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32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32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展开练案[32] 第3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广东珠海模拟)我国古代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游宦纪闻》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图中3相当于蒸馏烧瓶
B.图中2相当于冷凝管,冷却剂是空气
C.该装置能用于分离食盐与水
D.该装置可用于初步分离酒精与水
[解析] 图中3相当于蒸馏烧瓶,图4为加热装置,A正确;图中2相当于冷凝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冷却剂是空气,B正确;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为蒸发,此装置中不包含蒸发装置,C错误;该装置为蒸馏装置,利用到沸点不同,可用于初步分离酒精与水,D正确。
2.(2023·山西太原模拟)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步骤是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沉银,过滤、洗涤、干燥,灼烧Ag2S制Ag;制取Cl2并将其通入滤液中氧化Br-,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其中部分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用装置甲分离出Ag2S
B.用装置乙灼烧Ag2S制取Ag
C.用装置丙制备Cl2
D.用装置丁分液时,有机相应从下口放出
[解析] 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灼烧Ag2S制取Ag应在坩埚中进行,故B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应加热,故C错误;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四氯化碳密度大,在下层,有机相应从下口放出,故D正确。
3.(2023·湖北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 | B.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 |
|
|
C.制取干燥的氨气 | D.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 |
[解析] 烯烃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根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是否褪色确定是否产生烯烃,A能达到实验目的;葡萄糖和NaCl都能够透过半透膜,不能用半透膜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用碱石灰干燥氨气,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能达到实验目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则饱和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根据饱和石灰水中有固体析出,验证镁片与稀盐酸反应放热,D能达到实验目的。
4.(2022·河南新乡十中英才学校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选项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溴苯(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B | 乙醇(水) | CaO | 过滤 |
C | 甲烷(乙烯) | 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 | 洗气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解析] 常温下,Br2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Br和NaBrO3,溴苯不和NaOH溶液反应,且溴苯难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后液体分层,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正确;水和CaO反应生成沸点很高的Ca(OH)2,然后蒸馏可得到乙醇,B错误;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一般用溴水,C错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一般用饱和碳酸钠溶液,D错误。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C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NaBr溶液(NaI) | 氯水、CCl4 | 萃取、分液 |
B | NH4Cl溶液(FeCl3) | NaOH溶液 | 过滤 |
C | CO2(CO) | CuO粉末 | 通过灼热的 CuO粉末 |
D | SO2(HCl) | 饱和Na2CO3 溶液 | 洗气 |
[解析] A项中引入了Cl-,且NaBr也可能被氧化,应选择溴水、CCl4;B项中引入了Na+,且NH4Cl也可能被消耗,应选择氨水;D项中SO2通过饱和Na2CO2溶液洗气也会被吸收并产生CO2。故选C。
6.(2023·河南郑州模拟)如图为去除气体中少量杂质并收集相应气体的装置,能实现相应目的的是( C )
选项 | 气体(杂质) | Q |
A | SO2(CO2) | 碳酸钠溶液 |
B | C2H4(H2S) | 氢氧化钠溶液 |
C | C3H8(SO2)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D | NO(NO2) | 氢氧化钠溶液 |
[解析]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A错误;硫化氢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烯不反应,但是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的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B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二氧化硫,而丙烷的性质稳定,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能够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C正确;一氧化氮的密度与空气的接近,且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7.(2023·广东梅州模拟)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选项 | 操作 | 装置 |
A | 制取无水乙醇 | |
B | 验证Fe3+的 氧化性 | |
C | 除去NaCl中 混有的KCl | |
D |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盐酸 |
[解析] 冷凝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A错误;氯化铁能把碘化钾氧化为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则说明Fe3+具有氧化性,B正确;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可以用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的方法来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钾,使用仪器不是坩埚,C错误;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氢氧化钠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D错误。
8.(2023·山东德州一模)图中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利用图1装置模拟石油的分馏
