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垂柳和鲤鱼在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垂柳没有( )
A. 细胞 B. 系统 C. 器官 D. 组织
2. 下列选项中,不是胚的结构的选项的是( )
A. 胚芽 B. 胚轴 C. 胚根 D. 胚乳
3. 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4. 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5. 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
B. 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C. 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或麻痹状态
D. 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6.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步骤
A
物像放大40倍
目镜4×,物镜10×
B
使物像更清晰
调节细准焦螺旋
C
使视野更明亮
使用大光圈、凹面镜
D
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A. A B. B C. C D. D
7. 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B. 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
C. 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 D. 能观察到细胞壁
8. 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小麦种子繁殖 B. 苹果和梨嫁接 C. 马铃薯块茎繁殖 D. 月季枝条扦插
9. 如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 消耗氧气
B. 分解有机物
C. 释放能量
D. 消耗二氧化碳
10. 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B.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C. 经过细胞分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只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11. 流鼻血后自然止血的过程中,起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12. 有关“吃梅分泌唾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是反射 B. 是非条件反射 C. 是条件反射 D. 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3. 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分生区 B. 伸长区 C. 成熟区 D. 根冠
14. 下列选项中,不是鸟类适宜飞翔的特点的是( )
A. 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 双重呼吸
C. 长骨中空 D. 体温恒定
15.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D.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个DNA分子
16. “关于人体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B. 输血和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C. 心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D. 经体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7.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这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消除病原体 D. 切断传播途径
18. 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 )
A. 大分子蛋白质 B. 尿素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19. 下列防治流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患流感后一定要大量服用抗生素 B. 患流感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C. 患者在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D. 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21. 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胃
B. 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
D. 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
22.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 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 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23. 小明患了夜盲症,说明他身体获得什么营养不足( )
A. 钙或维生素D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B
24. 关于激素调节的错误认识是( )
A. 小刚饭后一小时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说明小刚已经患糖尿病
B.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人不一定会患巨人症
C. 手术摘除狗的甲状腺,狗会出现身体臃肿、食欲不振等现象
D. 人体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不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
25.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
A. 人 B. 农作物 C. 腐生细菌 D. 青蛙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6. 如图是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 ______ 。经①过程后,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 ______ 。
(2)图中②过程叫 ______ 作用。
(3)②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 ______ 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
(4)经过①②过程后,B比A显著增多的物质是 ______ ,该物质通过血液中的血浆运输。
27. 如图的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请结合所学的传染病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 ______ (填序号)。若该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则它是 ______ 。(填“细菌”、“真菌”、“病毒”)
(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 ______ ] ______ ,疫苗的作用相当于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
(3)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为 ______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8. 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步骤如下: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②将甲装置移动光下6小时;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 。
(3)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使叶片变成 ______ 色为止。
(4)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 ______ 自瓶的叶片。
29. 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之分,如下表是有关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亲本
后代
第一组
黑羊
白羊
白羊
黑羊
第二组
白羊
白羊
白羊
黑羊
(1)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2)第二组中亲代羊的毛色都是白色,后代却出现了黑色,此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______ 。
(3)根据表中第 ______ 组显示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 ______ 色是显性性状。
(4)若用B和b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表中第二组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30. 如图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据图填空。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缺少非生物因素外,还缺少生物因素中的 ______ 。
(2)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在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如大量施用杀虫剂等有毒物质杀灭森林害虫,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______ 体内的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3)在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兔外,还有 ______ 。
(4)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
(5)在“草→免→狐”这条食物链中,若草中有10000千焦能量,能传到狐的能量最大值是 ______ 千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垂柳属于植物,鲤鱼属于动物,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垂柳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首先要明确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思考解答.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2.【答案】D
【解析】解:ABC.种子的结构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ABC正确。
D.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D错误。
故选:D。
胚的结构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一般具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内;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一般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内。
掌握种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就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A。
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
正确地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叶绿素,A错误;
B、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成植物体的自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C正确;
D、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D错误。
故选:C。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公式表示为: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答案】B
【解析】解:A、吸烟、喝酒、吸毒等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要拒绝吸烟、喝酒、吸毒。不符合题意。
B、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C、酒精会损伤人体的神经系统,过量饮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起神经衰弱,并影响智力,使智力减退。不符合题意。
D、吸食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还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会让人上瘾,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吸烟、喝酒和吸毒的危害,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害处,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A、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目镜4×,物镜10×,放大4×10=40(倍),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因此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B正确;
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C正确;
D、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上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7.【答案】D
【解析】解:A、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滴加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A正确;
B、观察和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观察的更清楚,应该用稀碘液染色,B正确;
C、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C正确;
D、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
注意在实验课上多动手练习,规范实验步骤,能把观察到的牢牢记住,练得多了,做此类题目就会得心应手。
8.【答案】A
【解析】解:BCD、“苹果和梨嫁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月季枝条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
A、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用种子繁殖新植株”属于有性生殖。
所以,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小麦用种子繁殖新植株”。
故选:A。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9.【答案】A
【解析】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A。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细胞分化的关键在于不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细胞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这样才能产生出不同的细胞群,就是我们所说的组织。
