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展开2023北京延庆初二(上)期末
生 物
2022.12
一、选择题
1. 动物一般能通过迅速改变自身的位置产生运动,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不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
B. 水中生活着多种动物,它们在水中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游泳
C.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
D.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下列有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动前不用做热身运动 B. 运动能增强肺功能,促进肺活量增长
C. 运动时只需运动系统参与 D. 吃饱后应马上运动,消耗能量避免长胖
3. 随着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滑雪运动(如图)成为休闲娱乐的新选择。下 列有关滑雪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
A. 运动员完成精准的滑雪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
B. 滑雪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C. 滑雪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D. 滑雪屈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 儿童和青少年应注意坐、立、行的姿势,他们的骨柔韧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易变形,原因是骨成分的含量( )
A. 有机物约为2/3,无机物约为1/3 B. 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
C. 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少于2/3 D. 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多于2/3
5. 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尝试错误的次数
51
28
4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错误的次数最少
C.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动物的行为是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实现的
6. 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
①蜜蜂采蜜 ②老鼠走迷宫 ③母鸡孵小鸡 ④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蚂蚁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④
7. 下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该花的雄蕊是由①和②组成的 B. ③表示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 ⑥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 一朵花中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8.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东栏梨花》。漫天 飞舞的柳絮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是 ( )
A. 传粉 B. 传播种子 C. 招引昆虫 D. 受精
9. 下图是蝗虫、蝴蝶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蝗虫的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C. 蝗虫、蝴蝶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
D. 两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方式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10. 下图为鸡卵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为鸡卵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的是⑧
B. ①既能保护鸡卵,又能防止水分蒸发
C. 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⑤
D. ⑦是卵白,可将卵黄固定在鸡卵中央
11.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 左图为女性生殖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B. ①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
C. ④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 D. ②能分泌雌性激素
12. 下图是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示意图。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内完成受精 B. 蝌蚪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C. 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 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
13. 马铃薯既能用块茎繁殖,也能用种子繁殖。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 ( )
A.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 B. 变异类型多少
C. 能否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D. 繁殖速度快慢
14. 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B.
C. D.
15. 2022 中国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暨黑龙江大米节于 2022 年 11 月 10 日至 14 日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线上举办,主题为“稻米飘香世界”,旨在推动稻米行业各方 合作。稻谷(如图)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
A. 子叶 B. 胚芽 C. 胚乳 D. 胚轴
16. 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过程中,图所示实验现象说明了
A.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产生水
17. 下图示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相关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氢氧化钠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在实验前需要对植株进行暗处理
C. 光照一段时间将叶片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②的叶片
D. 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导管向下运输到根
18. 花叶薄荷的叶片上有白绿相间的花纹(如图)。用花叶薄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光 合作用的实验时,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②部位实验结果不同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 为了便于染色,应提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C. 为使叶片脱色,可将其剪下浸于沸水中加热
D. 使用碘液染色后,图中②处所示部位不变蓝
19.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对应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 旱土作物松土——增强根部呼吸作用 B.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作物结实率
C. 增施有机肥料——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D. 适当增加大棚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20. 下图为植物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陆生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一般比上表皮多
B. 叶片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
C. 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D. 气孔处于关闭状态时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1.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 1 号为土壤浸出液,2 号为蒸馏水)。 相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 )
A. 此实验变量是水 B. 幼苗根的生长只依靠根尖伸长区的生长作用
C. 两株玉米苗都长势良好 D. 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22. 2022 年 8 月,中国科考队再次赴云南察隅县对“中国第一高树”云南黄果冷杉进 行了人工攀树测量(如图)和区域调查,并结合无人机辅助测量的方式得出的了 巨树的准确高度是 83.4 米。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23. 近年来,大棚蔬菜的种植已经大面积普及。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②形成高温的环境 ③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④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24. 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 种子培育出果实大、肉厚、产量高的太空椒。该技术采用的育种原理是 ( )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人工选择育种 D. 克隆技术
25. 白化病患者皮肤呈乳白或粉红色,对光线高度敏感,日晒后易发生晒斑和皮肤炎症。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现在妻子再次怀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
A. 父母虽然肤色正常但都携带有白化病的基因 B. 二胎肤色一定正常
C. 二胎若肤色正常,仍可能携带有白化病基因 D. 二胎患白化病的可能性 25%
26. 下列疾病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
B. 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C. 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唐氏综合征
D. 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
