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值得玩味多了!
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中“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像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茄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变到低微以至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美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材料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产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上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时代相去越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材料三:艺术本是寂寞的,而不甘寂寞的往往是以艺术之名进行的操作、经营、糊弄以及蒙和骗的勾当罢了。当作品成了小便器,套用丹托的名言,是理论使小便器成了艺术。我们如果不识时务地去拨开附加于艺术的层层包装,最终呈现出来的可能不堪入目。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的经典作品《阿卡迪亚的牧羊人》或许可以看成一种对艺术史的隐喻。艺术是那坟墓里的枯骨,而艺术史就是对墓志铭的解读,也许不做掘墓人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看清艺术的真相。但盗墓者垂诞的是艺术坟墓中想象的宝物,没有人想盗窃那几根枯骨。由此奉劝有大师情结的艺术家们,不修成正果,炼成舍利,枯骨不可能因为陪葬品的华贵而增值。
艺术研究者其实面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艺术场域知道的并不比牧羊人更多。解读墓志铭也许并不是艺术研究者真正的工作,正如牧羊人,放羊才是正业,才是生活,而研究墓志铭则是生活的闲暇和余兴。古人讲“游于艺”,没有游于艺的超脱与从容,也许就已经和艺术擦肩而过了。回归寂寞对中国当代艺术未必不是好事,而不甘寂寞的折腾倒是需要警惕了。
(摘编自陈德洪《不甘寂寞的当代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的语言和抽象的情感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必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B.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C.因为《诗经》《楚辞》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所以它们都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D.艺术研究者的真正工作不是解读墓志铭,而是研究艺术理论。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洋雕刻里爱神是瞎的,美神没有双臂,这些可能是雕刻家有意为之。
B.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虽然都有永久的魅力,但是并不意味着不会失传。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没有那么大,而随着时间推移,此书的影响可能会更小。
D.艺术是寂寞的,而那些不甘寂寞、活跃在媒体上的艺术家们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C.丹青游戏臻能事,造休生成羡逼真。
D.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4.材料一中,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9分)
天坛十三记(之九)
肖复兴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树的生命要长久得多。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
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将会是什么样子。祈年殿和圜丘,俯瞰四周,若只是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或者是一些杂花新树,该会发出怎样的喟叹,肯定会感觉像是元帅麾下没有了威武成阵的将士,而只是一片花拳绣腿。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在天坛漫长的历史中,在人为的战火和自然的灾难中,无辜倒下而死亡的古柏有很多。我一直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载倒在地。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①。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这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只鸡婆,四周围绕着一群鸡娃,或者像一个孙儿绕膝的老爷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不是树的语言。树叶的语言,无须借助风。树叶也不是树的嘴巴。我们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说话,我们不知道树的语言是什么。我们的先人讲究天人合一,我们如今更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我们听不懂树的语言,我们和它们隔膜得很。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历史而富于生命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在画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②,也曾经从绘画的角度说那里的古柏“躯干和树冠可以表现的元素太丰富了,随便换个角度都会感觉不一样”,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疖子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梵高画的柏树,是丝柏树,和天坛里的柏树不完全相同,而且,也没有天坛里的柏树古老。不过,他对柏树的这个“方尖碑”的比喻,让我感到新鲜。我想,如果在梵高眼里普罗旺斯的柏树是“方尖碑”,天坛里的古柏,尤其是我自童年就见到的这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又该是什么呢?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比“方尖碑”更崇高更合适的比喻,可是,③,一直没有找到。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天坛的柏树为描写对象,由“天坛十三记”可推知,作者应记录了许多与天坛相关的事物,柏树只是表现天坛的一个方面。
B.“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写出了人们在古柏面前的渺小感;又以帝王为例,意在强调人们应摒弃权力,追求真我。
C.由“我听不懂树的语言”到“我们听不懂树的语言”,作者通过个人生活经验推及人类社会,写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隔膜。
D.梵高和史铁生对柏树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作者认为将他们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天坛古柏的认识。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双线索贯穿全文,一棵斜躺的古柏是明线,古柏引起的联想与思考是暗线,明线暗线巧妙编织,显隐结合,使文章摇曳生姿。
B.“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我坐在它对面画它”,叙述性文字的插入,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作者与天坛古柏间的深情。
C.文章善用比喻,将一棵斜躺古柏比作了一个武士、一尊雕塑、一尊卧佛、一个老爷爷、一块日晷等,形象地展现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D.作者的散文文笔细腻,意味隽永,能在平常事物中写出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7.下列对文中三处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枝繁叶茂 一心一意 江郎才尽
B.绿荫如盖 一心一意 思短词穷
C.绿荫如盖 情有独钟 江郎才尽
D.枝繁叶茂 情有独钟 思短词穷
8. 如何理解文章前后两次写到古柏“和天坛相配”?(4分)
9. 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创作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太子,古代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黥,《说文解字》有言“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D.四海,泛指天下、全国,《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四海”也有此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卫鞅立木于南门,招募能徙者并予以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应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4分)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4分)
