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人口分布与迁移——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展开专题四 人口分布与迁移
【必背知识】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
二、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 人口密集区:东亚与南亚(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欧洲西部(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北美东部(五大湖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2. 人口稀疏区: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气候严寒,不利人类生产及生活); 南极洲撒哈拉(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气候湿热,不利于居住)。
3. 纬度分布:90%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4. 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5. 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例如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 气候
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例如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在高原;高寒区,分布在河谷。
3. 自然资源
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例如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例如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
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例如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二、人文因素
1. 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向城市聚集,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集中在城市。
2.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往往人口密集。
3. 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发展历史悠久)
4. 其他因素,如政治(如政策)、文化(如宗教、文化习俗)、军事(如战争)、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判断属性
(1)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通常超过一年)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空间属性: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县级以上)
(3) 补充说明: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过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活移动
(2)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未跨越国界),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1、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1)推力因素(迁出地):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多发、收入低;医疗、教育条件差;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差;公共设施差;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差;环境质量差;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
(2)拉力因素(迁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 资源 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① 经济 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三、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②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③方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从欧洲向美洲和大洋洲迁移从非洲向美洲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②方向: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大量人口流向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洲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四、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 、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3.1949年以来
①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②改革开放以后
a.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必背真题】
(2021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图8为长江三角洲人口分布图(2015年),读图完成1~2题。
1.长江三角洲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西北多,东南少
2.影响上海与宣城人口密度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矿产 C.气候 D.经济
【答案】1. C 2. D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左图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下右图为2020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影响黑龙江省60岁以上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
A.受教育程度 B.婚姻状况 C.经济状况 D.性别差异
4.2020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凌晨之前,武汉市出现了人口流出高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经济 C.雾霾 D.风俗
【答案】3.C4.A
【解析】3.读图可知,近年来黑龙江省60岁以上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高于农业人口流出比例,造成这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60岁以上非农业人口有退休金,经济状况好,退休的这部分老人选择到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养老,而6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没有退休金或养老保障金少,经济状况较差,选择异地养老的少,C正确;与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差异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4.为全力做好新冠病毒防疫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持遏制疫情传播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武汉采取封城政策,在该政策实施之前,出现了人口流出高峰,A正确;与经济、雾霾、风俗因素无关,BCD错误。故选A。
仿真模拟试卷B——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仿真模拟试卷B——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文件包含仿真模拟试卷B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解析版docx、仿真模拟试卷B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仿真模拟试卷A——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仿真模拟试卷A——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文件包含仿真模拟试卷A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解析版docx、仿真模拟试卷A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产业区位因素——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专题06 产业区位因素——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专项精讲+测试,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