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0分)
    我们知道,① ,这些形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转化,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当地球表面的水进入地幔层之后,这些水不会是我们常见的三种形态,而是会以水分子的形态存在于其他地方,包括我们所认为的并不会含水的矿物中。这些水分子暂时储存在地表之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重新回到地表,因此,② 。地幔层的深度、广度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我们并不会因为水不断流入地下而永远失去它们,它们只是以另一种形式③ 。我们现在看到的海洋,不仅没有减少其总体的水量,甚至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们暂时也不用担心哪天地球变成一颗没有水的“石头”。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句“ ”说明了能善始善终的人很少的原因;他指出“ ”,如果看不起别人,那么亲骨肉也会成为路人。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一句,总括评价了登楼远眺之景;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观眼前,“ ”,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3)古代诗人常借“松”来吟咏性情,表达对孤直、顽强、高洁品格的赞美,如“ 、 ”。
    三、修辞手法专练
    4.在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线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奥运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早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健儿顽强拼搏、不断突破。而在体育之外的各个领域,它同样深入人心,成为激励人们翻越“山丘”、追求卓越事业与人生的精神旗帜。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D.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5.在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线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若把西湖的山水,比作一只锁在铁笼子里的白熊,那这五云山峰与钱塘江水,便是一只深山里的野鹿。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6.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柳色返青,就意味着折柳惜别时,所以李白在《劳劳亭》中写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B.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历经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汉字不仅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播智慧的工具,而且是中国人对经验世界认知的独特呈现,凝结了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哲思。岁月如流,只有这茶,一直在茶杯里翻滚、沉思,仿佛是时间的主人。
    答:


    8.下面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在人类文字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汉字始终活力四射。
    答: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大明湖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晏公庙纪念着“齐天贤相”晏子,南丰祠诉说着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为济南百姓做的好事,稼轩祠吟咏着辛弃疾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与人格魅力,秋柳园见证了王渔洋在大明湖畔写下轰动大江南北的《秋柳四章》……而此时,这些留下无数历史记忆的建筑,已完美融入北国的雪景中,在惟余莽莽的天地间默默不语。是雪增添了大明湖的厚重感,让穿行在屋宇之间的人们倍觉自己的渺小。
    答: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答:


    练案3 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修辞手法专练
    1.答案:(示例)①水有三种常见的形态 ②地球上的水并不会越来越少 ③存在于地球上而已
    解析:第①处,文段讲述的对象是“水”,根据后文“这些形态”可知,此处说的是水的形态,后文有“并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这样……这些水不会是我们常见的三种形态”,故此处应填写“水有三种常见的形态”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因此”可知,此处为一个结论句,再根据“这些水分子暂时储存在地表之下,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重新回到地表”可知,此处应填写“地球上的水并不会越来越少”之类的句子。第③处,前文说“我们并不会因为水不断流入地下而永远失去它们”,所以水没有消失,还存在于地球上,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故此处应填写“存在于地球上而已”之类的句子。
    2.答案:①使用比喻手法,将没有水的地球比喻为一颗“石头”,突出了地球的本质特征,引起读者的联想。②视没有水的地球为一颗“石头”,使用了夸张手法,用言过其实的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假如地球失去环绕其自身的水以后干瘪、坚硬的形态,以及难以生存的状态。
    解析:“地球变成一颗没有水的‘石头’”,本体为“地球”,喻体为“石头”,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地球没有水后的样子进行描绘和渲染,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担心地球将来变为“石头”,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地球的本质特征,增强了感染力,引起读者联想地球若没有水后的样子,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答案:(1)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画图难足 但寒烟衰草凝绿 (3)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4.D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困难”比作“山丘”。A项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对偶,“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拟人,“护”“送”分别将“一水”“两山”拟人化;借代,“绿”,以颜色代指植物。B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绿”代指树、树叶,以“红”代指花。C项运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对偶,“朱弦”对“青眼”,“已为”对“聊因”,“佳人绝”对“美酒横”;借代,以“朱弦”代指琴,以“青眼”代指喜爱、尊重的友好态度。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作“白玉条”。
    5.A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明月照在花林上”比作“一层雪霰”。B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用“五千仞”形容华山的高,是夸张。C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边塞荒凉寂寞的景象。D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干戈”代指战争。
    6.B 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知别苦”“不遣”赋予了柳条以人的感情和动作。A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两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待”和“无私”分别将“江山”“花柳”拟人化。C项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两句结构相同,“千山”和“万径”都是夸张语。D项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两句结构相同,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7.答案: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沉思”一词赋予了茶以人的情态,表现了茶的状态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的特点。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茶”比作“时间的主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饮茶传统之悠久。
    解析:“沉思”指认真、深入地思考,本用于人,形容人的思考状态,此处形容茶翻滚的状态,以人拟茶,用人的情态描写茶,从而引发人的思考。“仿佛是时间的主人”,本体是“茶”,喻体是“时间的主人”,比喻词是“仿佛”,这是一个明喻句,把“茶”比作“时间的主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饮茶传统之悠久。
    8.答案:①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②表达效果:以“长河”比喻人类文字发展的过程,并将中国古汉字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国古汉字的生命力之强和活力之旺盛。
    解析:“在人类文字发展的长河中”,把人类文字发展史比作“长河”,形象地写出了发展时间之久,源源不断。“中国古汉字始终活力四射”把中国古汉字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中国古汉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饱含活力、生命力顽强的特征。
    9.答案:①构成:“默默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莽莽白雪中的建筑以人的情态,让不具备动作与情感的建筑有了人的情感。②表达效果:雪中的建筑宛如一个静默沉思的人,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既突出了建筑在雪中的姿态,又与雪中的大明湖相映照,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为文段的表情达意增添了力量。
    解析:构成:画线句中,作者以“默默不语”赋予没有生命的“建筑”以人的情态,让不具备动作与情感的建筑有了人的情感。表达效果: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同时倾注了作者对这些建筑的喜爱之情;另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建筑在雪中的姿态,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使行文不枯燥,更具趣味。
    10.答案:(1)原文将三个形容词谓语升格成独立的句子,突出强调了泉的“清、鲜和翻滚”;(2)原文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更整齐,感情更强烈;(3)原文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泉“清、鲜和翻滚”的时间长、程度深。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7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论证特点: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7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论证特点,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分析论证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5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5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练案13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一诗双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