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二轮模拟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龌龊(wò) 潋滟(liàn) 菌子(jūn) 潜心贯注(qián)
B.什物(shí) 商榷(zhuó) 哂笑(shěn) 提纲挈领(qiè)
C.采撷(xié) 装订(dìng) 谄媚(chǎn) 并行不悖(bèi)
D.蜕变(tuì) 揶揄(yé) 毋宁(wù) 相辅相成(f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深邃 联结 通辑令 意气用事
B.企盼 松驰 水蒸气 步步为营
C.蒙眬 坐落 绊脚石 察颜观色
D.蛰伏 轻蔑 敞篷车 山清水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各任课老师都分层布置作业。
B.抖音不是法外之地,抖音直播同样不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垃圾桶”。
C.王翔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约定,星期六9点在母校的教学楼前不期而至。
D.河东区举办首届“小棋王”围棋争霸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棋高一着的王悦同学参赛。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巴黎圣母院》和《羊脂球》。
B.“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的是射箭,“弈”指的是下棋,这两种活动都是古人的娱乐活动。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D.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藤野先生》,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4)_____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5)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6.语言综合运用。(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八水绕城,六河贯通,千年琅琊宛在水中央;依河而建,因河而美,水城临沂再添新时尚。
②经过紧张建设筹备,市民期待的《水韵琅琊》部分项目已于2023年4月29日晚试运营。③公司正竭力打造“灯火兰山·新琅琊”“点靓沂河”“魏晋风华”3个片区,各片区通过水陆交通串联,共同打造江北地区夜游首选目的地。④其中,“灯火兰山·新琅琊”片区的《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魏晋风华”片区的书圣阁楼体光影秀将首先与大家见面。
⑤以涑河水岸夜景为画布,以临沂历史文化为内涵,用激光水幕、视觉特效、歌舞表演、游船伴游、科技化秀场等表现形式,为大家呈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场景的《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打造了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行进式夜游实景演出。⑥下一步,公司将在涑河两岸最佳观演位置安装音箱,游客虽然不登乘游船,漫步涑河水岸,也可欣赏水上演艺,感受琅琊历史文化之美。
(1)给以上新闻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2分)
(2)文中的第②句话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3)文中的第⑥句话有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1分)
(4)文中第⑤句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千古兴亡多少事?”这一问句,巧用叠词“悠悠”作答,有何深刻含义?(2分)
8.短短一首词,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试赏析其中第三问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苏秦将为从①,北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②,以赵之为蔽于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蔽③,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④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国必无患矣。”
燕王曰:“今主君幸教诏之,合从以安燕,敬以国从。”
【注释】①从:合纵之事。②不犯寇被兵者:不遭受战争。③相蔽:互相削弱。④弥地踵道:满地足迹的道路,形容长途跋涉。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民虽不由田作 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 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国必无患矣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战于千里之外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B.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则国必无患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D.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夫 不 忧 百 里 之 患 而 重 千 里 之 外 计 无 过 于 此 者。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所谓天府也。
(2)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13.苏秦成功进谏燕文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8分)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①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②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③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⑤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⑥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3分)
15.下面的材料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16.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开篇从时代与青年成长的关系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经典“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B.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4分)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
朱鸿达
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瘦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
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
⑨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
⑩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
⑪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
⑫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⑬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地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
(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
17.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从高中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大学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年后深感___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是满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
18.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20.文章以《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五)名著阅读,完成21~22题。(8分)
