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01
    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02
    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101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17分)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
    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此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增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丟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熙熙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2分)( )
    A. 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 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 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 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 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C. 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
    D. 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路。
    3. 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
    B. 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C. 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
    D. 城市的冬季温度一般比乡村高。
    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
    B. 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
    C. 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D. 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
    5.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
    B. 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C. 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D. 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
    6.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7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共18分)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唐·元稹
    ①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①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②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②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③,掩颜谢④之孤高,杂徐庾⑤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③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④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袝事⑥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注释:①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②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③曹刘,“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④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⑤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⑥襄袝事:完成合葬之事。襄,成;袝,合葬。
    7.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尤工为五言 工:善于,长于
    B. 下该沈宋 该:同“赅”,完备
    C. 途次于荆 次:临时止宿
    D. 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 雅:很,极
    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君臣以赓歌相和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
    B. 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
    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C. 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D. 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
    9.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我读诗读到杜甫,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大成的诗人
    B. 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可是诗句的含义简洁深远,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创作,那么诗文就不会随意写出来
    C. 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
    D. 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格律切当但是劲健的风度丧失了,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非常华美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 作者认为楚辞与《诗经》时间上相差不远,所以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
    B. 作者认为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均不可取。
    C. 作者认为虽然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但在律诗创作上两人差距非常大。
    D. 作者认为把杜甫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
    11. 将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


    12. 作者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请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13题。(共7分)
    13.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道:引导。