【解答】
A、分化后的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A错误;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B正确;
C、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C错误。
D、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D错误。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解: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无核,形状不规则,具有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的功能。
故选:C。
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所以人体内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如下表所示: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的功能。
12.【答案】B
【解析】解:“当你吃到梅会分泌唾液”,梅子是一种很酸的果实,一吃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可见 B正确。
故选:B。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13.【答案】C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熟区适于吸收的特点。
14.【答案】D
【解析】解:A、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宜飞翔;
B、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
C、长骨中空,能减轻体重,适宜飞翔;
D、体温恒定与飞行无关。
故选:D。
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类的食量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
熟记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并不进行气体交换。
15.【答案】D
【解析】解: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D错误。
故选:D。
(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题关键是掌握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16.【答案】A
【解析】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A正确。
B.动脉压力太高,一旦建立动脉通路,血液还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无法使药液进入身体。静脉血流速度较慢,压力较小,故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B错误。
C.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C错误。
D.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错误。
故选:A。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17.【答案】D
【解析】解: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D。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传染病的环节及对应的预防措施。
18.【答案】A
【解析】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故选:A。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9.【答案】A
【解析】解:使用抗生素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因为抗生素无法消灭病毒。“对付感冒病毒最有效的不是药,而是多休息、多喝水,让身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故选:A。
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某种抗生素的反复、长期、超剂量使用,会导致细菌抗药性的增强,要注意不能滥用抗生素。
熟练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是解题关键。
20.【答案】A
【解析】解:“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故选:A。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1.【答案】C
【解析】解:A、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小肠,因为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A错误。
B、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B错误。
C、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肾小球,也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C正确。
D、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为小肠,因为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小肠,且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种物质都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营养物质消化的场所以及血液循环等。
22.【答案】B
【解析】解:A、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A正确;
B、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
D、在运动中,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括着,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保证了关节既牢固、又灵活,D正确。
故选:B。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3.【答案】C
【解析】解:维生素有多种,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可见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故选:C。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也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维生素有多种,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呵护生命,保障健康”,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试题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要掌握它们的生理作用、食物来源、缺乏症状等重点内容。
24.【答案】A
【解析】解:A、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它是由胰腺的胰岛分泌的。因为饭后,胰腺吸收到了营养物质,分泌的胰岛素先逐渐增加;健康的人饭后一段时间,由于人体消化道的吸收作用,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的吸收慢慢进入了血液循环系统,因而人体血糖浓度会逐渐升高。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液的中的葡萄糖会逐渐被分解、利用和转化,因而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功能。小狗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育停止是缺乏甲状腺激素的表现;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出现甲亢症状,食量很大,但是很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所以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分析解答.
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的内容比较琐碎,要认真比较记忆.
25.【答案】B
【解析】解:AD、人、青蛙都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农作物,因此属于消费者;
B、农作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
C、腐生细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属于分解者。
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
故选:B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6.【答案】肾小体 原尿 重吸收 扩散 二氧化碳
【解析】解:(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因此,图中方框标出的结构称为肾小体,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经①肾小球的滤过过程后,血浆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图中②过程叫重吸收作用。
(3)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②肾小管重吸收过程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
(4)从A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B肾静脉比A肾动脉中显著增多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氧、尿素减少),该物质主要由血液中的血浆运输。
故答案为:(1)肾小体;原尿
(2)重吸收
(3)扩散
(4)二氧化碳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可知,①肾小球,②肾小管。A表示肾动脉,B表示肾静脉。
熟记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各结构和功能。
27.【答案】① 病毒 ③ 抗体 ① 特异性
【解析】解:(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因此,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①。若该病原体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则它是病毒。
(2)当①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②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③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性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所以疫苗相当于①。
(3)该漫画表示的免疫是出生后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①;病毒;
(2)③抗体;①;
(3)特异性。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图中:①病原体、②淋巴细胞、③抗体。
掌握免疫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光 二氧化碳 没有光,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黄白 B
【解析】解:(1)观察甲装置可知:A装置处于黑暗环境中,与B装置置于光下,其它条件相同,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B与C装置相比,C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缺少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没有光,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为使实验现象明显,需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必需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因为酒精的燃点低,直接加热容易使酒精燃烧而引起事故。脱色后,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酒精变成了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为止。
(4)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瓶内有光照和二氧化碳,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变蓝色;A瓶缺少光照、C瓶内缺少二氧化碳,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不变蓝色。
故答案为:(1)光;二氧化碳;
(2)没有光,叶片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黄白;
(4)B。
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掌握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性状 变异 二 白 Bb或BB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因此,羊的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2)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第二组中亲代羊的毛色都是白色,后代却出现了黑色,此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第二组中亲代都是白色,而子代中出现了黑色,根据表中第二组显示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白色是显性性状。
(4)若用B和b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分析可知,第二组子代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因此,表中第二组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故答案为:(1)性状
(2)变异
(3)二;白
(4)Bb或BB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30.【答案】分解者 鹰 鼠 草、树→鼠→蛇→鹰 400
【解析】解:(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草、树是生产者,鼠等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缺少非生物因素外,还缺少生物因素中的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多。
(3)在此生态系统中,草、树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兔外,还有鼠。
(4)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所以,图中食物链有:草、树→兔→鹰,草、树→兔→狐,草、树→鼠→狐,草、树→鼠→鹰,草、树→鼠→蛇→鹰,共5条。最长食物链为:草、树→鼠→蛇→鹰。
(5)食物链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若草中有1000千焦能量,能传到狐的能量最大值是:10000×20%×20%═400(千焦)。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鹰;
(3)鼠;
(4)草、树→鼠→蛇→鹰;
(5)400。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书写以及能量流动特点等知识。
59,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59,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docx、生物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