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长春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二年级 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熊十力说“《中庸》本演易之书”,冯友兰也把“易庸”连在一起讲,说“《中庸》的主要意思与《易传》的主要意思,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实际上,《易》《庸》很有不同。《易》是世界观,《庸》则将它转为内在论;《易》是由天而人,对外在世界即宇宙、历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庸》却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是对内在人性心灵的形而上的发掘。也正因为《中庸》主要是内在的追求意识,所以从信奉佛教的梁武帝到大讲人性的宋明理学,一直到今日的所谓“现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视它。
《易传》承续荀子,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从外在历史眼界出发,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观;《中庸》承续孟子,也吸取了“道”的思想,从内在心性出发,建立了同样的世界观。《中庸》的基本特征是将儒学出发点立足地的“修身”赋以世界观的形而上基石,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总纲领,从而把“人性”提到“天命”高度,进一步把“天”与“人”联结起来,发展了孟子理论。
《中庸》撇开了宽广的历史进程,显得拘谨而局促,但它在理论建构的精深紧凑上,却又超过了《易传》。它与《易传》的共同处在于对道家世界观的吸取改造。在道家,“道”是最高功能和实体,“天法道”(《老子》),“道”高于“天”;儒家则相反,“天”高于“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儒家之所以能如此,正是通过《易传》《中庸》而确定的。“道”是无心的,无往而不在;“天”是有心的,与人亲近而相通。正是《易传》赋予“天”以与人相通的生命、情感;《中庸》则更使“人性”成为“天命”,遵循这个“天命”便是“道”。而它们基本共性又都是“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庸》讲“故至诚无息”,都把儒学重“学”、重“教”、重人为、重修养的内容赋予了自然的“道”和主宰的“天”。《中庸》强调“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就把老子、韩非那种君临万物、冷漠无情的客观规律性的“道”,化而为与人的每一刻的存在、作为、修养,意识相贯通交融而合一的“道”。“天道”“人道”从而就是一个“道”。这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但《中庸》把它提到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高度;正因为此,在这个“天道”“人道”相合一亦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与主体存在的目的性相合一的“道”中,人于是就可以“参天地”“赞化育”,达到所谓“中和”的最高境界了。
(摘编白李泽厚《荀易庸记要》)
材料二:
关于《中庸》的作者,历史上的说法可谓林林总总,值得分析梳理。司马迁、郑玄称《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南宋朱熹认为《中庸》的作者应该是子思及其弟子。从唐宋开始,“道统论”兴起而形成儒家知识基本谱系,子思上承曾参而下启孟子,在儒家“道统”传承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中庸》也成为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理论纲领。
自宋代开始学术界怀疑思潮兴起,《中庸》作者为子思的说法受到质疑。宋代欧阳修对《中庸》出自子思提出异议,认为子思之说与孔子思想不符。南宋的叶适在其《习学纪言序目》中也表示了怀疑。清袁枚、叶酉、俞樾等因《中庸》中有“车同轨,书同文”等语,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而必然晚出。清人崔述认为“《中庸》独探赜索隐,欲极微妙之致,与孔、孟之言皆不类。……《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冯友兰则认为:“《中庸》似就孟子之学说加以发挥,似秦汉时孟子一派之儒者所作。”这些说法,几乎剥夺了子思《中庸》的著作权。
其实,通过文献考订,也可以发现今本《中庸》成书有一个复杂过程。《中庸》和《诚明》原本是独立的两篇。在其后的发展中,这两篇才被编在一起形成今本《中庸》,孟子最先引用过今本《中庸》多处。孟子之后,荀子所作《不苟》篇与今本《中庸》也有密切关系,但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不仅说到“中庸”而且说到“诚”,表现出把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倾向。这已然说明《中庸》成书早于孟子荀子时代,而因《中庸》有“车同轨,书同文”之言而认为其成书必然晚于秦代,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战国时期的《管子》也有这样的话:“衡石称,斗斛一量,丈尺一尊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经过考订得到的结论是:《中庸》作者是子思及其弟子。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他与其弟子经过扩充、浓缩、精炼而修成的《中庸》一书最终成为儒家心性理论方面的重要文献。受到子思的思想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其学说,而逐渐形成“思孟学派”。所以《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说:“孔子没,曾子之道日益光大。孔子没,传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传,至孟子而圣人之道益尊。”这一记述,当基本符合事实。从《中庸》的基本观点和孟子的思想比较来看,源流亦当如此。二者只是思想详略有所不同,而没有精神本质的区别。因此,子思作《中庸》的说法为历代注疏家所遵循。
(摘编自王岳川《大学中庸讲演录》)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倾向于内在追求,无论信奉佛教的梁武帝,还是大讲人性的宋明理学,乃至“现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视。