    (1)“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材料中“劳而不怨”的“劳”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在劝告父母和朋友方面的共同原则,并简要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5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完成14-16题。(共10分)
    种菜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辙 苏轼
    久种春蔬早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苏辙诗中没有一个“旱”字,但句句牵动着旱情,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B. 苏轼诗题目中“次韵”既点明这首诗是和苏辙诗所作,又指出了押韵特点。
    C. 苏辙诗中“乱”写出了汲水的忙乱,苏轼诗中“倒”写出了腌菜食尽的困窘。
    D. 苏辙诗沉郁顿挫,格调比肩“诗圣”,苏轼诗闲散冲淡,气韵神似“诗仙”。
    15.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中用“秋色”喻指年华。下列诗句中的“秋色”有这种含义的一项是(2分)( )
    A.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杜牧《长安秋望》)
    B.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C.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张孝祥《西江月》)
    D.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罗公升《发湖州》)
    16. 唱和诗中,“和诗”的内容和情感既要与原诗有联系,又要有新的阐发。这一特点在苏轼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17.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红楼梦》第二十回:湘云在见到宝玉和黛玉后,叫道“爱哥哥,林姐姐”,黛玉也因此戏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在此之后,脂砚斋评道: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
    “美人陋处”是脂砚斋提出的。所谓真正的美人,并非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反而是有一点小瑕疵,更容易让人记住,但这也不妨碍其“真美”。这也是西方美学所推崇的一种“缺陷美”。
    请结合《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刻画,谈谈《红楼梦》中“美人陋处”的艺术效果。






    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0分)
    (1)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隐逸情趣的诗文。如《归去来兮辞》中,“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写自己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是诗人理想生活的集中描写。
    (2)怀古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类型,这类诗多借写古人古事抒发自身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赞美周瑜的儒雅镇定、举重若轻、年轻有为,也暗含词人自己坎坷不遇、功业难成的伤感。
    (3)《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境也写现实,诗人迭遭失意后向往神仙世界,觉得梦境更值得流连。然而梦总是要醒的,“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_______。”梦醒时分,便很难“开心颜”了。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宋代风雪
    祝勇
    ①想到宋代,首先想起的是一场场大雪,想到宋太祖雪夜访赵普,想到程门立雪,想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仿佛宋代,总有着下不完的雪。
    ②一入宋代,中国绘画就呈现出大雪凝寒的气象。雪,突然成了宋画的关键词。像范宽的《雪山萧寺图》、宋徽宗赵佶的《雪江归棹图》,都是以雪为主题的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从隆冬画起的,一队驴子驮炭而行,似乎预示着,今夜有暴风雪。萧瑟的气氛,让宋朝的春天,显得那么遥远和虚幻。
    ③这在以前的绘画中是不多见的。绘画在晋唐,色调明媚雅丽,风景光感强烈,人物表情雍容。到了宋代,却分出了两极——一方面,以溪边野花、天上飞鹤,凸显这个朝代的繁荣与华美;另一方面,又有那么多的画家痴迷于画雪,画繁华落尽、千峰寒色的清旷,画“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的孤寂,画“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肃杀。
    ④宋代雪图中的清旷、孤寂、肃杀,确实有气候变化的原因。隋唐,气候温暖,其画中桃红柳绿、兽鸟出没、马蹄欢畅的景象,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状况。而寒冷是大宋的宿命,一场接一场雪频频光顾大宋的疆域,落在汴河的桥上,落在冻滞的酒幌上,落在东京鳞次栉比的瓦片上。太湖全部结冰,杭州频繁落雪,就连华北的梅树都全军覆没,以致王安石写诗“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雪盈尺”“断流”“伤麦”这样的表述充斥着大宋的史书和奏折。宋代画家也用大雪题材,坐实了那个朝代的冷,以至于我们今天面对宋代的雪图,依然感到彻骨寒凉。
    ⑤但宋画的变化,不只受制于外在的气候,更取决于审美趣向的改变和哲学性的加深。
    ⑥若把唐画与宋画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二者是那么泾渭分明,就像唐三彩与宋瓷,前者热烈奔放到顶点,后者细致沉静到极致。这一方面关乎唐、宋两朝的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又与这两个朝代的气质相吻合——唐代中国是一个跨民族共同体,在中原文明的衣冠礼乐中注入了草原民族的精悍气血,所以李白的诗热烈奔放,唐画绚烂张扬;而宋代又回到“中国本部”,与辽、西夏、金、蒙古同为列国之一,宋代画家的审美趣味也由唐画繁丽热闹的外在追逐,转向了素简、幽秘和内省。晋唐那种花红柳绿的青绿绘画不再是主流,水墨山水大行其道,世间的所有色彩、层次与秩序收纳在黑白两色中,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创造荒寒寂寥的画境,以寄托自己幽远飘逸的神思。
    ⑦如果说在晋唐,中国绘画走进了它激情丰沛、充满想象力的青春期,那么到了宋代,中国绘画则进入了它充满哲思冥想的成年。宋代绘画一方面追求着俗世里的热闹繁华,另一方面又越过浮华的现实,而直抵精神的根脉;由俗世的艳丽,遁入哲学式的深邃、空灵。所以,宋画的格局是不同以往的,绘画的核心不再局限于一人一事,而是瞄准了整个宇宙。那些卷,那些轴,不仅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更营造出无限的时间。画山,画雪,其实就是画地老,画天荒,画宇宙的浩淼
    ——他们在一切事物里寻找永恒的意味。在永恒山水、无限宇宙里,力与美,悲伤与超然凝为一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厚重雪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茫感,在唐代没有找到对应的绘画图像,却在宋画里一再重现。
    ⑧我一直不相信《雪江归棹图》是宋徽宗画的。画面上延伸的是北方的雪景江山,蔡京在跋文中描述它:“群山皎洁,行客萧条;鼓棹中流,片帆天际;雪江归棹之意尽矣”。全图不着色,它抽去了所有繁华绮丽的成分,突然变得冷漠幽寂、深沉内敛,那清旷、孤寂的境界,与宋徽宗的其他画作显得格格不入。宋徽宗是爱热闹的,喜欢吉祥富丽、活色生香,《祥龙石图》《瑞鹤图》里的那种飞升感和生机盎然感,才符合他的品性。但《雪江归棹图》卷里,还是看得到宋徽宗的影子。他是用雪,来为自己的王朝歌功颂德,雪江归棹,这大雪覆盖的江山,不是归了他赵家吗?
