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讲本课件
展开1.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等。2.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用水灭火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使其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灭火,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采取不同的灭火原理和方法,一般房屋、木材等着火可用水扑灭,而书籍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而不能用水灭火,油着火时应用沙土盖灭;一些活泼金属,如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因此这些物质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
考点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对比实验法用对比实验法进行探究实验,要探究某一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其他因素必须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装置的改进与评价(1)甲、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造成污染。(2)丙装置将玻璃管改为漏斗,其优点是防止通入空气后将白磷吹散,保 证实验结果准确。
用气球收集燃烧产物,环保等
命题点1 燃烧与灭火
【命题分析】本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中出现,少数时候会出现在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中。主要的命题点有:①燃烧条件的判断;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等。
【例1】(2021·怀化)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例2】(2021·北部湾)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1.(2021·梧州)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方法指导】常见灭火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命题点2 燃烧条件的探究
【命题分析】此知识点主要考查燃烧的三个条件及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常结合图示,采用对比实验或控制变量的方法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例3】(2020·成都)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名师点拨】燃烧的条件:存在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有两个:隔绝氧气;提供热量。
2.(2020·绍兴)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方法指导】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多因素的问题,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并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如可燃物燃烧受氧气、温度两个因素影响,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命题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命题分析】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的知识点有: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②常见的爆炸;③和燃烧有关的图标的辨别;④火灾自救。
【例4】(2021·梧州)下列标识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例5】(2021·成都)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3.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方法指导】掌握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同时掌握一些火灾自救措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命题点4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命题分析】本考点主要在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中出现。考查的命题点有:①三大化石燃料的判断;②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③新能源的判断;④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⑤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例6】(2021·临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4.(2021·常德)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______________。(3)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组成及综合利用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另注意:(1)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2)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SO2,石油中含有少量的氮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的NO2等,SO2、NO2扩散到空气中容易形成酸雨。
1.(2021·宜昌)以下图标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
2.(2021·荆州)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3.(2020·三市一企)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因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的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4.(2019·荆州)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考点2 燃烧条件与探究
5.(2021·鄂州)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4P+5O2 2P2O5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考点3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6.(2020·荆州)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
7.(2020·襄阳)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B.石油C.煤D.氢气
8.(2021·十堰)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讲本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拓展,CH4,C2H5OH,CH3COOH,CONH22,C6H12O6,废弃塑料,可降解,针对训练,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练本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SO2,温室效应,催化剂,活性炭,肥皂水,不可再生,太阳能合理即可,作出猜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讲本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拓展,核心素养,除去HCl气体,检验HCl是否除尽,除去水蒸气,解减少测量误差,所用盐酸的浓度过大,针对训练,方法指导,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