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安徽专用)(解析版)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安徽专用)
(本卷共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用时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车灌溉 B.烧制陶瓷
C.雕版印刷 D.雕刻石像
【答案】B
【解析】A、水车灌溉过程中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烧陶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雕版印刷过程中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雕刻石像过程中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2023年3月1日,为认真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首届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成立。下列做法与“低碳”理念相符的是( )
A.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 B.增加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D.大力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D
【解析】A、加高排放废气的烟囱,不能减少碳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B、增加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能增加燃料利用率,但不能减少碳排放,故B不符合题意;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等,故C不符合题意;D、大力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一定只发生物理变化
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为混合物
C.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大于10微米的液滴时,分子种类不变
D.水蒸气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答案】A
【解析】A、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有新物质生成,则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含有过氧化氢和水,为混合物,故B正确;C、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大于10微米的液滴时,只是状态的改变,分子种类不变,故C正确;D、液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气体分子间隔,水蒸气冷凝为水滴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故D正确。故选A。
4.有关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CO3可用作补钙剂
B.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盐酸与镁反应中,除生成气体外还会放出热量
D.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答案】B
【解析】A、碳酸钙含钙元素,且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B、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符合题意;C、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生成气体,且该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C.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为避免实验中断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A不符合题意;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B不符合题意;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不符合题意;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D符合题意。故选D。
6.某品牌牛奶营养成分表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 每100毫升 | 营养素参考值% |
能量 | 267千焦 | 3% |
蛋白质 | 3.6克 | 6% |
脂肪 | 3.4克 | 6% |
碳水化合物 | 4.7克 | 2% |
钠 | 40毫克 | 2% |
钙 | 122毫克 | 15% |
A.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钠、钙 B.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C.牛奶提供的钙质可预防骨质疏松 D.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答案】A
【解析】A、钠、钙元素是常量元素,故A错误;B、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故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故B正确;C、缺钙会骨质疏松,故C正确;D、为人体供能的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故D正确。故选A。
7.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作治疗胃酸的胃药
B.工业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成分为甲醇
C.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疼痛
D.亚硝酸钠属于盐类,可以用于烹调食物
【答案】C
【解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溶液呈弱碱性,则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B、工业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成分为乙醇,其中含有少量的甲醇,故选项说法错误;C、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疼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反应消耗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则可以涂抹肥皂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不能用于烹饪食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 炉具清洁剂有乳化功能 |
B |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熟石灰具有碱性 |
C | 酸性较强的土壤中加入主要成分为K2CO3的草木灰 | K2CO3中和土壤中的酸 |
D | 用食醋去除水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等) | 食醋的pH>7 |
【答案】B
【解析】A、用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清洗炉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油脂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说法错误;B、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说法正确;C、酸性较强的土壤中加入主要成分为K2CO3的草木灰,能与酸反应,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但碳酸钾属于盐类物质,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说法错误;D、食醋显酸性,pH值<7,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从而除去水垢,说法错误。故选B。
9.如图是用U形管改进后的创新实验装置,同时取下U形管两端的橡胶塞,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时,右边玻璃管液面上升速度快
B.将CO2换成CO,实验现象一样
C.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滴加酚酞都会变红
D.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对比可知左侧消耗二氧化碳更多,上升速度更快,故A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没有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左侧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变色,右侧生成碳酸,遇到酚酞不变色,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左侧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钠,溶剂是水)与右侧烧杯中的水体积相等,二者形成对比实验,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最后左右页面上升速度不一样,左侧快,说明氢氧化钠确实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乙表示的符号是
C.氢氧化钠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答案】C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构成碳酸钠的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2,因此乙表示的符号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出现,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B.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C.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也会减轻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项错误;
B、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故B项正确;C、浓盐酸会挥发,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增加,故C项错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可生成盐和水但这个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项错误。故选B。
12.小明同学在家自制汽水(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温度/℃ | 0 | 10 | 20 |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 | 6.90 | 8.85 | 10.35 |
A.①中溶液的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