    ⑨只是,这大雪也在林冲的世界里纷纷扬扬地落着,好像下了一个世纪,下满了整个宋代,严严实实地,封住了逆来顺受的林冲的去路。那是真正的冷,盘踞在人心里,深入人的骨髓。宋徽宗画《祥龙石图》,画《瑞鹤图》,那“祥”“瑞”,那热烈,都被林冲这样一个小角色轻而易举地颠覆了。
    ⑩靖康元年,又一场大雪,下得“天地晦暝”,来自北方的金戈铁马踏过封冻的汴河,北宋王朝就在这场大雪中,走向它的终局。雪江归棹,而徽宗却归了金朝,在北国“坐井观天”。大雪无痕,寒冷伴随着寂寞侵蚀着他。
    ⑪无论《雪江归棹图》卷里收纳了多少吉祥的含意,我看到的,仍是画卷里那片辽阔奇绝的山川宇宙,那种宋代雪图所共有的荒寒画境。
    ⑫宋代许多雪景山水图都不画人,那人,在画外。纵然“空山不见人”,也会“但闻人语响”。把所有的“有”,都归于“无”;在“无”中,又隐含着无数的“有”——这就是藏在宋代雪图里的辩证法。
    ⑬正如冷到了极处,反而会激发出生命更大的潜能。我想宋徽宗,燃起对生活最强烈的渴望,应当不是在他纸醉金迷的宫殿,而是在苦寒萧瑟的北国。所以,一无所有的宋徽宗,在北国的雪地里写诗:“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宋画的力量也正在于此,直逼生命最脆弱处,方能表达绝处逢生的意志。让一个人燃起生命热情的,有时未必是杏花春雨、落叶飞花,而是雪落千山、古木苍然。有大悲恸,才能有大希望。
    ⑭宋人用大雪凝寒的笔意,创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悲剧美感的精神空间。
    ⑮宋人画雪,不是那种欢天喜地的好,而是静思、内敛、坚韧的好。假若还有希望,也不是金光大道艳阳天的那种希望,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⑯于是想起少年时代的某一个夜晚,我躲在温暖的被窝里,读到如许文字:“林冲投东去了两个更次,身上单寒,当不过那冷。在雪地里看时,离的草场远了,只见前面疏林深处,树木交杂,远远地数间草屋,被雪压着,破壁缝里透出火光来……”
    ⑰我相信在宋徽宗的晚年,他所有的眼泪都已流完,他只是一个白发苍然的普通老头,在雪地上执拗
    地生存着。假若他那时仍能画画,真该再画一幅《雪江归棹图》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自己颠沛的一生,做一个交代。
    (取材于祝勇同名散文)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作者将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深刻的历史思考汇于笔端,用典雅的文字描绘“宋代风雪”中的人文古韵。
    B. 文章多次写林冲与宋徽宗,均以独特的视角,将人物的命运与雪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C. 第⑯段引用了叙写林冲的语句,意在说明作者在少年时代,已对林冲及其悲剧命运有了深刻的认识。
    D.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宋代雪图在绘画风格上的创新以及审美情趣、格局方面的不同凡响。
    20. 结合上下文,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1)那是真正的冷,盘踞在人心里,深入人的骨髓。

    (2)他只是一个白发苍然的普通老头,在雪地上执拗地生存着。

    21. 文章标题“宋代风雪”有哪些含义? (5分)



    22. 第⑭段写道:“宋人用大雪凝寒的笔意,创造了一个具有高度悲剧美感的精神空间。”请结合全文,说说精神空间的悲剧美感有哪些表现。(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3. 语文基础知识运用(5分)
    ①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400天之际,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②此次发布的体育图标,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设计理念遥相呼应。③两者均为印章风格,都选择了篆刻形式,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既是留给世界独特的文化印记,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承。④可以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⑤古老的艺术和现代的设计完美结合,让更多传统与现代共同创造新的时尚。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①句中的“倒计时”前可加入“开幕”一词。
    B. ②句中的“遥相呼应”可改为“殊途同归”。
    C. ④句中的“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
    D. ⑤句中的“古老”与“现代”应互换位置。
    (2)文段中③句有语病,请做修改,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3分)



    24.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150字。
    ①《论语》记载了弟子樊迟三次问“仁”于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回答都不一样。请你试着为这三次回答安排一下先后顺序,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樊迟问仁,子曰:
    1.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 “爱人。”
