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 黑河—腾冲一线 B.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一线
C. 秦岭—淮河一线 D.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 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水乡人家 B. 窑洞 C. 蒙古包 D. 葡萄晾房
3. 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气候因素
4.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业类型一一东耕西牧 B. 人口和城市一一东疏西密
C. 传统民居一一南平北尖 D. 传统交通工具一一南马北船
5.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
6. 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 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 D.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7. 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④⑤
8. “白山黑水”泛指东北地区.其中“山”和“水”分别指( )
A. 大兴安岭、松花江 B. 长白山、乌苏里江
C. 长白山、黑龙江 D. 小兴安岭、乌苏里江
9. 有关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高纬,能满足一季农作物的生长
B. 属肥沃的黄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C. 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平原,灌溉水源丰富
D. 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人均产粮多,有大量的余粮
10. 2013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该通知的是( )
A.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B. 全面推动老工业城市及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C.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D. 继续加大对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保障东北地区对资源的需求
11.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分布在该地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
②能防雨防潮湿
③避免地震
④气候干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水土流失严重 C. 亚热带 D. 内流区
13.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中,属于生物措施的是( )
A. 修筑梯田 B. 修挡土坝 C. 平整土地 D. 植树种草
14. 关于北京市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北平原的西北角
②位于北温带
③与河北、天津相邻
④面向黄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体现了北京的重要职能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交通中心
16. 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有( )
①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②缓解交通拥堵
③缓解住房紧张
④政治地位下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2022年北京举行冬季奥运会,这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
①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 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人民勤劳,精耕细作
②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③科技兴农,优质高效
④平原广阔,土地肥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9. 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适合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式是( )
A. 扩大甜菜种植面积 B. 在缓坡修筑梯田
C. 提高黑土的粮食产量 D.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20. 长江三角州地区适合发展( )
A. 林业、渔业 B. 种植业、畜牧业 C. 畜牧业、渔业 D. 种植业、渔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1.0分)
21. 综合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地区。
22. 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______ 土地”,把 ______ 称为“黄土地”。
23. 东北三省地形以 ______ 和 ______ 为主;人们常用“ ______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4.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如 ______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5.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 ______ 和 ______ 为主。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9.0分)
26.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
(2)图中②地区和④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中,甲是 ______ (山脉)。
(3)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②地区耕地以 ______ 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______ ;④地区物产富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______ 。
(4)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是 ______ 地区的景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 ______ 地区的冬季景观。
27. 读“北方地区示意图”和“甲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 ______ 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首都北京位于② ______ 平原上;③ ______ 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其主要地貌景观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是其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2)北方地区濒临的内海④ ______ ;⑤ ______ 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 ______ (选填耕地、林地或草地);⑥ ______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 ______ ,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4)甲代表的是图中①、②、③地区中 ______ 地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为 ______ 。
28.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展示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______ 城市群, ______ 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运河②是 ______ ;海洋③是 ______ 。本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 ______ 之地。
(3)城市A是 ______ ,铁路线B是 ______ 。
(4)这个地区许多人居住和工作不在同一个城市,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 ______ ”。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______ 。
(5)该地区旅游业发达,主要是因该区丰富的 ______ ,再加上便捷的 ______ 和较为完善的 ______ 。
(6)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分别是 ______ 省和 ______ 省的名城。
(7)该区特色文化有 ______ (填序号)。
①信天游
②茶文化
③草原文化
④丝绸文化
(8)该区域内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是 ______ 。
A.江苏周庄
B.江苏同里
C.浙江西塘
D.浙江乌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
故选: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水乡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蒙古包是西北地区内蒙古草原上居民的传统民居,葡萄晾房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建筑。
故选:A。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显著,南方地区降水多,出现水乡人家的景观,南、北方地区气候不同,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因此当地居民喜食面食,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所以当地居民喜食米饭。
故选:D。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考查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要理解记忆。
4.【答案】A
【解析】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农业类型是东耕西牧,A正确;我国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B错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是南尖北平,C错误;我国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D错误。
故选:A。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南蔗北菜、南稻北麦、东耕西牧、南尖北平、南船北马等。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
故选:C.
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区,牢记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故选:A。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河流少,且径流量小,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等,①②③符合题意;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属于人为原因,④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本题考查华北平原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原因,理解解答即可,常考题。
8.【答案】C
【解析】解: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长白山和黑龙江.根据题意.
故选:C.
