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大连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接近1亿(9700万),这意味着中国2.5亿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经上网。
    然而“能”上网并不意味着“会”上网,从传统信息平台切换到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老年人难免会晕头转向。
    部分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或游戏不能自拔,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瘾老年”;“食醋能洁白牙齿”“多吃辣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戒烟之后身体更坏”……在各种“震惊体”和养生类文章面前,老年人往往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还有些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却在网络中被虚假投资利诱、被仿冒亲友诈骗。
    “无根据的事例、不科学的结论、粗糙的剪辑画面”,这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文章、视频为何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当面临海量信息时,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思维定式和生活经历所限,表现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较为有限。另外,由于年轻人工作忙,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较少,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喜欢转发信息以吸引关注,创造谈资。
    科技进步、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让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如“健康码”这类的信息技术在此次防疫期间功不可没。但在便利了大多数人的同时,“无健康码不得乘坐公共交通”“无健康码不得进入商场”的管理方式,让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在公交车上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荒而逃”。
    疫情期间,买菜、缴纳水电费、取快递等很多生活事项,都需要通过“扫一扫”或者在五花八门的App上完成,这让很多老年人无法置身事外。
    在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道坎,其中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一些从农村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帮儿女带孩子的候鸟型老年人,为了和异地亲朋保持联系、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城市,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反而成为老年人中的“创新者”。
    另外一些老年人,因为其丰富的业余爱好,在参加合唱、参与广场舞等业余生活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拥抱数字生活。有趣的是,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对新媒体(以微信为例)的接受度显著高于老年男性。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老太太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似乎比老先生们强,这也导致了不同性别老年人幸福感上的差异。
    相反,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使他们习惯于简单机械命令式的灌输,这与强调自主创新的数字思维背道而驰。此外,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精准网络诈骗”手段防不胜防,在家人的反复渲染下,不少老年人产生“科技恐惧”,他们拒绝新媒体的理由很简单:“现在不熟的电话号码一概不接,因为老年人容易受骗啊!微信里肯定也有很多诈骗,我不想学。”
    对于老年人而言,记忆力、视觉能力、行动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断更新迭代的软件、设备反而让他们觉得越来越麻烦。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各项应用从产品设计到功能开发的各个环节都更加追新求变,更难顾及老年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所以,有时老年人拒绝新事物,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摘编自周裕琼等《网络时代,如何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
    材料二:
    《吾老之域》报告显示,长辈们在数字产品使用上的活跃表现,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反哺与自学。这种现象,最直观的投射集中在微信。调查发现,目前子孙对长辈的反哺还停留在较浅层面,排名靠前的微信反哺功能依次为发红包、发语音、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工具性技能。相反,诸如发布、点赞评论朋友圈,选择公众号等偏重于内容性的反哺较少。
    针对此,《吾老之域》报告呼吁青年人能够在老年人出现诸如轻信谣言等“不适”时,暂时将抱怨放一放,转而采取一种高质量陪伴的方式与其耐心对话。
    家庭微信反哺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老年人都学会”,而是在过程中消解数字时代里老中青三代间固守的认知错位,促进形成一种更健康、更和谐的代际相处模式。无数数据显示,老年人正在积极融入数字世界,家庭其他成员也应意识到反哺不能用蛮力,必要时需“妥协或接纳”。
    (摘编自王聪聪、何桑柔《中国家庭已形成“数字反哺”》)
    材料三:
    囿于年龄、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老年人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相对迟缓,在使用上相比年轻人更是慢不少。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却不是一个命定的现实。这里面,既有老年人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新技术的意愿弱,也有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因素,比如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更有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和年龄歧视。不假思索地用“老年人”这种笼统的概念一概而论,不去用心地条分缕析,不仅强化了社会对于老年人与数字生活的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群体的渗透。
    坦率地说,老年人与数字技术之间是有鸿沟,而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想不想去填上这条鸿沟,然后是如何去填上鸿沟。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是一种填法,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的学习交流也是一种填法。老年人手机的一度热销,也提醒我们,完全可以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技术服务和操作平台。
    (摘编自张洋《别让偏见阻碍老年人的数字生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常生活中,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的存在感强,这导致了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
    B. 数字反哺指的是家中子女等晚辈教授父母等长辈学习使用数字产品的行为,现实中技能性反哺少于内容性反哺。
    C. 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学习交流,是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的有效做法。
    D. 老年人喜欢转发信息,是因为他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较为有限。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健康码”在疫情期间让大多数人享有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部分老年人无所适从,可见科技进步、数字变革往往是把“双刃剑”。
    B. 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会强化社会对老年人和数字生活的偏见,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群体渗透。
    C. 面对老年人青睐漏洞百出的文章,轻信谣言、上当受骗等情况,年轻人要尽可能压制抱怨情绪,理解并耐心引导。
    D. 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的主观努力,而是否拥有数字设备则取决于客观因素。
    3. 下列材料中,对论据与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通过老年人利用业余爱好拥抱数字生活的事例,来论证老年人要融入数字生活,需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关。
    B. 材料一中,通过老年人“科技恐惧”的事例,论证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这一论点。
    C. 材料二中,通过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世界等现象,指出子孙对长辈的反哺停留在较浅层面,意在启示家庭成员应一起努力,消解数字时代的代际认知错位。
    D. 材料三中,用老年人学习新技术意愿弱、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需求的事例,揭示老年人难以融入数字生活的原因。
    4. 材料一在论证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5. 联系三则材料,你对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有哪些建议?
