°E经线上,昆仑站大致位于85°E经线上,因此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长城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可知,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五个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4)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暑假期间我国正是夏季,而南半球是冬季,此时不适合旅游,因为南半球冬季时,南极地区是极夜,南极地区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
(5)由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我恢复和净化的能力很差,为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因此在南极旅游时,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
【期末考前必刷】辽宁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期末考前必刷】辽宁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期末考前必刷辽宁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解析版docx、期末考前必刷辽宁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前必刷】湖南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期末考前必刷】湖南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期末考前必刷湖南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解析版docx、期末考前必刷湖南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前必刷】江苏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 这是一份【期末考前必刷】江苏卷03-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文件包含期末考前必刷江苏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解析版docx、期末考前必刷江苏卷0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末考前必刷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