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杭州市第二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第二次强化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 聪:聪明
其文约,其辞微 微:简约
B.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继承
C. 人穷则反本 穷:困窘没有出路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强取为己有
D.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属于
举类迩而见义远 类:类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A.聪:明察。句意:屈原痛心于楚怀王不能明辨是非。
微:含蓄隐晦。句意:他的文笔简约,词意含蓄。
B.滓:污染。句意: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
D.属:接连,跟着。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
类:事物。句意:列举是眼前事物,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
故选C。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屈平之作《离骚》 邪曲之害公也
B. 顷襄王怒而迁之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C.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第 欲因此时降武
D 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之”,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屈原创作《离骚》/邪恶之人侵害公道。
B.“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句意:顷襄王发怒,就把他放逐了/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
C.“因”,介词,通过;介词,趁着,借着。句意: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D.“于”,介词,在;介词,到。句意: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
故选A。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父母者,人之本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熟知各类句式的特点和判断方法,结合句意辨析。
A项,“……者,……也”,判断句/“为”,被。被动句。
B项, “……者,……也”,判断句;“于”表被动,被动句/“于”,后置了状语,状语后置句。
C项,“身之察察、物之汶汶”,“察察身,汶汶物”。定语后置句/“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句。
D项,均为被动句。被动词分别是“见”、“于”。
故选D。
4.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 空自苦亡人之地
C.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D. 信义安所见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通假字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A项,“畔”同“叛”,背叛。
B项,“亡”同“无”,没有。
C项,没有通假字。句意: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
D项,“见”同“现”,体现。
故选C。
5. 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壮其节 ②羝乳乃得归 ③得夜见汉使 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 ⑥空以身膏草野
⑦杖汉节牧羊 ⑧何久自苦如此 ⑨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 ①⑧/②⑥⑦/③/④⑩/⑤⑨ B. ①⑤/②⑥⑦/③⑨/④⑩/⑧
C. 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⑩ D. ①⑤/②⑥/③④/⑦⑨/⑧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①“壮”,形容词意动,以……为壮,认为……豪壮。句意: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
②“乳”,名词作动词,生育,生子。句意: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句意:在夜晚见到了汉使。
④“斗”,动词使动用法,使……斗。句意: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⑤“乐”,形容词意动,以……为乐。句意:我也心甘情愿。
⑥“膏”,名词作动词,滋润,作肥料。句意: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
⑦“杖”,名词作动词,拄着。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
⑧“苦”,形容词使动用法,折磨,使……受苦。句意: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
⑨“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
⑩“归”,动词使动用法,使……归去。句意: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①⑤是形容词意动,②⑥⑦是名词作动词,③⑨是名词作状语,④⑩是动词使动,⑧是形容词使动。
故选B。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相坐,即“连坐”,古时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B.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C. 黄门,常指宦官,因为汉代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 年号,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时,会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C.“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的说法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封建时代的中枢行政机构主要是三省六部。选项错在把“黄门”这官职当作中枢行政机构了。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传(节选)
[东汉]班固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诵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娃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选自《汉书》)
7. 不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 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 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过去的典章制度
D. 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同“悯”,同情,怜惜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B. 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 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 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 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