    【答案】1 C 2. D 3. A
    4. ①准确严密,如使用“9700”“38.8%”等数字和“接近”“部分”等限定词语;
    ②生动形象,如“最终‘落荒而逃’”,形象地写出了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情态;
    ③通俗平易,使用“赶鸭子上架”等俗语和老年人害怕诈骗的口语表达“现在不熟的电话号码一概不接,因为老年人容易受骗啊!微信里肯定也有很多诈骗,我不想学”;
    ④诙谐幽默,如“不折不扣的‘网瘾老年’”“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等化用或借用词语,“老太太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似乎比老先生们强”语言幽默。
    5. ①老年人自身:主观上要积极拥抱数字生活,提高数字技能和数字思维能力。
    ②家庭中青年成员:积极对老年人进行数字反哺,耐心帮助。
    ③数字技术行业:产品设计、功能开发等要顾及老年人的习惯和需求。
    ④社会公共服务行业:消除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和年龄歧视,畅通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人渗透的渠道。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的存在感强”说法绝对,选项忽略了“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似乎”这些词语,表意绝对。
    B.“技能性反哺少于内容性反哺”曲解文意,由原文“子孙对长辈的反哺还停留在较浅层面……诸如发布、点赞评论朋友圈,选择公众号等偏重于内容性的反哺较少”可知,应为“技能性反哺多于内容性反哺”。
    D.“老年人喜欢转发信息……”张冠李戴。原文为“由于年轻人工作……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喜欢转发信息以吸引关注,创造谈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而是否拥有数字设备则取决于客观因素”错。由材料一最后两段的内容可知,是否拥有数字设备,与老年人的主观意愿也有一定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来论证老年人要融入数字生活,需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关”错。事例是在论证“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这一论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①准确严密,包括数字运用,如“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接近1亿(9700万),这意味着中国2.5亿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经上网”,使用“9700”“38.8%”等数字;修饰限制语的使用,如“接近1亿”中的“接近”,“部分老年人沉迷于……”中的“部分”等限定词语;
    ②生动形象,如“科技进步、数字变革……让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在公交车上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荒而逃’”,“众矢之的”“落荒而逃”,形象地写出了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情态;
    ③通俗平易,使用“赶鸭子上架”等俗语和老年人害怕诈骗的口语表达“现在不熟的电话号码一概不接,因为老年人容易受骗啊!微信里肯定也有很多诈骗,我不想学”,语言通俗;
    ④诙谐幽默,如“不折不扣的‘网瘾老年’”,生动写出部分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或游戏不能自拔;“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写出老年人容易被骗等。这些化用或借用词语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诙谐感。“老太太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似乎比老先生们强”语言幽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对于老年人如何融入数字生活,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涉及老年人自身和数字行业方面。
    先看老年人自己应该怎么做。由材料一“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可知,老年人应主观上积极融入数字化世界;
    再看数字行业应做些什么。由材料一“移动互联网相关各项应用从产品设计到功能开发的各个环节都更加追新求变,更难顾及老年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则启示,数字技术行业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习惯。
    再看青年人和家庭成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由材料二“青年人能够在老年人出现诸如轻信谣言等‘不适’时,暂时将抱怨放一放,转而采取一种高质量陪伴的方式与其耐心对话”“家庭其他成员也应意识到反哺不能用蛮力,必要时需‘妥协或接纳’”可知,家庭成员应该积极配合、帮助老年人拥抱数字生活。
    材料三还涉及公共服务方面。由“比如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更有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和年龄歧视”“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是一种填法,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的学习交流也是一种……完全可以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技术服务和操作平台”可概括出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应有之举。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