    3.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②有人说:“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从孔子开始,就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历来的文学作品,虽也有为妇女鸣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怜香惜玉而已。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则不然,他很早就提出了‘女尊男卑论’,体现了对男女平等的强烈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用行动实践了它,甚至突破了阶级的界限。”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和认识。要求:结合名著,理解准确,认识深刻。
    ③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露与批判的主题几乎贯穿《呐喊》的所有作品。开篇《狂人日记》揭示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而所谓的“仁义道德”其本质就是吃人。而当下我们对《论语》的学习如火如荼,其核心思想就是“仁义”二字。你认为以上两部作品的主题是否相互矛盾?请结合《呐喊》及《论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5.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踩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竟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并不鲜见,“好”的事情可能是“不对”的事。而另一方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各不相同:“只有对的,才可能是好的”“无过便是功”“只要是好的,终会是对的”……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请以“对与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在除夕年夜饭餐桌上,在扶贫攻坚工作者的脚下,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里……在这里,能读懂中国。
    材料中“在这里,能读懂中国”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 D 2. B 3. B 4. C 5. A
    6. 答案要点:
    观点:
    ①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
    ②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启发:
    ①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②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
    评分标准:
    一定是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单向性影响
    其中有正向,逆向
    ①城市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或者危及
    ②城市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
    ③无法预见,不可预见。
    启发:
    ①认识论层面:辩证,全面,多方面认识
    ②方法论层面:应该保护城市多样性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7. D 雅:素来、向来。
    8. C 以:用。凭。
    尤:最好的。特别。
    尚:还。
    盖:句首发语词。表推测,大概。
    9. D 抒写闲情逸致辞彩却不够华美
    10. B
    11. 我看他放浪恣肆,不受拘束,写景写物的诗,以及乐府诗,的确也可以和杜甫比肩。
    12. 答案要点:
    (1)古今各种诗体都能掌握;
    (2)兼具所有诗人的长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3)主题思想可贵,有教化的作用;(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4)在声韵、格律、创作技巧方面达到的成就极高。(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二)
    2021年西城二模
    13. (1)(2分)忧虑
    (2)(5分)
    原则: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就不再劝说。
    看法:略
    【评分参考】原则2分,看法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2020朝阳二模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完成15-17题。(共10分)
    14. D (2分)
    15. D (2分)
    16. (6分)
    答案要点:
    ①苏轼诗写春饥的艰辛,呼应苏辙诗中因春旱而饥困的内容,两诗都即事感怀,流露出辛酸与无奈。
    ②苏轼诗针对苏辙诗中因春旱而惆怅、因赋闲而抑郁不得志的情绪,劝慰他面对窘境无须慨叹,既然不合时宜,不妨安心退耕。
    ③苏轼诗针对苏辙诗中年华虚掷的感慨,以坦然的心态、幽默的自嘲来宽解,境界更加旷达。
    【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 (6分)
    答题角度:
    1. 人物身形:黛玉病弱
    2. 人物身份:探春庶出
    3. 人物容貌:鸳鸯雀斑
    4. 人物性格:凤姐之“毒”
    ……
    言之成理即可。
    18. (10分)
    ①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②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③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9. (2分)C