14.简要概括选文中商鞅做了哪些事情来实现变法在秦的施行的?结合选文末段的评价概括司马光记录的目的。(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滤(1159-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秋。
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引用开头,写出了临近重阳佳节,诗人于风雨飘摇中独登吴山之巅的形象。
B.颌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C.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D.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16.诗歌颌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
(1)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韩愈《师说》名句来说,可谓“,”。
(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种种差异,作家的经历、思想、艺术趣味和追求也千差万别,但相通的人性()。
作为平民出身的剧作家,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均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关汉卿是一位熟悉剧场、演员与观众的戏剧作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①有“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的实际演出经验。他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莎士比亚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是在伦敦剧院中度过的。他先后做过剧院外的看马人、剧团的提词人、小演员、剧作家、剧院股东。②他的所有剧作都是为剧团生存,为舞台演出而写,这与关汉卿。
两位大师都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戏剧事业。他们的作品数量多,广且都具有关注现实的特征。③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超过60多部,留存至今的有18部。他的作品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素材,真实反映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情况。莎士比亚一生大约创作了38部戏剧,他的戏剧取材非常广泛,内容,剧情多发生在外国或古代英格兰,但就其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表现的仍然是英格兰的现实生活。
他们的剧作都有强大的批判力量。关汉卿的杂剧了昂扬的战斗精神及浓郁的时代气息。莎士比亚关注现实人生的主题最鲜明地体现在其悲剧创作中,尤其是他的“四大悲剧”。莎士比亚的如椽巨笔,④不但表现出他对宇宙人生的不懈追问和对复杂多变的人性深入骨髓的挖掘,而且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全景。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使得关汉卿、莎士比亚两位大师的艺术作品能够流芳百世,也使得我们对二人戏剧创作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B.关汉卿、莎士比亚两位大师的艺术作品能够流芳百世,我们对二人戏剧创作的比较研究也成为可能
C.使得我们对关汉卿、莎士比亚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也使得二人的艺术作品能够流芳百世
D.我们对关汉卿、莎士比亚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二人的艺术作品也能够流芳百世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处标点符号和语句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将后引号移到整个括号的后边。
B.②处,将“剧团生存”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C.③处,去掉该句中的“多”字。
D.④处,把“不但”后面的分句和“而且”后面的分句调换位置。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约而同 题材 应有尽有 充斥
B.不谋而合 体裁 包罗万象 充斥
C.不约而同 体裁 应有尽有 充满
D.不谋而合 题材 包罗万象 充满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茶原本是中国人的爱物。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只要是中国人,很少有不爱喝茶的。①,又数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不错,江浙有绿茶,云贵有沱茶,广东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闽南有乌龙茶,北京有大碗茶, ② :绿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是以茶代饭,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为配角,大碗茶则只能叫“牛饮”,只有成都人的盖碗茶,才既有味,又有派。有味,是因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浓又经久,一碗茶冲七八遍水也无妨;有派,则因为它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俱全的“盖碗茶”,而且是在茶馆里喝的。在茶馆里喝茶,和在家里泡茶,大不一样。在家里泡茶,谁不会?显然,在成都人眼中,③,才真正算得上是爱茶。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牛饮”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寄言纨袴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舍弃仕途,选择归园田居;面对生命垂危的祖母,李密放弃为官,选择照顾服侍祖母。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学会取舍。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月月考答案
1.C (A.“具体的语言和抽象的情感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必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错误,材料一第1段说的是“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B.“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D.由“艺术是那坟墓里的枯骨,而艺术史……看清艺术的真相”可知,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艺术研究者真正的工作是研究艺术本身)
2.D (“都是”说法绝对,材料三第1段表达的是“往往”)
3.C (材料一的观点是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A.“忘言”即无言。B.“大音希声”即最大最美的声音就是无声之音。C.画工技艺高超,画得逼真,恰好失了含蓄。与材料一观点不相契合。D.这是赞美无言的话,天什么都没说,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常生长)
4. 作者首先论证言意关系,并以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接着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之美三个方面来论证。
(5分)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
5、B
【解析】以帝王为例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人在古柏面前的渺小感,“拥弃权力,追求真我”不是文章突出的中心。
6、A
【解析】“一棵斜躺的古柏”并非文章线索。
7、D
【解析】
绿荫如盖:形容绿叶长得十分茂盛,像伞一样遮盖着,阳光几乎无法穿过,形成一个影子在某种植物下方。
一心一意:形容心思意念专一,没有别的考虑。
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
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盛茂密,或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
情有独钟: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
思短词穷:词穷的意思:表示无语,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语句把意思表达出来。
8、【答案】①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天坛相配;(2分)②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咎,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如答“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或“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也可)相配。(2分)