    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五十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了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一口风水缸,你要硬……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往后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礼,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礼金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要不算了……不行!这缸非砸不可,不然,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嘴地把石头举起,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破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精炼而含蓄地叙述流传千古的司马光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引出下文司马光中老年再一次砸(另一种)缸的故事。
    B. 送缸者是翰林学士王拱辰,作者借此人暗示了世道变迁,人心不古,他从一个诚信正直之士变成了一个阿谀之徒。
    C. 管家是一个次要人物,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从他千方百计阻挠砸缸即可看出。
    D. 小说结尾“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有力地表现主题。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如“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不行!这缸非砸不可……”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 小说的语言精炼而略带含蓄,如写王拱辰修建豪宅以示其腐化堕落,以高太后辅佐朝政暗含司马光将被重用,几笔带过,举重若轻。
    C. 小说处理细节精于雕琢,意味深远,例如“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相公”既可指读书人,又可泛指官吏、特指宰相,一语双关,耐人细品。
    D. 那一口大缸“重如泰山”“石头反弹”富有象征意味,暗寓趋炎附势者顽固难描,而司马光坚决砸缸则显示出他与趋炎附势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8. 小说塑造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9. 小说写司马光中老年时的再一次砸缸,使用了延宕手法——砸缸的结果迟迟不得出现。请分析小说中这一延宕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答案】6. C 7. A
    8. ①以司马光简陋的宅院,作书房的地下室等贫寒的环境,衬托他甘于清贫的形象。
    ②以管家一再阻挠来衬托司马光坚持砸缸的自省与自律。
    ③以世人的趋炎附势,来衬托司马光的不慕名利,清廉无私。
    ④以王拱辰前清后腐,衬托司马光不忘初心,清廉自守。
    9. 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缸里装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主人公迟迟没有砸缸,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②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用延宕的手法插入众人拜访、夫人逝世等内容,使情节更加摇曳多姿,起伏有致。
    ③突出人物形象。在叙述砸缸这一主体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司马光典当五亩地安葬亡妻等情节更突出了司马光清廉自律、个性鲜明的形象。
    ④有利于表现主题。在砸缸的结果到来之前,插入司马光家里的贫穷、拜访和吊唁的客人越来越多等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趋炎附势的官场现实和人生世相,有力地烘托了思想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错,管家只是一个普通人物,并不是官场人物,管家利欲熏心也有拔高之嫌。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属于语言描写,不是心理描写。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结合“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在地下室里文思泉涌”“司马入地”“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知,以司马光简陋的宅院,作书房的地下室等贫寒的环境,衬托他甘于清贫的形象。
    ②结合“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可知,以管家一再阻挠来衬托司马光坚持砸缸的自省与自律。
    ③结合“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可知,以世人的趋炎附势,来衬托司马光的不慕名利,清廉无私。
    ④结合“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了一座豪宅”可知,王拱辰送给司马光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暗示王拱辰趋炎附势,以王拱辰前清后腐,衬托司马光不忘初心,清廉自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在小说叙事中,故意延迟故事发展的进展,拖延读者到达结尾的时间,这种手法被称为“延宕法”。
    ①从表达效果看,结合“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可知,缸里装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主人公迟迟没有砸缸,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小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从情节结构看,结合“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可知,用延宕的手法插入众人拜访、夫人逝世等内容,丰富了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变化,起伏有致。
    ③从塑造人物看,结合“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礼金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可知,在叙述砸缸这一主体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司马光典当五亩地安葬亡妻等情节更突出了司马光清廉自律、个性鲜明的形象。
