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学年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30小题,每题2分)2022年9月,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联合发布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这是沪苏浙三地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各城市行政区域具有( )A. 清晰区域边界 B. 相同城市等级 C. 行政嵌套关系 D. 相同服务范围2. 与苏州相比,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资源禀赋 B. 人口规模 C. 交通联系 D. 产业类型3. 为更好接受上海辐射,南通当前最应该加快( )A. 产业转型升级 B. 完善跨江通道 C. 引进高新技术 D. 优化城市布局4.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A. IT等高新科技产业 B. 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C. 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D. 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水北调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实施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有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热资源丰富 B. 水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太阳能资源丰富6. “调水”变“调电”后,对黄河流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黄河流域的总水量增加 B. 黄河的泥沙含量减少C. 黄河生物多样性增加 D. 黄河中下游水量增加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我国煤炭储量巨大,且其探明储量仍不断增长,长期以来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但我国仍存在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改变我国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大量从国外调入电力资源 B. 提高电力价格,减少用电量C. 加快水电、太阳能开发利用 D. 限制工业发展,减少电力消耗8. 下列有利于改变“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格局的是( )A. 就地发电,变输煤为输电 B. 将东部、南部工业向外转移C. 减少西部、北部煤炭开采 D. 加强交通建设,提高运输量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 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目前川气东送 项目已成为中国又一条横贯东西的绿色能源大动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 ②③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⑤10.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C. 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 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2020年冬天,湖南电网再次突破电力供应极限,只能再次限电,湖南多地每天用电时间仅有5.5小时。“宁电入湘”是将宁夏的电能通过特高压电路输送到湖南,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后年送电量可达400至440亿千瓦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湖南省冬季闹电荒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②枯水期水电量少③取暖用电量大④工业用电量大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东西部双赢”战略工程在建设时需要注意( )A. 资金的运用 B. 技术的革新 C. 人才的培养 D. 生态的保护国际知名品牌耐克公司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1年7~9月在越南的工厂基本处于关闭状态。耐克将计划在几周时间内将产能转向中国。完成下面小题。13. 推测越南工厂受疫情影响而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A. 原料运输不畅 B. 外贸市场受冲击 C. 工人数量减少 D. 电力能源缺口大14. 耐克欲将工厂迁往中国,最主要是看中中国的( )A. 市场广大 B. 原料丰富 C. 劳动力丰富 D. 生产链完善15.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 黄淮海地区——石漠化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地区造林近百万亩,有效地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酸雨污染 D. 气候变暖17.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 减轻风沙危害 B. 减轻汽车尾气污染C.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 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实施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为配合中线工程实施,丹江口市取缔库区网箱养殖,昔日“百里万箱下汉江”的壮观场景已不复存在。丹江口大坝高程从162m加高至176.6m,增加淹没面积370km2,数十万人移民他乡。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7年来,工程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惠及7省市,受益人口达1.4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为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应( )A. 将移民全部分散安置,减少迁入区压力B. 发放安置资金,要求民众自行转移C. 加大库区开发力度,弥补淹没区土地损失D 制定多元移民政策,保障移民权益19.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影响描述错误的( )A. 受水区地下水位下降B. 受水区由于地势低平,调水后土壤易盐碱化C. 长江水量减少D. 长江航运受影响20. 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 )A. 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安全B. 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C. 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D. 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推进节水护水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22. 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 产品需求量大 B. 科技发达 C. 土地租金低 D. 交通便利23. 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向粤北山区转移,对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 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 环境和技术C. 交通和市场 D. 原料和能源休斯敦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出现多次社会经济发展高潮,现综合竞争力在全美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下图为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美国20世纪后期工业扩散( )A. 加重东北部城市环境问题 B. 带动西部钢铁工业全面崛起C. 促进西部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 D. 引发老年人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25. 休斯敦产业转型的主要路径是( )A. 模仿硅谷,大力向高端电子制造业转型B. 由木材与棉花集散地直接向新能源产业转型C. 由石油加工及产业链单一模式向飞机制造转型D. 由石油工业向航空航天、现代服务等多元经济转型宣城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地处安徽东南部,是安徽唯一与浙江、江苏同时接壤的地级市。2018年筹建松江产业园,定向承接上海市松江区相关企业。松江产业园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园区已入驻10家企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宣城松江产业园能吸引上海企业入住的优势有(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当地市场广阔 C. 劳动力丰富廉价 D. 基础设施完善27. 上海企业入住宣城主要目的( )A 避开贸易壁垒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加强技术协作 D. 提供就业岗位28. 上海企业入住后,对宣城经济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有( )A. 减轻环境污染 B. 提升品牌形象 C. 加快工业化进程 D. 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洲及背景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绿洲城镇与我国珠三角地区城镇相比( )A. 环境承载力大 B. 经济基础薄弱 C. 社会文化差异小 D. 交通通达度较高30. 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A. 光照资源的开发 B. 水利设施的建设 C. 人工植被的培养 D. 荒漠化治理二、综合题(40分)31.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千瓦时。材料二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1)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2)说明产业迁移对南通的影响。3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示意图材料二哈大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地带,近几十年来,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目前,一度开工不足、市场萎缩的企业现已订单不断,一些过去遗留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正在被破解,哈大经济带经济在悄悄“复苏”。(1)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建立在( )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上 B. 优越的地理位置上C. 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D. 暖湿的气候资源基础上(2)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及不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3)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是什么?(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有哪些?
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二学年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30小题,每题2分)【1~3题答案】【答案】1. A 2. C 3. B【4题答案】【答案】B【5~6题答案】【答案】5 B 6. D【7~8题答案】【答案】7. C 8. A【9~10题答案】【答案】9. A 10. C【11~12题答案】【答案】11. B 12. D【13~14题答案】【答案】13. C 14. D【15题答案】【答案】C【16~17题答案】【答案】16. B 17. A【18~20题答案】【答案】18. D 19. A 20. D【21~23题答案】【答案】21. A 22. C 23. A【24~25题答案】【答案】24. C 25. D【26~28题答案】【答案】26 D 27. B 28. C【29~30题答案】【答案】29. B 30. A二、综合题(40分)【31题答案】【答案】(1)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 (2)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32题答案】【答案】(1)C (2)区位优势: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海运便利。不利条件:水源、能源不足;内河航运条件差;市场相对较小;科技水平低。 (3)①调整工业结构,加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发展科技,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力;③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④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处理和安置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⑥不盲目上新的项目,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造。【33题答案】【答案】(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易于侵蚀;人口迅速增长,(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和治理”的方针,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