C.③中加入的柠檬酸是为了让饮品呈酸昧 D.⑤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气泡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A、①中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所得白糖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0g:(500g+10g)=1:51 ,故A不符合题意;B、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则20℃时500g水中加入1.5g碳酸氢钠,所得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③中加入的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温度降低气泡减少,故D符合题意。故选D。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题,共28分)
二、科普阅读题
13.(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记录表明,古罗马人可能是最先明确意识到碱的存在的文明。他们意识到自然界中存在一种可以与酸中和的物质,于是把它命名为碱。并且发现碱的味道是苦的,他们最初发现的碱来自草木灰。中国人发现用草木灰和面后,能够极大地增强面的延展性,由此创造出中国特色的拉面。
而几乎所有的古文明对碱的认识都是这种类型的碱,其实它们不是属于真正的碱只是具有碱性的盐,如厨房中常见的碱面(碳酸钠),用来反应面粉发酵产生的酸。直到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认为“酸”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而相反“碱”是在水中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H+和OH-二者一见面,就会“水火不容”—结合成水,并放出热量。
(1)通常情况下碱溶液的pH_______(填“>”、“<”或“=”)7。
(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填字母)。
A.KOH B.Na2CO3
C.Al(OH)3 D.Cu2(OH)2CO3
(3)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该说法是否正确?_____理由是_______。
(4)熟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碱,请写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2)AC;(3) 不正确;NaOH固体溶于水也能放出热量;(4)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1)碱性溶液的pH>7;(2)碱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OH-离子组成的一类化合物;KOH由K+、OH-构成,则属于碱;Na2CO3由Na+、,则属于盐;Al(OH)3由Al3+、OH-构成,则属于碱;Cu2(OH)2CO3由Cu2+、OH-、构成,则属于盐;故选AC;(3)NaOH固体溶于水也能放出热量,则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无法证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4)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三、实验题
14.(5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发生装置B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E,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作“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H)各个装置的特点,再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
②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CO难溶于水),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
【答案】(1)试管;(2) CaCO3+2HCl=CaCl2+H2O+CO2↑ ;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 a ; H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2)选择发生装置B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E带有有孔隔板和弹簧夹,关闭弹簧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U型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①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a口进入,故填:a;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故可用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且一氧化碳的密度比水小,水应从长管排出,将一氧化碳收集在内,故应选用H装置。
四、流程题
15.(5分)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上钛合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钛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图中操作a后的溶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
(3)流程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为高温)______,反应③的基本类型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
【答案】(1)+4;(2)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3) ;分解反应;(4)Mg、Cl2
【解析】(1)由题干可知,工业上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制备钛,FeTiO3中含有Fe2+,即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一般来说,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假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可得,,x=+4;(2)操作a可以将溶液和固体分开,符合过滤操作原则,因此,操作a为过滤,过滤后的溶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3)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②是镁与氯化钛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镁和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反应③是在熔融状态下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填写:分解反应。(4)电解氯化镁得到的镁和氯气在前两个反应即反应①、②中都可以利用,故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Mg、Cl2,故填写:Mg、Cl2。
五、科学探究题
16.(8分)某研究小组对一款在中小学生中盛行的炸包玩具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在炸包内,隐藏着一个小塑料袋,用手捏破塑料袋后,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炸包会在3s内迅速膨胀,产生“爆炸”效果。
任务一:探究炸包中小塑料袋内液体的酸碱性
取少量小塑料袋内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_________,说明该小塑料袋内液体呈酸性。
任务二:探究炸包中小塑料袋内白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钙。猜想2:碳酸钠。猜想3: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进行实验】
(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猜想__________(选填“1”、“2”或“3”)不成立。
(2)另取炸包内的白色粉末进行右图实验,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写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任务三:分析炸包中选用药品的依据
【查阅资料】
1.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是天然的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
2.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价格参考:碳酸钠2200元/吨、碳酸氢钠1700元/吨。
结合资料及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查看炸包包装后告诉同学们所用的酸性溶液是柠檬酸溶液,请分析选用柠檬酸的原因:__________。
(2)从原料成本和反应速率分析,炸包中白色固体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紫色石蕊 ;变为红色;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说明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合理即可); 产生等量二氧化碳消耗碳酸氢钠的质量更少,且碳酸氢钠价格较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速率更快
【解析】任务一:检验溶液呈酸性可用紫色石蕊溶液,取少量小塑料袋内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该小塑料袋内液体呈酸性;任务二:(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猜想1不成立,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溶于水;(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B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任务三:(1)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说明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所以可选用柠檬酸;(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看出,产生等量二氧化碳消耗碳酸氢钠的质量更少,碳酸氢钠的价格更低,成本低,从资料中可知,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所以选择碳酸氢钠更好。
六、计算题
17.(5分)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g;(2)88.3%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减少的质量为:12g+100g-107.6g=4.4g;
(2)解:设12 g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重庆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重庆专用)(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扬州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扬州专用)(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无锡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押题超车卷B(无锡专用)(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垃圾分类好习惯,改善环境齐努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