    ④从表现主题看,结合“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可知,在砸缸的结果到来之前,插入司马光家里的贫穷、拜访和吊唁的客人越来越多等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趋炎附势的官场现实和人生世相,有力地烘托了思想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成帝建始元年春,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储,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徒归故郡,忧懑不食,道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者,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司隶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知显等颛权擅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由从,附下周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于是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天子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乃左迁尊为高陵令。然群下多是尊者。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夏四月,黄雾四塞,诏博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皆以为:“阴盛侵阳之气也。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外戚未曾有也,故天为见异。”于是大将军凤惧,上书乞骸骨,辞职。上优诏不许。御史中丞东海薛宣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殆吏多苛政。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隔,和气不通,未必不由此也!《诗》云:‘民之失德,干糇以愆。’鄙语曰:‘苛政不亲,烦苦伤恩。’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上嘉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
    B. 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
    C. 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
    D. 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懑不食,道死”与“从此道至吾军”(《鸿门宴》)两句中的“道”字用法含义不同。
    B. “先帝任用倾覆之徒”与“郯子之徒”(《师说》)两句中的“徒”字用法含义相同。
    C. “非功臣不侯”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两句中的“侯”字用法含义不同。
    D. “故天为见异” 与“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见”字用法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显在被调离中枢要职,担任长信中太仆之后,由于失去了靠山,而被丞相和御史劾奏,党羽被免官,一家被驱逐,以致忧郁愤懑而死。
    B. 司隶校尉王尊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汉成帝出于刚刚即位的一些顾虑,并没有惩处被弹劾的人,反而把王尊贬为高陵县令。
    C. 丞相匡衡被弹劾后,内心不安,免冠谢罪,连年请求退休让位,虽然百官多认为王尊言之有理,但汉成帝总是下诏安抚慰留匡衡。
    D. 御史中丞薛宣上书说,当下巡查地方的刺史,行事随心所欲,过多地干预郡县施政,并搜求吏民过失,以致淳厚风俗衰落,百姓失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殆吏多苛政。
    (2)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
    14. 王尊上书弹劾匡衡、张谭哪些罪状?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陛下高德仁厚,然而祥和之气仍然未通,阴阳不和,大概是因为官吏多实行苛政的缘故。
    (2)当刺史上奏事情时,(陛下)应该明确告诫他们,使他们明明白白地知道本朝的重大任务。
    14. ①不及时揭发石显,反而阿谀逢迎,欺瞒君王是为大逆不道。②指控石显时,不自责不忠之罪,却宣扬先帝的用人失误,卑君尊臣的言论有失大臣体统。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郡县在压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取严厉苛刻的手段,流毒祸及百姓。因此,乡党邻里缺少和睦交往的欢悦,家族亲属也忘了血缘之间的亲情,互相帮助、周济急难的淳厚风俗衰落了,送往迎来的礼节也不再实行。
    “迫促”,逼迫催促,为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AB。
    “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与“九族忘其亲亲之恩”句式相似,结构对称,应分别单独成句,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忧懑不食,道死”中的“道”,名词作状语,在途中。句意:石显忧郁愤懑,不进饮食,死在途中。
    “从此道至吾军”(《鸿门宴》)中的“道”,名词,道路。句意:从这条道路到达我军。两个“道”字含义不同。
    B.“先帝任用倾覆之徒”中的“徒”,表示这类人。句意:反而故意宣扬突出先帝任用倾覆小人的失误。
    “郯子之徒”(《师说》)两句中的“徒”,表示这类人。句意:郯子这类人。两字含义相同。
    C.“非功臣不侯”中的“侯”,动词,封侯。句意:臣属非功臣不得封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侯”,名词,指高官贵族。句意: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两字含义不同。
    D.“故天为见异”中的“见”,通“现”,出现。句意:因而上天为示警而显现异象。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中的“见”,在意念上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我”或“自己”。句意:府吏嘱咐我。两个“见”字含义不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丞相匡衡……连年请求退休让位”概述错误,原文有“每有水旱,连乞骸骨让位”,是每当有旱灾水灾的时候,才请求退休让位,而不是连年请求退休让位。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至”,高;“凝”,停滞不通;“殆”,大概。