27. 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 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
B.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C. 变异的方向和环境的选择作用都是固定不变的
D. 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机会
28.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大象演化的过程中,发现大象与海牛、蹄兔具有共同的祖先,以下可以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A. 形态特征 B. 运动方式 C. 生活环境 D. 古生物化石
29. 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 色的马更好的抵御蚊虫叮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B. 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 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
D. 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30. 北京市发布“我要碳中和”微信小程序,市民可随时记录自己的“碳足迹”。下列 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B. 节约生活用水
C. 出行时少开私家车 D. 进行垃圾分类
二、非选择题 (共 60 分,每空 1 分。)
31. “十月萝卜赛人参”十月萝卜脆甜,多汁味美,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 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表示萝卜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D 萝卜的叶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 中的__________。萝卜具有的脆甜口感源于其中含有糖类等成分,这些物质主要储 存在萝卜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结构)中。
(2)B→C 的过程表示细胞的_____,通过该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3)图二是小李同学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萝卜叶片结构示意图,如果发现视野模糊, 他应该调节_______ (填粗/细)准焦螺旋,让视野变得清晰。图二①处表皮细胞排 列 _______,属于保护组织。
(4)同学们在学科实践活动中观察了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图三所示,甲为萝卜花的 结构示意图, 乙为收获的萝卜。
Ⅰ. 萝卜植株经过传粉和_____后,图三甲中的[③]子房会发育成为_____。
Ⅱ. 萝卜根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上和地下部分所 受光照不同。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草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 植草莓,开展休闲采摘,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 1 所示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称为_____ 生殖。
(2)草莓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吸收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_区。
(3)兴趣小组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强度光照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记录了一天中不同 遮光条件下 6:00 至 18:00 大棚内 CO2(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2 所示。
① 同学们通过比较图 2 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 CO2 吸收速率整体______填上升/下降),同时比较 CO2 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 且峰值出现的_________和次数也不同。
② 老师指出同学们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应补充处理方式为_____的对照组,然 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在探究环境温度对草莓果实含糖量影响中,调节大棚内温度条件,测得草莓的含 糖量如下表所示:
大棚编号
甲
乙
丙
白天平均温度(℃)
25
25
25
夜间平均温度(℃)
23
20
17
含糖量
56%
6.1%
6.5%
①温室大棚内其他环境条件应基本相同,目的是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大棚内的昼夜温度差异越大,草莓的含 糖量越高。请你分析原因_____。
(5)在草莓成熟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请列举 一种草莓保存的方法_____。
33. 跑步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对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身体状态效果 很好。请根据图示和题意回答问题:
(1)图 1 表示的骨骼肌一般是由肌腱和_____组成,骨骼肌______ (填收缩/舒张) 是运动形成的动力。
(2)运动离不开灵活的关节,图 2 所示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 A_____以及 B_____内的滑液使关节更灵活。
(3)为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实验结 果如下图:
① 研究表明,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毛细血管数量最多,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由此推测该组骨骼肌细胞的_____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_____,供运动所需。
② 根据以上研究,请你对改善骨骼肌功能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
34. 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学校植物园种植了丝瓜,播种前同学们做了丝瓜种 子的萌发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萌发的丝瓜种子。在生长期同学们对 丝瓜的开花和结果进行了观察,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丝瓜种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在丝瓜播种前 进行浸种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对_________的需求。
(2)图乙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种子中______________的分解。
(3)丝瓜是单性花,图丙中______ (填 A/ B)花不可能长出丝瓜,原因是_____。
(4)丝瓜瓤中的淀粉主要由叶片_____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运输到果实处。
35.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着遗传的秘密”,这段描 述是对遗传学家孟德尔潜心进行遗传学研究的真实写照。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 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一对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用 R 表示,隐性基因用 r 表示。请回答问题:
(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豌豆花未开放时,需要将母本的_______(填雄蕊/雌蕊) 去掉,然后将父本的花粉涂抹在母本雌蕊的_______上,即实现人工杂交。
(2)从实验_____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皱粒属于_______(填显性/隐性)性状。 实验二中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实验一的子代中出现的皱粒性状与亲 代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
(4)将同株豌豆所结的籽粒,随机分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贫瘠田地 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明显小于肥沃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这种现 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_______________(填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
(5)“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豌豆黄是以豌豆种 子为原料做成的,它的营养主要来自豌豆种子的 _______________。
36.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面图 1 是人的染色体组成图,图 2 是染 色体与 DNA 的关系图,图 3 是一对夫妇生育宝宝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1 所示染色体组成中,1—22 号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____ (填常染色体/性染色 体)。每条染色体都是由图 2 中的________(填图 2 中序号)两种物质组成的
(2)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填单独/成对)存在的,图 1 产生的生殖细 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 。
(3)根据图 3 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Ⅰ. 图 3 中,男性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器官是__________。宝宝 B 的性染色 体组成是_____ 。
Ⅱ. 这对夫妇为响应国家号召,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科研人员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 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 如下表所示。请结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放养数量(只)
154
164
472
496
回收率
58%
25%
6%
42%
(1)由表中数据推测:在工业污染区,______________(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 而在非工业区,则 _________________(填深色/浅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根据达尔文进化 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体色变异是___________ (填定向/不定向)的,适应环境 的变异性状才能保存下来。
(3)由于真菌感染而使这片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 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中的( )
