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重庆市巴蜀中学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技术因具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 与科学技术相比,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 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D. 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B. 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C. 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 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证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 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 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沟通交融的观点。
D. 杨振宁借用布莱克的诗句——为了证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 两则材料均阐述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侧重点却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为什么说“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这种态度是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D 2. B 3. C
4. ①材料一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
②材料二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藩篱。
5. 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②视科学为万能,无法看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
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错误,根据原文“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可知,并不能看出“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选项强加因果,与原文表述不符。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错误,根据原文“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可知,并不是“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二者必须要共同协调发展。选项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错误,根据原文“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可见,主要是尝试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找出跨越学科的观念,而非采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选项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D.“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错误,根据原文“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可知,表达的是不同学科的有些观念可能只是学术术语不同,但实际上有共通处,可以跨越学科,但并不是说“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为了证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错误,根据原文“‘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可知,是为了说明“科学之眼”“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B.“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错误,根据原文“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可见,是为了说明科学家不应保持价值中立,应有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D.“为了证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错误,根据“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可见,是为了说明“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可知,本则材料是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
根据材料二“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可知,本则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藩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原文“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可知,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
根据原文“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可知,如果只盲目崇拜科学,视科学为万能,则无法看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
根据原文“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可知,如果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有一段时间彻底从他记忆中藏匿了,中断的切口是他在弄堂里奔跑,有千军万马在身后追随,所谓千军万马,不过是他的兄弟及邻家的男孩。他一直跑到后门口,祖母身前,祖母将手指探进他的后衣领,说了声: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这是从她相继两代的育儿经验中得出的方法,百试不爽。祖母探过后颈之后,还有一段杂乱的印象,所以,记忆中那个切口并不是齐整的,而是很有些毛糙,如同藕断丝连的意思。
那一段杂乱的印象是以昏睡为主,在昏睡中间杂着祖母向母亲的诉说,母亲对祖母的抱怨,以及对兄弟的呵斥;再有被母亲还是祖母挟持着起来,去医院挂号,在等候的长椅上继续昏睡;有几次母亲试图让他睡在膝上,可他的身量和心理都已不适宜躺在母亲的怀里,于是挣着出来。体温表冰凉地放进舌下,很快又滚烫地取出;脚踩到地上,没有站起来,而是蹲下去,最后是负在父亲的背上;药片送进嘴,再原样呛出,又碾成粉状,和了水灌下,在喉咙口打着旋。酒精辛辣凛冽的气味四处都是……
祖母探这小人儿的后颈时,其实已经在发热,小孩子通常都不怎么惧怕发热,任凭到三十八甚至三十九度,依然无知无觉。此时,正是从三十八往三十九度攀爬的过程,祖母自然不依,立马驱去床上躺着,这一躺下,原本被抑制着的热度便一径直升上来,等孩子的父母下班到家,七月天里裹在一床棉被里的小孩子已烧成一块火炭,再量体温,水银柱几乎升到顶头。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他,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到底犟不过强悍的媳妇,由她解开棉被,却见那小孩像剥了皮的老鼠,浑身赤红着打战,无奈再将棉被裹上。思忖一时,决定去医院。
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急诊间满是发热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是诊为热伤风,打一针退热针,再配些药片,便退出来。虽是昼长的季节,此时亦已暮色满天,街灯亮起,催促着夜晚来临。白日的暑气略退去,风吹来有些微凉意,方才的退烧针起了作用,那孩子振作了些。问他想吃什么,回答面条;又问面条里放些什么,回答什么都不放;祖母说,原来是要一碗阳春面,回答却很坚执:“阳春”也不要!显然食欲不振,想吃得清淡,只是不知道“阳春”仅为修饰,与任何实物无干。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
医院去过了,针打过了,药也吃下了,再加上捂被子发汗的老法,余下的就是等待。寒热就像潮汐,自有运动的规律,一夜过去,早晨醒来又是新鲜活泼的一天。这一晚格外平静地过去。那孩子的兄弟比平日乖许多,早早也上了床。大人呢,急躁过去之后安详下来,将病了的那个掖紧被子,没病的也搭上一角毛巾毯在肚子,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这平静里藏着些指望,因此指望又生出欣悦。这也是平常的居家日子里的波澜,微小的危境与解脱,凝结的亲情,将一家人团得更紧。
由于早睡,那夜是要比以往漫长。小兄弟有一两次醒来,朦胧中,房间里有黄黄的电灯和轻轻的呢喃,是祖母服侍哥哥喝水,吃药。那小的是有纠缠的习惯,可这一夜却不,翻个身兀自睡熟。小孩子都是有感应的动物,感觉到不寻常,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事端。所以,潜意识里就有回避,存了侥幸,也许,一觉醒来,一切回到原状。灯光在眼睑里恍惚一下,又被睡眠盖住,将发热的同胞手足留在了灯下,连同墙上摇曳的影。七月的夜晚,其实是爽利的热,身下竹席滑滑的,风习习拂过身上。热杀去了黏滞的物质,空气变得轻盈,很远的地方的声音和气味传过来,又扩散开去,这静谧里有了一股跃动,飘然的。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骤然在黑暗中匿去。
睡眠席卷了夜晚。
(节选自王安忆《救命车》)
文本二: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创作风格最嬗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从创作伊始就对现实主义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沿袭着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的原则,她努力探寻着现实的自然原貌。在回望自己独特人生经历,书写个体生命特有体悟的过程中,她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
(节选自皮进《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的“真实性”阐释》)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昏睡中杂乱的印象的描写,渲染了朦胧隐约的氛围,表现出生病中的孩子虚弱无力的心理感觉。
B. 祖母用捂被子发汗退热的老办法,使孩子的体温不降反升,写出了祖母思想观念的迷信与落后。
C. 母亲和祖母二人因孩子生病争吵不断,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了婆媳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与矛盾。
