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
1.(1分)从3时到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2.(6分)图形A绕点O按 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图形B。图形C可以看作是图形B绕点O按 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也可以看作是图形D绕点O按 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的。
3.(5分)六年级同学共同订阅《中国少年报》。报纸的总价和所订份数成 比例。 随 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 不变,即 不变。
4.(4分)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 比例, 随 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 不变.
5.(1分)如果y=,x与y成 比例.
6.(2分)表中若A与B成正比例,则“?”是 ,若A与B成反比例,则“?”是 。
A | 4 | 5 |
B | 200 | ? |
7.(1分)一辆汽车从A地驶往B地,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照这样的速度计算,从A地开往B地要 小时。
8.(3分)用一根水管往鱼缸中注水,如图表示了鱼缸中水的体积和注水时间的关系。
(1)从图中可知鱼缸中水的体积和注水时间成 比例。
(2)点M的含义是水管用 分注了 L水。
二、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3分)( )成反比例。
A.互为倒数的两个数M和N
B.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C.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D.除数一定,商和被除数
10.(3分)( )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11.(3分)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
A.a×8= B.9 a=6b C.a×=1÷b D.=b
12.(3分)如图的图案是由通过运动得到的,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B.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C.可以通过轴对称得到
D.可以通过旋转和轴对称得到
13.(3分)如图是日本三菱汽车的标志,这个标志有( )条对称轴.
A.1 B.2 C.3 D.4
14.(3分)下面是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②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关系,也不成反比例关系.
③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④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解方程。
15.(9分)解方程。
:x
8:30=24:x
四、画一画。
16.(4分)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17.(8分)按要求在方格图中作图。
(1)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2)画出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C。
(3)以图中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E轴对称的图形D。
(4)将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标上F。
18.(4分)根据数对在图中描出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它们各是什么图形。
图1:A(1,2)B(2,4)C(5,4)D(4,2)
图2:A(2,2)B(4,4)C(10,4)D(9,2)
五、解决问题。
19.(6分)运输公司的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地运送一批物资,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到达。现在情况有所变化,需要3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20.(6分)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总重量和出粉的重量。
(2)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的总个数。
(3)房间的面积一定,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
21.(6分)用收割机收割一片麦田,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每天收割的面积(公顷) | 120 | 60 | 40 | 20 | 15 |
需要的天数 | 1 | 2 | 3 | 6 | 8 |
(1)表中 和 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2)表中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 ,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是 .
(3)因为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 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成 比例.
22.(6分)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点E从点A开始,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沿长方形的边AB、BC、CD匀速移动。随着点E的移动,三角形ADE的面积会不断发生变化。它的面积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1)点E从点A开始移动, 秒后到达点B。
(2)图2中3秒到8秒表示点E在长方形的边 上移动。
(3)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
23.(10分)如图表示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1)看图填写下表。
图上距离(cm)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实际距离(m) |
|
|
|
|
|
|
| …… |
(2)根据上面的图象,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4)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六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一填。
1.【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以表芯为旋转点,表针转一圈是360°,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也就是两数之间夹角是30°;从6时到9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大格,旋转角是90°。
【解答】解:3×30°=90°
答:从3时到6时,时针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故答案为:90。
【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上的角,要牢记每一大格是30°。
2.【分析】旋转的要素是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据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图形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B。图形C可以看作是图形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也可以看作是图形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故答案为:顺,90,顺,90,逆,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要素,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3.【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报纸的总价和所订份数成正比例。报纸的总价随所订份数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商不变,即单价不变。
故答案为:正;报纸的总价;所订份数;商;单价。
【点评】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4.【分析】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总人数一定,进一步看是否是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由此判定即可.
【解答】解:每行人数×排成的行数=总人数,
总人数一定,也就是这两种量的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每行人数,排成的行数,乘积.
【点评】此题考查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只要两种相关联的量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5.【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如果y=,即xy=5,是乘积一定,所以x与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6.【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200×5÷4
=1000÷4
=250
200×4÷5
=800÷5
=160
答:若A与B成正比例,则“?”是250,若A与B成反比例,则“?”是160。
故答案为:250;160。
【点评】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7.【分析】用3小数除以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从A地开往B地要多少小时。
【解答】解:3÷=5(小时)
答:从A地开往B地要5时。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8.【分析】对于(1),观察可知,鱼缸中水的体积随注水时间的增大按一定的速度增大,再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可解答;
对于(2),根据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体积,写出点M的含义即可。
【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鱼缸中水的体积和注水时间成正比例。
(2)点M的含义是水管用4分注了20L水。
故答案为:正;4,20。
【点评】本题考查正比例的应用,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二、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的乘积是否一定。据此解答。
【解答】解:选项A,M和N互为倒数,则MN=1,M和N的乘积一定,M和N成反比例;
选项B,圆柱的高=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一定时,底面周长和侧面积成正比例;
选项C,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一定时,减数与差的和一定,减数与差不成比例;
选项D,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一定时,商和被除数成正比例。
故选:A。
【点评】两种相关联的量,若两种量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若两种量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10.【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成什么比例关系.