    20. (4分)答案示例:
    (1)“盘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社会逼迫对人内心深刻而持久地影响(1分),表现了一种深深的绝望之感(1分)。
    (2)“执拗”生动地写出了想象中的宋徽宗历经家国沦丧后执着求生(或:艰难生存)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宋徽宗悲惨结局的悲悯之情(1分)。
    【评分标准】共4分。每词2分,其中“词语理解”1分,“情感”1分。
    21.(5分)答案要点:
    ①自然风雪:宋代天气极寒,频繁降落的雪。
    ②艺术风雪:宋画多以雪为题材,并呈现清旷、孤寂、肃杀的特点。
    ③社会风雪:官逼民反的冷酷社会现实。
    ④历史风雪:外族入侵导致北宋王朝覆灭的历史。
    【评分标准】共5分。
    22. (6分)答案要点:
    ①宋代雪图秉持素简、幽秘、内省的审美趣味,创造出荒寒寂寥的画境。
    ②宋代雪图越过浮华的现实,追寻无限时空中的永恒,并将悲伤与超然融为一体。
    ③宋代雪图在生命最脆弱时,具有让人以绝处逢生的意志,燃起生命热情的精神力量。
    【评分标准】共6分。意境、哲思和生命意识,每个角度2分。若从其它角度答出悲剧审美感受,酌情给分。
    五、共65分
    23. (1)A (2分)
    (2)(3分)
    两者均为印章风格,都选择了篆刻形式,既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独特的文化印记,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承。
    24. (10分)略
    25. (50分)略
    【参考译文】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读诗读到杜甫,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之大成的诗人。最初在唐尧、虞舜的时代,君臣互相作诗,连续唱和,在这之后,诗人相继进行创作。经历了夏、殷、周一千多年,孔子编辑整合选择提炼,选用了其中对改变教化最有好处的三百篇,其他的诗就失传了。楚地的诗人进行创作并且幽怨悲愤的情绪繁盛,可是这些诗(创作的时间)距离《诗经》的时代接近,还是可以互相比较的。秦、汉已经消亡了,搜集诗歌的官职已经废除,天下怪异的民间歌咏、颂扬讽谏的辞章、有乐曲节拍欢快娱乐的歌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出来。等到汉武帝写出《柏梁台诗》,七言的体裁就具备了。苏武、李陵这类人,特别擅长创作五言诗,虽然句读和音韵格律各不相同,内容上也是健康的和淫靡的东西互相掺杂,但词意简练深远,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创作,那么诗文就不随意写出来。建安以后的时期,天下的文人遭遇战乱。曹操父子在征战的间隙写文章,常常是拿着武器横赋诗,所以他们或刚健雄壮或低沉高昂或忧怨哀伤或悲痛离别的诗作,在古人中是非常特别的。晋代的诗歌,这样的风采气概还有所保存。刘宋和萧齐之间,教化失去了根基,文人以怠慢、和顺、散漫拖沓作为时尚,文章以词采华丽、放浪旷达、精致清灵为好,那些吟咏书写个人性情,流连忘返于山水的文章,意义、格调、气概没有可采用的地方。(文章)衰落到了梁、陈时代,过分华丽过分刻意修饰、轻浮取巧细小琐碎的词句大量使用,又是宋、齐都不采用的。
    唐朝建立后,国家的学校教育得到很大发展,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特别是沈佺期、宋之问等人,讲求造语的锤炼精切和声律的妥帖和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格律诗。从那以后,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就非常完备了。但是,喜好汉、魏、晋诗歌传统的,都丢掉了齐、梁诗歌的长处,刻意追求华丽形式的,都丢掉了充实的思想内容。效法齐、梁诗歌的形式,却赶不上魏、晋诗歌的内涵,汉代乐府学得不错,魏晋五言古诗却作得不怎么样,格律切当,劲健的风度却又丧失了,喜欢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至于杜甫,大概可以称得上上可逼近《诗经》、《楚辞》,下可包括沈佺期、宋之问,古朴近于苏武、李陵,气概超过曹氏父子和刘桢。盖过颜延之、谢灵运的孤高不群,糅合徐陵、庾信诗风的流美清丽。他完全掌握了古人诗歌的风格气势,并且兼备了当今各家的特长。假如让孔子来考究杜诗的主要意蕴,还不知道要怎样推崇他的多才多艺呢!如果认为有能写出别人所不能写的题材,也不存在什么可不可以表达出来的人,那么,自从有诗人以来,就没有谁超出杜甫!
    当时还有一位山东人李白,也以奇特的诗歌创作备受称道,当时人把他们并称为“李杜”。我看李白的那些雄放恣肆、不受拘束、写景状物的诗,以及他的乐府诗歌,确实也可以和杜甫媲美。至于像杜甫的那些长的有千余言,次一等的也有百余言的长篇排律,其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词气豪迈,风调清深,对句切合声律,通篇摒弃浅近凡俗,杜诗的这种境界,却是李白的创作还未能触及的领域,更何况(运用)其中的精髓呢。

    我曾经想细致剖析他的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只是由于衰病懒散,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正好遇到杜甫的孙子嗣业,他启运杜甫的灵柩,完成了合葬祖父母于偃师之事,归途中停留于荆州。他素知我喜欢称道他祖父的诗文,就拜请我撰写墓志。推辞不掉,我于是记述杜甫的官职和门第,为杜甫终于归葬写了这篇墓志铭。

    相关试卷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一零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 26 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