D. 小兄弟在哥哥生病时像有了感应,并不纠缠,“兀自睡熟”,充分表现出小兄弟畏惧不安的心理。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人物没有有个性的姓名,只有“他”“这小人儿”等代称,使其生命体验具有了概括意义。
B. 小说景物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风习习拂过身上”,推动情节发展,暗示孩子的病情好转。
C. 小说里影像化的描写,对光线格外偏爱,如“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让小说有画面感。
D. 小说从寻常百姓家的小危机写起,语气平和温厚,主要以白描手法,凸显平常人家的生活气息。
8. 文本一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指出,王安忆的小说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若要以“王安忆小说的真实性”为题,写一篇关于文本一的文学短评,请列出你的评论要点,并结合文本一作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D
8. 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回忆故事,冷静、客观地记述了童年的一次感冒危机,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②按时间顺序围绕发烧前后展开情节,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注重对原生态生活的摹写。
③叙述与环境描写相结合。本文在叙事时选取“微风、青虫、蚊香”等多种物象,注重景物的细节描绘,富有画面感。
9. ①取材于现实,贴近读者生活。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孩子发烧生病的小事件,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②人物形象立体,给读者以真实感。通过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③主题映照现实,易引发读者共鸣。通过描写面对“感冒发烧”事件表现出来的家庭凝聚力,映照了现实中危机面前家庭的温馨和谐,凸显人性美。
④场景描写细腻逼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文中对蚊香烟的描写极富画面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写出了祖母思想观念的迷信与落后”错,原文为“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可见年老的祖母是用的历年的法子,并不能表现年老的祖母思想的落后。
C.“在生活的细节中展现了婆媳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与矛盾”错。“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写面对“感冒发烧”事件婆媳间的分歧到最终和解,表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家庭的凝聚力。
D.“充分表现出小兄弟畏惧不安的心理”错,写小兄弟不粘人、不纠缠是为了体现一家人的温馨和谐。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主要以白描手法”说法错误,主要是细节描写,如“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细致描写蚊香燃起后的氤氲状态。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叙事技巧的能力。
第一,文本一“祖母探过后颈之后,还有一段杂乱的印象,所以,记忆中那个切口并不是齐整的,而是很有些毛糙,如同藕断丝连的意思”“那一段杂乱的印象是以昏睡为主,在昏睡中间杂着祖母向母亲的诉说,母亲对祖母的抱怨,以及对兄弟的呵斥”“脚踩到地上,没有站起来,而是蹲下去,最后是负在父亲的背上;药片送进嘴,再原样呛出,又碾成粉状,和了水灌下,在喉咙口打着旋。酒精辛辣凛冽的气味四处都是……”。
据此分析出,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回忆故事,冷静、客观地记述了童年的一次感冒危机,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第二,文本一“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医院去过了,针打过了,药也吃下了,再加上捂被子发汗的老法,余下的就是等待”。
据此分析出,按时间顺序围绕发烧前后展开情节,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注重对原生态生活的摹写。
第三,文本一“白日的暑气略退去,风吹来有些微凉意,方才的退烧针起了作用,那孩子振作了些”“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灯光里的几只青虫瞎撞着飞行,骤然在黑暗中匿去”。
