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组
葑田是在湖沼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荪根等水草与泥土排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亦称架田(下图)。葑田在水面飘浮,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历史时期葑田盛行,宋以后逐渐消亡。据资此完成下面小题。
1.葑田曾大量分布于(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江南地区2.古代农民建设葑田充分考虑了当地( )
①生态效益②水位变化③水域面积④建设材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历史时期葑田开发的意义( )
A.利用水面,扩大耕地面积 B.漂浮水面,减轻旱涝影响
C.漂浮水面,便于农田运输 D.净化水质,级解水体污染
硝态氮的迁移运动是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获取黑土区坡耕地降雨过程中土壤硝态氮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迁移过程,某研究对黑龙江省某耕作农田的两次降雨过程进行了监测试验,其中第一次平均降雨强度为69.6mm/h,第二次平均降雨强度为89.4mm/h。下图示意两次试验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试验中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表述正确的是( )
A.壤中流流量大于地表径流 B.壤中流产流早于地表径流
C.降雨强度对壤中流影响较小 D.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影响较小5.产流初期,地表径流硝态氮迁移量达到最大值,与之相关性最大的是( )
A.径流流速 B.雨水下渗
C.土壤空隙 D.雨滴击溅
乡村景观空间受到乡村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是景观主题、景观功能特征与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的成果,我国某平原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突出“院”、“林”、“田”、“路”、“特色景观”等景观主题,根据不同景观主题的组合方式,该地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有围合式、树枝式等模式类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乡村景观空间甲、乙、丙分别代表图( )
A.院、林、田 B.林、院、田 C.田、林、院 D.院、田、林7.与围合式空间结构景观相比,树枝式空间结构( )
A.生产空间完整 B.道路系统完善 C.突出生活景观 D.突出自然景观
在周围山坡围绕的山谷或盆地中,由于风力小和湍流交换弱,当地表辐射强烈时,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向谷底注泻(这种下沉动力增温作用远比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小);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因此谷底气温最低,形成“冷湖”。读我国某山脉极端最低气温与1月平均最低气温(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山脉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荒漠地区 B.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
C.内蒙古草原地区 D.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9.关于上图中气温垂直变化的形成和特点,正确的是( )
①东南面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在300m高度左右,比西北面更容易形成逆温
②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和湍流交换较强,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形成“暖带”
③在“暖带”向上向下气温皆是垂直递减的
④“暖带”的高度因不同山地、不同坡度、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而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深中(深圳至中山)沉管隧道采用一体船进行浮运安装,浮运时船管间使用刚性拉索连接。图为沉管及一体船连接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沉管浮运过程中,若海水密度下降易造成( )
A.船体上浮 B.船速加快 C.沉管断裂 D.船管脱离11.7月份影响管节沉放安装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风浪 B.潮汐 C.海啸 D.洋流12.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 )
A.优化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我国乌兰布和沙漠正在开展菌草种植、沙漠土壤化改造、葡萄产业等生态实践。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下图示意沙漠种植实验区。该团队的沙漠实地种植试验证实,“土壤化”的沙子非常适宜某些植物生长,并且具有很强的抗风蚀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学者认为未改造的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依据是( )
A.几乎不含水分 B.矿物质含量少 C.空气含量太小 D.有机质含量少14.经该团队改造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散状颗粒 B.增加土壤水分 C.减少土壤空气 D.改变地表起伏15.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原因最可能是( )
A.有机质含量高 B.育种技术先进 C.土层松散透气 D.光照时间超长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地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如何优化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土地功能格局,是确保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围。
(1)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都市区盲目扩张对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各地城类型的影响。
(2)土地利用功能是指人类从不同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从生产功能角度,简述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因地制宜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地区雁荡山的破火山(火山喷发塌陷后的巨大塌陷坑)里发育了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崖障地貌。崖障是顶部平坦、侧面陡崖、垂直裂隙发育的巨厚流纹岩层地貌。研学小组的同学在对有些崖障观察发现:流纹岩夹层出现一些砂砾石沉积(湖相沉积物)的粒序层理。图为该地区崖障景观图。
