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时比大小pptx、第2课时比大小doc、第2课时比大小导学案doc、比大小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比大小课题比大小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1.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整节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有序地比较两种事物大小的方法,并会用这一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专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通过让学生整理水果学具图案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知道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理解“>”“<”“=”的含义。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小猴、梨、香蕉、桃等卡片、1~5的数字卡片学具准备:小猴、梨、香蕉、桃等图片、1~5的数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1.认读1~5各数。2.排序。老师报数,学生出示数字卡片:2、4、5、3、1。3.谁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导入新课———比大小。1.回忆1~5各数的认读2.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出示卡片。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从1数到5,再从5 数到1。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图中有哪些水果?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几只猴子?若每只猴子吃1个梨子、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2.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摆出小猴和各种水果,学习“<” “> ”和“ =”。(1)教学“=”: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哪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一样多?3只小猴和3个桃子的数量相等,用“=”表示。(2)比一比、读一读。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同样多”。(如:2=2……)(3)教学“>”和“<”。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香蕉多,用“>”连接,板书3>2读作“3大于2”。②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梨子少,用“<”连接,板书3<4读作“3小于4”。(4)教师编顺口溜“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帮助学生记忆。3.发散思维。看看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可以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1.看图知道有3只猴子,3个桃,4个梨,2根香蕉。 2.(1)同桌之间讨论,想出小猴和3种水果的不同摆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展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2)看图比一比、说一说。小猴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时就用等于号连接,如“3=3”举出生活实例。(3)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并用学具摆一摆。(4)速记老师编的顺口溜。3.仔细观察找出图中可以比的事物。如:桃子比香蕉多,即3>2。2.填一填,比一比。答案:4=43.填一填,比一比。(1)(2) (3)答案:(1)2>1(2)4>3(3)3<5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2.找一找。(同桌游戏)在教室里找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1.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2.同桌间合作完成。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以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在比较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老师引导孩子们自己掌握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的顺口溜。不足的是,上课组织教学花了太多时间,效果也不太理想。另外在后半部分学生动手操作中有些乱,孩子们还小,自我控制能力差,在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跟着老师走,自己玩自己的,还有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要求什么,而只顾自己摆自己的。如何更快地熟悉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确实还需要思考。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课文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作3等于3,读作3小于4,读作3大于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练习巩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猪比木头少,木头比小猪多,同样多,你认识我吗,<<<,我会写,我认真,连一连,找一找,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