据此分析出,叙事时选取“微风、青虫、蚊香”等多种物象,注重景物的细节描绘,富有画面感。叙述与环境描写相结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第一,取材于现实,贴近读者生活。“怎么没有汗?祖母检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就是探他们的后颈,倘是汗津津的发黏就没事,放他们再继续奔跑;相反,滑溜溜的干爽,一定出毛病无疑”“可怜那孩子烧成这样还能自己站住,由母亲和祖母套上毛衣,随着走出家门去医院挂急诊”,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孩子发烧生病的小事件,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第二,人物形象立体,给读者以真实感。“母亲责怪祖母不该大热天里用棉被裹他,祖母申辩历来都是用捂发汗退热,到底犟不过强悍的媳妇,由她解开棉被,却见那小孩像剥了皮的老鼠,浑身赤红着打战,无奈再将棉被裹上”“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通过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气质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如祖母和母亲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同时发烧的孩子因为大了,即使发烧无力也不肯偎依在母亲怀里,最小的孩子见哥哥发烧也不粘人了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主题映照现实,易引发读者共鸣。“祖母与母亲相视一笑,婆媳俩在争吵之后和解了”“这平静里藏着些指望,因此指望又生出欣悦。这也是平常的居家日子里的波澜,微小的危境与解脱,凝结的亲情,将一家人团得更紧”,通过描写面对“感冒发烧”事件表现出来的家庭凝聚力,映照了现实中危机面前家庭的温馨和谐,凸显人性美。
第四,场景描写细腻逼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然后燃起一盘蚊香,苦涩的烟在木地板上弥散,缠着桌脚与床脚盘旋缭绕”,对蚊香烟的描写极富画面感。“大人呢,急躁过去之后安详下来,将病了的那个掖紧被子,没病的也搭上一角毛巾毯在肚子”,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为礼部右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士奇入谢新命毕,闻惜薪司奏准岁例,赋北京、山东枣八十万斤,为宫禁香炭之用,将复入奏。时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上见士奇,顾义等曰:“新华盖学士来奏事,必有理,试共听之。”士奇因言:“今闻惜薪司传旨,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虽系岁例,然诏书所减除者,皆岁例也。”上喜,即命减其半。复语义等曰:“卿三人朕所倚,宜尽言,匡朕不逮。”以灵壁县丞田诚为州判官,仍佐灵壁县事。诚居官廉能,抚字九年,考满,父老诣阙留之,遂有是命。以太常寺卿讷为交趾任华府知府。周讷永乐中为祠祭司郎中,请封禅,太宗不听。后以方宾荐入太常。上曰:“谀佞之人,宜置远微,不可以玷朝行。”遂有是命。翰林院严考岁贡生。上谕杨士奇曰;“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自今宜严试之。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或人材难得,即数百人中得一人亦可。盖取之严,则不学者不敢萌侥幸之望。”罢海子、西湖巡视官。上谓蹇义曰:“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命户部,被灾田土,分遣人驰谕各郡县,停免催征粮税。仁宗洪熙元年二月,舞阳、清河、睢宁民饥,命发本县仓粟赈之。五月,谕吏部慎选御史,以清风纪,咨访可任都御史以闻。上曰:“都御史,十三道[注]之表。都御史廉,御史虽不才,亦知畏惮。今不才者无复畏惮矣。”每边将陛辞辄戒曰:“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在位仅十月,而百政具举云。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有删改)
【注】十三道:按照明朝制度,十三道监察御史是在都察院中具体进行审计监督的官员。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正确的地方(填写字母)。
朕[A]之[B]心[C]苟[D]可[E]推[F]以[G]利[H]民[I]虽[J]府[K]库[L]之[M]储[N]不[O]吝[P]况[Q]山[R]泽[S]之[T]利[U]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义等曰”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B. “诚居官廉能”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
C. 翰林院,唐代初置,各朝职能略有不同,明朝有协助户部考核贡生的职能。
D. 陛辞,既指官员面见皇帝辞官,也指官员离开朝廷辞别皇帝,文中指后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士奇听闻惜薪司传旨向地方征收八十万斤枣树,认为征收数量过多,立即请求依岁例减除,仁宗欣然纳谏,下令减收一半。
B. 仁宗注重官员的品行。田诚清廉能干,尽心安抚体恤百姓,因而获得提拔重用;奉承献媚的周讷则被贬到偏远地方任职。
C. 仁宗仁爱恤民,推行一系列利民措施:罢免海子、西湖的巡视官,中止征收受灾地方的各种赋税,开放本地官仓赈济灾民。
D. 仁宗重视官吏风纪,在他看来,都御史的人选至关重要,因为作为御史的表率,都御史廉洁,御史即使无才也会畏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三人朕所倚,宜尽言,匡朕不逮。
(2)民力罢矣,毋贪功。脱扰塞下,驱之而已。
14. 明仁宗告诫杨士奇要严格加强对“岁贡生”考核选拔的原因和目的各是什么?他认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0. CIP 11. D 12. C
13. (1)你们三人都是我倚重的大臣,应该直言无忌,匡正我的不足之处(过错)。
(2)百姓的人力(已经)疲敝了,你们不要贪求事功。倘若他们来侵扰边塞,把他们赶走就罢了。
14. 原因:因为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最终关系到百姓能否幸福。
目的:让那些不学无术者不敢萌生侥幸之思。
依据:要真正明白四书五经的道理(从而造福百姓)。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依我的想法,如果推行的政策能使百姓获利,即使是府库里储藏的财富我也不会吝惜,更何况是矿业和渔业的利润呢!