A. B.
C. D.
38. 阅读下列科普文章,回答相关(1)~(5)题: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蜜蜂群 体由雌性工蜂、蜂王、雄峰(如图 1)组成。一个蜂巢中只有一只蜂王,成千上万个工 蜂承担着建筑蜂巢、清扫蜂室、喂养幼虫、外出采集花蜜、保卫蜂巢等。雄峰唯一的任 务就是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染色体数 目是 32 条,而幼虫的食物不同又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未受精的卵发育 成雄蜂,染色体数目是 16 条。
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侦察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它们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
很快地飞回到蜂巢后,不停地跳起舞,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 8 字形舞两种(如图 2)。 侦察蜂找到距蜂箱 100 米以内的蜜源时,回巢后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 “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 所以也叫“8 字舞”或“摆尾舞”。蜜蜂的舞蹈动作,不仅能报告花蜜距巢远近,还能 指示花蜜所在的方向。如果跳舞时,蜜蜂头朝上,则是说:“朝太阳的方向飞去,能找 到花粉。”反之,则是报告:“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可以找到食物。”
通过将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蜜蜂和其他传粉者不仅帮助生产了大量的水果、 坚果和种子,还使产品更加多样且质量更高,有助于粮食安全和营养,被誉为“农业之 翼”。近年来蜜蜂在一些农业区遭受重创,这些地区单一的种植模式导致蜜蜂赖以生存 的野花大规模消失,农场过度使用杀虫剂也给蜜蜂种群造成了伤害。为保护蜜蜂,5 月
20 日被定为“世界蜜蜂日”。旨在倡导和加强对蜜蜂和其他授粉者的保护措施。
(1)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行为的 获得方式分析,这是动物的_________行为。
(2)在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中,描述了蜜蜂不辞辛劳、忙碌的情形,作者实际 上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工蜂/雄峰/蜂王)。
(3)蜜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_____ 是含有遗传信息的 DNA 片段,控制蜜蜂的性状。
(4)当一只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复杂的舞蹈动作,将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传 递给同伴,其他蜜蜂便会“蜂拥而至”。
(5)蜜蜂作为生态系统中特殊的消费者,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请你 根据文中信息提出有效保护蜜蜂的建议或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如鸟类、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如蚯蚓、游泳等方式。
【详解】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生存空间,利于觅食和逃避敌害,A错误。
B.水中生活着多种动物,它们在水中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游泳,B正确。
C.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C正确。
D.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D正确。
故选A。
2. 【答案】B
【解析】
【分析】经常有规律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肌的营养供给,增强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肺活量增长;提高记忆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
【详解】A.运动前需要做热身运动,从而减少运动时的损伤,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运动能增强肺功能,促进肺活量增长,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饭后进行剧烈的运动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向运动器官,造成消化系统血量供应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极易造成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因此,饭后不能立即进行剧烈运动,D错误。
故选B。
3.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正确。
B.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滑雪运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B正确。
C.滑雪运动前的热身活动可以减少运动损伤,防止脱臼等事故的发生,C正确。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青少年的骨成分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骨弹性大,其柔韧性比较强,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应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少年的骨中有机物越多,柔韧性较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较多,易骨折。
5.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详解】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
B.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不是无关,C错误。
D.动物的行为是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实现的,D正确。
故选C。
6.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影响,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详解】①蜜蜂采蜜和③母鸡孵小鸡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②老鼠走迷宫和④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蚂蚁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
故选C。
7.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花丝,②是花药,③是传粉,④是柱头,⑤是花柱,⑥是卵细胞。
【详解】A.雄蕊包括②花药和①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A正确。
B.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B正确。
C.⑥是卵细胞,受精后成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C错误。
D.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D正确。
故选C。
8. 【答案】B
【解析】
【分析】杨树柳树是单性花雌雄异株植物。每年到了5月,包头街道的杨树柳树开始飘絮,杨柳飞絮是杨树和柳树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为科学有效防治杨柳飞絮,林业局提出以下防治建议。杨柳飞絮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可通过采取为雌株杨柳树注射药剂、嫁接、修剪等方式,来抑制飞絮的产生。
【详解】杨柳飞絮是杨树和柳树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
故选B。
9.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解答时可以从图中昆虫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详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A、蝗虫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都有蜕皮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此图的生殖发育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都经历了变态发育,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0.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卵壳,②是卵壳膜,③是气室,④是卵白,⑤是胚盘,⑥是卵黄膜,⑦是系带,⑧是卵黄。
【详解】A.为鸡卵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⑧卵黄,A正确。
B.①是卵壳,卵壳不仅能保护鸡卵,还能防止水分的蒸发,B正确。
C.⑤是胚盘,胚盘中有细胞核,是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C正确。
D.⑦是系带,起固定作用,D错误。
故选D。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是输卵管,②是卵巢,③是子宫,④是阴道。
【详解】A.③是子宫,胚胎是在子宫内发育,A不符合题意。
B.①是输卵管,当卵巢排出卵细胞后,沿着输卵管向子宫方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④是阴道,精子从阴道进入,精子移动,精子在输卵管处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符合题意。