B.利用图2装置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
C.利用图3装置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D.利用图4装置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 分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A错误;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混合气体,气体通过五氧化二磷吸收氨气后,通过观察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生成HCl,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氯化氢后,通过观察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证明生成氨气,B正确;蒸发结晶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C错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需检验Fe电极是否发生反应,而Fe作电极时反应只能得到二价铁离子,因此应检验亚铁离子是否生成,不能用KSCN溶液检验,D错误。
9.(2023·山东淄博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利用苯甲酸(沸点249 ℃)和异丙醇(沸点82 ℃)制备苯甲酸异丙酯(沸点218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①在图甲干燥的仪器a中加入反应物苯甲酸、异丙醇和催化剂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②加热至70 ℃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③将仪器a中反应后的液体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精制得到产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在仪器a中加入三种试剂的先后顺序是:异丙醇、苯甲酸、浓硫酸
B.加入的苯甲酸和异丙醇中,需过量的是苯甲酸
C.实验采用水浴加热,若温度过高会使产率减小
D.步骤③操作时应收集218 ℃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下,则收集的精制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异丙醇
[解析] 浓硫酸和其他液态物质混合时应注意实验安全,一般都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或容器壁缓缓注入其他液体中,边注入边搅拌,所以酯化反应实验中,一般先加入密度最小的醇,故A正确;由于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以其中一种物质过量,既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可以提高另外一种物质的转化率,由题中数据可知,异丙醇的沸点低,易挥发,异丙醇应过量,故B错误;有机物一般都易挥发,根据题给各物质的沸点,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反应物挥发而损失,从而降低产率,故C正确;步骤③操作时应收集218 ℃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下,则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温度比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低,会有沸点较低的杂质逸出,则收集的精制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异丙醇,故D正确。
10.(2023·浙江绍兴模拟)某固体混合X,含有NaClO3、KCl、NaOH、ZnSO4、NaAlO2和NaNO2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①X溶于水,得到溶液Y;②溶液Y先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W。已知Zn2+的部分性质与Al3+类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混合物X中可能含有KCl
B.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X中一定含有NaAlO2
C.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说明X中一定含有NaNO2
D.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没有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X中一定含有NaClO3
[解析] 固体混合物X中含有NaClO3、KCl、NaOH、ZnSO4、NaAlO2和NaNO2中的几种,①X溶于水,得到溶液Y,则可能同时含有ZnSO4和过量的NaOH,二者反应生成Na2[Zn(OH)4];②溶液Y先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W,此白色沉淀为AgCl。白色沉淀为AgCl,则溶液中含有Cl-,混合物X中可能含有KCl,A正确;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Y中可能含有NaAlO2,也可能含有Na2[Zn(OH)4],或二者都有,B不正确;向溶液Y中滴加盐酸,若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则表明发生反应2NO+2H+===NO↑+NO2↑+H2O,从而说明X中一定含有NaNO2,C正确;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没有观察到紫色火焰,说明X中一定不含有KCl,则Cl-一定来自NaClO3,可能是NaClO3被NaNO2还原为NaCl,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1.(2023·山东济南检测)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甲、乙两种实验方案: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
(1)步骤X的操作为萃取分液,分液时需用到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 检查是否漏水 。
(2)方案甲进行蒸馏操作时,通常使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是 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 。
(3)方案乙在下层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得到I2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 。
[解析]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2)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3)含碘单质的苯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I、NaIO3,下层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NaI、NaI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得到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
12.(2023·广东适应性测试)试剂级NaCl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K+、Ca2+、Mg2+、Fe3+、S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制备流程简图如下:
(1)焙炒海盐的目的是 除去海藻等有机杂质,并使其颗粒变小 。
(2)根据除杂原理,在表中填写除杂时依次添加的试剂及其预期沉淀的离子。
实验步骤 | 试剂 | 预期沉淀的离子 |
步骤1 | BaCl2溶液 | SO |
步骤2 | NaOH溶液 | Mg2+和Fe3+ |
步骤3 | Na2CO3溶液 | Ba2+和Ca2+(或两步骤顺序互换) |
