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1内能
展开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1内能
一、单选题
1.(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10-10m
C.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做无规则运动
D.“光年”不是长度单位而是时间单位
2.(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生产的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方便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各国人民接种。关于新冠疫苗储存和接种过程中的一些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存时疫苗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接种站周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是因为消毒水扩散到空气中
C.用酒精给接种的部位消毒,臂膀有凉的感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戴口罩的护士,她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的汽化现象
3.(2022·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 )
A.重力 B.空气 C.热量 D.磁场
4.(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3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关于端午节煮粽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煮粽子的过程中,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很远就能闻到煮熟的粽子香味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用手直接拿,是因为粽子含有的热量太多
D.用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5.(2022·贵州黔东南·统考中考真题)今年端午节期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小红与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煮粽子,做出来的粽子非常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
B.煮粽子时,锅的上方“白气”腾腾,“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煮粽子时,香气满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煮熟的粽子出锅后,由于温度较低所以粽子没有内能
二、填空题
6.(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止2011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设汽车的燃油为汽油,每辆汽车每年耗油约2.1t,若不计热量损失,这些燃料完全燃烧可供1×106kg的水温度升高______℃;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取30%,如果能把内燃机的效率提高1%,全球每年可以节约______kg燃油,从而减小全球的碳排放,为环保作出贡献。(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7.(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今年端午节期间,某同学一家驾驶小汽车从遵义城区前往赤水探亲,全程250km,用时约3.25h,该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______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该小汽车的发动机是汽油机,汽油机工作时主要通过______方式改变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8.(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某品牌电热水杯如图甲所示,水杯容量为330mL,有高、中、低三个加热挡位,乙图为其工作电路简图,其中U恒为220V,R1=200Ω,R2=550Ω,则中温挡功率为______W;若该电热水杯加热效率为90%,则用高温挡将满杯水从20℃加热到98℃,需要______s。(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9.(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七一”建党节前夕,名城遵义老城区被各色鲜花装扮起来,人们闻到扑鼻而来的花香,这是______现象;人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道路两旁迎风招展的鲜红旗帜,这是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10.(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_____传递。
11.(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某型号电热水壶铭牌。向壶中倒入满容量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正常工作,经过16min将20℃的水烧开。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__J,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___________A。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到安全用电,如图所示的电源线,其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将电热水壶跟电源连接的同时,能确保电热水壶外壳接 ___________(填“火线”“零线”或“地线”)。
MD电热水壶 | |
型号 | MK-15S02K |
容量 | 1.5L |
额定电压 | 220V |
额定加热功率 | 550W |
12.(2022·贵州黔东南·统考中考真题)某款无接触式的热风干手器,手伸向出风口时可吹出温度为35℃~45℃的热风,内部电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简化电路如图所示,控制电路中R为光敏电阻。闭合S,当手伸向出风口时,R的阻值会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若干手器的加热电阻丝的阻值为44Ω,在额定电压下,烘干一次手用时10s,则烘干手的过程中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___________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的水温度升高5℃。[]
三、简答题
13.(2022·贵州安顺·中考真题)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拍下打喷嚏的照片。如图,打喷嚏喷出的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喷出距离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小液滴传播开来。有人认为喷出的小液滴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14.(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另一端固定在置于粗糙水平面的木块上。现将木块从弹簧原长位置O点拉至A点,松手后木块向右运动,最终将弹簧压缩至B点(图中未画出)。请比较l和l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四、实验题
15.(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发现篮球的气压不足,于是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在收起打气筒时发现外壁有些发热。于是他想,是什么原因导致打气筒的外壁发热呢?小明就这个问题与同学小红进行了交流,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他们提出了以下两个猜想:
A.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与筒壁摩擦导致发热
B.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于是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打气筒、测温枪、计时器、气压不足的篮球等,分别在打气筒的上部和下部标注两个测温点,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气筒内壁的热量是通过_____的方式传递到外壁;
(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的能量转化过程,与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冲程相同;
(3)用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10秒内使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20次,立即用测温枪测出此时两个测温点的温度。待打气筒外壁温度降至室温(25℃)后,放出篮球中的部分气体,重复上述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时间t/s | 活塞往复次数 | 上部温度t/℃ | 下部温度t/℃ |
1 | 10 | 20 | 30.7 | 36.6 |
2 | 10 | 20 | 30.2 | 36.2 |
3 | 10 | 20 | 30.5 | 36.3 |