D.②是卵巢,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雄蛙在以鸣声招引雌蛙,发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产生的卵块里面有许多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在水内完成体外受精,A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是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B不符合题意。
C.青蛙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青蛙的发育离不开细胞分裂和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青蛙的生殖与发育。
13. 【答案】A
【解析】
【分析】花粉落到柱头上后,长出花粉管,再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具有精子,胚珠内有卵细胞,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像这样,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详解】据分析可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而马铃薯用种子繁殖,有生殖细胞参与,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点睛】无性生殖是植物常见的生殖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最本质区别是无生殖细胞参与。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详解】A是嫁接、B是组织培养、D是扦插,这些都是无性生殖。C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C。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水稻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在胚乳中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主要是淀粉)等。
【详解】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故选C。
16.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呼吸作用进行的条件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被煮熟的种子失去生命力,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甲瓶现象是蜡烛熄灭,因为里面的氧气被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而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可以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B。
【点睛】在把握呼吸作用概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图示,理解图示的设计意图,然后作答。
17.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错误。
B.进行该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消耗原有淀粉,正确。
C.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①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②叶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错误。
D.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送,错误。
故选B。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①部位无叶绿体,②部分有叶绿体,两部分对比,变量是叶绿体,实验结果不同能够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
B.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C错误。
D.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绿色部分(②区域)含有叶绿体,含有叶绿体的绿色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故经暗处理、光照、脱色,滴上碘液处理后,会变蓝,D错误。
故选A。
19. 【答案】C
【解析】
【分析】适当施加有机肥,有机肥会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增施有机肥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详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A正确。
B.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故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应给农作物辅以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作物结实率,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增施有机肥料可以为为植物提供无机盐,C错误。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故选C
20. 【答案】D
【解析】
【分析】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经由气孔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气孔必须张开,但气孔张开又不可避免地发生蒸腾作用。气孔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来调节自己开度的大小而使植物在损失水分较少的条件下获取最多的二氧化碳。
【详解】A.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多数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下表皮多,该特点利于降低蒸腾作用,A正确。
B.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B正确。
C.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关闭时,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21.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A.此实验中两支试管中都有水,水不是变量,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土壤浸出液中有无机盐,所以变量是无机盐,A不符合题意。
B.幼苗根的生长需要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所以在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正常生长,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缓慢,几乎停滞,C不符合题意。
D.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唯一的变量是无机盐,所以实验能够证明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D符合题意。
故选D。
22.【答案】C
【解析】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
【详解】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
故选C。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强弱与温度等有关.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详解】①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光合作用的时间长,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能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
②形成高温环境一部分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同时高温会使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因此不能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因此能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
④提高氧气浓度会促进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积累,因此不能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⑤白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越多,蔬菜产量就越高.因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能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
所以,要提高冬季大鹏蔬菜的产量,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是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故D符合题意。
【点睛】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24. 【答案】B
【解析】
【分析】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现象。自然界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有利,有的变异对自身生存和发展不利。人们通常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详解】A.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A错误。
B.诱变育种是指通过采用射线照射和药物处理等手段,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如太空椒、无籽西瓜等,B正确。
C.人工选择育种:通过生物繁殖后代会出现各种变异,不断从中选择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方法,如人工选育高产奶牛等,C错误。