    (2)“方”,当;“申敕”,告诫;“昭然”,明明白白;“要务”,重大任务。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文中“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由从,附下周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可知,王尊上书弹劾匡衡、张谭的罪状之一是不及时揭发石显,反而阿谀逢迎,欺瞒君王是为大逆不道。
    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可知,王尊上书弹劾匡衡、张谭的罪状之二是指控石显时,不自责不忠之罪,却宣扬先帝的用人失误,卑君尊臣的言论有失大臣体统。
    参考译文:
    汉成帝建始元年春天,石显调任长信中太仆,官秩为中二千石。石显已失去了靠山,又被调离中枢要职,于是丞相、御史上奏成帝,列数石显过去的罪恶。石显及其党羽牢梁、陈顺均被免官,石显与妻子儿女也被逐归原郡,石显忧郁愤懑,不进饮食,死在途中。那些因结交石显而得到官位的人,全部被罢黜。少府五鹿充宗被贬为玄菟郡太守,御史中丞伊嘉被谪调雁门都尉。司隶校尉涿郡人王尊上书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明知石显等专权擅势,作威作福,是海内祸害,却不及时奏报皇上予以惩罚,反而百般谄媚,曲意奉承,攀附臣下,欺瞒主上,心怀邪恶,迷惑君王,丧失大臣辅政的原则,都为大逆不道!匡衡、张谭指控石显时,不自责不忠之罪,反而故意宣扬突出先帝任用倾覆小人的失误,妄言什么‘文武百官畏惧石显,超过了皇上’。这种卑君尊臣的言论,是不该说的,有失大臣体统!”于是匡衡惭愧恐惧,脱掉官帽认错道歉,缴还丞相、侯爵的印信、绶带。成帝因新即位,不愿伤害大臣,就下令贬王尊为高陵县令。可是百官中很多人都认为王尊之言有道理。匡衡沉默而心不自安,每逢遇到水旱天灾,都接连请求退休让位。而皇上则下诏安抚慰留,不批准他辞职。夏四月,黄雾四起,遮天盖日,成帝下诏广泛地征求公卿大夫的意见,希望大臣们各谈因由,不得隐讳。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都认为:“这是阴气太盛,侵抑阳气的缘故。高祖曾立约,臣属非功臣不得封侯。如今太后诸弟全都无功而封侯,如此施恩外戚是从未有先例的,因而上天为示警而显现异象。”大将军王凤闻奏恐惧,上书请求退休,辞去官职。成帝不准,下诏慰留。御史中丞东海人薛宣上书说:“陛下高德仁厚,然而祥和之气仍然未通,阴阳不和,大概是因为官吏多实行苛政的缘故。被委派巡查地方的刺史,有人不遵循六条规则,随心所欲地行事,过多干预郡县行政,甚至开私门,听信谗言,来搜求吏民的过失,严词呵责,对细微的过错也不放过,苛求吏民,而不考虑他们是否力所能及。郡县在压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取严厉苛刻的手段,流毒祸及百姓。因此,乡党邻里缺少和睦交往的欢悦,家族亲属也忘了血缘之间的亲情,互相帮助、周济急难的淳厚风俗衰落了,送往迎来的礼节也不再实行。人情不通,那么阴阳自然阻隔,和气不通,未必不是由此而引起!《诗经》说:“百姓失德,因小犯过。”俚语说:‘苛政之下无亲情,烦苦之中伤恩义。’当刺史上奏事情时,(陛下)应该明确告诫他们,使他们明明白白地知道本朝的重大任务。”成帝欣然采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头二万言。
    【注】课:阅读。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B. 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C. 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D. 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16.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如陆游所说,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
    ②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③学会从书中寻找解决现实困境的办法,如正因为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难分难明,辛弃疾便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
    ④读书既要苦读又不要盲从,要深入思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如辛弃疾对古人古书可笑之处的思考与探寻。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错误。辛弃疾对古人古书可笑之处的思考与探寻,“摩腹步长廊”描写的是诗人的寻味古书的情态,表现作者对古书内容的深思回味,而不是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痛的样子。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田”的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的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
    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
    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
    (3)《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②.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③. 出师未捷身先死 ④.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⑤.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⑥. 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飧、樽、醅、捷、襟、豗、砯、壑。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太平洋岛国 ① 的好朋友、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我们始终尊重岛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岛国人民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从不干涉岛国内政,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所谓“势力范用”,真心换取真心,尊重赢得尊重。