C. 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 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1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2)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答案】7. B 8. B 9. C 10. A
11. (1)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
(2)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B.“寝,睡觉”错误。结合“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分析,“寝”应该译为“搁置不理”。句意: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
“予”的宾语是“燕王”,后面断开,且“令”是“让”的意思,后面省略宾语“燕王”,所以“令”前断开,排除AC;
“大将军长史无功劳”句意完整,“大将军长史”作主语,“无”作谓语,“功劳”作宾语,主谓宾俱全,后面要断开,排除D。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C.“文中指祭祀”错误,结合“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分析,应该是指“苏武的尊号”。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错误。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且后面说“霍光寝其奏,免武官”,霍光把廷尉的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因;“故”,原来;“与”,参与;“计谋”,谋划;“立”,迎立;“赐”,含被动。
(2)“举”,全;“是以”,因此;“见”,表被动,被。
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称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同情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八十多岁,在神爵二年病死。
甘露三年,单于开始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那些人,仿照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注名字(以示尊崇),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以下依次为: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粱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蘋洲:长满水草的沙洲。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代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
B. 上阕“独去作江边渔父”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
C. 轻舟低篷在蘋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的惬意。
D. 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语言、形象的能力。
B.“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错误。根据“谁记当年豪举”,“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愤慨不平之气可以看出,他依然想有所作为,并不是怡情山水、隐逸闲适,应该塑造的是一个壮志未酬而只能无奈隐居的闲散的江边渔翁形象。
故选B。
三、名句默写
13. 请在横线上填写最符合题意的诗文原句。
(1)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典故写梦蝶和杜鹃,以此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补天的神话来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4)司马迁评价《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中,最能体现诸侯各国“合纵”政策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庄生晓梦迷蝴蝶 ②. 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 女娲炼石补天处 ④. 石破天惊逗秋雨 ⑤.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⑥.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⑦. 《国风》好色而不淫 ⑧. 《小雅》怨诽而不乱 ⑨. 于是从散约败 ⑩. 争割地而赂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托”“炼”“融”“诽”。
四、作文(60分)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有求写作。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天才诗人兰波提出并为之付出一生努力的梦想宣言。这一响亮的诗句,给予一代代人以启迪与引领。
在纷繁的时代情境里,也有很多人主张“生活在此处”,要立足眼前、活在当下。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有两段,包含两个看似对立的话题。第一段以法国天才诗人兰波的梦想宣言“生活在别处”引发读者的思考。“别处”与“此处”相对,意味着他处,意味着远方,也意味着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生活在别处,是指人有时候有一种想要离开的心情,不想在一个地方生活,或者不想生活在一种情境里,希望过另外的一种生活。“生活在别处”,这“别处”可以是大海,深邃的大海,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面浩瀚的大海;“别处”可以是森林,静谧的森林,神秘的色彩,静享自然的气息和童话的故事;“别处”可以是旅行,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别处”也可以是虚指的精神世界、诗意王国。第二段是说在纷繁的时代情境中很多人主张“生活在此处”,这“此处”是当下,是眼前,也就是说要立足眼前,要活在当下。那么,到底应生活在何处?如果说“生活在此处”,可以强调真实的生活就是平淡的,是脚踏实地的。这里的“生活”可以指现实生活,也可以指精神生活;这“别处”“此处”既可以指具体的地方,也可以指心灵的居所或者理想的空间。如果选择“生活在别处”,可以谈对理想梦想的追逐;如果选择“生活在此处”,可以谈此处的可贵。考生可以从中选出一个方面进行立意。无论选择“何处”,都应该展现出其对自己生命、思想的意义。如果选择“生活在别处”,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此种生活现象的文化名人素材加以论证,例如三毛、张爱玲、迟子建等具有细腻情感的作家,三毛、张爱玲爱情失意,进而选择“生活在别处”——将美好的生活当黄连一样慢慢捣碎,细细品尝,而迟子建却选择发现当下生活的美好,拥抱“春暖花开”的生活,始终保有着对生活的热度,进而写出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中有关生活在何处两种态度,引出“生活当立足当下”的观点;接着阐述生活的意义,明确立足当下的价值,此处可以列举相关事例,如陶渊明活在当下,发现了生活的美,写出了优美的田园诗篇,苏轼活在当下,发现了赤壁之美,写下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千古绝唱;然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的姿态,最后发出呼吁。
立意:
1.生活需要保持一种热度。
2.心有宁静,春暖花开。
3.善于找寻生活的乐趣。
4.着眼现实,立足当下。
5. 寻找生命的香巴拉,品尝生命别样的滋味。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1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