B. 《易传》和《中庸》都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分别从外在历史眼界和内在心性出发,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观。
C. 儒家思想与道家相反,认为“天”高于“道”,因而“人性”必须遵循“天命”,必须遵循自然的“道”和主宰的“天”。
D. 老子、韩非的“道”都符合客观规律,冷漠无情;《中庸》里的“道”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是世界观,《庸》是内在论,熊十力和冯友兰关于《易》《庸》有许多相同之处的说法是错误的。
B. 《中庸》吸取和改造了道家世界观,认为“天”高于“道”,并且“天”是有心的,与人亲近而相通。
C. 宋代的欧阳修和南宋的叶适都以子思之说与孔子思想不符为由,认为《中庸》不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D. 战国时代的《管子》中有“书同名,车同轨”这样的话,间接证明了《中庸》的成书也应该在战国时代。
3. 下列各项言论中,不能体现材料阐释的《中庸》儒家思想内涵的一项是( )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B.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C. 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D.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4. 材料一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述了《易传》和《中庸》的不同,请简要概述二者有哪些不同。
5. 关于《中庸》,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 C 2. B 3. A
4. (1)在思想倾向方面:《易》是世界观,论证外在世界:《庸》是内在论,对人性心灵作形而上的发掘。
(2)在理论来源方面:《易传》承续荀子,《中庸》承续孟子。
(3)在“天”“道”与人的关系方面:《易传》赋予“天”与人相通的生命、情感,《中庸》则更使“人性”成为天命,遵循这个“天命”便是“道”。
5. 材料一侧重与《易传》做对比,论述《中庸》的思想内涵。材料二侧重梳理文献,论述《中庸》的作者是子思。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的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子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 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 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 小说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7. 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B. 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得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 青荓形象地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D. 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
8. 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
9.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寥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答案】6. C 7. D
8. 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
9. ①丰富了内容,渲染了气氛,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③为后文豫让自杀铺垫蓄势,使结局更为合理;④强化矛盾冲突,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何颗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颗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且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太破之,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自将攻破之。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
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B. 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C. 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D. 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颙、攸系狱”与“加以老母系保宫”(《苏武传》)两句中的“系”字含义相同。
B. “及其乱而取之”与“比及三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及”字含义不同。
C. “辄复过人意”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D. 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封王的贵族死去称“薨”,而皇族死去则称“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荀攸胆识过人。一介文人,敢于行刺董卓,事败入狱也是不惧生死,谈笑自若。
B. 荀攸自小聪慧。通过张权的脸色不同寻常,就敏锐判断出他是杀人流亡的逃犯。
C. 荀攸深受器重。太祖夸奖荀攸是做人的表率,世子甚至曾经亲临病榻问候病情。
D. 荀攸足智多谋。他前后共设十二条奇策,可惜随着钟繇的去世后世竟不得而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
(2)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
14. 在征伐刘表和二袁的先后顺序上荀攸持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太祖和荀攸相视而笑。于是把军用物资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竞相抢夺东西,阵势大乱。
(2)部下大多认为刘表强大,应先平定他,袁谭、袁尚不值得担忧。