【解答】解:①选项A中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一定,也就是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的乘积一定,所以成反比例.
②选项C中的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说明影子与物体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
③选项B中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与剩下的个数虽然相关联,但是它们的乘积和比值都不是一定的,所以不成比例关系.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
11.【分析】要想判定a和b成什么比例关系,必须根据式子,进行推导.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一定的量,然后看那两个变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从而判定哪一个选项a与b成反例关系.
【解答】解:A选项:a×8=,所以b:a=40(一定),a与b成正比例;
B选项:因为9a=6b,所以a:b=(一定),a与b成正比例;
C选项:因为a×=1÷b=0,所以a×b=3(一定),a与b成反比例;
D选项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故选:C.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2.【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解答】解:由通过平移,不能得到;
由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由可以通过轴对称得到;
由可以通过旋转和轴对称得到。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这个标志有3条对称轴;
答:这个标志有3条对称轴.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14.【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本选项正确.
②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关系,也不成反比例关系;说法正确,因为人的体重与年龄不是相关联的量,所以不成比例.
③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所以圆柱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正比例;本选项错误.
④因为:已走的路程+剩下的路程=两地的路程(一定),是和一定,所以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三、解方程。
15.【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8;
(3)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
【解答】解:(1):x
x=
x=
x=
(2)8:30=24:x
8x=720
8x÷8=720÷8
x=90
(3)
x=
x=
x=
【点评】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四、画一画。
16.【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线段AB的两个关键处,再画出绕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即可.
【解答】解: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A′B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
17.【分析】(1)把图形A的每个顶点都向右平移4格后顺次连接,得到图形B。
(2)把图形A的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 后,画出图形C。
(3)以图中虚线为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左侧画出与图形E轴对称的图形D。
(4)将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都按2:1放大,画出图形,标上F。
【解答】解:(1)(2)(3)(4)如图:
【点评】熟悉图形运动后的画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图1:A(1,2)表示第1列第二行,B(2,4)表示第2列第4行,C(5,4)表示第5列第4行,D(4,2)表示第4列第2行;图2:A(2,2)表示第2列第2行,B(4,4)表示第4列第4行,C(10,4)第10列第4行,D(9,2)表示第9列第2行。
【解答】解:如图:
图1是平行四边形,图2是梯形。
【点评】熟悉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五、解决问题。
19.【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解答】解:60×4÷3
=240÷3
=80(千米)
答:每小时要行80千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
20.【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若其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据此判断。
【解答】解:(1)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小麦的出粉率一定时,小麦的总重量和出粉的重量成正比例;
(2)木瓜的总个数÷运来木瓜的箱数=每箱木瓜的个数,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时,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的总个数成正比例;
(3)房间的面积=铺地砖的块数×每块地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一定时,铺地砖的块数与每块地砖的面积成反比例。
【点评】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乘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21.【分析】(1)根据表得出:表中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是相关联的量,每天收割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分别求出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即120×1=60×2=40×3=20×6=15×8,所以表中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是麦田的总面积一定.
(3)依据反比例的意义进行解答;即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解答】解:(1)根据表得出:表中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是相关联的量,每天收割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因为120×1=60×2=40×3=20×6=15×8,所以表中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是麦田的总面积一定.
(3)因为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收割的面积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每天收割的面积,需要的天数;每天收割的面积,时间,麦田的总面积一定;乘积,反.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22.【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点E从点A开始,3秒钟后到达点B。
(2)统计图中3秒到8秒表示点E在长方形边BC上移动。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点E从点A开始,3秒钟后到达点B。
(2)统计图中3秒到8秒表示点E在长方形边BC上移动。
8﹣3=5(秒)
(3×5)×(3×3)
=15×9
=135(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3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B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分析】(1)根据图填写即可。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代入数据可直接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3)因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比例尺,是个固定值,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4)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列式求得实际距离。
【解答】解:(1)
图上距离(cm)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实际距离(m)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 |
(2)40米=4000厘米
所以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
(3)因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比例尺,是个固定值,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4)13÷=52000(厘米)
52000厘米=520米
答: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520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思考与说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台投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一选,思考,算一算,解决问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机妙算”对又快,“认真细致”填一填,“对号入座”选一选,“实践操作”显身手,“解决问题”我能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