D.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克隆“多莉”的过程中采用了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D错误。
故选B。
25.【答案】B
【解析】
【分析】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解答即可。
【详解】A.若A控制肤色正常,a控制隐性基因,所以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可知推知白化病男孩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是aa,由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a,必有一个A基因控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所以父母虽然肤色正常但都携带有白化病的基因,故A正确。
BC.分析可知,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通过遗传图解分析可知,二胎肤色不一定正常,肤色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Aa,说明二胎若肤色正常,仍可能携来有白色病基因,故B错误,C正确。
D.通过分析遗传图解可知,二胎肤色不一定正常,出现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25%,故D正确。
故选B。
26. 【答案】C
【解析】
【分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详解】A.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属于营养缺乏症,及时补充维生素C就能缓解、消除症状,A错误。
B.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属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B错误。
C.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唐氏综合征,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病,C正确。
D.由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属于传染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病的含义及种类 。
27. 【答案】D
【解析】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详解】A.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可以使舌变长,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因此食蚁兽的长舌不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食蚁兽长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有利于取食,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抗药性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已经产生,抗生素只能对病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故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变异的方向和环境的选择作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物体的变异和环境的选择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如既可以是有利变异也可以是不利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
D.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种类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种类越多。
【详解】A.三种生物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测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但形态特征不是直接证据,A不符合题意。
BC.三种生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都有较大的差异,不易推测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BC不符合题意。
D.古生物化石是为生物进化提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如果发现了相应的化石,则可以证明三种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D符合题意。
故选D。
29. 【答案】D
【解析】
【分析】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详解】A.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是由基因决定的,A错误。
B.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C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D正确。
故选D。
30. 【答案】A
【解析】
【分析】我们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以下几点为可行的建议:①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少使用空调。②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手、洗菜、洗澡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冲厕所、浇花。③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④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⑤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⑥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节约生活用水”、“出行时少开私家车”、“进行垃圾分类”都是节能减排、利于减少碳排放的良好行为;而“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共 60 分,每空 1 分。)
31. 【答案】(1) ①. 器官 ②. 液泡 (2)分化
(3) ①. 细 ②. 紧密
(4) ①. 受精 ②. 果实 ③. 环境
【解析】
【分析】题图二中:①是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
【小问1详解】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D 萝卜的叶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能产生一定的渗透压,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的环境。
【小问2详解】
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B→C 的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
【小问3详解】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排列紧密,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小问4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萝卜根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上和地下部分所受光照不同。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答案】(1)无性 (2)成熟
(3) ①. 下降
②. 时间##时刻 ③. 不遮光
(4) ①. 控制单一变量 ②.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 (5)低温储存##冷藏
【解析】
【分析】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无性生殖的优点: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小问1详解】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小问2详解】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 CO2 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 CO2 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 且峰值出现的时刻和次数也不同。
②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因此应补充不遮光的空白组作为对照。
【小问4详解】
①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温室大棚内的其他环境条件应基本相同。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所以,昼夜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果实积累的糖分多。
【小问5详解】
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冰箱冷藏室,保鲜膜内氧气减少或冰箱内的温度低,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水果菜的保鲜时间。
33. 【答案】(1) ①. 肌腹 ②. 收缩
(2) ①. 关节软骨 ②. 关节腔
(3) ①. 呼吸 ②. 能量 ③. 适当控制运动强度
【解析】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小问1详解】
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小问2详解】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表面覆有一层A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
【小问3详解】