9、【答案】①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1分)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2分)
②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1分)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2分)
1.C(“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是对称句,结构一致,中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论至德者不和于俗”与“成大功者不谋于众”结构对称,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
2.B(“太子……由君王的义子担任”错误,古时太子通常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但也有“立贤不立长”“立贤不立嫡”的情况)
3.D(“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错误,原文是“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可见是因为卫鞅认为这些人随意议论并扰乱国家法令)
4.(1)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取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期年”“便”“数”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所利”“药”“亡”“哀”各1分)
5.君王支持力度大(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改革态度坚决(黥太子师),取信于民(立木为信);(3分)告诫当政者诚信是治理国家的重宝,只有树立信誉、收服民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3分)
【参考译文】
卫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人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平民百姓不可同他们谋划始创事业的事,但可同他们共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尚德行的人不去迁就习俗,成就大功业的人不在众人中谋划。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甘龙说:“不是这样。依循旧法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官吏熟习规矩而民众安居守法。”卫鞅说:“庸常的人安守旧的俗尚,学者们沉面于旧的见闻,依凭这两种人,要他们安守官职遵守旧法是可以的,但不能够同他们议论旧法之外的事情。聪明的人制定法规政策,蠢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无能的人只会被现成的礼法束缚住。”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最终确定变法的法令。法令已拟定好但还没公布,(卫鞅)担心民众不信从,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竖立了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够把木头移动并放置在北门的人,(完成者)奖给十金。百姓对此觉得奇怪,没有谁敢去移动。(卫鞍)又下令说:“能移动的人奖给五十金!”有一个人前来把它移动到了北门,(卫鞅)便奖给他五十金。于是(卫鞅)公布了变法的命令。变法令实行了一周年,前往国都诉说新令不可取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当时太子触犯新法。
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新法。”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把他的老师公子庚处以刑罚,给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变法令实行十年后,秦国内道不拾遗,山中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邑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秦国民众中当初说变法令不可行的,如今有些人又来说变法令很好。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制的民众!”把他们全部迁徒到边境。从这以后民众没有谁敢议论国家的政令了。
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的重宝。国家靠百姓来保卫,百姓靠诚信来保护;不靠诚信就没有办法驱使民众,不靠民众就没有办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他的百姓,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他的亲人。不善于治理的人则与此相反,欺骗他的邻国,欺骗他的百姓,甚至欺骗他的兄弟,欺骗他的父亲与子女。上面的人不信下面的人,下面的人不信上面的人,上下离心,以至于败亡。所得到的利益不足以医治它所受的创伤,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补救它所蒙受的损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过去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订的盟誓,晋文公不贪图攻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违背与山泽苑阂管理者打猎的约定,秦孝公不废止给移徙木头者的奖赏。这四位国君的治国之道并不纯粹清白,而卫鞅尤其被称为刻薄寡恩的人,又处于征战的时代,天下都崇尚欺诈与暴力,尚且不敢忘记用诚信来收服他的百姓,何况今日治理天下的当政者呢!
15.B(颌联不是“委婉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16.不矛盾。
①壮心:诗人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之巅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自然壮怀激烈。
②断肠: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行藏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异乡的孤单,诗人一腔悲愁油然而生。
③曾经入仕后又归隐,壮心不忘,正是断肠的原因。诗人才三十多岁却说“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心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写出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每点2分)
17.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8、A(结合上文语境“虽然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种种差异,作家的经历、思想、艺术趣味和追求也千差万别,但……”可知,文段是强调“相通的人性”是他们的艺术作品“流芳百世”以及使“比较研究成为可能”的前提和原因,应有“使得”之类表因果关系的词语,而且前文语境已经有了主语“相通的人性”,括号内的句子不能再出现新的主语,排除B、D两项;逻辑上应该是先有两位大师的作品流芳百世,然后我们才能对二人的戏剧创作进行比较研究,C项颠倒了顺序,可排除。故选A)
19.A(“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是选文,“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是选文出处。后引号到选文结束即可,不能将后引号移到整个括号的后边)
20.D(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不约而同”常做状语,“不谋而合”常做谓语。此处做谓语,应选“不谋而合”。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用各种标准来分类,如根据有韵无韵可分为韵文和散文,根据结构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此空相关句子是中心句,总领下文,后面的语境谈的是“素材”方面的内容,应选“题材”。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指整体;后者侧重于无所不有,一般指某一方面需要的东西。此处对应“取材非常广泛”,侧重于内容,应选“包罗万象”。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充满:充分具有。此处为褒义,应选“充满”。故选D)
21、C(文中“牛饮”是“如牛俯身就池而饮”的意思,运用了比喻,是一种豪饮,是一种被成都人瞧不上的喝茶方式。
A.“樊笼”运用比喻,诗人把官场比作樊笼,把自己比作樊笼里的不得自由的小鸟。B.“一苇”运用比喻,把小船比作一片苇叶。C.“膏粱”运用了借代,“膏梁”指肥肉和上等的粟,泛指精美的食品,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D.“霜雪”运用借喻,把浪花比作霜雪。故选C)
22、①其中最爱喝茶的
②但成都人都不喜欢(或:但都比不上盖碗茶)
③只有喜欢泡茶馆(或:只有上茶馆喝茶)(每处2分)
23、略
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