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展开1.(3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幼儿及青少年缺乏后容易导致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的是( )
A.锌B.铁C.钙D.碘
2.(3分)运输烧碱的车辆应张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B.
C.D.
3.(3分)宜宾“蜀南竹海”名闻天下,下列物质在竹子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油脂B.纤维素C.无机盐D.维生素
4.(3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推广火力发电B.大力植树造林
C.污水处理排放D.垃圾分类处理
5.(3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3)B.鸡蛋清(7~8)
C.牙膏(8~9)D.炉具清洁剂(12~13)
6.(3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漏斗 B.酒精灯 C.大试管D.集气瓶
7.(3分)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B.C6H12OC.C6H12O6D.C6H12O8
8.(3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元素符号为He
C.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9.(3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石墨具有导电性—作铅笔芯
C.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
D.铝具有导热性—作铝锅
10.(3分)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B.分子中含1个N2分子
C.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38
D.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11.(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KNO3中的根:NO3﹣B.含的氧化物:N2O5
C.H2O2:过氧化氢D.4个磷原子:4P
12.(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B.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C.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13.(3分)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C)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为分解反应
B.生产过程中FeO可以循环利用
C.该方法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C6FeO+CO2↑
14.(3分)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二、填空题:包括3个题,共30分。
15.(10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标号)。
A.羊毛大衣
B.有机玻璃
C.塑料薄膜
D.汽车轮胎
(2)如图,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4)中科院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汽油。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制得的汽油中,a的化学式是 ;b、c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有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②结合上述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反应Ⅰ为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性质保持不变
C.制得的汽油比氢气更加绿色环保
D.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16.(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未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清洁能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氢的规模储运是现阶段氢能应用的瓶颈。根据氢气的特性,其储存方式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有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化学法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配位氢化物储氢等。
低温液化储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储存方式,但面临两大技术难题:一是氢液化能耗大,二是对储氢罐的绝热性能要求极高。高压压缩储氢的最大优点是操作方便、能耗小,但同时也存在不安全和对储氢罐强度要求较高的缺点。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液化储氢和高压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缺点是一般在最开始时并不具备吸氢的功能,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氢气环境中进行多次的减压抽真空循环。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
(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氢的安全、高效储存方式及材料的研究开发,以期在21世纪中叶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氢能”具有的优点是 (填一点即可)。
(2)碳基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 。
(4)结合图示,下列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填标号)。
A.LaNi5H6
B.LiAlH4
C.Mg2FeH6
D.Al(BH4)3
(5)2m3储氢材料Mg2FeH6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是 kg。储氢材料LiH的质量储氢密度是 %。
17.(10分)碳酸钡(BaCO3)是制造高级光学玻璃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图:
已知:焙烧温度为1000~1200℃:BaS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BaSO4又名“钡白”,据此推测BaSO4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NH4)2CO3的化学名称是 。
(2)“焙烧”时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3)“沉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检验“滤液2”中是否含有Ba2+的方法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1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如图。
①选用装置A制取气体时,对药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
②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时为防止气体从该仪器的上口逸出,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装置D的 (填“b”或“c”)端进入。
(2)向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1~2滴石蕊溶液(图Ⅰ),按图Ⅱ、Ⅲ依次进行实验。
①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由于CO2的干扰,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使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一定是H2CO3。设计实验方案排除CO2的干扰 。
19.(10分)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重要屏障。某实验小组为了弄清口罩的构造和关键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Ⅰ.探究口罩的构造
取一个医用口罩,用剪刀将其剪开,观察到里面有银白色的金属条,口罩分三层。查阅资料得知内外层为无纺布,中间层为熔喷布,成分均为聚丙烯。用显微镜观察,中间层最致密,测得孔径小于0.5μm。
(1)大部分飞沫直径集中在0.74~2.12μm。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
Ⅱ.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聚丙烯属于有机物,含有碳元素,还可能含有氢、氧元素。实验小组取1.4g熔喷布,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U形管内固体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成蓝色晶体。
(2)装置B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若装置B和C调换位置,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5)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干燥O2,熔喷布在装置A中完全燃烧,测得装置B质量增加1.8g,装置C、D质量共增加4.4g。通过计算判断:
①熔喷布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填“含有”或“不含有”)。
②聚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
四、计算题:共8分。
20.(8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是最常见的化肥之一。
(1)尿素属于 (填标号)。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为CO2+2NH3═CO(NH2)2+H2O。若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幼儿及青少年缺乏后容易导致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的是( )
A.锌B.铁C.钙D.碘
【分析】A、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
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分)运输烧碱的车辆应张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B.