①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毛细血管数量最多,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由此推测该组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供运动所需。
②根据以上研究,可以提出建议,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提高骨骼肌功能。
34. 【答案】(1) ①. 35℃、浸种4h ②. 水分
(2) ①. 胚根 ②. 有机物##营养物质
(3) ①. A ②. A是雄花
(4) ①. 光合 ②. 筛管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结部分,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小问1详解】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据图甲分析,丝瓜种子在35℃、浸种4h的条件下发芽率最高。播种前要浸种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对水分的要求。
【小问2详解】
图乙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将来发育成根。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种子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
【小问3详解】
开花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才能结果,丝瓜是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成的,图丙A是雄花没有子房,是不可能长出丝瓜的,原因是花中没有雌蕊(或子房)。
【小问4详解】
丝瓜瓤中食用的部分主要是植物的营养组织,其中的淀粉主要由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经过筛管运输到果实处。
35. 【答案】(1) ①. 雄蕊 ②. 柱头
(2) ①. 一 ②. 隐性 ③. Rr
(3) ①. RR或Rr
②. 变异
(4)不可遗传 (5)子叶
【解析】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小问1详解】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小问2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从实验一可以推知,显性性状是圆粒,隐性性状是皱粒。
“如果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皱粒的基因组成是rr,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第二组的杂交实验中,亲代遗传给子代皱粒(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
【小问3详解】
豌豆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种子的形状有圆滑和皱缩之分,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实验一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实验一子代中圆粒的基因组成是RR、Rr。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小问4详解】
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贫瘠田地 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明显小于肥沃田地中收获的豌豆大小的平均值,这是由于环境引起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不可遗传变异。
【小问5详解】
双子叶植物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豌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在子叶里。
36. 【答案】(1) ①. 常染色体 ②. ②③##③②
(2) ①. 成对 ②. 22+X
(3) ①. 睾丸 ②. XY ③. 50% ④. 父亲产生的含 X 染色体和含 Y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与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解析】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小问1详解】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由图 1 所示染色体组成中,1—22 号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是由图 2 中的②蛋白质和③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小问2详解】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即男性为22对+XY;女性为22对+XX),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卵细胞有一种22条+X,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为22对+XY或22对+XX。综上分析可知,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图 1 产生的生殖细 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 。
【小问3详解】
Ⅰ. 图 3 中,男性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睾丸,这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的性别遗传图如下所示:
所以宝宝B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Ⅱ.通过以上遗传图分析可知,这对夫妇为响应国家号召,计划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50%, 判断的理由是父亲产生的含 X 染色体和含 Y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与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37. 【答案】(1) ①. 深色 ②. 浅色 ③. 自然选择
(2)不定向 (3)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小问1详解】
由资料分析可知,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被工厂的烟熏成了深颜色,这样深色桦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而浅色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在非工业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未被污染颜色浅,所以浅色的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可以说明桦尺蛾的体色使桦尺蛾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是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而在非工业区,则 浅色桦尺蛾属于有利变异。从科学家实验的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认为生物的适应性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小问2详解】
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为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通过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方向是不定向,而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小问3详解】
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而蛾类的颜色有褐色、灰色、白色的不同。其中灰色、白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一致,是适应环境者而生存,而褐色与环境树干颜色不同,是不适者被淘汰。最终活下来的蛾类多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灰色、白色的,而褐色的较少。
故选D。
38. 【答案】(1) ①. 完全变态 ②. 节律 (2)工蜂
(3) ①. 细胞核 ②. 基因 (4)远近、方向 (5)少用杀虫剂
【解析】
【分析】蜜蜂家族中,只有一个蜂王,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也具有生育能力,其唯一职责就是与蜂王交配。工蜂是不具备生育能力的雌蜂,它们负责采粉酿蜜、防御攻击、筑巢卫生、饲喂幼虫等。
【小问1详解】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叫做节律行为。包括昼夜节律、月运节律(潮汐节律)、季节节律、生物钟。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属于节律行为。
【小问2详解】
蜜蜂家族中,只有一个蜂王,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也具有生育能力,其唯一职责就是与蜂王交配。工蜂是不具备生育能力的雌蜂,它们负责采粉酿蜜、防御攻击、筑巢卫生、饲喂幼虫等。因此,作者描述的是工蜂。
【小问3详解】
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小问4详解】
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 8 字形舞两种,可以指示食物的远近和方向。
【小问5详解】
由资料可知:近年来蜜蜂在一些农业区遭受重创,这些地区单一的种植模式导致蜜蜂赖以生存 的野花大规模消失,农场过度使用杀虫剂也给蜜蜂种群造成了伤害。因此,可以通过少用杀虫剂动物能够方式保护蜜蜂。
2021北京延庆初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延庆初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4×109个/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0北京延庆初一(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