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2周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2周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2022年10月12日,航天员作为“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开设“天宫课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最可能干扰“太空教师”与地面师生视频通信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海水运动 D.昼夜更替
2、2022年湖北恩施山区发现震旦角石化石。震旦角石是生活在距今约5.1亿至4.4亿年的海洋无脊椎软体动物。读“地质年代表示意(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震旦角石生活的地质年代主要是( )
A.寒武纪和奥陶纪 B.泥盆纪和石炭纪 C.中生代 D.新生代
(2)震旦角石化石的发现,可以( )
A.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 B.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
C.加速生物的演化进程 D.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特征
3、臭氧层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紫外线 B.反射长波辐射 C.对地面保温 D.维持生命活动
(2)臭氧层所在大气垂直分层( )
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C.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某同学暑假到青岛旅游,发现当地海滨白天和夜晚风向不同,但这里的风一直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舒适。读“青岛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解释青岛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的是( )
A.海水运动 B.水循环 C.热力环流 D.大气垂直分层
5、读“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 )
A.最高可达35‰以上 B.长江口比杭州湾低
C.南部变化幅度更大 D.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2)该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 B.径流 C.密度 D.洋流
(3)与海水盐度紧密相关的人类活动是( )
A.海洋运输 B.油气开发 C.潮汐发电 D.晒盐制盐
6、2022年11月12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寒潮对北京地区的影响是( )
A.河流泥沙淤积 B.大风降温 C.土壤严重缺水 D.树木枯死
(2)防御寒潮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关注天气预报预警
②增加野外考察活动
③提醒居民添衣保暖
④做好通信设施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读“北半球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中低纬度地区 B.中高纬度地区 C.北寒带地区 D.高海拔地区
(2)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因为南半球( )
A.热带地区范围大 B.海洋面积广阔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复杂多样
8、读“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属于( )
A.行政区 B.中心商务区 C.文化教育区 D.生态区
(2)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B.提高人口增长速度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9、读“云南省某乡村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山顶森林能够涵养水源 B.山腰村落居民出行便利
C.山坡梯田宜机械化耕种 D.山脚河流引发旱涝灾害
(2)图中最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景观的有( )
①植被
②河流
③梯田
④民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蘑菇房反映的当地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湿润 C.人口稠密 D.农业发达
10、读“2010年和2020年我国城乡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 乡村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2010 | 67415 | 66558 | 49.68 |
2020 | 50979 | 90199 | 63.89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城镇化的表现有( )
①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②城镇人口数量增多
③城镇人口比重升高
④城镇用地规模缩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
A.改善产业结构 B.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C.城乡差距加大 D.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河南省(左图),注入渤海。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一种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城建模式。右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对比示意图。2021年7月20日,地处华北平原的郑州市出现特大暴雨,单日降水量高达622.7mm,造成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黄河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并描述其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2)说明黄河的水循环对流经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3)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的地下水位都会降低,请分析原因。
(4)与“快排”模式相比,指出受“海绵城市”影响,循环水量增加的水循环环节。
(5)郑州市在2021年前已经建成“海绵城市”,说明郑州市在本次暴雨中依然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的原因。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图甲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在城市中,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就形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下图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其中序号表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化用地。
(1)说出图中反映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
(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3)分别指出①、②、③的功能用地的类型,并说明③功能用地的作用。
(4)请你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解决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化措施。
参考答案
1、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2、
(1)答案:A
解析:读材料可知,震旦角石出现在距今5.1亿至4.4亿年,由图可知,距今5.41亿年~距今2.5217亿年期间是寒武纪和奥陶纪,因此可以判断震旦角石生活的地质年代是寒武纪和奥陶纪,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答案:D
解析:研究震旦角石可以推断古生物生存的环境,D正确;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不能重现海陆变化的格局、不能由此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AB错误;研究震旦角石能够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不能促进生物的演化进程,C错误。故选D。
3、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
解析:
4、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
5、
(1)答案:B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6、
(1)答案:B
解析:
(2)答案:C
解析:
7、
(1)答案:A
解析:
(2)答案:B
解析:
8、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
9、
(1)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顶的森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山腰村落有利于获取洁净的水源,B错误;山坡梯田,田块面积小,不利于机械化耕种,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河流剖面呈“V”字型,为山区河流,落差较大,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所以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可知,梯田和民居是属于地域文化景观,而植被和河流是自然景观,①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蘑菇房景观图,底层是饲养牲畜,架空的,可知当地气候湿润,B正确;根据左图景观可知,当地地势起伏较大,人口密度小,AC错误,是梯田景观,农业并不发达,D错误,所以选B。
10、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
11、答案:(1)海陆间循环;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2)能够保证流经地区的水资源可以及时补充,从而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能够有效减少流经地区的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加快水资源的更新,有效防止流经地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性。
(3)城市建设导致下渗量减少;城市人口增加,用水量增加,开采地下水。
(4)安装渗水装置、生物滞留等设施,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蓄水池、湿塘、湿地增加,蒸发、蒸腾量增加。
(5)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降水强度大);本次暴雨超过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的吸纳能力。
解析:
12、答案:(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
(2)环境污染(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
(3)①位于市中心,且面积较小,为商业区;②为居住区(住宅区);③为绿化用地。
作用:位于住宅区(②)和工业区(④)之间,可以减少工业区生产对住宅区的污染;可减轻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4)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
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每周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模拟试题5(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每周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模拟试题5(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