(1)依据图文信息,说明崖障形成的过程。
(2)推测流纹岩夹层出现粒序层理的原因。
(3)此次研学活动主题为:“调查崖障外部形态特征”,请为研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可采用的研究方法。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祥云湾海洋牧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处于渤海湾滦河入海口附近。渤海是黄河、辽河和海河三大水系汇聚的半封闭内海,历史上海岸曾广泛存在牡蛎礁、海藻场、海藻床等典型生态系统,之后生境受损。近年来,向所经营的4000亩海域中投放人工礁石、增殖放流鱼类、铺设海草床等一系列活动。2019年至今,实验性移植、种植海草面积60公顷,使海藻覆盖率达15%以上,海洋生物量比修复前增加了40倍以上,成功将该海域“海底沙漠”转变为“海底森林”,被誉为“海上塞罕坝”。下图示意祥云湾海洋牧场地理位置。
(1)指出海洋生境修复初期,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该海域出现“海底沙漠”的原因。
(3)分析祥云湾海草床铺设对海洋牧场的生态作用。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需水量是指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需水量。若流域河道内可下泄的生态水量大于生态需水量,则表明生态需水有盈余;反之,则亏缺。永定河(下图)为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廊道。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气候及上游截流,三家店拦河闸以下经常处于缺水状态(下表)。近几年随着流域生态水量的调度,永定河逐渐恢复生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城成效显著。
三家店拦河闸某时期观测水量(单位:108m³)
拦河闸 | 频率 | 天然径流量 | 生态需水量 | 可下泄生态水量 | 亏缺量 |
三家店 | 多年平均 | 14.43 |
| 1.31 | 1.29 |
75%年份 | 11.26 |
| 1.9 | ||
95%年份 | 6.74 | 0.17 |
|
(1)结合材料,计算表中空缺处的数据。____、____、____
(2)为构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在其修复治理过程中,某专家给相关部门提交了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建议的提案。结合相关资料,补写完善该专家的提案。(要求:补写全面,思维清晰,表述准确)
关于永定河生态水量调配的建议 【案由】永定河作为京津算区城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目前____ 【建议】 (一)生态水量调配思路 针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以及河湖生态功能要求,按照适当____充分利用引黄水量和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在合理调拉河道外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二)生态水量调配措施 1.管理措施: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分配,既要兼顾永定河流域生态用水,也要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工程措施:____ 3.技术措施:____ 4.生物措施:因地制宜进行全流城生态修复,涵养水源,调节永定河水量。通过本挺案建议的实施,可使永定河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和河道内生态用水关系趋于协调,保障京津算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提案人:×××联系方式:××× 日期:×××年5月20日 |
参考答案:
1.D 2.C 3.A
【解析】1.根据材料中葑田的概念,葑田的形成主要分布在湖沼,水草丰富,主要作物为水稻,独特的农业耕作技术体现了古代人民在农业生产上的智慧。以此判断主要分布在古代水网密集的江南地区,D正确,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以灌溉农业、旱地为主,AB错误;东北地区古代开发程度较低,C错误。故选D。
2.结合材料中葑田主要分布在湖沼水面,多选择建设在水域面积广阔;具有随水漂浮、高下特点,方便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危害;建设过程就地取材,减少成本,②③④正确;葑田建设主要利用水域对农业的开发,对当地的生态效益有一定影响,不作为早期葑田建设的考虑内容,①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历史时期由于江南地区人多地少,利用水面种植,扩大了耕地面积,是最主要的开发意义,A正确。虽然葑田随水高下,灾年可旱涝保收,在天气变化中也可将葑田进行活动运移,但都不是早期开发的重要意义,BC错误。过度开发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泥沙淤积,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4.C 5.D
【解析】4.图中显示的是两径流中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并非流量的变化,A错误;据图表信息可知地表径流的产流应早于壤中流,B错误;据图可知两次不同强度的降雨,壤中流硝态氮含量差别较小,地表径流差别较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5.地表径流中的硝态氮来源于土壤,产流初期受雨滴击溅的影响,地表径流能携带更多土壤中的硝态氮,D正确;而随着降雨量逐渐增加,雨水下渗量不断增加,土壤更加致密,土壤空隙越来越小,导致越来越少的土壤硝态氮进入径流,雨水下渗和土壤空隙与硝态氮迁移量达到最大值无关,BC错误;径流流速与径流量、地表枯落物、地势落差等有关,产流初期,径流流速与硝态氮迁移量达到最大值相关性较小,A错误。故选D。
【点睛】在土壤有分层结构,且下层土壤的下渗能力小于上层土壤时,下渗水流在界面上受阻积蓄,形成饱和带和侧向水力坡度,产生壤中流。
6.A 7.D
【解析】6.根据题干可知乡村景观大致分为院、林、田,面积最大的是田,属农业生产景观,林地属生态景观, 围绕在院落周边,相比林地景观,农田和院落景观与乡村道路连通性较好。由此可以判断,甲为院,乙为林,丙为田。A项符合题意,BCD错误。
7.围合式与树枝状景观差异较为明显,相比围合式景观,树枝状结构景观农田相对分散;故 A 错,道路系统布局方式有差异,但均较为完善,故 B 错;生活景观主要通过院落判断,相比围合式,树枝状院落相对分散,面积并不多,并未明显突出生活景观,故 C 错;树枝状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林地占比较大,合围在院落周边, 突出自然生态景观,故 D 正确。
【点睛】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特点:比较简单。具体表现为:(1)规模: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相对较大;居住区和公共用地区规模相对较小。(2)分布特点:生产区几乎遍布整个乡村,居住区等点缀其间。
8.D 9.D
【解析】8.结合图片可知,该地1月平均最低气温高于0°C,说明该地应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结合选项可知,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一月份最低气温高于0°C,D正确;西北荒漠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和内蒙古草原地区都属于北方地区,一月份最低气温低于0°C,ABC错误。故选D。
