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一中中考地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一中中考地理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 天圆如张盖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方如棋局 D. 地球是正方体
2. 下列地理现由自转生的是( )
A. 四季变化 B. 昼夜现象 C. 昼夜交替 D. 五带
3. 在如图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极限运动员选择蹦极的最佳位置是( )
A. A-鞍部
B. B-山顶
C. C-山谷
D. D-陡崖
4.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陆地大部在南半球 B. 地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海洋大部在北半球
中老昆万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运营。读图,完成各小题。
5. 下列有关老挝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国的湄公河注入太平洋 B. 该国属于内陆国,首都是万象
C. 该国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D. 所在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 图中甲海峡是中国、日本、韩国最主要的资源运输通道,该海峡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朝鲜海峡 C. 台湾海峡 D. 白令海峡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分核裂变、核聚变和核衰变三种。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在大海里还蕴藏着20万亿吨以上核聚变资—氘,这些聚变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求。而且核聚变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据此完成各小题。
7. 核裂变所需的铀矿属于( )
A. 可再生资源 B. 非可再生资源 C.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可以人工生产
8. 核聚变资源开发利用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
A. 容易开采 B. 技术要求低 C. 投资小,效益高 D. 能量大,污染小
我们到外地旅游,经常提前通过网络查阅地图。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查阅行走路线和距离,还可以通过手指在地图上的滑动“放大”或“缩小”地图,查询到更多信息。据此完成各小题。
9. 这类地图为( )
A. 农业地图 B. 旅游地图 C. 遥感地图 D. 电子地图
10. 当小明通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地图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变大,表示范围变大 B. 比例尺变大,表示范围变小
C. 比例尺变小,表示范围变大 D. 比例尺变小,表示范围变
11. 中东石油的中心是( )
A. 地中海沿岸 B. 亚丁湾 C. 波斯湾及沿岸 D. 里海
12. 根据肤色,大多数中国人属于( )
A. 白种人 B. 黄种人 C. 黑种人 D. 混血人种
13. 如图显示的传统民居—窑洞位于( )
A. 中国黄土高原 B. 东南亚 C. 北极地区 D. 南极地区
14. 有一位美国农民,他种的田地比我们这里一千人种的田地面积还大.一天,他来中国旅游,中国老农好奇地问:“你一个人种那么多的田地,还有时间出来玩?看你的手上没有一点老茧,不像个做事的农民.”下面是美国农民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美国耕牛多
B. 美国雇佣了大量外籍工人
C. 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
D. 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种子播下去,不需要人管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022年8月4日12时起至8月7日12时,在台湾附近海空域划出6个演习区进行军演。读图,完成各小题。
15. 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
B. 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 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广东为主
D. 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
16. 关于图中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次演习有三个区域位于热带 B. C为琼州海峡
C. B为福建省,简称闽 D. A为台湾海峡
2023年3月14日塔里木盆地垂直钻井深度突破8937.77米,创下亚洲陆上最深千吨井纪录,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获新进展。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7. 下列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誉为“中华水塔” B.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8.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原因是( )
A. 大气降水丰富,河流数量众多 B. 背靠昆仑秦岭,自然风光优美
C. 科技水平先进,工业部门齐全 D. 冰雪融水较多,绿洲水源充足
“除夕夜,北方包饺子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据此,完成各小题。
19. 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B. 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
C.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D.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枣等
20. 我国北方地区( )
A. 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B. 降水集中,水源充足
C. 耕地以水田为主 D. 主要气象灾害是寒潮和台风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21. 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F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名称为______;其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
(2)图中H是______盆地,该地位于______带(温度带)。
(3)图中G是______(山脉),该山脉的山脚下一月平均气温接近于______℃;是干湿地区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
(4)请简要答出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气候,水能有什么影响?(答出任意两点即可)______,______。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地区______蕴藏量极为丰富,素有“______”的美称。
(2)A图中主要产油国有 ______、伊拉克和伊朗等。
(3)B图中是世界是最大的 ______高原。
(4)B图中亚马孙平原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它的现状是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______、影响全球气候。
2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 ______ 气候面积最大,称为“热带大陆”。
(2)图中所示,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 ______ 为界,向南北呈对称分布。
(3)关于非洲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 。
A.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B.被称为“高原大陆”
C.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广
D.金字塔是埃及的旅游景点
2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东侧的地形区是 ______平原,该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盛产的糖料作物是 ______,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一年只收获 ______次。
(2)山脉C是 ______,这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 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还是暖温带与 ______(填“亚热带”或“热带”)的分界线。
(3)河流B是中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含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______游(填“上”或“下”)河段;该河流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便利,因此被誉为“______”。
25.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20年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的保护耕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2: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把1000万吨石油排入海洋;约有100万吨滴滴涕已滞留在海水中。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
(1)根据材料1,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______。
(2)根据材料2,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图中所示从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读图解答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地球自转产生现象是更替和时差异;地球公转产的象是四季的成、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故选项C合意.
故选:
地绕着地轴地旋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为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时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球自转生现象.
