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抵抗弯曲_教科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155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抵抗弯曲_教科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3155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抵抗弯曲_教科版
展开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抵抗弯曲教科版
一、搭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本书和一张纸条,你们能搭出多少种不同样子的纸桥呢?(请学生上来搭)
师:刚才同学们分别搭出了拱桥和平桥,这样一搭成了桥,老师刚才提问能搭出多少种不同的类型,还有吗?(学生搭出不同宽度的桥)
(边演示边讲解)改变了它不同的摆放位置,宽度不同了,本来这么宽,现在这么宽,我们刚才搭出了好几种桥,这两本书作为桥墩,这个纸片作为桥面,这样一搭就成了小桥。
二、桥的承重能力
师:那么大家看这座桥能承受多少重量?你打算怎么验证?
生:在桥面上放东西。
师:放在哪儿呢?
生:放在中间。
师:为什么放在中间呢?桥的中间是桥最——薄弱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都能承受,那么其他地方就没有问题了。我来放放看,这样行吗?(老师把硬币在纸桥上 重重地扔)
生:这样不行,要轻一点放。
师:应该往中间轻轻地放,塌了吗?我们今天规定以它接触到桌面表示不能承受了。
(教师往上面再放一个硬币,桥塌了)
师:第二个就塌了,这座桥能承受几个硬币?
生1:一个。
生2:二个。
师:第二个就塌了,所以应该是——一个,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桥也有它的建筑标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过?(ppt出示图片)看一下我们的椒江大桥,限重50吨,如果超过这座桥的限重范围,这座桥就要塌了,非常危险。
三、抗弯曲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
师:看着这座纸桥,刚才放了两个硬币就塌了,说明它的抗弯曲能力不怎么样,说一说它的抗弯曲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体积。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高就是纸的厚度,长是桥的长短,也就是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还有吗?
生:材料。
(板书:影响因素:宽度、厚度、长短、材料……)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很多,说了这纸桥的抗弯曲能力可能和桥的长短、宽度、厚度、材料等因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抵抗弯曲。(板书:2.1抵抗弯曲)
四、宽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师:刚才大家列举了很多,今天我们无法研究完,这节课就先来研究宽度、厚度和桥的抗弯曲能力的关系。首先来研究宽度,需要什么材料?
生:宽度不一样的纸桥。
师:我们在前面也做过对比实验了,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呢?
生1:厚度、长度。
生2:材料。
师:桥墩的高度能变吗?今天我们用四本科学书,每两本叠起来相当于一个桥墩。长度也就是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纸片的两条线与桥墩边缘对齐是15厘米。宽度不同,怎么个不同,有要求吗?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对比实验的这个变量要求怎么变啊?
生:成倍变化。
师:(边讲解边展示)这是一倍宽的,两倍宽的,四倍宽的。 硬币怎么放?叠起来还是洒在旁边?
生:叠起来。
师:为什么呢?因为洒在旁边,旁边的承受能力比中间强,叠起来的话重量就集中在一点。
请大家先预测,看看咱们实验的数据和预测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说明了什么?
开始实验,实验结束。
师:根据刚才的研究,我们看,不同宽度,抗弯曲能力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纸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板书:增加材料宽度,能增强抗弯曲能力)
五、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师:厚度增加,对抗弯曲能力有影响吗?我么也先来预测,一倍的还要预测吗?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 生:厚度不一样的纸条。
师:可以吗?准备厚度不一样的纸,是不是材料变了啊?怎样改变厚度?
生:把纸条叠在一起。
师:我们也和刚才一样,成倍增加,哪些条件不变?
生:宽度、桥梁间距。 PP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预测纸梁能承受几个硬币(纸梁能承受的硬币数以纸梁的中部接触到桌面为准),在实验记录表中填好数据。 2.桥的长度为15cm,桥墩和线对齐。 3.硬币叠起来放在中间的圆圈里。
4.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员及时在实验记录表格中记录数据,实验完成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5.听到音乐后轻轻地收拾好材料放回原处。 实验汇报,请几个小组上来汇报。
师:比较两次数据,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抗弯曲能力效果明显。 (板书:增加材料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
师:有同学还没有消化,没关系,拿出你们的直尺,手握在两端,注意向下弯,
怎样弯容易折断? 学生演示 师:(边演示边讲解)横放,比较宽,厚度小,容易弯,竖着往下弯,厚度增加,很难弯。
师总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论增加宽度,厚度,它的抗弯曲能力都能增加,但是增加厚度,它的抗弯曲能力增加的效果更明显。 师:(出示图片,实际应用)观察一下这根横梁,帮这位师傅出一出主意,如果只考虑抗弯曲能力,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六、生活中的横梁和柱子
师:我们一般的建筑物都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呢?(出示图片)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再来看一看我们教室的横梁是怎么放的?为什么这样放?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通过纸梁的宽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纸梁的宽度增加能增加抗弯曲能力,通过纸梁的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知道纸梁厚度增加,能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我是作为演示实验的,主要是考虑到两个实验怕时间不够,而且第一个实验作为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实验有一定的前概念,但是如果时间上能够把握好的话,我觉得还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比较好。在这个实验中,我明确告诉学生规定硬币叠起来放在中间,但在实际生活中桥上的重物却不可能集中在一处的,没能很好地把实际和实验联系起来再加以区分。
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中有的班级我是让他们自己量长度的,硬币放中间的,但是感觉学生操作时没有按要求来,实验要求落实不到位。有的班级我把纸梁上的长度用线画好了,中间放硬币的地方画了一个圈,学生实验过程顺利多了,实验也非常成功,但这样老师的工作量却大大增加,学生也可能会变懒了。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找拱形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找拱形_教科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新知,圆顶形和球形,生物体中的拱形,总结全文,扩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斜面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斜面_教科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实验探究实验,总 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建高塔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建高塔_教科版,共3页。