“苟”在此处的意思是“如果”,是放在句首的关联词,应在“苟”前断开,所以第一处句读是在C处;
“苟可推以利民”是完整的句子结构,且后文“虽”为句首关联词,应在“虽”前停顿,所以第二处句读是在I处;
“虽府库之储不吝”是宾语前置句,“吝”是谓语,“府库之储”是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吝”后停顿,所以第三处句读是在P处。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含义相同”说法错误。“顾义等曰”的“顾”解释为“环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解释为“拜访”。句意:环顾蹇义等人说。/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B.“含义相同”说法错误。“诚居官廉能”的“居”解释为“担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的“居”解释为“停留”。句意:田诚担任官职时清廉能干。/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就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
C.“明朝有协助户部考核贡生的职能”说法错误,应是协助礼部考核贡生。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罢免海子、西湖的巡视官”说法错误,文中的“罢”是“撤除;取消”之意,即撤除了这两个地方的“巡视官”;“中止征收受灾地方的各种赋税”说法错误,扩大了范围,“停免催征粮税”,文中仅指“粮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所倚”,倚重的大臣,“宜”,应该;“匡”,纠正;“不逮”,不足之处、过错。
(2)“罢”,通“疲”,疲劳;“毋”,不要;“脱扰”,侵扰。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百姓不蒙福者,由守令匪人;守令匪人,由学校失教”可知,皇上认为老百姓之所以不能蒙福是因为太守县令行为不端,太守县令行为不端是因为学校失于教诲。所以可总结为学校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老百姓能否得到幸福,所以要严格加强对贡生的考核。
根据原文“盖取之严,则不学者不敢萌侥幸之望”可知,严格进行考核,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就不敢萌生侥幸被选拔为官的念头。所以可总结为加强对“岁贡生”考核选拔的目的是让那些不学无术者不敢萌生侥幸之思。
根据原文“五经四书义,不在文辞之工拙,但取其明理者”可知,考核“岁贡生”他们对四书五经之义的理解,不在于其文章言辞是否优劣,而要看其是否真正明白四书五经的道理。“岁贡生”能够明白四书五经的道理,担任太守,行为就不会失当,也就能给百姓带来福祉。所以依据是要真正明白四书五经的道理。
参考译文: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任命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为礼部右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入朝致谢完新的任命,听说惜薪司上奏获准按岁例向北京、山东两地征收八十万斤枣树,用来制作宫中的香炭,就又入朝上奏。当时蹇义、夏原吉奏事还未退朝,皇上见到杨士奇,环顾蹇义等人说:“新华盖学士来奏事,必有道理,让我们一起听他说。”士奇于是说:“今天听说惜薪司传旨,征收八十万斤枣树,是不是太多了?虽然是按岁例要求征收,然而诏书规定减除的,也都是岁例啊。”皇上很高兴,立即下令减去一半。(仁宗)又告诉义等人说:“你们三人都是我倚重的大臣,应该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匡正我的不足之处(过错)。”任命灵壁县丞田诚为州判官,仍旧协助处理灵壁县事务。田诚居官清廉能干,九年来尽心安抚体恤百姓,考核期满,父老乡亲到京城请求让他留任,于是有了这个任命。任命太常寺卿周讷为交趾升华府知府。周讷在永乐年间担任祠祭司郎中,请求太宗举行封禅大典,太宗没有批准。后来因为方宾的推荐进入太常寺。皇上说:“奉承献媚的人,应该把他安排到偏远的边境,不能让他玷污了朝廷。”于是有了这个任命。皇上命令翰林院严格加强每年的贡生的选拔考核。皇上告诉杨士奇说:“老百姓之所以不能蒙福是因为太守县令行为不端,太守县令行为不端是因为学校失于教诲;从今以后要严格加强对贡生的考核。考核他们对四书五经之义的理解,不在于其文章言辞是否优劣,而要看其是否真正明白四书五经的道理。或许人才很难得,即使几百人中能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也可以了。严格进行考核,那些不学无术(不认真学习)的人就不敢萌生侥幸被选拔为官的念头。”撤除了海子、西湖两个地方的巡视官。皇上对蹇义说:“依我的想法,如果推行的政策能使百姓获利,即使是府库里储藏的财富我也不会吝惜,更何况是矿业和渔业的利润呢!”命令户部核查统计受灾的田地,分别派人迅速通告各郡县,中止免除征收粮税。仁宗洪熙元年二月,舞阳、清河、睢宁百姓遭遇饥荒,下令打开本县粮仓赈济百姓。五月,下令吏部谨慎选拔御史,以便肃清风纪,咨询了解可以胜任都御史职位的人,皇上说:“都御史,是全国十三道的表率(榜样),都御史廉洁,御史即使没有才能,也知道畏惧害怕,如今那些没有才能的御史都不再畏惧害怕了。”每当边将上殿辞行时总是告诫他们说:“百姓的人力(已经)疲敝了,你们不要贪求事功。倘若他们来侵扰边塞,把他们赶走就罢了。”在位仅仅十个月,但是却开创了百业俱兴的局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注]。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注]越人吟:战国时越人庄舄仕楚,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情。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季节,既照应题目“夜宿”,也渲染出清幽的氛围。
B. 颌联“潮未还”与“月初落”,对仗工整,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苦短。
C. 颈联写诗人听闻“江上越人吟”,顿时生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D. 尾联以“何时”发问,诗人虽感遥遥无期,但仍对回到朝廷充满信心
16. 《礼记·乐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请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 C 16. ①一叶扁舟,露白风高,触发漂泊天涯的诗人内心萧瑟之意;
②江潮未还,山月初落,触发夜不能寐的诗人流落江湖之苦:
③烟水茫茫,越人吟唱,诗人感同身受,引发了诗人的乡国之思。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也渲染出清幽的氛围”错误,“露白风高气萧索”表达出了萧瑟的氛围。
B.“暗示了光阴易逝人生苦短”错误,暗示诗人旅途中夜不能寐的苦闷之情。
D.“充满信心”错误,“何时”说明作者感到回朝遥遥无期,希望渺茫。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意思是人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于外界事物引发的。联系诗歌手法,即借景抒情,然后分析借景抒情的手法即可。