3.【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D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是适合极限运动员选择蹦极的最佳位置。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
4.【答案】B
【解析】解: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地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
故选:B。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5~6.【答案】C、A
【解析】解:经过万象的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故A正确;
老挝是内陆国,首都万象,故B正确;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老挝属于发展中国家,故C错误;
老挝所在的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D正确。
故选:C。
老挝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上,该国家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天然橡胶、油棕等,该国家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资源丰富。老挝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来通过“中老铁路”从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不可能的是手机等数码产品。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国家及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老挝的地理环境。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中国、日本、韩国最主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故选:A。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其咽喉要道为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本题主要考查马六甲海峡的地理意义,要理解解答。
7~8.【答案】B、D
【解析】解:依据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判断,核裂变所需的铀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可以人工生产。
故选:B。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阳光等都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都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
(2)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解:核聚变能源是经由重力将氢原子压缩加热成为高密度高温度的电浆状态,并进行核聚变反应以释放能量。 开发利用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能量大,污染小,D符合题意;ABC错误。
故选:D。
核聚变能源,即利用热核聚产生巨大能量的能源。
该题考查核聚变资源开发利用的好处,结合核聚变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理解。
9~10.【答案】D、B
【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地图为电子地图,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可以查阅行走路线和距离,还可以通过手指在地图上的滑动“放大”或“缩小”地图,查询到更多信息。
故选:D。
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电子地图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栅格地形图、遥感影像图、高程模型图、各种专题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种类,理解各类地图的用途是答题的关键。
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当小明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地图时,图幅不变,比例尺变大,表示实际范围变小。
故选:B。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解答。
11.【答案】C
【解析】解: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故选:C.
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考查了中东地区是石油资源的分布,要牢记.
12.【答案】B
【解析】解:大多数中国人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为黄种人;而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各国,如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
故选:B。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其特征为: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鼻梁和身材皆为中等高度;我国位于东亚,大多数中国人为黄种人。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人种的相关知识点。
13.【答案】A
【解析】解:图中所示的民居是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故选:A。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结合图示得出结论。
14.【答案】C
【解析】解: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导致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高,故C正确.
故选:C.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特点,牢记即可.
15~16.【答案】C、C
【解析】解:台湾主要是民族是汉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台湾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台湾居民的祖籍以福建、广东为主;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该岛屿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C。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多山,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台湾主要是民族是汉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本题考查台湾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即可解答。
解:此次演习有两个区域完全位于热带;C为台湾海峡;B为福建省,简称闽;A指的是太平洋。
故选:C。
图中主要是我国的东海和南海海域,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结合图示辨认解答即可。
17~18.【答案】B、D
【解析】解: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故选:B。
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
本题主要考查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塔里木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多,分布着众多绿洲,人口、城市较密集。
故选:D。
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沙漠、戈壁广布。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人口的分布,掌握该区域的水源特点及形成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9~20.【答案】C、A
【解析】解: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甘蔗等,而枣是北方地区的作物。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以水田种植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考查南方地区的农作物、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结合所学知识点比较记忆即可,要牢记。
解:北方地区主要指的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该区域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耕地集中成片;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出产小麦;影响北方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寒潮和旱灾。
故选:A。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认真分析解答。
21.【答案】太行山 黄土高原 四川 亚热 秦岭 0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解析】解:(1)山脉F是太行山,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西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东侧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2)图中H是四川盆地,该地位于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图中G是秦岭,该山脉的山脚下一月平均气温接近于0℃;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故答案为:(1)太行山;黄土高原;(2)四川;亚热;(3)秦岭;0(℃);湿润区;半湿润区;(4)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1)(2)(3)F是太行山,H是四川盆地,G是秦岭。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不同地形区的分布及我国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2.【答案】石油 世界石油宝库 沙特阿拉伯 巴西 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解:(1)A图所示地区是中东地区,该地区石油蕴藏量极为丰富,素有“世界石油宝库”的美称。
(2)A图中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等。
(3)B图所示的国家是巴西,该图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即巴西高原。
(4)B图中亚马孙平原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它的现状是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加剧、影响全球气候。
故答案为:(1)石油;世界石油宝库;(2)沙特阿拉伯;(3)巴西;(4)水土流失加剧。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中东地区,B是巴西。据中东地区和巴西的知识点解答。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和巴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3.【答案】热带草原 赤道 C
【解析】解:(1)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大,称为“热带大陆”。
(2)图中所示,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界,向南北呈对称分布。
(3)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即尼罗河;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金字塔是埃及的旅游景点。
故答案为:(1)热带草原;(2)赤道;(3)C。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非洲的河流和地形,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4.【答案】东北 甜菜 一 秦岭 800 亚热带 上 黄金水道
【解析】解:(1)读图可得,山脉A是大兴安岭,其东侧地形区是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盛产的糖料作物是甜菜,这里主要位于中温带,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只收获一次。
(2)山脉C是秦岭,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还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河流B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含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该河段河流落差大;该河流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便利,因此被誉为“黄金水道”。所以说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故答案为:
(1)东北;甜菜;一;
(2)秦岭;800;亚热带;
(3)上;黄金水道。
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 -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我国有众多的河流,其中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据图中不同字母的位置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分布、不同地形区的分布及长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属于中等题。
25.【答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
【解析】解:(1)根据材料1的描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知,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根据材料2的描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可知,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是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
故答案为: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
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
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四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四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