9.结合图片可知,东南面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都是出现在2100m左右,而不是300m左右,①错误;在冷空气沉积的顶部坡地上,因为风速较大和湍流交换较强,会将原来的冷空气吹走,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大气,因为同高度自由大气离地面较远,较暖,形成“暖带”,②正确;结合图片可知,温度较高的位置出现在600m左右,向上和向下温度越来越低,③正确;结合图片可知,山地的东南坡和西北面出现暖带的高度不一致,不同的山地、季节和天气条件会影响该地的风向和强度,因此也会影响“暖带”的高度,④正确。故选D。
【点睛】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能保存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而其的密度自下向上越来越高,所以吸收的热量越多。
10.D 11.A 12.A
【解析】10.沉管浮运过程中,通过刚性拉索使船管连接,随着海水密度下降,沉管下沉幅度增大,会存在船管脱离的风险,D正确;密度下降船体会下沉,A错误;海水密度的变化对船速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浮力的大小,B错误;图中显示沉管一体且与船体钢性拉索连接,整体浮沉,不会存在断裂风险,C错误。故选D。
11.7月份珠江口处受夏季的东南季风影响大,风浪大,使得船体和沉管摆动加剧,影响沉放安装稳定性,A正确;该区域潮汐、洋流的季节变化小,B、D错误;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为突发性,C错误。故选A。
12.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是海洋空间(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资源的利用,沉管隧道主要是对海底空间资源的利用,优化了海洋空间资源利用,A正确;沉管隧道建设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B错误;深中通道是城际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不影响城市内部交通,C错误;深中沉管隧道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体现对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
13.D 14.A 15.C
【解析】13.结合材料信息,沙漠土壤化改造是“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又结合相关知识,植物纤维黏合剂是几种植物纤维的提取物,属于有机质,所以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与有机质含量有关,有学者认为未改造的沙漠土不是土壤,主要依据是有机质含量少,D对,排除ABC。故选D。
14.结合材料信息“某科研团队将自主研发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施加到沙子间,使沙漠表层的沙子“土壤化”,形成团粒结构,减少了散状颗粒,所以土壤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A对,土壤水分和空气以及地表起伏状况变化不大,排除BCD。故选A。
15.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为“土壤化”的沙子,有机质含量不高,A错;与普通土壤相比,种植试验区的植物根系异常发达,原因最可能是“土壤化”的沙子土层松散透气,C对;育种技术先进、光照时间超长对普通土壤和种植试验区的植物发育影响是没有差异的,BD错。故选C。
【点睛】科学团队经过数年的实验,最终从一些植物中提取到了纤维粘合剂,经检测,该粘合剂不仅能把沙子凝聚起来,还能使凝聚物之间充满孔隙,这使得沙子里面也能藏的住水,最重要的是,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这种物质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一些微小植物的生长,这大大加快了沙漠治理的速度。沙漠和土壤的根本性质差异,是力学差异:土壤微粒之间都有作用力,能够构成一个整体,而沙子之间是松散的,没有这种力。用一种粘合剂,赋予沙子颗粒这种力,这样就可以把沙漠变土壤。只要添加这种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再加入水,沙子就能获得与自然土壤一样的力学属性。这种土壤颗粒间存在的特定约束,就是万向结合约束,简称ODI约束。它可以让土壤具备自修复和自调节能力。只要将沙子混合黏合剂,再添加适量的水,只要两分钟,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的土壤,用手抓起来也不会散掉,把水倒入围起来的凹坑里,水也没有流失。
16.(1)都市区盲目扩张,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空心化、耕地撂荒、小城镇收缩;导致物资需求增加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城郊农业发展。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农林牧渔多元发展,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分析】本题以山区过渡地带为背景设置题目,涉及都市区盲目扩张对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各地城类型的影响、乡村振兴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都市区盲目扩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人口规模减小,乡村空心化、耕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小城镇人口和面积收缩;乡村产生的物质资料减少,而对物资需求增加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为保障城市人口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城郊农业会得到发展。
(2)山区过渡性地区的乡村振兴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收入,同时保持人地协调,不能破坏自然环境,生产方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率,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发展农林牧渔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创造收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17.(1)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火山喷发形成流纹岩;流纹岩层多断裂、垂直节理,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大量沟谷;沟谷两侧岩壁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高差增加,山体变小、变薄,形成崖嶂。
(2)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形成巨大塌陷坑;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塌陷坑积水成湖;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侵蚀周边岩体,携带砾石进入湖泊,形成沉积物;后期火山再次喷发,形成新的岩层,流纹岩夹层出现一些砂砾石沉积(湖相沉积物)的粒序层理。
