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漯河市郾城区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漯河市郾城区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括号里填上“>”“<”或“=”。
2年(________)24个月 7平方米(________)700平方厘米 8分米(________)80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得单位。
4吨=(______)千克 80平方米=(_______)平方分米 5000克=(_______)千克
3.17时30分就是下午7时30分.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________) 黑板的大小是4(________)
小华的身高是136(________) 一张课桌的面积约24(________)
5.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____)次.
6.观察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表。(单位:本)
(1)六年级(1)班共借阅图书(________)本。
(2)两个班共借阅语文类图书(________)本。
(3)(________)班借阅综合类图书较少。
7.一部儿童电影,从18:25开始,放映了70分钟,这部电影结束的时间是(________)。
8.在括号里面填上“>”“<”或“=”。
35×76(________)45×76 120×40(________)140×20 380×0(________)980×0
20.5元(________)19.8元 6元8分(________)0.68元
9.早晨,当你面对太阳站立时,前面是( ),右面是( )。
10.6×30得(______)个十,60×30得(______)个十。
11.5小时=________分钟 12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
300厘米=________米 60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在地图上,东南西北可以随意标注,没有规定。(________)
13.12×19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______)
14.学校在兰兰家的北面,放学后兰兰向南走回家。 (________)
15.0÷30和0÷3的结果相等. (____)
16.王娜已经7岁了,她才过了一次生日,她肯定是2月29日出生的。(________)
17.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_______)
18.小数不一定比1小。(______)
19.火车方向盘的运动都是平移.(__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最小的四位数除以5,商是( )。
A.10B.200C.150
21.的结果最接近( )。
A.100B.200C.300
22.下面的图形面积最大的是( ).
A.B.C.
23.甲、乙、丙三张图的周长最长是( ),面积最大的是( )。( )
A.丙;甲B.甲;乙C.乙;丙
24.3个人5小时生产零件150个,算式150÷5表示( )。
A.1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B.3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C.5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25.在一个季度、下半年、一个月中都在第1天的是( )
A.5月1日B.6月1日 C.7月1日D.1月1日
26.在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_____)。
A.B.C.
27.10名同学1分钟剪25朵花,他们一小时剪( )朵花.
A.600B.250C.1500
四、仔细计算。
28.直接写出得数.
3.07+1.6= 2-1.6= 0.38+0.5= 0×347=
320-90= 960÷16= 5-2.62= 6.82-1.82-4=
29.列竖式计算。(带※的请验算)
※
※
五、图形与统计
30.(1)在方格内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
(2)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的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1.在方格纸上画出2个面积都是12cm2的长方形。(每小格面积表示1cm2)。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画一画,涂一涂,比一比。
33.一间教室的地面长8米、宽6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34.5天能看多少页?
35.公共汽车15分钟开出一班,李老师想搭7:10分那一班车上班,可他到站时,已经是7:19了,他要再等多长时间才能搭到下一趟公共汽车呢?
36.一辆汽车上午10:30从甲地出发,晚上9:30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4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7.李明买了一个文具盒用去了8.7元,又买了一支钢笔,文具盒比钢笔贵1.9元,李明买这两种文具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 > =
【分析】(1)根据1年=12个月,得到2年=24个月;
(2)因为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那么7平方米=70000平方厘米,70000平方厘米>700平方厘米;
(3)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8分米=80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年=24个月 7平方米>700平方厘米 8分米=80厘米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时间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白单位间的进率,然后同一单位后进行比较。
2、4000 8000 5
【解析】略
3、×
【解析】试题分析:24计时法换算成普通计时法(即12时计时法),时大小12时要减12时,分不变,不足12时的在时间前面要加“上午”、“下午”等;普通计时法换算成24计时法,过午时间时要加12时,同时去掉“上午”、“下午”等,分不变.17时30分是24计时法,换算成普通计时法,17时30分﹣12时=下午5时30分,或下午7时30分换算成24计时法,7时30分+12时=19时30分.
