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达标测评卷(B卷)
展开2022-2023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评卷(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表所示是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境外投资的现价总值(单位:百万美元。按当期汇率折算)。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 欧洲 | 西海岸国家 | 拉丁美洲 | 亚洲 | 非洲 |
英国 | 1129 | 8254 | 3682 | 2873 | 2373 |
法国 | 5250 | 386 | 1158 | 830 | 1023 |
德国 | 2979 | 1000 | 905 | 238 | 476 |
美国 | 709 | 900 | 1649 | 246 | 13 |
其他 | 3377 | 632 | 996 | 1913 | 779 |
合计 | 13444 | 11172 | 8390 | 6100 | 4664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扩张的新方式 B.欧美是列强资本输出的重点区域
C.资本输出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世界:一部历史》认为,“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随着大战持续进行,孤立主义政策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由此可见,一战时期的美国( )
A.与西欧国家经济利益趋同 B.永远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C.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战 D.谋求匹配经济实力的国际地位
3.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 )
A.民族自决完全是一个幌子 B.东欧国家的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C.战胜国利益制约着领土划分 D.殖民统治的实质没有根本改变
4.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5.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C.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 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
6.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斗争目标是“自治”和最终“独立”。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力量相当强大,要一下子实现完全“独立”是不现实的,而“自治”的口号相对而言比较温和,容易被英国殖民当局接受。由此可知,这种由“自治”到“独立”的策略( )
A.说明印度民族独立斗争取得巨大成功
B.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务实的时代精神
C.表明印度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反映出民众对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
7.1889年5月,意大利与孟尼利克签订《乌西阿利条约》,其中规定:“埃塞俄比亚众王之王陛下在与其他列强和政府交涉中,可以向意大利国王陛下政府请求援助。”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的阿姆哈腊文本译成意大利文本时,将“可以”改为“必须”。此举意在( )
A.巩固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的权威
B.将埃塞俄比亚纳为意大利的附属国
C.阻止英法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
D.援助埃塞俄比亚平息国内人民起义
8.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签订《慕尼黑协定》回国后,受到群众自发的、凯旋似的欢迎,当时的报刊无一例外地表达出感激之声。这表明( )
A.反战情绪弥漫着整个欧洲 B.民众情绪左右着政府决策
C.亚欧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D.绥靖政策有一定社会基础
9.罗斯福新政初期,美国社会失业、流浪人口增多现象严重,一些学者很少担心政府对群众的衣食供给问题,却十分担心总统不能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
A.政府拥有强大的物质保障 B.以工代赈面临多重挑战
C.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保障急需立法支持
10.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开会,签署了以大西洋宪章为宗旨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一举动( )
A.成功挫败德国对波兰的突袭计划 B.消除了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促使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
11.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的雅尔塔协定中明确规定:“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子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这一规定体现了雅尔塔会议( )
A.以加强战后中苏军事与经济合作为宗旨
B.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延续
C.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D.是以苏联为主导的国际会议
12.1946年1月,杜鲁门在给国务卿贝尔纳斯的——份备忘录中写道:“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否则战争就很难避免;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这说明( )
A.美国将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的政策
C.美苏争霸中美国攻势强势 D.两大阵营的斗争日趋激化
13.越南战争期间基辛格与北越代表团会谈,他特意重申1969年11月1日为最后期限,否则美国将采取“历史性的重大行动”。尼克松也力图将“可能要作出非常的军事行动”的威胁不断传递给北越。美国政局的用意是( )
A.采用外交手段解决越南问题 B.渲染威胁扩大局部战争范围
C.为实现侵略战争越南化做准备 D.竭力维护美国东南亚地区权利
14.1952年,西德通过“投资援助法”,加大对煤、钢、电力工业的投资。政府还多次实行税收改革,减免所得税和公司税,对利润再投资给予税收优待。这些举措( )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照搬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C.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实现了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平衡
15.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
A.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B.苏联的经济体制落后于美国的经济体制
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苏联的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16.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连同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共同构筑了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构建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宰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的建立( )
A.消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危害
B.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
C.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标志着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去。(14分)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4分)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6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为克服严重的国内危机,采取的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重大事件简表
| 苏伊士运河 | 巴拿马运河 |
运河的开凿 | 1854年11月,法国人莱塞普斯获得了运河修建的特许权。1859年运河艰难动工,1869年4月竣工。1875年11月。英国以低价抢先收买了运河公司股票的44%。成为了运河公司最大的股东,控制了苏伊士运河。 | 1880年,在法国人主导下,运河开凿。1903年,巴拿马脱高哥伦比亚独立。独立后的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赋予美国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 |
运河的回归 | 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在运河区的驻兵权。1924年起,英埃双方就运河等问题进行长期谈判。埃及政府要求英国撤军,但遭到无理拒绝。1954年英国被迫签订撤军协定。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埃及,结束了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占领。1956年7月,纳赛尔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英法伙同以色列入侵埃及,企图重占运河,但遭失败,被迫停火撤军,运河回到埃及人民的手中。 | 1964年1月,一名巴拿马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携带国旗进入运河区,升起国旗,被美国驻军枪杀。被激怒的巴拿马民众冲进运河区与驻守美军发生冲突,造成400人死伤。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1999年12月31日午时美国将运河归还巴拿马,并撤走军事基地,消除了远河主权问题的羁绊。美巴关系持续改善。 |
——据史丽婵、李阳《法国开凿苏伊士达河始末探究》曾延《百年巴拿马运河》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推动跨洲运河开凿和回归的历史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跨洲运河回归的国际影响。(6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主题:新兴力量崛起 | ||
不结盟运动标志 |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 | “乔的笑” |
材料三: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根据材料三,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7分)
20.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6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黄金储备的2/3,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时间 | 20世纪70年代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 2.8 | 1.9 | -2.5 | 3.6 |