14. 先二袁后刘表。表面看刘表强大,但其实胸无大志;二袁兄弟如果和睦,力量更强大。
参考译文: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昙,曾任广陵太守。荀攸年少时死了父亲。等到荀昙去世,过去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请求为荀昙看守墓地。这年荀攸十三岁,怀疑张权,对叔父荀衢说:“这个官员脸色不同寻常,大概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醒悟了,于是追查审问,张权果然是杀了人在逃亡。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董卓叛乱后,关东起兵,董卓迁都长安。荀攸与议郎何颙等人谋划说:“董卓不守信义,比夏桀、商纣还残暴,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拥有强大的兵力,实际上不过是一介匹夫而已。现在我们干脆杀了他通告百姓,然后占据崤山、函谷关,辅佐君王,来号令天下,这正是当年齐桓公、晋文公的作法。”事情将成时被发觉,何颙、荀攸被捕关在狱中,何颙忧虑恐惧自杀身亡,荀攸饮食、言谈像平常一样,适逢董卓死,得以免罪。
太祖攻下白马城后返回,命令押送军用物资沿黄河向西进军。袁绍渡过河来追赶,仓猝间与太祖相遇。诸将领都有些恐慌,劝太祖退回坚守军营。荀攸说:“这些东西正是用来诱捕敌人的,我们为什么要退呢?”太祖和荀攸相视而笑。于是把军用物资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竞相抢夺东西,阵势大乱。太祖随即派步兵和骑兵攻击,大败袁军,太祖于是和袁绍在官渡形成对峙局势。适逢许攸前来投降,说袁绍派淳于琼等人率一万多士兵押运粮草,将领骄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击。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说太祖听从。太祖亲自率军进攻打败了袁军。
七年,荀攸随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第二年,太祖正在征讨刘表时,袁谭、袁尚争夺冀州。袁谭派辛毗请降求救,太祖想答应,就这件事询问部下。部下大多认为刘表强大,应先平定他,袁谭、袁尚不值得担忧。荀攸说:“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刘表却稳守江、汉之间地区,他没有吞并四方的志向不问而知。袁氏占据四个州的地盘,有甲兵十万,袁绍凭宽厚得到众心,假使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保守他们的既成功业,那么天下的灾难就不会停息。现在袁氏兄弟交恶,这个形势不会是双方都得到保全。如果二袁合作分量就会强大,力量强大了就不易谋取了。趁他们内乱谋取他们,天下就就可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啊!”太祖说:“很好。”
文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太祖对他说:“荀公达,是做人的表率,你应该尽礼节尊敬他。”荀攸曾经生病,世子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荀攸与钟繇友善,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反复思考,自认为没有什么要改变;但去咨询公达,总是超出我的的意料。”公达前后共筹划了十二条奇策,只有钟繇知道,钟繇它们撰编成册,未完成,就去世了,所以世间不全知它们的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别南昌诸友
翁卷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注】翁卷,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诗当为诗人客居南昌所作,其时他正欲返回家乡,故以此诗寄寓离别之情。
B. 颔联中作者对幽径菊荒的想象及对家乡山云的回忆,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
C. 颈联以“春风”“夜雨”点明时令,意在表现时光流逝之快,转瞬又过去一年。
D. 尾联以乐景写哀情,用万柳百花之乐景衬凌乱愁绪之哀情,有倍增其哀效果。
16.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写之“愁”的内涵。
【答案】15. C 16. ①容颜衰老,病重体弱之愁;
②离家日久,思乡盼归之愁;
③告别良友,依依不舍之愁;
④离留两难,无从排解之愁。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写出了山峰之高。
(3)《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4)《望海潮》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描绘出了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
(5)《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
【答案】 ①. 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 余不忍为此态也 ③.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④.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⑤.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⑥.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⑦. 市列珠玑 ⑧. 户盈罗绮 ⑨. 废池乔木 ⑩. 犹厌言兵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阳陵随葬品中还有种类齐全的陶塑动物和生活明器,成群成组的猪、马、牛、羊、鸡、狗等陶塑 ① ,极富生活情趣,再现了西汉时期六畜兴旺的场景。此外,还有陶灶、铁釜、陶甑等炊具,铜量、铜权(砝码)、铁累(秤砣)等计量器,编钟、编磬等乐器,陶漏壶、博山炉、铜镜等生活用品。展柜里这件陶围棋盘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围棋盘。它由一块普通的地砖刻划加工而成,出土时已有残损,呈不规则五角形,上面清晰的棋道结构和星位标注,与今天的国棋棋盘 ② 。展厅内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西汉宫廷生活。在幅宽3米多的旋转舞台上,以国际先进的幻影光成像技术呈现了4幕不同的场景,演绎汉景帝与王皇后的生平故事以及汉阳陵考古发现的艰辛历程,每个场景的转换仅需3秒左右。鲜活的历史人物影像出现在舞台上,与精心制作的布景、道具 ③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①栩栩如生
②相差无几