    中国对岛国朋友以诚相知、以礼相待、以心相交。中国同岛国拥有相似历史遭遇、深厚传统友谊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有着天然亲近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对岛国的友好政策 ② ,对岛国的合作承诺坚定不移。双方关系越走越近。从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到开展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系列活动:从斐济中国文化中心揭牌,到举办中国——所罗门群岛“妇女与减贫”视频对话会:从开展 ③ 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到结成22对友好省(州)市关系……中国同岛国心相通、情相亲、意相融。为了维护发展中图家共同利益、捍卫中小国家正当发展权利,中国和岛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汇聚并放太一致声音,协调并强化共同立场,坚定并持续地反对强权霸凌。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条件关系复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志同道合 ②始终如一 ③丰富多彩
    19. ①设问:采用设问的方式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含有强调的意味。“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提出这个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接着自行回答,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②排比:回答部分中用两个“尊重”、三个“从不”回答了我们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这五个句子涵盖了中国与岛国交往倡导的国际准则,内容全面而充实,整齐的句式增强了气势,令人信服。
    20. 只有中国和岛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汇聚并放大一致声音,协调并强化共同立场,坚定并持续地反对强权霸凌,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捍卫中小国家正当发展权利。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修饰的中心语“好朋友”以及后面并列的成分“风雨同舟的好兄弟、并肩前行的好伙伴”,不难发现此处可填写“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形容彼此理想、志趣一致,或所从事的事业相同。
    第②处,是对“友好政策”的阐述,可以从后面“对岛国的合作承诺坚定不移”得到启示,该处填写“始终如一”。始终如一:指自始至终都一样,多用于形容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
    第③处,根据常识修饰“体育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或相关成语。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后面有回答,所以是设问。通过问句引起读着的注意与思考,突出中国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后面的回答阐述了中国的具体做法,给读者鲜明深刻的印象。
    “尊重……尊重”两个句式结构相似,三个“从不……从不……从不”句式结构相似,是排比的手法。回答部分用两个“尊重”、三个“从不”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回答了我们是如何对待每一个太平洋岛国的,起到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作用;内容上,这五个句子涵盖了中国与岛国交往倡导的国际准则,内容全面而充实,令人信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式的转换能力。
    原句是一个单句,“为了……权力”是一个表示目的关系的状语从句,我们可以将这个从句转换为条件推论出来的结果,让后面的做法转换为前提条件,即把“中国和岛国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汇聚并放大一致声音,协调并强化共同立场,坚定并持续地反对强权霸凌”作为条件,“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捍卫中小国家正当发展权利”作为结果。
    然后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连接起来这几个分句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真的有计算能力吗? ,但动物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进行了一项特别的实验,测试对象是一条以擅长“计算”而著称的达克斯猎犬,这是条“身经百战”的猎犬,在此前的测试中每次拿到算式卡片后,它总是会仔细观察主人,然后顺利从几个答案卡片中挑选出正确的。但这次实验的方法很“奸诈”:不是向“算数”的狗传达错误答案,而是让狗的主人得出错误的答案。动物学家做了一套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写着一道简单的算式。可有一点是主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卡片用几层透明纸制成,最后一层上印了另外一个算式,从背面是能看见的,卡片的背面对着主人,卡片的正面对着狗。毫无疑心的主人看到 ,以为就是狗要“计算”的算式,就不自觉地把这个算式的答案传递给了狗,殊不知这个答案和卡片正面的问题完全对不上,于是狗接二连三地答错。
    因此,动物学家的结论是:狗, 但它们敏锐的观察能力让人惊叹。
    21. 下列句子中的“奸诈”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奸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手腕很多,做事极奸诈,如果放了他,恐怕会生出更多恶念。
    B. 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往往被刻画成奸诈的反面角色
    C. 小鬼子这么阴险,我们要比他们还“奸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 吴起可以说是生得伟大,死得奸诈,虽死,却一个也没饶恕。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C 22. ①很多人认为有 ②卡片背面透出的算式 ③并不具有计算能力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的能力。
    原句中的“奸诈”指动物学家的测试方式,说明这次的实验测试和之前的测试不同。因此“奸诈”是贬词褒用。
    C.“小鬼子这么阴险,我们要比他们还‘奸诈’”,这里的“奸诈”指我们对付小鬼子的计策,是贬词褒用。
    ABC三项的“奸诈”是贬义词。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情境性补写能力。
    本段文字谈的是动物学家测试狗是否有计算能力。
    根据“狗真的有计算能力吗?”和“但动物学家并不这么认为”可推知①应填写的内容是一般人的看法,故可是“很多人认为有”。