小明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得出: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_____;
(4)小红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于是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对猜想A再次进行探究,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 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熔化时吸热过程,晶体在熔化时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10-10m,故B正确;
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
D.“光年”是光在一年的时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疫苗储存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缓慢,故A错误;
B.接种站周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是由于消毒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引起嗅觉,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
C.臂膀有凉的感觉,是因为酒精汽化吸热使皮肤降温,故C错误;
D.戴口罩的护士,她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蒸气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直接交谈,是因为空间站内充满空气,空气可以作为介质传递声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热量是过程量,可以说吸收、放出,但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压锅内气压高,所以液体的沸点也会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的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A错误;
B.“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煮粽子时,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6. 23 7×1010
【详解】[1]每辆汽车每年耗油约 2.1t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 2.1×103kg×4.6×107J/kg=9.66×1010J
不计热量损失,汽油完全燃烧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9.66×1010J
则水升高的温度
[2]每辆汽车做有用功所需燃油
m'=30%m=30%×2.1t=0.63t
内燃机效率提高后为
效率提高后所需燃油量
每辆车每年节约燃油
m省=m-m''=2.1t -2.03t=0.07t
10亿辆车每年节约燃油
m总=109×m省=109×0.07t=7×107t=7×1010kg
7. 77 做功
【详解】[1]小汽车的平均速度
[2]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得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8. 242 364
【详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中的电阻为R1=200Ω工作,根据知,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只闭合S2时,电路中的电阻为R2=550Ω工作,根据知,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同时闭合S1和S2时,R1=200Ω与R2=550Ω并联,根据和并联电路特点得,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综上分析得
所以,中温挡功率为242W。
[2]由题意知,满杯水的质量
满杯水吸收的热量
高温挡产生的热量
高温挡将满杯水从20℃加热到98℃,需要的时间
9. 扩散 漫反射
【详解】[1]“七一”建党节前夕,名城遵义老城区被各色鲜花装扮起来,人们闻到扑鼻而来的花香,是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2]人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道路两旁迎风招展的鲜红旗帜,由于光在旗帜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10. 扩散 电磁波
【详解】[1]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蓝色染剂时的情景,我们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1. 5.04×105 2.5 地线
【详解】[1]水的体积为
V=V容=1.5L=1.5dm3=1.5×10﹣3m3
由得,装满水后壶中水的质量为
m=ρV=1.0×103kg/m3×1.5×10-3m3=1.5kg
水的初温为2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4.2×103J/(kg•℃)×1.5kg×(100℃-20℃)=5.04×105J
[2]由P=UI可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3]电热水壶属于金属外壳用电器,因此与电热水壶外壳相连接的是地线,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12. 减小 0.52kg
【详解】[1]控制电路的电磁继电器主要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手伸向出风口时,衔铁要被吸下,工作电路开始工作,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致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源电压一定,由可知,R的阻值会减小。
[2]工作电路中的加热电阻丝与电动机并联,加热电阻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则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为
[3]水的质量为
13.答案见解析
【详解】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热运动形成的。而小液滴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因此小液滴向四周飞散不是扩散现象。
14.见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水平面是粗糙的,则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弹簧被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对木块产生弹力,弹簧在恢复原状时对木块做功,使得木块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到O点时弹簧恢复原状,弹力为0,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和内能,机械能减小;经过O点后,木块压缩弹簧,弹簧会缩短,木块对弹簧做功,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木块的动能减小,速度变小,到B点时,木块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速度为0,动能为0,木块的机械能进一步减小,做的功更少,综上可知,l>l,理由是A、B点的动能均为0,从A点到B点,木块的机械能减小,A点的弹性势能大于B点的弹性势能,所以l>l。
15. 热传递 压缩 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打气筒内壁的温度高,外壁的温度低,热量从温度高的内壁传递到温度低的外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2)[2]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3)[3]由表中数据可知,打气筒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说明活塞在打气筒内向下运动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造成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故导致打气筒外壁发热的原因是活塞在筒内往复运动时,不断压缩气体做功导致发热。
(4)[4][5]在实验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时既克服摩擦做功,又压缩空气做功,无法准确的确定外壁发热的原因;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猜想A,应让活塞只克服摩擦做功,而不压缩空气做功,故他们的改进方法是:打气筒不与篮球连接,直接让活塞在相同的时间内往复运动相同的次数,用测温枪测出打气筒外壁的温度与打气筒往气压不足的篮球内打气时打气筒外壁的温度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09电和磁专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09电和磁专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2内能的利用、能源: 这是一份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2内能的利用、能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3光学: 这是一份贵州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13光学,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