C.D.
【分析】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结合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3分)宜宾“蜀南竹海”名闻天下,下列物质在竹子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油脂B.纤维素C.无机盐D.维生素
【分析】根据竹子富含纤维素,无机盐主要是盐类化合物,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进行分析。
【解答】解:A、动物的脂肪富含油脂,故A错误;
B、竹子富含纤维素,故B正确;
C、无机盐主要是盐类化合物,竹子不含,故C错误;
D、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注意理解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水果、蔬菜。
4.(3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2年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推广火力发电B.大力植树造林
C.污水处理排放D.垃圾分类处理
【分析】“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推广火力发电,增大空气污染,故选项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污水处理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处理,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含义、防治水体和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3)B.鸡蛋清(7~8)
C.牙膏(8~9)D.炉具清洁剂(12~13)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炉具清洁剂的pH最大,碱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3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漏斗B.酒精灯C.大试管D.集气瓶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酒精灯用于加热药品,试管用于盛装高锰酸钾,集气瓶用于收集氧气,不需要漏斗,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7.(3分)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B.C6H12OC.C6H12O6D.C6H12O8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解答。
【解答】解:反应后有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反应前6个氧气分子中有12个氧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即X的分子式是C6H12O6;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
8.(3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元素符号为He
C.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分析】A、根据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表示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石墨具有导电性—作铅笔芯
C.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
D.铝具有导热性—作铝锅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其性质,所以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答】解:A、氮气性质不活泼,因此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褐色痕迹,所以可用来制铅笔芯,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盐酸具有酸性,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具有导热性,可作炊具,用于作铝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3分)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B.分子中含1个N2分子
C.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7:38
D.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分析】A、根据1个千金藤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千金藤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1个千金藤素分子是由37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千金藤素分子由8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不含有N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千金藤素中碳、氢原子的质量比为(12×37):(1×38)≠37:4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
A.KNO3中的根:NO3﹣B.含的氧化物:N2O5
C.H2O2:过氧化氢D.4个磷原子:4P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KNO3中的根是硝酸根,其符号为NO3﹣,故选项正确;
B、N2O5中氮元素显+5价,故选项错误;
C、H2O2读作过氧化氢,故选项正确;
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4P,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3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B.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C.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分析】A、根据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证明分子不断运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纸实验,由产生气泡的速率快慢,可以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3分)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C)的简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为分解反应
B.生产过程中FeO可以循环利用
C.该方法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O4+C6FeO+CO2↑
【分析】A、根据反应Ⅰ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进行分析;
B、根据生产过程中FeO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50℃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Ⅱ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50℃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反应Ⅰ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生产过程中FeO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故B正确;
C、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50℃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所以该方法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反应Ⅱ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50℃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6FeO+CO22Fe3O4+C,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3分)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解答】解:A、2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小于60g,所以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160g,故A错误;
B、升温到40℃时,溶解度约是70g,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从60℃升温到80℃时,没有晶体析出,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7.5%,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包括3个题,共30分。