首联“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作者从眼前景物写起,起笔开门见山,将时间地点寓于景物的描写之中,通过对“扁舟”“露白风高”等意象的描写,渲染了萧索悲戚的氛围,触发漂泊天涯的诗人内心萧瑟之意。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用对偶展现“气萧索”之景,“潮未还”“月初落”描写江上潮水汹涌、夜晚月落之景,触发诗人颠沛流离夜不能寐的苦闷之情。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烟水迷蒙,再加上听到越人的歌声,更是引发作者对自己宦游经历的慨叹,增添心中思乡思国之情。
整体上,前三联通过对白露、风、天气、月、潮水、江面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萧索悲戚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朝廷的无可奈何和悲愁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归家后农人告诉他春日已到,应当躬耕西部田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酣歌而归的美好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 将有事于西畴 ③. 风乎舞雩 ④. 咏而归 ⑤. 锦瑟无端五十弦 ⑥. 一弦一柱思华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畴、雩、窈窕、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外形柔和圆润,线条流畅,上下球体 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 , ”,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如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我国人民不仅喜爱葫芦,葫芦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的人民也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 的葫芦种植历史。历史文献表明,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可谓 ,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翻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证实。葫芦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和装饰工艺品。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根据文中“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这一上联,在横线上对出下联。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浑然天成 ;②源远流长; ③不谋而合
19. 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
20. 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能力。
第①空,此处指葫芦上下两个球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可选“浑然天成”。“浑然天成”,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
第②空,语境强调种植葫芦历史悠久,可选“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第③空,语境指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的认同是一样的,可选“不谋而合”。“不谋而合”,事前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应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分析上联“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禄”,针对葫芦的形体特点和作用拟写,上半句四个字,为并列结构;下半句六个字,为动宾结构;其中“盛”对应“瓢”。
拟写时上半句可针对葫芦“上下球体”的特征,拟写为“大肚小肚”,下半句针对“肚”可用“容”来对应,采用动宾结构,拟写为“能容天下万物”。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位于主语的前面,“我国人民”应放在“不仅”后面;
二是主客体倒置,不是“葫芦对……有共同的情感基础”,而是““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所以正确的句子是: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有共同的情感基础。
(二)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零添加”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消费者认为, ① 。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一些人以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他产品, ② 。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食品生产和加工一大目的。是让食品营养充分发挥价值。在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中,不法厂商把并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才让食品添加剂声名狼藉。
今天,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可谓五花八门,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这些食品添加剂有些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不用反而不行。例如,香肠和腊肉会使用一点亚硝酸盐以防腐,其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以产生肉毒素,毒性强于砒霜。显然,在肉类加工中使用一点亚硝酸盐是合理的,否则,会产生肉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厂家故弄玄虚,把有些并不需要使用防腐剂的食品说成“零添加”,如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 ③ 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
21. 请任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数据,有何用意?