    根据“最后一层上印了另外一个算式,从背面是能看见的,卡片的背面对着主人”可推知②应填写的内容是主人看到背面的内容,故可是“卡片背面透出的算式”。
    根据“于是狗接二连三地答错”和“动物学家的结论是”可推知③应填写的内容是动物学家根据试验做出的结论,故可填“并不具有计算能力”。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曾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穷山距海,无远弗届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说“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旨在告诫女婿:乐天安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而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运动员谷爱凌却说: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这位天才少女的精彩人生,正源于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
    正所谓,穷山巨海,无远弗届。
    如果说刘姥姥的话堪为喻世明言;那么谷爱凌的感言,则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豪迈宣言,更是一座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丰碑。作为挥斥方遒的新青年,处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新时代,我更赞赏这种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锐气。正如《阿甘正传》中经典台词所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孕育着无限可能。穷山距海,无远弗届,不可限也。与其画地为牢,将自己的人生窄化为半亩方塘,不如不停奔跑,眼中凝视远方的星辰大海,脚下驰而不息,那些遥不可及的远方,就会成为身后倏忽即逝的风景。人生宛如风驰电掣的列车,最美的风景永远在下一站。
    人生不设限,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卓越自我,激发潜能。
    球王贝利被问及自己职业生涯中哪一个进球最精彩时,他的回答是:下一个。功成名就的他,没有躺平、逸豫,而是不断砥砺自我,超越自我。“球王”的美誉,不仅源于绿茵场上的进球,更源于人生长征中永不停息的奔跑。苏炳添没有陷入“亚洲人不可能进入9秒区”的魔咒和偏见之中,而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身极限。无数次晨光熹微中的起跑,无数次夜深人静时的理论学习,每一毫秒的进步,都是他不断超越的奇迹,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精神。
    不惟体育需要突破,不断超越,各行各业亦然。
    谭婷,这位盲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成为律师,几乎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不可逾越的天堑,但他从特殊学校苦读,到考上大学,到通过律师资格考试,不断突破极限,终于成为全国2000万盲聋哑人中的第一位律师。“中国最酷爷爷”王德顺,24岁当话剧演员,49岁研究哑剧,50岁开始北漂,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79岁时他因一场光膀走秀一夜爆红,85岁又驾驶飞机冲上云霄……他们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告诉我们,人生无须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敢于突破界限,挑战自我,我们才能够不断砥砺自我,精进自我,遇见更美的自我。反之,当我们总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断提醒自己时,或许我们最终就成了恋栈的驽马,而无法成为驰骋千里的骐骥。
    “海到天边云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人生没有极限,让我们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共有三则材料,材料具有思辨性。
    材料一中,刘姥姥的人生智慧来自于农耕文化传统的生活经验,是中国几千年人情世态经验的积累,是中国这样典型的农业社会人际智慧。材料这句话是刘姥姥从自己的身份——庄稼人的定位出发谈处世的经验。这种经验,从传统农业文明阶层固化角度看,是劝女婿明确身份,安守本分,这是固守土地的底层农民的生活智慧。地多粮多碗就大,地少粮少碗就小,本事与生活质量要匹配。刘姥姥的这种生活智慧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生活欲望低而易于满足;行为上趋于保守,不敢超越边界,不愿寻求变化,缺少创新与突破。守多大碗,就是让人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认识自己有多大能力。吃多大饭,就是让人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扎实奋斗,不要好高骛远!
    材料二中谷爱凌代表的是当代文化,代表的是当下青年的思想与行为,这些时代青年崇尚突破边界,崇尚创新,拥抱变化,他们不固化自己的角色或思想,愿意尝试创造,敢于突破传统,甚至敢于喊出“创造历史”的豪迈宣言。
    写作时,可以从某一角度进行阐发,也可以综合两则材料进行辩证思考,在固守本分、不愿变化与崇尚创新、寻求突破的碰撞之中明确当代青年的姿态。行文构思上,首先概述材料内容,对材料中体现的思想进行多角度的权衡、比较、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如“以脚踏实地为基,寻突破自我之路”;然后列举事例分析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的意义,接着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寻求自我突破的必要性;最后联系自身,明确当代青年的姿态;最后发出呼吁。
    立意:
    1.脚踏实地夯基础,挑战创造向未来。
    2.不墨守成规,求创新创造。
    3.定位自我,追求突破。
    4.安分守己打根基,突破极限铸辉煌。
    5.以本分奠定辉煌,用突破超越理想。
    6.量力而行夯基础,尽力而为显风采。
    相关试卷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Ⅱ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Ⅱ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Ⅱ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Ⅱ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