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共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得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联络(luò gè) 坚劲(jìn jìng) 宪兵(xiàn xiān)追悼(diào dào) 和药(hé huò) 收敛(liǎn jǎn)二、形近字组词。(8分)迁( ) 啪( ) 刑( ) 袍( )过( ) 拍( ) 形( ) 抱(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重于( )( ) 轻于( ) ( ) 精( )简( )( )湖( )海 千( )万( ) ( )骨( )身四、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1.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用加点关联词造句) 3.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仿写夸张句) 5.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缩句) 六、先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再翻译诗句。(7分)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 翻译: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 原: 翻译: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1.《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父亲 先生离开女儿 (作者)已经 年了。但女儿仍对父亲牺牲前后的事情记忆犹新,于是就按照 顺序写下了这篇回忆录。2.《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 同志。文章运用了 、 、 等多种论证方法,号召大家学习 同志 的精神。八、口语交际。(4分)假如班里来了新同学,老师让作为班长的你代表全班同学对他表示欢迎,你会说些什么呢?把你即兴发言时会说的话写下来。 九、课内阅读。(8分)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1.文中“我”的感受和神态表现了什么?(3分) 2.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工友阎振三是一位怎样的同志?(2分) 3.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十、课外阅读。(11分)不负寸光阴(节选)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1.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3分) 2.文中第2自然段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这里不能体现出李大钊的( )(2分)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3.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3分 4.翻译最后一段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话。(3分) 十一、写作。(3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它可以是想得到什么心爱之物,可以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可以是对未来的任何期盼,还可以是任何你所想要实现的梦想。那么你有什么心愿呢?你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心愿呢?请以《我有一个心愿》为题写一篇作文,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出心愿。要求:语句通顺,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