“白山黑水”---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
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故选:D.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东北平原由东北角的三江平原、北部的松嫩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组成.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要认真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产业升级取得了良好成效,生态环境状况显著改观.
故选:D.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随着大庆、辽河等油田的开发,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考查东北工业的发展状况,要理解记忆.
11.【答案】C
【解析】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不易崩塌,①正确;气候干燥,降水较少,④正确;窑洞分布区的黄土高原,黄土易受到流水侵蚀,不能防雨防潮湿,也不能避免地震,②③错误。
故选:C。
黄土高原的居民,挖窑洞居住,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本题考查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原因,结合选项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故选:B。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加强水土保持,在生物措施方面大力植树种草、退耕还草还林;在工程措施方面打坝淤地、修建梯田等,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故选:D。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解: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位于北温带,与河北、天津相邻,面向渤海。
故选:B。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市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体现了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
故选:C。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
本题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要分析理解解答。
16.【答案】A
【解析】解: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是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故选:A。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17.【答案】B
【解析】解:北京市举办冬奥会对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②③④叙述正确。
故选:B。
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考查冬奥会对北京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8.【答案】D
【解析】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鱼米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高温多雨,有利于作物生长。
故选:D。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之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本题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概况,在把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B
【解析】解:A、甜菜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和西北地区的河套灌溉区、新疆一带,而江南丘陵属于南方地区,不适宜种植甜菜,不符合题意。
B、在江南丘陵的缓坡修筑梯田是可行的,符合题意。
C、黑土地属于东北地区,不属于江南丘陵,不符合题意。
D、江南丘陵地形并不平坦,不适宜应用大型农业机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红壤,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大,该区域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是改良土壤和水土保持,因此可以在缓坡修筑梯田。
本题主要考查江南丘陵的农业发展方式。
20.【答案】D
【解析】解: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集,盛产稻米和鱼虾,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海洋渔业、种植业等,不适宜发展畜牧业。
故选:D。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水乡”。
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地理
【解析】解:根据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故答案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黑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解析】解:东北平原通常被人们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通常被人们称为“黄土地”。
故答案为:黑;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该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23.【答案】平原 山地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解析】解: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中部是东北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在外围环绕,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故答案为:平原;山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长城
【解析】解: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上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
故答案为:长城。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考查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常见题目,记忆即可。
25.【答案】高原 盆地
【解析】解: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故答案为:高原;盆地。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6.【答案】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秦岭 旱地 小麦 水稻 西北 北方
【解析】解:读图可知:(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依据位置,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为:①西北地区,②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南方地区。
(2)依据位置,图中甲是秦岭,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之一。
(3)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四大地理区域景观各异,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象,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的冬季景观,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较多。
故答案为:(1)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2)秦岭;(3)旱地;小麦;水稻;(4)西北;北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可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的判读,在把握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界线、自然环境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东北 华北 黄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黄土川 渤海 长白 林地 太行 矿产资源 ③ 窑洞
【解析】解:(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首都北京位于②华北平原上;③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墊,支离破碎,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黄土高原的地貌中,黄土川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是人口的集中地区。
(2)北方地区濒临的内海④即渤海;⑤是长白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林地;⑥是太行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4)甲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图中③是黄土高原,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故答案为:(1)东北;华北;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川;
(2)渤海;长白;林地;太行;
(3)矿产资源;
(4)③;窑洞。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北方地区的地形区名称、山脉名称及工业基地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8.【答案】长江三角洲 上海 京杭运河 东海 江海交汇 上海 沪杭线 同城效应 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人文旅游资源 交通 服务设施 江苏 浙江 ④ A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展示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是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②是京杭运河;海洋③是东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长江干支流水运发达。
(3)A是上海,铁路线B是沪杭线。
(4)这个地区许多人居住和工作不在同一个城市,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条件有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5)该地区旅游业发达,主要是因该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6)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分别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名城。
(7)杭州丝绸,历史悠久,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品种繁多,有绸、缎、绫、绢等十几类。故该区特色文化有丝绸文化,故选④。
(8)江苏周庄古镇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古桥居多,且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元、明、清代的石桥。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故选A。
故答案为:
(1)长江三角洲;上海;
(2)京杭运河;东海;江海交汇;
(3)上海;沪杭线;
(4)同城效应;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5)人文旅游资源;交通;服务设施;
(6)江苏;浙江;
(7)④;
(8)A。
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其中前三者的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
考查了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及概况,结合图中信息理解作答。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下列行为与此主题不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