解:把17时30分换算成普通计时法是:
17时30分﹣12时
=下午5时30分,
或把下午7时30分换算成24计时法是:
下午7时30分+12
=19时30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24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
4、平方厘米 平方米 厘米 平方分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一张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计量黑板的大小用“平方米”;计量小华身高用“厘米”;计量一张课桌的面积用“平方分米”。
【详解】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黑板的大小是4平方米
小华的身高是136厘米 一张课桌的面积约24平方分米
本题主要是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理解程度的考查,要根据实际情景灵活选择合适的单位。
5、30
【详解】略
6、87 63 六年级(2)
【分析】(1)把六年级(1)班学生借阅的三种类型图书本数相加即可解答。
(2)把两个班学生借阅的语文类图书本数相加即可解答。
(3)比较两个班借阅的综合类图书本数即可解答。
【详解】(1)32+35+20=87(本)。
(2)32+31=63(本)。
(3)因为20>10,六年级(2)班借阅综合类图书较少。
故答案为:87,63,六年级(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7、19:35
【分析】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详解】18时25分+70分=19时35分
所以这部电影结束的时间是19:35。
故答案为:19:35。
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8、< > = > >
【分析】(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乘积,再比较大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
(3)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将6元8分换算成元。再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
【详解】35×76=2660,45×76=3420,2660<3420,则35×76<45×76;
120×40=4800,140×20=2800,4800>2800,则120×40>140×20;
380×0=0,980×0=0,则380×0=980×0;
20.5元>19.8元
6元8分=6.08元,6.08元>0.68元,则6元8分>0.68元。
9、东 南
【解析】略
10、18 180
【分析】6乘30的积是180,180里面有18个十,60乘30的积是1800,1800里面有180个十。
【详解】
也可以把30看成是3个十,那么6乘30,相当于是6乘3个十,总共18个十。
11、300 1200 3 6
【解析】解:5×60=300,所以5小时=300分钟;12×100=1200,所以12平方分米=1200平方厘米;
300÷100=3,所以300厘米=3米;600÷100=6,所以600平方分米=6平方米。
故答案为:300;1200;3;6。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
【详解】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东南西北不可以随意标注,如图所示:
所以原题的说法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13、×
【分析】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观察积的位数即可。
【详解】12×19=228,所以积是三位数,不是四位数。
所以判断错误。
【分析】本意考查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14、√
【分析】学校在兰兰家的北面,那么兰兰家在学校的南面,据此判断。
【详解】兰兰家在学校南面,放学后兰兰要向南走回家。说法正确。
此题考查方向的相对性,北与南相对,东与西相对。
15、√
【详解】略
16、√
【分析】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平年2月只有28天,因此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王娜只过了一次生日,则她肯定是2月29日出生的。
故答案为:√
闰年2月有29天,而平年2月只有28天。
17、×
【解析】略
18、√
【分析】小数是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当小数的整数部分大于或等于1时,小数就大于或等于1;当小数部分为0时,小数小于1,故此可判断。
【详解】当小数的整数部分大于或等于1时,小数就大于或等于1.如3.12>1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9、×
【详解】略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B
【分析】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除以5,列式为:1000 ÷5,计算即可。
【详解】1000÷5=200,故答案选:B。
本题考查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掌握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是解题的前提。
21、B
【分析】估算817÷4,要把817看作800,800÷4,据此进行估算即可。
【详解】817÷4≈800÷4=200;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在估算时把被除数看作和它们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即可。
22、C
【详解】略
23、A
【分析】甲是长方形,周长是(10+6)×2=16×2=32;面积是10×6=60;
乙是阶梯状的图形,周长与长方形周长相等,是:(10+6)×2=16×2=32;面积比长10宽6的长方形小;
丙是凹字形的,把如图绿色的线段补到上面,是一个长方形,还有如图红色线所示,所以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面积比长方形少了如图的绿色长方形,所以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丙的周长比其他两个的周长要长,而甲的面积是最大的。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长方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大小比较,根据周长和面积的的意义分析即可。
24、B
【分析】已知3个人5小时生产零件150个,给出算式150÷5,由题目可知,150表示的是3个人生产5小时的零件的数量,5表示的是生产的时间,150÷5就表示1个小时的生产数量,题中是3个人一起生产,则这里1小时的生产数量是由3个人一起生产的。
【详解】A:1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应该用150÷5÷3表示(不符合)
B:3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150÷5表示(符合)
C:5人1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首先要计算1个人1小时的生产量才能计算5人一小时的生产量(不符合)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倍数关系以及学生对于算式的理解。这里要注意的是题目为3个人合作5小时,不是1个人工作5小时,理清题意,仔细分析时解决本题的关键。
25、C
【详解】略
26、B
【解析】略
27、C
【详解】略
四、仔细计算。
28、4.67;0.4;0.88;0
230;60;2.38;1
【详解】略
29、468;2880;4005
203;96;115……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3×36=468
40×72=2880
89×45=4005
验算:
812÷4=203
768÷8=96
347÷3=115……2
验算:
故答案为:468;2880;4005;203;96;115……2
此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关键是注意数位对齐,细心计算。
五、图形与统计
30、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可知,16÷4=4,则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6×2=12,则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是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该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故画图如下所示:
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31、见详解
【分析】每小格面积表示1cm2,小格的边长为1cm ,12=6×2=4×3,只要画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和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两个长方形即可。
【详解】
熟练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 ;
; ;
【分析】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答,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数值越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数值越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 ;
; ;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可直接通过画图比较即可。
33、1200块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求出教室地面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即可求解。
【详解】8×6=48(平方米)=4800(平方分米)
4800÷4=1200(块)
答:共需要这样的地砖1200块。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注意要统一单位。
34、75页
【分析】根据7天看了105求出每天看多少页,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5天看了总页数。
【详解】105÷7×5
=15×5
=75(页)
答:5天能看75页。
此题考查的是两步计算的实际应用,要认真审题。
35、6分钟
【分析】根据“李老师想搭7时10分的那一班车,但到站时,已是7时19分”,说明7:10的车已经发车走了9分钟,他要等下一班车需要的时间是:15-9=6(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7时19分-7时10分=9(分钟)
15-9=6(分钟)
答:他要再等6分钟才能搭到下一趟公共汽车。
本题关键是理解李老师到达车站时,7:10分的车已经发车9分钟,即同时离下一班车的发车时间又近了9分钟。
36、506千米
【解析】上午10:30是10时30分,晚上9:30是21时30分. 21时30分-10时30分=11时; 11×46=506(千米)
37、15.5元
【分析】文具盒比钢笔贵1.9元,则钢笔的价钱是8.7-1.9元。进而求出买这两种文具需要花的钱数。
【详解】8.7-1.9+8.7=6.8+8.7=15.5(元)
答:李明买这两种文具一共花了15.5元钱。
求出钢笔的价钱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班级
语文类
数学类
综合类
六年级(1)班
32
35
20
六年级(2)班
31
30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3届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德州市德城区2023年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