21.不同的古典小说,有时会出现相似的情节,比如《水游传》《儒林外史》都有“遇虎”的经历,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4分)
“遇虎”情节 | 精彩片段 | 人物特点 |
①____________ | 他正要追赶,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吹得树叶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只听见一声大吼,一只吊睛白额老虎朝他扑来。他不慌不忙,手起一刀,砍中那老虎的下颌。被割断了气管,向后退了六七步,发出一声巨响,就摔死在岩石下面。 | 孝顺、头脑简单、勇猛好斗 |
郭铁山深山遇虎 | 郭孝子乘月色走,走进一个树林中。只见劈面起来一阵狂风,把那树上落叶吹得奇飕飕的响。风过处,跳出一只老虎来。郭孝子叫声“不好了!”一交跌倒在地。老虎把孝子抓了坐在屁股底下。坐了一会,见郭孝子闭着眼,只道是已经死了,便丢了郭孝子,去地下挖了一个坑,把郭孝子提了放在坑里,把爪子拨了许多落叶盖住了他,那老虎便去了。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假如你是一名年轻的革命战士,上级要派你去送一份非常重要的机密文件,你可以邀请下面文学形象中的一位组队前往,你会选择哪个文学形象组队?请结合该文学形象的经历和性格,简述你邀请他的理由。
①鲁智深(《水浒传》) ②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写作表达(5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50分)
(1)右边这幅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2)人生犹如一道单项选择题,选择了平庸,便会终其一生碌碌无为;选择了优秀,便会以高于常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选择了卓越,便从此告别了蝇头小利、鼠目寸光,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请以“选择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2023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二轮模拟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22分)
1.C(2分)
2.D(2分)
3.B(2分)
4.A(2分)
5.(1)影入平羌江水流
(2)英雄末路当磨折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鸟下绿芜秦苑夕
(5)箫鼓追随春社近
(6)便引诗情到碧霄
(6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即不得分)
6.(1)“水韵琅琊”部分项目试运营。(2分)
(2)书名号应改为引号。(2分)
(3)“虽然”应改为“即使”。(1分)
(4)①《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项目以涑河水岸夜景为画布,以临沂历史文化为内涵。②《夜画琅琊》用激光水幕、视觉特效、歌舞表演、游船伴游、科技化秀场等表现形式,为大家呈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场景。③《夜画琅琊》打造了全国首部东夷和魏晋文化主题行进式夜游实景演出。(3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7.“悠悠”形容漫长、久远。这里运用叠词作答,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2分)
8.示例:作者借用三国枭雄曹操对刘备称赞孙权的故事,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突出他的盖世武功,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孙权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2分)
9.(1)即使 (2)希望 (3)忧患(3分。每小题1分)
10.B(2分)
11.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2分。每画对一处得1分)
12.(1)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2分)
(2)燕国不遭受战争的原因,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作屏障。(2分)
13.①苏秦采取委婉含蓄、逐层深入的进谏方式;②燕王是善于纳谏的君王。(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苏秦为合纵之事,去北方游说燕文侯:“燕国国土纵横二千多里,军队有几十万。老百姓即使不耕作,枣栗这些果实,也够老百姓吃的了。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看不到军队覆灭、将领被杀这样忧心的事,这种和平境况没有比燕国更好的了。大王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燕国不遭受战争的原因,是有赵国在南面作屏障。秦国和赵国发生了五次战争,秦国赢了两次,赵国赢了三次。秦赵互相削弱,而大王却保全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就是燕国不受侵犯的缘故。况且秦国攻打燕国,要越过云中和九原,经过代郡和上谷,长途跋涉几千里,即使能够攻下燕国的城池,秦国也知道根本没有办法守住。秦国不能侵犯燕国的道理是很明显的。现在赵国攻打燕国,只要一声令下,不出十天,数十万军队就能进驻到东垣一带。再渡过呼沱河和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达燕国的都城了。所以说,秦攻打燕,须得在千里之外开战;而赵攻打燕,是在百里之内开战。不担心百里之内的祸患,而看重千里以外的战事,策略上的失误,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希望大王您和赵国合纵相亲,天下诸侯联合一体,那么燕国就一定没有忧患了。”
燕文侯说:“现在承蒙您的教导,号召我国合纵以使国家安宁,我愿意以举国之力听从您的安排。”
14.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①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②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③借助经典,青年可以仿效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3分)
15.这个论据可以论证第③段的观点。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经历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3分)
16.C(2分)
17.依赖 不屑 自责 感恩(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8.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白发”比作“花白的芦苇荡”,将“岁月”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3分)
19.这句话的意思是母亲一生都未曾离开过故乡,这里有她全部的亲情和牵挂,反映了母亲将全部心血付给了家庭,表现了母亲甘心付出,重视亲情,牵挂亲人的品质,同时也为下文写“我”想带父母远行、为他们买电动三轮车做铺垫。(3分)
20.“春天”比喻美好灿烂的人生,“生命之车”比喻父母的关爱呵护。表面意思是“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坐着长途汽车读书、远行,走向更远、更广阔的天地;深层含义是儿女一路上在父母的呵护下,沐浴着亲情,学习成长,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走向灿烂的人生。升华文章,点明文章主旨。(4分)
21.示例:李逵沂岭杀四虎(2分) 沉着/镇定/机智/细心(2分)
22.示例一:①鲁智深。他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粗中有细、处事谨慎,在他大闹野猪林救林冲的时候,一路细心观察,耐心等待时机,直至野猪林果断出手,护送林冲到沧州。和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勇士同行,一定能完成任务。
示例二:②保尔·柯察金。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乐观豁达,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病榻上写出伟大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和这样一位斗争经验丰富的钢铁战士组队,即使有突发情况出现,也定能化险为夷,顺利完成任务。(意思对即可,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四方面分五类评分。略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PDF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PDF版),共4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PDF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PDF版),共4页。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