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第1页
    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第2页
    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武汉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18页。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武汉专用)
    第一模拟
    (本卷共13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Mn 55
    选择题部分(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属于氧化物 B.金刚石属于金属材料
    C.氢气属于化石燃料 D.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清洗 D.塞紧橡皮塞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60个碳原子:C60 B.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aN(+3)O2
    C.硫酸根离子:SO4-2 D.Mg2+的结构示意图:
    4.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在催化剂领域有较大突破的化学家,曾经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碳元素、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该催化剂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存放
    C. 参与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该装置的应用对酸雨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1:9 D. 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类别相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图中“→”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

    A. 甲可以是硫酸 B. 甲可以是氢氧化钙
    C. 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 D. 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7.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Ⅰ鉴别木炭粉和CuO粉末 B. 图Ⅱ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C.图Ⅲ检验待测液呈碱性 D.图Ⅳ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非选择题部分(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4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结果。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图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0.(4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硫酸铈【Ce2(SO4)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0
    169.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Ce2(SO4)3
    24.1
    20.0
    17.2
    14.0
    10.0
    8.9
    8.3
    7.1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硫酸铈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提纯硫酸铈(填“升温”、“降温”、“蒸发”)。
    (3)70℃时,将2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KNO3溶液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g的硝酸钾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0~30℃某个温度,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B.10℃饱和的硫酸铈溶液迅速升温到40℃,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硫酸铈的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等质量的KNO3、NaCl、Ce2(SO4)3在50℃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NO3、Ce2(SO4)3、NaCl
    11.(6分)锰元素能形成MnO、MnO2、Mn2O3和Mn3O4等多种氧化物,其中Mn3O4是重要的结构材料。工 业用硫酸锰(MnSO4)制备Mn3O4的流程如下:

    (1)“沉淀”反应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写出“过滤”所得滤液的一种用途:    。
    (3)将Mn(OH)2加水“打浆”制成悬浊液,可加快“氧化”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4)“氧化”时,Mn(OH)2与空气中的氧气在60℃条件下反应生成Mn3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测定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来推断产物成分。“氧化”所得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随通空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通空气8小时左右,所得固体几乎全部为Mn3O4.推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12.(6分)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并测定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
    ①实验步骤:
    Ⅰ.称取10.0g含有铜粉的CuO粉末 Ⅱ.通入甲烷气体
    Ⅲ.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IV.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②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③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
    物质总质量/g
    B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D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反应前
    110.0
    132.0
    130.0
    反应后
    108.4
    132.9
    13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   (填序号)相同。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装置B中的试剂应选用____(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浓溶液 C.浓硫酸
    (3)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   。
    (5)若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则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6分)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写化学式)。
    (2)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x的值。


    答案解析
    选择题部分(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属于氧化物 B.金刚石属于金属材料
    C.氢气属于化石燃料 D.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答案】A
    【解析】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氢气是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不属于天然纤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清洗 D.塞紧橡皮塞
    【答案】D
    【解析】A、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操作符合题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玻璃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操作符合题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洗涤,操作符合题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塞胶塞时不能将试管放到桌面上,容易导致试管破碎,操作不符合题意,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60个碳原子:C60 B.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aN(+3)O2
    C.硫酸根离子:SO4-2 D.Mg2+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B
    【解析】
    A、表示多个原子时,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前写出原子数目即可,所以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选项错误;
    B、NaN(+3)O2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正确;
    C、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错误;
    D、Mg2+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12,故Mg2+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错误。
    故选:B。
    4.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两位在催化剂领域有较大突破的化学家,曾经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碳元素、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该催化剂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存放
    C. 参与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该装置的应用对酸雨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答案】C
    【解析】
    A、反应前后C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4,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0,故选项正确;
    B、该催化剂中含三氧化二铝,能与酸反应,所以不能与酸性物质混合,故选项正确;
    C、观察图示列出方程式为:,一氧化碳与氮气分子个数比为4∶1,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C
    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1:9 D. 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答案】D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4H2- 一定条件 CH4+2H2O。
    A、乙是氢气,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丁是甲烷,其中氢元素显+1价,故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4,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8:36=2:9,故C错误。
    D、丁是水,水电解可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故D正确;故选:D。
    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类别相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图中“→”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 )