(3)搜集崖障地区的资料,搜集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测量和记录崖障的形态特征,高度、面积、宽度等特征;观察地层剖面,组成物质的颜色、粒径、颗粒物排列。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南地区雁荡山地区崖障景观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内外力作用、地貌观察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雁荡山的破火山(火山喷发塌陷后的巨大塌陷坑)里发育了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崖障地貌,由于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崖障地貌是流纹岩层地貌,流纹岩是火山岩,火山喷发形成流纹岩;崖障是顶部平坦、侧面陡崖、垂直裂隙发育的巨厚流纹岩层地貌,流纹岩层多断裂、垂直节理,东南地区降水丰富,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大量沟谷;沟谷在流水、重力作用下进一步被侵蚀,山体变小、变薄,形成崖嶂。
(2)流纹岩夹层出现一些砂砾石沉积,沉积物为湖相沉积。当时的沉积环境为湖泊,故当时应该形成了湖泊。火山喷发塌陷后的巨大塌陷坑,故湖盆形成时塌陷坑;东南地区降水丰富,塌陷坑海拔低,积水成湖;周围流水汇聚,形成径流,携带沉积物进入湖泊,形成湖相沉积物;沉积物出现在流纹岩夹层,说明后期上覆流纹岩,火山再次喷发,形成新的岩层。
(3)调查前对崖障要有较为充足的了解,搜集崖障地区的资料,搜集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地貌观察由面到点,知道当地地形地貌特点后,具体研究崖障,测量和记录崖障的形态特征,高度、面积、宽度等特征;地貌观察由宏观到微观,观测地貌的微观特点,观察地层剖面,组成物质的颜色、粒径、颗粒物排列。
18.(1)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冰破坏;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
(2)渤海是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多年来,由于过度捕捞造成渤海近海域生态破坏;陆源污染物排放,渤海近海海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3)海草吸收太阳能,利用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提供食物;海草床大面积的生长,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地;海草根系发达,减缓海水流速,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海床的侵蚀,保护海岸和海堤;海草的生长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物质,净化海水,减轻海水污染,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分析】本题以祥云湾海洋牧场为材料设置试题, 下设3个小问,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环境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依据材料,河北省唐山市通过投放人工礁石、增殖放流鱼类、铺设海草床等一系列活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在修复初期,由于破坏严重,海水盐度高,侵蚀能力强,人工礁石易被侵蚀;冬夏季节温差大,海草成活率较低;风浪活动大,海水搅动不利于固定礁石和铺设海草。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海底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渤海湾为半封闭海湾,海水交换慢,生态环境脆弱;周边为我国人口密集区和京津唐工业区,污染物排放多,生态环境破坏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致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依据材料,祥云湾海草床的铺设可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海水中有机质含量,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净化海水,提高渤海自净能力;海草床的生长能够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栖息地;海草能够减缓海水流速,降低海浪对海岸的侵蚀等。
19.(1) 2.6 0.7 2.43
(2) 存在生态需水的亏缺情况,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削减地表水开发利用量、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永定河缺水问题;修建治污工程,治理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推广节水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治理水平,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分析】本题以永定河的基本情况为材料,涉及生态需水量的基本概念、生态水量调配措施,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详解】(1)根据材料,“若流域河道内可下泄的生态水量大于生态需水量,则表明生态需水有盈余;反之,则亏缺”可知生态需水量-可下泄生态水量=亏缺量,根据多年平均可下泄生态水量和平均亏缺量可以计算出生态需水量为1.31+1.29=2.6;75%年份的可下泄生态水量=生态需水量-亏缺量=2.6-1.9=0.7;95%年份亏缺量=生态需水量-可下泄生态水量=2.6-0.17=2.43。
(2)根据表格和材料,三家店拦河闸以下经常处于缺水状态,永定河作为京津算区城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目前存在生态需水的亏缺情况,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永定河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城市的主要输水通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逐年增加,永定河流域内的水逐年减少,所以要针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以及河湖生态功能要求,按照适当削减地表水开发利用量、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充分利用引黄水量和非常规水源的原则,在合理调拉河道外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水资源不足的工程措施有修建引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缓解永定河缺水问题;永定河缺水的原因还包括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因此要修建治污工程,治理污染,可以缓解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技术措施可推广节水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治理水平,可以极大的减少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永定河的开采使用等。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