③融为一体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在16世纪,“鼠尾草”就已深入到英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当时,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茶叶尚未传到英国,那里的人们就用鼠尾草泡水当茶喝,既清热解渴,又经济实惠。
“鼠尾草”这个名字听上去并不太美好,被视为“穷人的香草”。它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土质较为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都能良好生长。在我国广大地区的山野路旁、荫蔽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① 。鼠尾草的花朵形态玲珑别致,且色香味俱全。因此,鼠尾草是一种非常能够营造氛围的园林花草,尤其适宜在公园、景区或河湖岸边成片栽植,可以布置出非常壮美的景观。
鼠尾草是西餐中一种使用极为普遍的调味香料,其浓烈的香味中略带着一些苦涩的味道,令人印象深刻。在调味时,不仅人们可以将鼠尾草的新鲜枝叶直接加在食物中,也可在烧制菜肴时将其晒干之后添加烹制菜肴。由于新鲜的鼠尾草不耐高温,因此,通常是在菜肴即将烧好时再加入,否则,高温烹煮太久, ② ,起不到增香调味的作用。而使用晒干后的鼠尾草,就要在烹制时早早放入,煮得久一些,其香味才能充分释放出来。由于鼠尾草的香味太过浓烈,不论其是鲜草还是干草,作为调味品使用的时候, ③ ,以免掩盖其他配料甚至主要食材的味道。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 事物的名称往往会令人产生或相近、或相反、或因果等联想,如科学家由“飞鸟”想到“飞机”,中间就经历了联想的过程。请依据上述材料,简述“鼠尾草”被视为“穷人的香草”的联想过程。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9. ①均有野生鼠尾草生长
②会使鼠尾草香味尽失
③用量不宜太多
20. ①“鼠尾草”这个名字听上去并不太美好,容易让人想到比较卑微、比较草根之类的事物,且“鼠尾草”有香味,用其泡茶喝,既清热解渴,又经济实惠。
②穷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地位低下,十分普通平凡,经济上不富裕,这与“鼠尾草”令人所联想的特征相一致,故将其认为是“穷人的香草”。
21. 在调味时,人们不仅可以将鼠尾草的新鲜枝叶直接加在食物中,也可将其晒干之后在烧制菜肴时添加烹制。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东晋·葛洪)
欲求新,则求变;欲求完美,则求常变。(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
以上材料告诉我们要认清变化、应对变化和主动求变,引人思考。置身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身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以求变之精神,做时代之先锋
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科技文明日臻完善的今天,时代脚步不停,事物变化万端,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要认清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甚至主动求变。因此我们呼唤新时代青年,努力成为求变者,为个人,也为国家,更为民族。
认清时代变化,做时代的先行者。周易曾言:“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世界波诡云谲,残酷的中美贸易战让我们明白了识变的重要性;历史诺贝尔的尴尬,让我们知晓缺乏识变教育的危机;李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讲话让我们识变、求变的态度更加坚定。新时代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应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认清时代变化、世界变化,练就识变的能力,提升识变的本领。
莫要抱残守缺,而应积极应变。东晋葛洪曾言:“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万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变化随时发生,我们要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面对美国的政治打压与经济封锁,中国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才有了“一带一路”的不断完善;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大学生冉玲积极应对变化,主动化身乡土网红主播,将家乡的产品销往全国,为帮助家乡脱贫提供了范例;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华为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不断应对变化,不断探索,才有了如今的5G时代。应对变化是青少年的必修课,要做到适应时势之变化,应付事态之变化,善于应变,处变不惊,顶住压力,才能谋定而后动。
不惧时代变化,青年勇立潮头。与其等待变化出现再应对,不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前布局,主动出击。我们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预判事态发展规律,提前应对,主动求变,寻找创新之机。预判传统文化会焕发生机,河南卫视主动求变,才有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火爆全网的作品,才有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组合的“节日奇妙游”。预判中国科幻电影时代即将到来,郭帆不断求变,才有了《流浪地球2》的再度辉煌,让中国电影在科幻领域迈进了一大步;预判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比亚迪积极求变,成为了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青年要做到善于求变,在发展中占据先机,在变化中开拓进取,以求变之精神,做时代之先锋。
青少年恰逢青春中国,青年强则国强。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离不开识变、应变的能力,更离不开求变之精神。愿我辈积极进取,不负盛世,以求变之精神,做时代之先锋。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