15.(10分)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填标号)。
A.羊毛大衣
B.有机玻璃
C.塑料薄膜
D.汽车轮胎
(2)如图,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4)中科院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汽油。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制得的汽油中,a的化学式是 C5H12 ;b、c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有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②结合上述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填标号)。
A.反应Ⅰ为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性质保持不变
C.制得的汽油比氢气更加绿色环保
D.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分析】(1)A.羊毛大衣是天然材料。
B.有机玻璃是有机合成材料。
C.塑料薄膜是有机合成材料。
D.汽车轮胎是有机合成材料。
(2)如图,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4)①制得的汽油中,a的化学式是C5H12;b、c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有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②A.反应Ⅰ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汽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氢气燃烧生成水。
D.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解答】解:(1)A.羊毛大衣是天然材料。
B.有机玻璃是有机合成材料。
C.塑料薄膜是有机合成材料。
D.汽车轮胎是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A。
(2)如图,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故答案为:隔绝氧气。
(4)①制得的汽油中,a的化学式是C5H12;b、c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有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故答案为:C5H12;分子构成不同。
②A.反应Ⅰ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制得的汽油不如氢气更加绿色环保,该选项不正确。
D.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未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清洁能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氢的规模储运是现阶段氢能应用的瓶颈。根据氢气的特性,其储存方式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有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化学法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配位氢化物储氢等。
低温液化储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储存方式,但面临两大技术难题:一是氢液化能耗大,二是对储氢罐的绝热性能要求极高。高压压缩储氢的最大优点是操作方便、能耗小,但同时也存在不安全和对储氢罐强度要求较高的缺点。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液化储氢和高压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缺点是一般在最开始时并不具备吸氢的功能,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氢气环境中进行多次的减压抽真空循环。如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
(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氢的安全、高效储存方式及材料的研究开发,以期在21世纪中叶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氢能”具有的优点是 清洁 (填一点即可)。
(2)碳基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属于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 分子间的间隔受压减小、遇冷缩小 。
(4)结合图示,下列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D (填标号)。
A.LaNi5H6
B.LiAlH4
C.Mg2FeH6
D.Al(BH4)3
(5)2m3储氢材料Mg2FeH6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是 300 kg。储氢材料LiH的质量储氢密度是 12.5 %。
【分析】①从氢能源的优缺点分析;
②从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分析;
③从分子的性质分析;
④从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解:①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②碳纳米管储氢是把氢原子吸附在碳纳米管上,本质是利用了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故答案为单质;
③分子间的间隔受压减小、遇冷缩小;
④质量储氢密度Al(BH4)3>LiAlH4>Mg2FeH6>LaNi5H6
体积储氢密度Al(BH4)3>Mg2FeH6>LaNi5H6>LiAlH4
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Al(BH4)3都是最大,故答案为D。
⑤Mg2FeH6的体积储氢密度是150kg/m3,2m3体积的Mg2FeH6储存氢元素质量是2×150=300kg,故答案为300kg;LiH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为×100%=12.5%,故答案为12.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概念的区别以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计算方法,抓住概念的关键点,熟练掌握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即可。
17.(10分)碳酸钡(BaCO3)是制造高级光学玻璃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图:
已知:焙烧温度为1000~1200℃:BaS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BaSO4又名“钡白”,据此推测BaSO4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白色固体 。(NH4)2CO3的化学名称是 碳酸铵 。
(2)“焙烧”时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SO4+4CBaS+4CO↑ ,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硫 (填元素名称)。
(3)“沉钡”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S+(NH4)2CO3=BaCO3↓+(NH4)2S 。
(4)检验“滤液2”中是否含有Ba2+的方法是 取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否则不含钡离子 。
【分析】(1)根据BaSO4又名钡白,以及化学式的先写后读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钡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钡和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硫化钡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化铵进行分析;
(4)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解:(1)BaSO4又名“钡白”,据此推测BaSO4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NH4)2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铵;
(2)硫酸钡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钡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BaSO4+4CBaS+4CO↑,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硫;