(3)操作X为 蒸发浓缩 。
(4)用如图所示装置,以焙炒后的海盐为原料制备HCl气体,并通入NaCl饱和溶液中使NaCl结晶析出。
①试剂a为 浓硫酸 。相比分液漏斗,选用仪器1的优点是 可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 。
②对比实验发现,将烧瓶中的海盐磨细可加快NaCl晶体的析出,其原因是 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使产生HCl气体的速率加快 。
(5)已知:CrO+Ba2+===BaCrO4↓(黄色);
CrO+3Fe2++8H+===Cr3++3Fe3++4H2O。
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Cl产品中SO的含量,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目的/结论 |
① | 称取样品m1 g,加水溶解,加盐酸调至弱酸性,滴加过量c1 mol·L-1 BaCl2溶液V1 mL | 稍显 浑浊 | 目的: 使SO完全沉淀 |
② | 继续滴加过量c2 mol·L-1 K2CrO4溶液V2 mL | 产生黄 色沉淀 | 目的:沉淀过量的Ba2+ |
③ | 过滤洗涤,滴加少许指示剂于滤液中,用c3 mol·L-1 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FeSO4溶液V3 mL |
| 结论:SO的质量分数为 %(列算式) |
13.(2023·广东潮州模拟)氨基锂(LiNH2)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或粉末,熔点是390 ℃,沸点是430 ℃,溶于冷水,遇热水则强烈水解。在380~400 ℃时锂与氨气直接反应可制得LiNH2,下面是实验室制备LiNH2时可能用到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从试剂性质角度分析,下列各组试剂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备NH3的是 D (填选项字母)。
A.浓氨水、CaO
B.NH4Cl固体、Ca(OH)2固体
C.浓氨水
D.NH4NO3固体、NaOH固体
(2)用(1)中合适的试剂制取的NH3按气流方向自左向右,则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e→f→c→d→h(或g)→g(或h)→a (填接口处字母),装置A的作用是 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X 。
(3)装置C中盛装的试剂是 碱石灰 。实验开始后,向X中通入NH3与加热仪器X的先后顺序为 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氨气,再加热仪器X 。
(4)实验室还可用浓氨水与固体NaOH混合制备氨气,但多次实验表明,此方法收集到的NH3量总是比理论值低许多,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中会溶解相当多的氨气 。
(5)氨基锂能与热水反应生成LiOH与一种气体,该气体为 氨气 ,用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取少量试样放入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热水,再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 。
[解析] (1)因为NH4NO3受热或撞击易爆炸,故不宜选择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制备氨气。(2)根据已知信息氨基锂(LiNH2)能与水反应,故氨气必须是干燥的,B装置也必须是无水环境,故氨气经过C中碱石灰干燥后通入B装置反应,为防止未反应完的氨气污染空气,用A中浓硫酸吸收氨气,同时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B,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在A之前用D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故相应连接顺序为e→f→c→d→h(或g)→g(或h)→a;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X。(3)装置C为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气,用碱石灰;由于Li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氨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仪器X。(4)因为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时,溶液中会溶解相当多的氨气,从而导致进入B中的氨气量比理论值小很多。(5)LiNH2与热水反应生成LiOH和一种气体,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的气体为氨气,氨气为碱性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即可。
14.(2023·山东潍坊检测)茴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茴香脑(熔点22~23 ℃,沸点233~235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茴香油在水蒸气作用下易挥发,实验室提取茴香油的流程如图所示:
水蒸气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向a处烧瓶中加入约占其容积的蒸馏水,加入1~2粒沸石。向c处烧瓶中加入茴香籽粉和热水,安装装置。打开T形管b处的止水夹,加热a处烧瓶,当有水蒸气从T形管口冲出时,接通d处冷凝水并关闭b处的止水夹,水蒸气进入c处烧瓶中开始蒸馏并收集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1)d处仪器名称是 直形冷凝管 。蒸馏过程中装置中若发生堵塞,现象是 安全管内水位上升 。
(2)当观察到 接液管处无油状液体流出 时停止蒸馏。水蒸气蒸馏结束时,应先 打开b处止水夹 ,再停止加热。
(3)操作A需使用下列玻璃仪器中的 AD (填字母)。
(4)操作A之前需加入NaCl使馏出液饱和,目的是 降低产品的溶解度,有利于液体分层 ,将粗品进行蒸馏是为了除去 乙醚 。
[解析] (1)由题中图示信息可知,该装置为蒸馏装置,d处仪器名称为直形冷凝管;蒸馏过程中装置中若发生堵塞,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将a处的水压向安全管,会发生安全管内水位上升的现象。(2)茴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且茴香油不溶于水,当观察到接液管处馏出液无油状液体时,说明茴香油蒸馏完全,可以停止蒸馏;水蒸气蒸馏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应先打开b处止水夹,再停止加热。(3)由题意可知,在操作A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则操作A是分液操作,需要分液漏斗、烧杯,故选A、D。(4)向馏出液中加入NaCl至饱和,可以降低产品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液体分层;粗产品中混有乙醚,蒸馏是为了除去乙醚。
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4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34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透),文件包含第34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习原卷版docx、第34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课时规范练35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课时规范练35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32]第十章第3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32]第十章第32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含解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