23. 简述上文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答案】21. ①“零添加”就是食品中没有添加剂 ②纯天然的才是最好 ③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
22. ①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意在表明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②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与前面形成对比反差,意在表明中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监管严格。
23. 判定食品安全的首要标准不是看食品添加剂是否“零添加”,而是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句,后文“然而,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科学概念上看,‘零添加’并非事实”表达的是从科学角度理解“零添加”的特点,前一句于此形成转折,是从一般消费者角度理解“零添加”为食品中没有添加剂,因此该句可填:“零添加”就是食品中没有添加剂;
第二句,“其实,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是对前一句一些人看法的否定,因此“一些人”的看法是纯天然是最好的,因此该句可填:纯天然的才是最好;
第三句,后文“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解释的是怎样判断食品安全,因此该句可填:判定一种食品是否安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有2.5万种”中的数字“2.5万种”强调了食品添加剂数量之多,表明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不到十分之一”中的数字“2000”只占“2.5万种”的一小部分,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因此意在表明中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监管严格。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第一段的关键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食品都要经过生产、收获、转运、储存和加工等复杂流程,能进到人们的餐桌并吃到嘴里,或多或少含有添加剂”“衡量食物的营养、安全和美味并非只有纯天然一个标准”,即现代社会的食品或多或少都含有添加剂,纯天然不是衡量食品安全的唯一标准。
第二段的关键信息是“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不要被‘零添加’轻易忽悠”,即消费者真正应该关心的是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
综合以上信息,材料说的是判定视频安全的标准问题,可用表示并列关系的“不是……而是……加以说明,即判定食品安全的首要标准不是看食品添加剂是否“零添加”,而是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剂量。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钟扬是从未止步的“跨界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钟扬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他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在追寻人生理想的路上,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能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跨界”拓展了更宽阔的驰骋空间,成就了钟扬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李峰,从20岁一进厂就被分配为铣工,近30年的时光里只干过这一个工种。他以不移的决心,求不变的目标。凭借“稳、准、细、精、巧”的精湛技艺,李峰先后突破了异形、薄壁、特种材料零件超精密加工等150余项生产加工技术难题,有力保障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等重大工程研制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
在我们身边不乏突破区域界限、耕耘交叉地带的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以“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引出“跨界者”这一话题:无线电电子学系——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这里既有学科的跨界,又有研究对象的跨界,还有个人志向的跨界。通过钟扬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跨界者”的内涵、特点与精神。
第二层则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李峰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的典型案例,展现了“守界者”的内涵。这里的“守界者”,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钻研精神,也是甘于寂寞、不慕荣利的高尚人格。
对此,试题在引导语中还予以总结,说明“跨界者”和“守界者”的内涵,从而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作,体现自己的“权衡与取舍”,这就是说要权衡“跨界者”与“守界者”的意义和价值,得失利弊。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话题,并明确自己的思考或选择。对于“跨界者”,可以从“跨界者”的勇敢的品质、跨界对于创造的作用、“跨界”对社会的推动作用等来谈自己的理解;如论述“守界者”,则可以从“守界者”甘于寂寞,聚精会神做好一件事以及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角度入手。
立意:
1.潮流涌动,拓界以新。
2.跨界者智,守界者坚。
3.守界者不忘初心,跨界者谋求进步。
4.在追逐“跨界”的时代,坚信“守界”价更高。
5.行者无疆,身有“界限”而心无界。
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七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七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七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七校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双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