    A. 甲可以是硫酸 B. 甲可以是氢氧化钙
    C. 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 D. 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A、甲为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则乙可以是盐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则丙可以是硝酸,硫酸和硝酸钡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乙可以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钾、氨气和水,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丙可以是氨水,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得到氯化钙、氨气和水,也可得到氨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①②③都可以是分解反应,因甲可分解生成乙和丙,则甲不可能为单质、酸、碱、氧化物,若为盐,则甲分解得到乙和丙,而乙又分解生成丙,不存在这样的盐,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D、甲可以是铁,铁和硫酸铜反应得到硫酸亚铁和铜,乙为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丙为银,铁和硝酸银反应得到银和硝酸亚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Ⅰ鉴别木炭粉和CuO粉末 B. 图Ⅱ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C.图Ⅲ检验待测液呈碱性 D.图Ⅳ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答案】D
    【解析】A、木炭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为蓝色,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一氧化碳不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将气体通过浓硫酸,能够干燥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向待测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能够检验待测溶液是否呈碱性,选项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可能会导致氯化钡过量,引入新杂质氯化钡,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B
    【解析】
    A、装置II无法收集到干燥的氧气,错误;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计算出质量差,该质量差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通过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
    C、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IV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进a出”,故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错误;
    D、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通过增大压强将集气瓶中的植物油压入量筒,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错误。
    故选B。
    非选择题部分(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4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结果。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图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C.图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1)HCl (2)HCl+NaOH=NaCl+H2O (3)B
    【解析】(1)由图可知,图像的起点位置pH>7,溶液显碱性,所以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
    (2)烧杯中发生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3)A. NaCl溶液显中性,NaOH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图中b点pH>7,故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此选项正确;
    B. 图中c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反应,而图中c→d是溶液由中性变为酸性,表示所示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不断增加,此选项不正确;
    C. 图中e→f温度升高,该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0.(4分)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硫酸铈【Ce2(SO4)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0
    169.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Ce2(SO4)3
    24.1
    20.0
    17.2
    14.0
    10.0
    8.9
    8.3
    7.1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硫酸铈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提纯硫酸铈(填“升温”、“降温”、“蒸发”)。
    (3)70℃时,将2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KNO3溶液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   g的硝酸钾固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0~30℃某个温度,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B.10℃饱和的硫酸铈溶液迅速升温到40℃,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硫酸铈的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等质量的KNO3、NaCl、Ce2(SO4)3在50℃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降温至30℃,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NO3、Ce2(SO4)3、NaCl
    【答案】(1)硝酸钾或KNO3 (2)升温 (3)38 (4)A;C
    【解析】(1)由图表可知: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硫酸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2)硫酸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硫酸铈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硫酸铈;
    (3)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8.0g。设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200g×50%+x200g+x=138g138g+100g,x=38g,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38g硝酸钾固体;
    (4)A、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0℃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30℃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20~30℃某个温度,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说法正确;
    B、硫酸铈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0℃饱和的硫酸铈溶液迅速升温到40℃,有晶体析出,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说法不正确;
    C、 没有指明温度和水的质量,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氯化钠和硫酸铈的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例如20℃时往含有36.0gNaCl和100g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300g水,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6g36g+100g+300g×100%=36436×100%=9109×100%;如果40℃时往含有270g硫酸铈和2700g水的硫酸铈溶液中加入300g水, 其质量分数为270g270g+2700g+300g×100%=2703270×100%=9109×100%;说法正确。
    设氯化钠、硫酸铈的溶解在某温度下溶解度为a、b,且a不等于b加入等质量的水的质量为m,aa+100g+m=bb+100g+b,100(a-b)+m(a-b)=0,100g+m=0,不符合实际,说法不正确;
    D、等质量的KNO3、NaCl、Ce2(SO4)3在50℃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降温至30℃,硝酸钾溶液析出的晶体最多,氯化钠溶液析出的晶体次之,硫酸铈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e2(SO4)3、NaCl 、KNO3,说法不正确;
    答案:AC。
    11.(6分)锰元素能形成MnO、MnO2、Mn2O3和Mn3O4等多种氧化物,其中Mn3O4是重要的结构材料。工 业用硫酸锰(MnSO4)制备Mn3O4的流程如下:

    (1)“沉淀”反应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写出“过滤”所得滤液的一种用途:    。
    (3)将Mn(OH)2加水“打浆”制成悬浊液,可加快“氧化”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4)“氧化”时,Mn(OH)2与空气中的氧气在60℃条件下反应生成Mn3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通过测定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来推断产物成分。“氧化”所得固体产物中锰元素质量分数随通空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通空气8小时左右,所得固体几乎全部为Mn3O4.推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答案】(1)复分解反应 (2)作氮肥 (3)增大氢氧化锰与氧气接触面积
    (4)
    (5)Mn3O4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解析】
    (1)氨水可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根据反应可知硫酸锰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锰和硫酸铵,属于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即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根据题意可知,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硫酸铵,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作氮肥;
    (3)将氢氧化锰加水“打浆”制成悬浊液,可以在通入空气是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加快“氧化”反应速率,故填:增大氢氧化锰与氧气接触面积;
    (4)氢氧化锰与空气中的氧气在60℃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锰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如图通空气8小时左右,所得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也是,故说明此时所得固体几乎全部为Mn3O4;
    12.(6分)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浓硫酸、硫酸铜、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澄清石灰水等起反应。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甲烷的组成并测定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所用试剂均足量。

    已知:白色无水CuSO4固体遇水会变蓝色。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
    ①实验步骤:
    Ⅰ.称取10.0g含有铜粉的CuO粉末 Ⅱ.通入甲烷气体
    Ⅲ.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 IV.继续通甲烷至玻璃管冷却
    ②有关现象: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②C中未见变蓝色;③E中未见出现浑浊。
    ③有关数据:


    A中玻璃管及
    物质总质量/g
    B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D装置及物质
    总质量/g
    反应前
    110.0
    132.0
    130.0
    反应后
    108.4
    132.9
    13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则发生装置类型与   (填序号)相同。A.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装置B中的试剂应选用____(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浓溶液 C.浓硫酸
    (3)甲烷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   。
    (5)若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则根据实验数据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值与实际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B (2)C (3)CH4+4CuOΔ__4Cu+CO2+2H2O
    (4)80% (5)不变
    【解析】(1)实验室若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类型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相同,
    故答案为:B;
    (2)装置C、D、E中分别盛有白色无水CuSO4固体、碱石灰、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流程可知,装置D是吸收二氧化碳,故装置B是吸收水,所以可用浓硫酸,
    故答案为:C;
    (3)由题意可知,甲烷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4CuOΔ__4Cu+CO2+2H2O;
    (4)解:D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31.1g-130.0g=1.1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H4+4CuO320xΔ4Cu+CO2441.1g+2H2O
    x1.1g=32044
    x=8.0g,
    含有铜粉的CuO粉末中CuO的质量分数为8.0g10.0g×100%=80%
    答:CuO的质量分数为80%
    (5)根据CH4+4CuO=∆4Cu+CO2+2H2O可知,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水中氢的质量,所以只要保证甲烷完全反应即氧化铜足量即可,故实验中CuO未完全反应,对测得的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没有影响。故填:不变。
    13.(6分)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写化学式)。
    (2)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x的值。
    【答案】(1)NaCl; (2)280。
    【解析】
    解:(1)由于氯化钠能溶于水,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NaCl;
    (2)每分钟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为:332.5g/L×0.1L=33.25g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33.25g      xg/L×0.1L
    9580=33.25gxg/L×0.1L      解得:x=280
    答:X的值为280。
    故答案为:(1)NaCl; (2)28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计算的数据要准确,书写的格式要规范即可。(1)根据氯化钠能溶于水分析; (2)根据每分钟反应氯化镁的质量可计算出X的值;

    相关试卷

    备战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苏州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端午到,粽香飘”,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年长沙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备战2023年长沙中考化学仿真模拟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H—1,干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