(3)“沉钡”时,发生的反应是硫化钡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化铵,化学方程式是:BaS+(NH4)2CO3=BaCO3↓+(NH4)2S;
(4)检验“滤液2”中是否含有Ba2+的方法是:取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否则不含钡离子。
故答案为:(1)白色固体;碳酸铵;
(2)BaSO4+4CBaS+4CO↑;硫;
(3)BaS+(NH4)2CO3=BaCO3↓+(NH4)2S;
(4)取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钡离子,否则不含钡离子。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实验与探究题:包括2个题,共20分。
1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如图。
①选用装置A制取气体时,对药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药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
②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实验时为防止气体从该仪器的上口逸出,应采取的措施是 使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装置D的 c (填“b”或“c”)端进入。
(2)向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1~2滴石蕊溶液(图Ⅰ),按图Ⅱ、Ⅲ依次进行实验。
①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红色褪去 。
②由于CO2的干扰,该实验不能直接证明使石蕊溶液变色的物质一定是H2CO3。设计实验方案排除CO2的干扰 将用石蕊染成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红 。
【分析】(1)①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
②根据仪器的名称和装置的结构分析;
②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以及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2)①根据碳酸受热易分解分析;
②设计对照实验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装置A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要求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②仪器a是长颈漏斗,实验时为防止气体从该仪器的上口逸出,应采取的措旖使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③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装置D的c端进入;
(2)①I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不变红,证咀蒸馏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Ⅱ中通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Ⅲ加热,碳酸分解生成=氧化碳和水,溶液红色谴去;
②Ⅱ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变红,可能是二氧化碳的作用,要排除二氧化碳的干扰,可以将用石蕊染成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红,从而证明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变红,不是二氧化碳的作用,结合实验I,可知二氧化碳变红是碳酸。
故答案为:(1)①药品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②长颈漏斗;使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③Fe+2HCl═FeCl2+H2↑;c;
(2)①溶液红色褪去;
②将用石蕊染成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0分)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重要屏障。某实验小组为了弄清口罩的构造和关键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Ⅰ.探究口罩的构造
取一个医用口罩,用剪刀将其剪开,观察到里面有银白色的金属条,口罩分三层。查阅资料得知内外层为无纺布,中间层为熔喷布,成分均为聚丙烯。用显微镜观察,中间层最致密,测得孔径小于0.5μm。
(1)大部分飞沫直径集中在0.74~2.12μm。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填操作名称)。
Ⅱ.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聚丙烯属于有机物,含有碳元素,还可能含有氢、氧元素。实验小组取1.4g熔喷布,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U形管内固体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成蓝色晶体。
(2)装置B的作用是 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4)实验时,若装置B和C调换位置,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气体会从C装置中携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 。
(5)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干燥O2,熔喷布在装置A中完全燃烧,测得装置B质量增加1.8g,装置C、D质量共增加4.4g。通过计算判断:
①熔喷布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不含有 (填“含有”或“不含有”)。
②聚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1:2 。
【分析】(1)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物与液体分开进行分析;
(2)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时,若装置B和C调换位置,气体会从C装置中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进行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进行分析。
【解答】解:(1)过滤可以将不溶物与液体分开,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故答案为: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3)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4)实验时,若装置B和C调换位置,气体会从C装置中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故答案为:气体会从C装置中携带出水蒸气,影响水的检验;
(5)①装置B中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装置C、D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熔喷布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1.2g+0.2g=1.4g,故熔喷布中不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不含有;
②聚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2;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四、计算题:共8分。
20.(8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是最常见的化肥之一。
(1)尿素属于 A (填标号)。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6.7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为CO2+2NH3═CO(NH2)2+H2O。若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2)×2=60;故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6.7%;
(3)设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CO2+2NH3═CO(NH2)2+H2O
34 60
x 120t
x=68t
答: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68t。
故答案为:(1)A;
(2)46.7;
(3)68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7 11:15:52;用户:吴国锋;邮箱:15908294198;学号:38457135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共8页。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3页。
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