材料五: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重新巩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材料一中所述经济状况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变化的因素。(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重点是欧洲和北美洲,至于发达国家向亚非拉地区,特别是亚非地区的资本输出,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随着大战持续进行,孤立主义政策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可以看出美国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参战,是想分享战争胜利的利益,然后谋求对世界的领导,D项正确;“趋同”表述错误,排除A项;“永远放弃”表述错误,排除B项;美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波兰独立后,波兰国内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存在很多其他民族的人,这主要是大国按照自身意志对波兰进行领土划分所致,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波兰的独立正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故B项错误;波兰独立已经成为了独立主权国家,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十月革命不只影响了俄国,还“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说明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的解放斗争,故选A项;材料中的观点不是在强调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故排除B、D两项: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十月革命前就已开始,故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2—1937年期间,苏联农业集体化基础加强,而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进,工业化可以大规模的在农村展开,因此机耕机播机收率都在提升,B项正确;这一时期工业化建设为中心,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并不高,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工农业比例不均衡,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它比较温和,容易被英国殖民当局接受”体现了务实的时代精神,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排除A;CD和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7.答案:B
解析:意大利将“可以”改为“必须”,两字的转换,表明其险恶用心在于通过修改条约内容,欺骗世人,把埃塞俄比亚吞并为意大利的附属国,B项正确;意大利的出发点是本国利益,不是巩固埃塞俄比亚国王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英法对埃塞俄比亚的入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意大利的狼子野心,不是好心的援助,排除D项。故选:B。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受到群众自发的、凯旋似的欢迎,当时的报刊无一例外地表达出感激之声”可以看出英国的民众对绥靖的支持,这表明英国绥靖政策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战情绪,故A项错误;“左右”的表述夸大了民众情绪的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故C项错误。故选:D。
9.答案:D
解析:A.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并没有强大的物质保障能力。B.材料没有涉及到以工代赈的问题。C.罗斯福新政并不是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D.从材料中“却十分担心总统能否赋予他们采取措施实施保障的能力”,可以看出更多的社会学者是担心实时保障是否得到了总统的认可,实际上反映出总统是否有权利来实施社会保障,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美国的法律急需要赋予总统相应的权利。故选:D。
10.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最后形成了反法西斯的反侵略阵线,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C正确;德国对波兰突袭计划发生在1939年9月,德国最终取得成功,故排除A;B项说法符合史实,排除;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故选:C。
1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子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可以看出雅尔塔会议,侵犯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体现大国强权色彩,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不是中苏合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绥靖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此会议以苏联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46年1月”以及材料信息“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可以确定这一时期的美国将对苏采取强硬政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意识形态”的信息,排除B项;美苏争霸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两大阵营,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历史性的重大行动”,“可能要作出非常的军事行动”,可以看出美国在极力维护其在越南的利益,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威胁,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想扩大战争的范围,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北越的威胁,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加大对煤、钢、电力工业的投资”,“政府还多次实行税中回改革”,可以看出西德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不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苏联模式的照搬,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政府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
15.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可以看出苏联原有体制的弊端得不到解决,不能很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项正确;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仍然是体制带来的结果,排除A项;体制好坏应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适应国情,排除B项;苏联并不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B项正确;“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所述国际经济秩序主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受冷战和经济体制差异的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排除C项;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排除D项。故选:B。
17.答案:(1)主要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政策:新经济政策。变化: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
(3)意义: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
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得出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政策:依据材料“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得出新经济政策。
变化:依据材料“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得出从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
(3)意义: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得出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
18.答案:(1)开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欧美殖民扩张和争夺霸权的需要。
回归: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国际格局的影响。
(2)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跨洲运河的有关知识。
(1)根据图表信息“法国人……获得了运河修建的特许权”“在法国人主导下,运河开凿”可知,开凿因素:列强侵略势力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地独立运动的结果。根据材料“英国承认埃及独立”可知,回归因素:亚非独立运动与殖民体系的瓦解;根据“一名巴拿马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携国旗进入运河区”可知,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深刻觉醒。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影响:显示独立运动国家的反殖民决心;促进世界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
19.答案:(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
(2)新兴力量:欧共体形成或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原因: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等关键文字信息来概括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两国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角度分析原因。
(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层次划分,可知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经济利益;“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领土争端;“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0.答案:(1)表现: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邦德国,造成德国分裂。力量中心: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原因:海外市场的拓展;科学技术的推动;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特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因素: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知识经济开始形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解析:(1)表现:依据材料“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信息并结合冷战发展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邦德国,造成德国分裂。力量中心:依据材料“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等信息并结合美苏两极格局期间世界相关力量的演变情况归纳如下: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原因:结合二战后美国经济模式演变情况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归纳如下:结海外市场的拓展;科学技术的推动;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特点:依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表格体现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因素:依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建设模式演变情况归纳如下: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知识经济开始形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综合训练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期末综合训练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